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夜密議
關燈
小
中
大
這樣的措施,否則,他就極有可能在上方發洩不滿和牢騷?”家康問道。
“是。
但必須是在沒收了石川兄弟和富田、高橋等人的封地之後,才可将相模守派往上方。
隻有如此,相模守才會緊張起來,認真做事。
” 家康不禁打了個寒戰。
正純的話說得絲毫不差,但是,那冷氣逼人的鋒芒後,會不會隐藏着什麼呢?将軍究竟如何想?家康擔心的是這些。
他一生所曆,車載鬥量,倒不是很難作出決斷。
但一旦秀忠無法明白他的決斷,必會埋下禍亂的種子。
“好,上野介大人的意思已明了。
誰還有什麼想法?” 家康話音剛落,酒井忠世道:“在下認為,相模守并不合适。
” “可是……”此時正純之父正信意味深長插上了一句,“如此一來,就必須另外考慮對相模守的處分了。
” 在這種場合下,此言無異于緻命一擊,其鋒芒完全超過了其子正純。
安藤直次愕然地叫了一聲,慌忙閉上嘴。
最近的忠鄰,甚至對将軍都有些怠慢了。
因此,是否對其放任不管,實際上乃是關乎幕府威嚴與體面的一樁大事。
家康又問了一次:“誰還說說?” 此次就無一人發言了。
盡管多人内心同情大久保忠鄰,但由于其我行我素,誰也不便為他說話了。
“好。
關于忠鄰,大家該說的也都說了。
”家康看向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緒的将軍秀忠,“行将就木的德川家康不便再插嘴,就聽聽将軍的裁斷吧。
對于将軍的裁斷,恐任何人都不會有異議,嗯?” 四面黑了下來。
柳生又右衛門輕輕站起來,點上燭火,又靜靜退回末席。
此時,有人喊了一句:“恕在下冒昧,在下有話要說!” 是安藤直次。
他看到家康已經在催促将軍決斷,終于忍不住喊了出來。
他此前一直在為該不該開口而猶豫。
“直次啊,有話就趕緊說,無甚好擔心的。
” “請恕在下冒昧。
”直次又恭敬向家康施了一禮,道,“諸位之高見确有道理,但鄙人以為,此前的話題偏離了關鍵。
不知衆位有無察覺?” “偏離了正題?”家康佯驚道。
“正是。
” “口氣不小啊。
說來聽聽。
” “直次對本多大人提出的把大久保相模守派往上方之議,沒有異議,但并非随便派個人過去就能解決。
萬一把相模守派了去,騷動卻毫無平息的迹象,到時局面該如何收拾?在考慮派何人去之前,必須先思量思量。
” 滿座人都一怔,這确是必須考慮的關鍵。
但是,不知家康怎麼想的,他忽然一拍扶兒,怒喝道:“直次住口!” “是。
” “你以為你不說這些,将軍就想不到嗎?” “在下糊塗。
” “将軍會反複權衡天下諸事,在确定孰輕孰重之後,自有決斷。
現在隻談論派誰去上方的問題。
”家康先是粗暴地呵斥了一頓,然後轉向秀忠:“請将軍裁斷。
” 秀忠不再畏縮。
他已與正信商議過,内心早已有了決斷。
當然,這裡面有兩種考慮:若忠鄰拼命完成任務,那就可将功抵過;若他仍然到處發洩不滿,就隻好忍痛将其處置,以儆效尤。
“那麼,派往上方的使者,就定為大久保相模守。
”說完,秀忠轉向家康道,“父親對此還有什麼提醒的,請訓示。
” 家康有些悲傷地皺起眉梢,但他仍是努力控制着感情,道:“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派往上方的人,就定為大久保相模守……相模守若無法平息騷動,究竟該如何應對?直次先說說吧。
” 先給直次一個當頭棒喝,讓其閉嘴,現在卻又來逗他,家康樂于如此。
他又道:“直次,這次你就不要客氣了。
聽你剛才的口氣,已是胸有成竹啊。
” 直次顯然陷入了困惑。
在他看來,即使把大久保忠鄰派到上方,京坂騷亂也不會平息。
不隻他一人這般想,事實上,他心裡也知,最清楚這一點的是本多正信父子。
但如此一來,忠鄰必然要引咎退隐了。
這位家老的末路真是可悲,因此,直次才會反對。
可他的發言卻遭到了家康的阻止,派忠鄰至上方已成定論。
既已決定,他除了服從,還有何說的? “直次,怎的不說話?你不是反對派忠鄰嗎?” 直次默不作聲。
