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前夜決斷
關燈
小
中
大
水一戰。
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你魯莽地沖上去,反倒會遭到迎頭痛擊。
重要的是,要把一切準備妥當,讓人馬略作休整,沉着應對。
” 秀忠不語,他更擔心進京士衆生出懈怠。
這種擔心絕非毫無道理。
士衆長途跋涉進京,一旦歇息下來,大将倒罷了,那些走卒民夫恐會被京都的繁華誘惑,招緻意外的亂事,這種先例數不勝數。
“我有話要說。
”開口的是土井利勝,“在圍城之前,斷不能讓士衆松懈,否則,反倒會覺疲憊。
” “說得好。
”家康應道,“敵方的真田、後藤等人都是英勇善戰之人,他們定會以為我們必先包圍城池,所以,我們不妨來個反其道而行之。
” “……” “當然,我說的這些不過是傳聞。
有人說,待關東全軍抵達,家康和将軍定會出二條、伏見。
我們一旦出去,他們就立刻襲擊京都,四處縱火,包圍皇宮。
哼,待我們返回京都,他們便前後夾擊。
一旦對崎,我們就會無奈地請朝廷出面說和。
因此,我們應按兵不動,先挫挫對方銳氣才是。
” “是。
” “如此一來,敵人忍耐不住,就可能出城。
一旦打起野戰,習慣了長途奔襲的軍隊和躲在城裡疏于訓練的士衆,差别自然就顯出來了。
當然,這一切要等全軍到達之後再決定。
佐渡意下如何?” 正說着,家康忽地想起尚等在二條城裡的青木一重和幾個老女人。
若有可能,當再見他們一面。
念剛及起,家康不禁又感到一絲愧意,這許是老人的愚癡吧。
本多正信低頭沉思良久,令人意外地回道:“其實,老夫并不想阻止大人。
” “什麼?”家康把手搭在耳後,“我剛才說得很是清楚,待大軍全部到達之後,再作決斷不遲。
” 本多正信微微搖了搖頭,“過了七十,老夫才終明白了大人的心事。
大……人擔心的,是怕有負已故太閣大人。
”本多正信一語中的。
家康睜大眼,默然。
正信略微向秀忠的方向轉了轉身子,繼續道:“大禦所大人定是想等右大臣母子回心轉意。
長年服侍大人,正信終于明白,大人的敵人從來就不是實實在在的對手,而是藏在内心的義與不義。
眼下的事情,依着大人心思就是了。
不過,由于這次戰事出乎大人意料,所以,大人盡了最後的誠意之後,就把剩下的一切全交給老夫去處置吧。
” “把一切都交給你?”秀忠也被正信弄糊塗了。
“是。
”正信高聲道,“明知這非一場出乎大人本意的戰争,但最終還是發展到不讨伐大坂,就無法平定天下的地步。
恕老夫自作聰明,關于避免戰亂的手段,實際上,正信心中頗為清楚。
明知其惡卻不出手,而是任其胡來。
之所以這般做,是因為大人乃稀世之人,乃曠世奇人。
凡人就該像凡人那般,在淺薄之處分清正邪。
否則,就無法給後人留下教訓……” 家康擡手打斷了他,“好了,佐渡!” “是。
” “我全明白了,原來你就是這樣輔佐将軍的。
” “辜負了大人的信任,抱歉得很。
” “好。
既然你已想到了這一步,我也無法一意孤行了。
不錯,我确是有些割舍不下……已用不着再客套了,待大軍一到,就殺過去。
” “恐有不妥。
”正信以鄭重的語氣駁道,“如此一來,就會陷将軍于不孝。
應再次把大人的真心傳達與大坂,之後再決定是否開戰。
否則,這場戰事當真會淪為早有預謀。
” 聽到正信堅定的斷言,家康閉目沉思起來。
雖遭反駁,但他内心卻有說不出的快意:正信老家夥,要替我做擋箭的靶子呢:後世定有人指責,說這是一場德川家康讨伐太閣遺孤的戰争。
我内心深處确很擔心,唯正信完全看透,欲做替罪羊。
我有一個好家臣……議事時最忌諱傷感,可家康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
家康慨然道:“你的意思,是照我的想法行事……将軍也無異議嗎?” “無異議。
” “好,好!上野介大人,現在讨論布陣,把地圖拿來。
”家康覺得欠正信和将軍的人情,故未提到千姬。
此時,大野治房和道犬的人已竄到郡山,正四處縱火,家康還全然不知。
衆人展開地圖,讨論了一陣。
既然要打野戰,紀州口和奈良就可能成為戰場,還要防止有人去堺港縱火。
衆人還甚是關心戰後的大坂如何重建。
