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禍起銘文

關燈
了故意讓且元大吃一驚,才有意拖延到今日。

    若事先通知,讓對方作好準備,事情便無味了;一直拖到最後,便可讓對手措手不及。

    如此說來,待在這裡久了,怕亦有危險。

     “片桐大人,恕鄙人多嘴,大人能否立刻延期,并把這個意思通報大坂?” “這麼說,已經無法挽回?” “看在你我的情分上,鄙人再告訴大人一事:京都的事情,所司代已安排好了。

    ” “哦?” “事情早于二十七日就判明了,之後,當然有充裕的時日安排。

    ” “唉!” “鄙人再說一遍:明日斷然要停止供養!這是嚴令。

    ” “……” “大人乃是右府大人家老,如此大事,自不能獨斷,故請即刻把這個意思通報右府,請右府大人定奪,才是正理。

    ” “是啊……” “鄙人隻能說這些了。

    恕鄙人無能。

    告辭。

    ” “且等一下!中坊大人,且等一下。

    ” 但中坊秀政連頭也不回就去了。

    他必也心存警惕:片桐且元如此失态,身邊的武士還不定會做出什麼來呢。

     “父親大人!難道就這樣讓人回去了?”為元匆匆忙忙趕來。

     片桐且元茫然地仰頭沉思,癱軟委地。

    他似還沒有解開家康的難題,心中除了茫然,還是茫然:難道清韓長老真是在秀賴或澱夫人的授意下,詛咒德川家康? “父親,如何是好?就讓使者這麼活着回去?” “混賬!不可魯莽!殺了使者又能怎的?”且元厲聲呵斥着為元。

    可是,之後該怎麼辦,他心中仍舊一片混亂,毫無主意。

    思來想去,須先禀報秀賴和澱夫人。

     如同中坊秀政所料,當且元清醒地想到此當務之急時,與為元一樣激憤的護衛早已把他圍了起來。

    三千人的豐臣護衛,由七手組的青木一重和野野村雅春、真野賴包等人率領。

    此三人都臉色鐵青。

     “大人答應供養延期了?”當衆人面無血色逼過來時,且元已生赴死之心。

    但如同所司代所言,他死亦無濟于事,瘋狂之人會因他的血越發失去理智,而後,所司代的手下便會以騷亂為由,出兵彈壓。

    那樣,莫說是舉行供養,就連東山一帶都會變為人間修羅。

     “休要急!據且元思量,這既不像大禦所的意思,也不似所司代的意思。

    ”且元終意識到,若他不向衆人說明,恐有大亂,“此非彙集駿府的讀書人無聊的臆測,乃是阿谀逢迎的誤解。

    ”當然,他未必這樣想,但若不這般說,事态就無法平息。

    “他們說鐘銘中含有詛咒大禦所的不敬之言,因此,一旦各位在此騷亂起來,就會讓人對此信以為真。

    故,各位絕不可慌亂。

    ”說着說着,他逐漸恢複了冷靜,“各位都知,清韓長老乃是當今天下第一的學人。

    銘文既是長老所書,長老定會為我們澄清誤解。

    一旦騷動起來,長老亦會陷于不利,故,務必冷靜!” “這麼說,市正大人打算就此暫停供養大典?” “除此之外,實無他法!總之,由于大禦所震怒,所司代已經下令延期,若有不服,必刀兵相向。

    各位,像這等極易引發戰事的大事,怎能由我等擅自做主?各位想想,是不是這個理?總之,諸位先把延期的命令傳達各方,剩下的事情,且元會急奔大坂,禀報少君,請少君定奪。

    你們聽着,在少君作出決定之前,絕不可輕舉妄動!” 看到自己的勸說逐漸平息了衆人的激憤,片桐且元稍稍心安。

    對,就當這麼辦。

    殊不知,由于這樣一想,他已離“家康的難題”愈去愈遠,隻是他絲毫未察…… “三日供養延期。

    ” 縱然看到此公告,參拜之人也弄不明此是為何,有人以為是大法師有恙,有人猜測是大施主豐臣右大臣出了什麼亂子。

    盡管立刻就有浪人預感到是來自關東的阻力,并且散布言論,但幾無一人會想到理由竟起于鐘銘。

    而且,當不久後,事情在民間傳揚開來時,詛咒之說法竟使得百姓心悅誠服,真是不可思儀。

     “國家安康……詛咒大禦所?” 聽别人如此一點撥,百姓豁然開朗。

    銘文确實把“家康”二字攔腰拆開,對勉強能解文字的百姓,作為最淺顯易懂的延期理由,這種說法獲得了廣泛接受。

    如此見來,百姓既是聰明的賢民,又是最易受騙的愚民。

     “真是可惡!無論如何也不能為詛咒他人,重建大慈大悲的大佛啊。

    如此居心,聖佛怎能答應?”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遭報應啊。

    詛咒一下亦是理所當然。

    原本就是太閣大人的天下,關東卻橫搶過去,逾期不還。

    ” “嘿,這十七年忌不知會怎樣呢。

    ” “所司代似也無要出兵的樣子。

    最終,那個梵鐘恐要被扔棄了。

    ” “是啊。

    如想打仗,雙方早就打起來了。

    争來争去,隻要把那句文字磨掉,不就沒事了?” “唉,最好是不戰啊。

    ” 在諸說紛纭之中,片桐且元急匆匆讓人備船趕回大坂。

     在他的勸說下,盡管衆人的情緒暫時平伏下來,但是三千護衛,主張襲擊所司代官邸的人卻占了一大半,群情依然甚是激切。

    且元明白,能夠勉強安撫住他們的,隻有秀賴的命令。

    此時,所司代周圍已聚集了超過五千人馬,無不劍拔弩張。

    且元把安撫衆人之事慎重托付給了青木一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