既然他已被家康看透,就愈發無話可說。
“直次!”家康的聲音益發尖銳起來,“我方才說了,不得反對将軍的裁斷,你也聽到了吧?” “是。
” “就連德川家康都服從了,你反對還有何用?把大久保忠鄰派往上方的事巳定。
現在讨論的,是一旦忠鄰失敗,該如何處置?” 直次不禁心頭火起。
若事情到這種地步還不做聲,那便是懦夫所為! “既已決定,在下無話可說。
但直次依然認為,以大久保相模守的能力,斷無法平息事端!” “那麼,你認為怎樣才能平息事端?” “恕在下直言,隻有将右大臣豐臣秀賴請出大坂城,否則,騷亂永無平息可能。
可是,諸位大人卻仿佛把這一點都給忘了,這實在令直次感到意外。
” 聽直次如此一說,滿座微微有些震動。
末席的柳生又右衛門舒了一口氣。
一定會有人在某個時候跳出來說這些,他從一開始就等待着這一時刻了——在座者中,心存這種想法的不隻他一人。
若移封秀賴,正在彙集的信徒及那些意圖不軌的浪人,就失去了野心的根基,隻好作鳥獸散了。
孕育了他們野心的并非秀賴,而是大坂城!秀賴壓根兒就無一絲野心。
“哦?這麼說,你的意思是要直接與秀賴談判,讓他交出大坂城?若非有如此辯才之人,派去便無意義,對嗎?” “正是。
” “那麼,我倒是要問一問,你覺得有這樣的人嗎?若有,代忠鄰去也可。
你覺得,誰适合做這個使者?” 這是直次萬萬未料到的難題,但他已無路可退,道:“上杉氏的直江山城,或是真田昌幸……” 話音未落,家康反诘道:“混賬!昌幸早就死了。
” 直次一愣,自己怎會說出這二人來?他剛想到這裡,家康就以責怪的語氣替他解釋道:“你認為直江山城和真田昌幸是能夠向家康挑戰之人,對吧?” “是。
” “連你都這般想,秀賴母子當然也會這麼想。
把這樣的人派去,明言相告,若要動兵刀,大坂隻有一敗,故秀賴必會乖乖把城讓出來。
你是不是想讓使者如此去談判?” “是。
” “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冒失?你不知,直江山城守便是關原合戰時向我放箭的上杉家老。
哼,準确說,便是他與石田治部合謀,挑起了那千古一戰。
” “因此,若派他去……” “住嘴!”家康再次斥責,“不與山城和昌幸等人商議,事情就無法解決,特軍若給世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使秀賴乖乖出了城,日後天下的事還怎生處理?一旦招緻世人輕視,日後的天下便真要亂了。
這樣的道理,我想你不會不明。
” 直次的臉色變得異常蒼白。
聽家康這麼一說,他才明白自己究竟在想什麼。
正如家康所言,他一直認為,現在戰場上最強大的對手,不是直江山城率領的上杉的軍隊,就是真田昌幸父子手
“是。
但必須是在沒收了石川兄弟和富田、高橋等人的封地之後,才可将相模守派往上方。
隻有如此,相模守才會緊張起來,認真做事。
” 家康不禁打了個寒戰。
正純的話說得絲毫不差,但是,那冷氣逼人的鋒芒後,會不會隐藏着什麼呢?将軍究竟如何想?家康擔心的是這些。
他一生所曆,車載鬥量,倒不是很難作出決斷。
但一旦秀忠無法明白他的決斷,必會埋下禍亂的種子。
“好,上野介大人的意思已明了。
誰還有什麼想法?” 家康話音剛落,酒井忠世道:“在下認為,相模守并不合适。
” “可是……”此時正純之父正信意味深長插上了一句,“如此一來,就必須另外考慮對相模守的處分了。
” 在這種場合下,此言無異于緻命一擊,其鋒芒完全超過了其子正純。
安藤直次愕然地叫了一聲,慌忙閉上嘴。
最近的忠鄰,甚至對将軍都有些怠慢了。
因此,是否對其放任不管,實際上乃是關乎幕府威嚴與體面的一樁大事。
家康又問了一次:“誰還說說?” 此次就無一人發言了。
盡管多人内心同情大久保忠鄰,但由于其我行我素,誰也不便為他說話了。
“好。
關于忠鄰,大家該說的也都說了。
”家康看向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緒的将軍秀忠,“行将就木的德川家康不便再插嘴,就聽聽将軍的裁斷吧。
