第十七章 感覺沖動
關燈
小
中
大
意志的性質
意志(will)一詞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從廣義上說,意志與心理活動是同義詞。
所有的心理活動都不僅僅擁有生理刺激,還擁有心理刺激,而且心理活動總是實現各種有意向的或沒有意向的結果。
但是,從狹義上說,意志行動是以一個觀念為開端、以實現該觀念為終點的;也就是說,意志僅限于那些将某種觀念變為現實的行動。
從狹義上說,意志需要情感和知識在同一個行為中結合起來。
意志總是将我和某種實在聯系在一起,它要麼把我的某種元素轉換為客觀實在,要麼把那種客觀實在納入我的直接的情感範圍。
所以,意志總是把知識的内容和情感的形式聯系在一起。
或者說,沒有哪種知識活動不需要注意的參與,而注意隻不過是把普遍的内容與單個的主體連接起來的意志活動。
另外,也沒有哪一種活動不曾伴随着情感。
因此,知識和情感都在意志中找到了它們的基礎。
意志與感覺沖動 意志不僅僅是純形式化的,它還擁有實際的内容。
意志的内容主要是由感覺沖動所提供的。
然而,感覺沖動本身并不構成意志,感覺僅僅構成了知識。
這是因為知識就是将各種感覺結合起來、使之系統化,并且能夠理解這些感覺,對它們進行解釋;而意志則存在于各種感覺沖動的相互調和當中,意志使得這些感覺沖動變得互相協調,并從屬于一個共同的目的。
比如說,我們擁有某些誘導我們移動的沖動,但是這些沖動本身并不構成意志,除非它們與另一種沖動相結合,并且被整合為一種明确的行為模式。
換句話說,感覺沖動構成了原材料,它們是意志的基礎;但是,感覺沖動必須通過一個過程才能精心制作成實際的意志形式。
所以在這一章中,我們将首先讨論原材料,然後是這些原材料的發展過程,最後考察由感覺沖動的作用過程所引起的種種結果和具體的表現。
感覺沖動的定義 感覺沖動(sensuousimpulse)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感覺到壓力的意識狀态,它因某種身體條件而出現,并且通過産生某種生理變化而把它自己表達出來。
所以,感覺沖動總是會影響生理有機體的某種感受(affection),促使他産生一種意識狀态;而且這種意識狀态并不是純粹靜止的,它自身似乎包含着以某種方式對外界刺激進行反抗的剩餘能量。
例如,眼睛的神經機制受到了空氣振動的影響,傳到大腦的分子運動在那裡産生了我們稱之為光感覺的意識狀态。
但是也存在一種自我的感受,存在一種使眼睛朝向或者避開光線的傾向。
這種朝向或者避開某種物理刺激的傾向或壓力的能量,就是感覺沖動。
刺激當然也可以産生于内部,比如饑餓就是有機體的一種内部狀态。
對于饑餓感覺,隻要它提供了關于我們身體狀态的信息,那它就是知識的基礎;隻要它是自我的一種愉悅或痛苦的感受,那它就是情感;而隻要它趨向于對這種情感做出反應,并且通過産生某種客觀變化來滿足它,那它就是沖動。
反射活動 所以,感覺沖動包括内部和外部兩個方面。
作為必要的前提條件,感覺沖動擁有某種情感狀态,即一種愉悅或痛苦的感受。
而作為必要的結果,感覺沖動擁有一種生理表達的傾向,即一種身體上的實際變化。
因此,必須有某種機制将這兩個方面聯系起來,并為内部情感賦予其外在的表達方式。
這種機制就是所謂的反射活動。
身體的腦脊髓神經系統要麼是感受器,要麼就是運動器;也就是說,腦脊髓神經系統要麼把來自感覺器官的刺激傳入内部,要麼把來自中樞器官的刺激傳到一組肌肉神經上。
這些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在脊髓附近的神經中樞連接在了一起。
當一個刺激從感覺神經傳到運動神經而又沒有意識的介入時,就産生了反射活動。
也就是說,反射活動就是刺激的直接偏轉過程(deflection),這個過程使得感覺來源變成了運動反應。
如果有東西忽然靠近眼睛,那麼神經刺激被傳到脊髓,但并不是繼續傳到大腦并産生一種感覺,而是傳到了運動神經,這樣眼睛立即就閉上了。
咳嗽、咀嚼、吞咽等都是反射活動的例子。
同樣地,盡管反射活動隻是一種生理過程,但是它非常重要,因為它構成了感覺沖動的生理基礎。
反射活動本身不涉及任何意識過程,而感覺沖動卻是有意識的;但是,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的聯結不管發生在脊髓還是大腦,都提供了這樣一種機制&mdash&mdash通過這種機制,任何
