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坎

關燈
接受了諸公家的問候之後,整頓軍列,踏上歸途。

    秀忠也有許多話想對父親言說,遂令土井利勝先行一步,要他把自己的意思轉達父親。

     事實上,填埋工程并未如秀忠預想的那般順利。

    他杷剩餘的人馬交與本多正純和安藤重信二人,諄諄囑咐了一番,方急急追趕父親。

     秀忠的看法與家康完全不同。

    大名多已回領内。

    看到守備變得薄弱,大坂城内的浪人再次蠢蠢欲動。

     議和之後,秀賴的心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可秀忠對此全然不知。

    他聽到的,隻是秀賴及其身邊的年輕人在強硬主戰,反對議和。

    浪人擁戴真田幸村和後藤又兵衛基次。

    因此,議和之後的不穩必亦發自這二人。

    秀忠既然得出這種判斷,對于家康先前的處置,自然覺得過于手軟,無法忍受。

     秀忠絕非認為父親已經老糊塗了,但總覺得,父親如此手軟,無非出自對千姬的溺愛。

    世人皆言,隔代相親,孫子比兒子更覺可愛,但斷不可因私情而誤了天下大事。

    這絕非秀忠一人的想法。

    家康自己開口便講這個,秀忠不過是以此來嚴格自律罷了。

    絕不能因阿千而給父親最後的人生留下憾事,此為忠厚誠實的孝子秀忠的真實想法。

    因此,他打發土井利勝追上家康,要求密談。

     家康人距濱松隻十六裡的中泉行苑,在此接見了土井利勝。

    中泉位于見付南面,古為遠江的治所。

     家康在此地建行苑,為天正六年。

    在濱松城的那些年月,家康時常到此處休養狩獵。

    此行苑後來漸漸成中泉寺,煙火不斷。

     家康心緒不錯,入苑之後,立刻把土井利勝叫進去,主動令閑雜人退了下去。

    “大炊啊,我亦有一事想令你立時轉告将軍。

    ” 聽了這話,土井利勝忙低下頭,他已猜出家康要說什麼。

     “右府特意派使者來慰問,我和使者在吉良會了面。

    你猜他們當時送何禮物?” “在下實不知。

    ” “是棉襖。

    不過,可非尋常的棉襖,乃是右府親自讓人染的布料,阿千親手縫制,回頭讓你也看看。

    ” 土井利勝困窘起來,“此事暫且放一放,在下想先告訴大人一件大事。

    ” “先放一放?” “是。

    将軍已勸右府夫人自盡。

    如此一來,這棉襖或許就變成……生死離别的禮物了。

    ”利勝咬咬牙,慌忙垂下腦袋。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家康猛從扶幾上探出身子,急急正了正姿勢。

    利勝的話太令人意外,他一時竟無話可說,“大炊……” “大人必然很是吃驚,可此為事實。

    将軍已通過阿小勸少夫人自盡了。

    雖未接到回音,但事情已……” 剛聽到這裡,家康用力地揮手道:“為何?你為何不加阻攔?” “勸了,但将軍不聽。

    ” “蠢貨!” “在下慚愧。

    ” “阿千……在這世上剛體會到女人的幸福。

    ” “在下也這麼認為。

    ” “大炊,你明白嗎,年輕氣盛時,人都會胡鬧。

    但随着年紀的增長,血性都會逐漸收斂。

    若少了寬諒之心,必會血流成河。

    右府的血性正在收斂,我看得很是清楚。

    可是,在這種時候,将軍竟然不與我商量,就令阿千自盡。

    将軍瘋了嗎?”家康大聲申斥着,旋又沉默無語。

    他忽地發現,秀忠作出如此決斷,完全與平常不同。

    對秀忠來說,千姬也是一個可憐的、招人疼愛的女兒……那麼惹人愛憐的女兒,為何非逼她自盡不可?如連問都不問一聲,隻是一味申斥秀忠,亦絕非處事之道。

     “大炊。

    ” “大人。

    ” “将軍說,定要攻打大坂?” “是。

    毒瘤不除,身無甯日;浪人不去,天無甯日。

    若不把裡面的膿全擠出來,太平盛世必是一場空!” “所以,若可憐的阿千還在城裡,将軍便無法痛下決心攻城?” “請恕在下直言,在下以為,将軍的考慮似……不止這些。

    ” “還不止這些?” “将軍也疼愛阿千,若跟大人商量,大人必不答應,故唯有獨斷行事,才能盡到孝道。

    這是在下的一點感受。

    ” “不夠!” “哦?” “隻是這樣,怎能治得了天下?你若是真正的忠臣,就當在這種時候進谏。

    呀,這算是什麼事?小肚雞腸!鼠目寸光!”罵着罵着,家康的眼前一片昏黑。

     前一些時日,家康實在快慰,現在受到的打擊方格外沉重。

    對于浪人,家康不似秀忠那般敏感。

    他認為,移封便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正因太閣曾居此号令天下的大坂城,浪人的野心才會膨脹。

    但,若豐臣氏移到大和郡山,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秀賴也定會把剩餘的餞财分散殆盡。

    那些既有戰功又有氣節的浪人,則可在幕府的授意下,讓大名收留,偌多人自可找到新的主子。

    剩下的亦會棄城而去。

    這樣,豐臣氏的負擔就輕了許多。

    若再讓豐臣氏像土佐、薩摩那般屯田墾荒,自會豐衣足食。

    隻要方法得當,武士依然可保持自己的铮铮鐵骨。

     但土井利勝對家康的這些心思并不知悉。

     “将軍命在下追來,實際上是命在下暗中把他的意思轉達與大人。

    若照此下去,大坂之亂斷難平息。

    最為關鍵的,是如今的大坂城裡,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大人議和的真意,因此,騷亂隻能越來越大。

    從城下到京都,浪人已在頻頻招募同道。

    ” 家康無力地點頭,歎息了一聲,“将軍是這般看的?” “是。

    城濠填埋,城郭拆除,面對這種不利的形勢,衆人再怎麼憤怒,也無法與關東作戰。

    他們若能看清這些就好了。

    但可悲的是,浪人中的絕大多數都已昏了頭,隻知憤怒,氣氛亦愈來愈緊張。

    他們完全可能把澱夫人、右府和千姬小姐都作為人質關于城内,再把阿千小姐作為談判的籌碼,百般為難我們。

    現在,甚至有人引用武田信玄的話,說人就是城,人就是濠,日後千姬就是城濠!就算大坂的城濠可以填埋,千姬這道城濠永遠無法填埋!因此,将軍亦是含着熱淚與阿小聯絡的。

    ” 家康木然凝望着天空。

    事情大出意外,他腦中一片空白,成了一個發呆的老者。

     土井利勝也感到家康大是可憐,但這些話又不得不說。

    他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