讨論的結果,是把堺港作為大
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你魯莽地沖上去,反倒會遭到迎頭痛擊。
重要的是,要把一切準備妥當,讓人馬略作休整,沉着應對。
” 秀忠不語,他更擔心進京士衆生出懈怠。
這種擔心絕非毫無道理。
士衆長途跋涉進京,一旦歇息下來,大将倒罷了,那些走卒民夫恐會被京都的繁華誘惑,招緻意外的亂事,這種先例數不勝數。
“我有話要說。
”開口的是土井利勝,“在圍城之前,斷不能讓士衆松懈,否則,反倒會覺疲憊。
” “說得好。
”家康應道,“敵方的真田、後藤等人都是英勇善戰之人,他們定會以為我們必先包圍城池,所以,我們不妨來個反其道而行之。
” “……” “當然,我說的這些不過是傳聞。
有人說,待關東全軍抵達,家康和将軍定會出二條、伏見。
我們一旦出去,他們就立刻襲擊京都,四處縱火,包圍皇宮。
哼,待我們返回京都,他們便前後夾擊。
一旦對崎,我們就會無奈地請朝廷出面說和。
因此,我們應按兵不動,先挫挫對方銳氣才是。
” “是。
” “如此一來,敵人忍耐不住,就可能出城。
一旦打起野戰,習慣了長途奔襲的軍隊和躲在城裡疏于訓練的士衆,差别自然就顯出來了。
當然,這一切要等全軍到達之後再決定。
佐渡意下如何?” 正說着,家康忽地想起尚等在二條城裡的青木一重和幾個老女人。
若有可能,當再見他們一面。
念剛及起,家康不禁又感到一絲愧意,這許是老人的愚癡吧。
本多正信低頭沉思良久,令人意外地回道:“其實,老夫并不想阻止大人。
” “什麼?”家康把手搭在耳後,“我剛才說得很是清楚,待大軍全部到達之後,再作決斷不遲。
” 本多正信微微搖了搖頭,“過了七十,老夫才終明白了大人的心事。
大……人擔心的,是怕有負已故太閣大人。
”本多正信一語中的。
家康睜大眼,默然。
正信略微向秀忠的方向轉了轉身子,繼續道:“大禦所大人定是想等右大臣母子回心轉意。
長年服侍大人,正信終于明白,大人的敵人從來就不是實實在在的對手,而是藏在内心的義與不義。
眼下的事情,依着大人心思就是了。
不過,由于這次戰事出乎大人意料,所以,大人盡了最後的誠意之後,就把剩下的一切全交給老夫去處置吧。
” “把一切都交給你?”秀忠也被正信弄糊塗了。
“是。
”正信高聲道,“明知這非一場出乎大人本意的戰争,但最終還是發展到不讨伐大坂,就無法平定天下的地步。
恕老夫自作聰明,關于避免戰亂的手段,實際上,正信心中頗為清楚。
明知其惡卻不出手,而是任其胡來。
之所以這般做,是因為大人乃稀世之人,乃曠世奇人。
凡人就該像凡人那般,在淺薄之處分清正邪。
否則,就無法給後人留下教訓……” 家康擡手打斷了他,“好了,佐渡!” “是。
” “我全明白了,原來你就是這樣輔佐将軍的。
” “辜負了大人的信任,抱歉得很。
” “好。
既然你已想到了這一步,我也無法一意孤行了。
不錯,我确是有些割舍不下……已用不着再客套了,待大軍一到,就殺過去。
” “恐有不妥。
”正信以鄭重的語氣駁道,“如此一來,就會陷将軍于不孝。
應再次把大人的真心傳達與大坂,之後再決定是否開戰。
否則,這場戰事當真會淪為早有預謀。
” 聽到正信堅定的斷言,家康閉目沉思起來。
雖遭反駁,但他内心卻有說不出的快意:正信老家夥,要替我做擋箭的靶子呢:後世定有人指責,說這是一場德川家康讨伐太閣遺孤的戰争。
我内心深處确很擔心,唯正信完全看透,欲做替罪羊。
我有一個好家臣……議事時最忌諱傷感,可家康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
家康慨然道:“你的意思,是照我的想法行事……将軍也無異議嗎?” “無異議。
” “好,好!上野介大人,現在讨論布陣,把地圖拿來。
”家康覺得欠正信和将軍的人情,故未提到千姬。
此時,大野治房和道犬的人已竄到郡山,正四處縱火,家康還全然不知。
衆人展開地圖,讨論了一陣。
既然要打野戰,紀州口和奈良就可能成為戰場,還要防止有人去堺港縱火。
衆人還甚是關心戰後的大坂如何重建。
讨論的結果,是把堺港作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