從廣義上說,意志與心理活動是同義詞。
所有的心理活動都不僅僅擁有生理刺激,還擁有心理刺激,而且心理活動總是實現各種有意向的或沒有意向的結果。
但是,從狹義上說,意志行動是以一個觀念為開端、以實現該觀念為終點的;也就是說,意志僅限于那些将某種觀念變為現實的行動。
從狹義上說,意志需要情感和知識在同一個行為中結合起來。
意志總是将我和某種實在聯系在一起,它要麼把我的某種元素轉換為客觀實在,要麼把那種客觀實在納入我的直接的情感範圍。
所以,意志總是把知識的内容和情感的形式聯系在一起。
或者說,沒有哪種知識活動不需要注意的參與,而注意隻不過是把普遍的内容與單個的主體連接起來的意志活動。
另外,也沒有哪一種活動不曾伴随着情感。
因此,知識和情感都在意志中找到了它們的基礎。
意志與感覺沖動 意志不僅僅是純形式化的,它還擁有實際的内容。
意志的内容主要是由感覺沖動所提供的。
然而,感覺沖動本身并不構成意志,感覺僅僅構成了知識。
這是因為知識就是将各種感覺結合起來、使之系統化,并且能夠理解這些感覺,對它們進行解釋;而意志則存在于各種感覺沖動的相互調和當中,意志使得這些感覺沖動變得互相協調,并從屬于一個共同的目的。
比如說,我們擁有某些誘導我們移動的沖動,但是這些沖動本身并不構成意志,除非它們與另一種沖動相結合,并且被整合為一種明确的行為模式。
換句話說,感覺沖動構成了原材料,它們是意志的基礎;但是,感覺沖動必須通過一個過程才能精心制作成實際的意志形式。
所以在這一章中,我們将首先讨論原材料,然後是這些原材料的發展過程,最後考察由感覺沖動的作用過程所引起的種種結果和具體的表現。
感覺沖動的定義 感覺沖動(sensuousimpulse)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感覺到壓力的意識狀态,它因某種身體條件而出現,并且通過産生某種生理變化而把它自己表達出來。
所以,感覺沖動總是會影響生理有機體的某種感受(affection),促使他産生一種意識狀态;而且這種意識狀态并不是純粹靜止的,它自身似乎包含着以某種方式對外界刺激進行反抗的剩餘能量。
例如,眼睛的神經機制受到了空氣振動的影響,傳到大腦的分子運動在那裡産生了我們稱之為光感覺的意識狀态。
但是也存在一種自我的感受,存在一種使眼睛朝向或者避開光線的傾向。
這種朝向或者避開某種物理刺激的傾向或壓力的能量,就是感覺沖動。
刺激當然也可以産生于内部,比如饑餓就是有機體的一種内部狀态。
對于饑餓感覺,隻要它提供了關于我們身體狀态的信息,那它就是知識的基礎;隻要它是自我的一種愉悅或痛苦的感受,那它就是情感;而隻要它趨向于對這種情感做出反應,并且通過産生某種客觀變化來滿足它,那它就是沖動。
反射活動 所以,感覺沖動包括内部和外部兩個方面。
作為必要的前提條件,感覺沖動擁有某種情感狀态,即一種愉悅或痛苦的感受。
而作為必要的結果,感覺沖動擁有一種生理表達的傾向,即一種身體上的實際變化。
因此,必須有某種機制将這兩個方面聯系起來,并為内部情感賦予其外在的表達方式。
這種機制就是所謂的反射活動。
身體的腦脊髓神經系統要麼是感受器,要麼就是運動器;也就是說,腦脊髓神經系統要麼把來自感覺器官的刺激傳入内部,要麼把來自中樞器官的刺激傳到一組肌肉神經上。
這些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在脊髓附近的神經中樞連接在了一起。
當一個刺激從感覺神經傳到運動神經而又沒有意識的介入時,就産生了反射活動。
也就是說,反射活動就是刺激的直接偏轉過程(deflection),這個過程使得感覺來源變成了運動反應。
如果有東西忽然靠近眼睛,那麼神經刺激被傳到脊髓,但并不是繼續傳到大腦并産生一種感覺,而是傳到了運動神經,這樣眼睛立即就閉上了。
咳嗽、咀嚼、吞咽等都是反射活動的例子。
同樣地,盡管反射活動隻是一種生理過程,但是它非常重要,因為它構成了感覺沖動的生理基礎。
反射活動本身不涉及任何意識過程,而感覺沖動卻是有意識的;但是,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的聯結不管發生在脊髓還是大腦,都提供了這樣一種機制&mdash&mdash通過這種機制,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