對于将軍的裁斷,恐任何人都不會有異議,嗯?” 四面黑了下來。
柳生又右衛門輕輕站起來,點上燭火,又靜靜退回末席。
此時,有人喊了一句:“恕在下冒昧,在下有話要說!” 是安藤直次。
他看到家康已經在催促将軍決斷,終于忍不住喊了出來。
他此前一直在為該不該開口而猶豫。
“直次啊,有話就趕緊說,無甚好擔心的。
” “請恕在下冒昧。
”直次又恭敬向家康施了一禮,道,“諸位之高見确有道理,但鄙人以為,此前的話題偏離了關鍵。
不知衆位有無察覺?” “偏離了正題?”家康佯驚道。
“正是。
” “口氣不小啊。
說來聽聽。
” “直次對本多大人提出的把大久保相模守派往上方之議,沒有異議,但并非随便派個人過去就能解決。
萬一把相模守派了去,騷動卻毫無平息的迹象,到時局面該如何收拾?在考慮派何人去之前,必須先思量思量。
” 滿座人都一怔,這确是必須考慮的關鍵。
但是,不知家康怎麼想的,他忽然一拍扶兒,怒喝道:“直次住口!” “是。
” “你以為你不說這些,将軍就想不到嗎?” “在下糊塗。
” “将軍會反複權衡天下諸事,在确定孰輕孰重之後,自有決斷。
現在隻談論派誰去上方的問題。
”家康先是粗暴地呵斥了一頓,然後轉向秀忠:“請将軍裁斷。
” 秀忠不再畏縮。
他已與正信商議過,内心早已有了決斷。
當然,這裡面有兩種考慮:若忠鄰拼命完成任務,那就可将功抵過;若他仍然到處發洩不滿,就隻好忍痛将其處置,以儆效尤。
“那麼,派往上方的使者,就定為大久保相模守。
”說完,秀忠轉向家康道,“父親對此還有什麼提醒的,請訓示。
” 家康有些悲傷地皺起眉梢,但他仍是努力控制着感情,道:“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派往上方的人,就定為大久保相模守……相模守若無法平息騷動,究竟該如何應對?直次先說說吧。
” 先給直次一個當頭棒喝,讓其閉嘴,現在卻又來逗他,家康樂于如此。
他又道:“直次,這次你就不要客氣了。
聽你剛才的口氣,已是胸有成竹啊。
” 直次顯然陷入了困惑。
在他看來,即使把大久保忠鄰派到上方,京坂騷亂也不會平息。
不隻他一人這般想,事實上,他心裡也知,最清楚這一點的是本多正信父子。
但如此一來,忠鄰必然要引咎退隐了。
這位家老的末路真是可悲,因此,直次才會反對。
可他的發言卻遭到了家康的阻止,派忠鄰至上方已成定論。
既已決定,他除了服從,還有何說的? “直次,怎的不說話?你不是反對派忠鄰嗎?” 直次默不作聲。
既然他已被家康看透,就愈發無話可說。
“直次!”家康的聲音益發尖銳起來,“我方才說了,不得反對将軍的裁斷,你也聽到了吧?” “是。
” “就連德川家康都服從了,你反對還有何用?把大久保忠鄰派往上方的事巳定。
現在讨論的,是一旦忠鄰失敗,該如何處置?” 直次不禁心頭火起。
若事情到這種地步還不做聲,那便是懦夫所為! “既已決定,在下無話可說。
但直次依然認為,以大久保相模守的能力,斷無法平息事端!” “那麼,你認為怎樣才能平息事端?” “恕在下直言,隻有将右大臣豐臣秀賴請出大坂城,否則,騷亂永無平息可能。
可是,諸位大人卻仿佛把這一點都給忘了,這實在令直次感到意外。
” 聽直次如此一說,滿座微微有些震動。
末席的柳生又右衛門舒了一口氣。
一定會有人在某個時候跳出來說這些,他從一開始就等待着這一時刻了——在座者中,心存這種想法的不隻他一人。
若移封秀賴,正在彙集的信徒及那些意圖不軌的浪人,就失去了野心的根基,隻好作鳥獸散了。
孕育了他們野心的并非秀賴,而是大坂城!秀賴壓根兒就無一絲野心。
“哦?這麼說,你的意思是要直接與秀賴談判,讓他交出大坂城?若非有如此辯才之人,派去便無意義,對嗎?” “正是。
” “那麼,我倒是要問一問,你覺得有這樣的人嗎?若有,代忠鄰去也可。
你覺得,誰适合做這個使者?” 這是直次萬萬未料到的難題,但他已無路可退,道:“上杉氏的直江山城,或是真田昌幸……” 話音未落,家康反诘道:“混賬!昌幸早就死了。
” 直次一愣,自己怎會說出這二人來?他剛想到這裡,家康就以責怪的語氣替他解釋道:“你認為直江山城和真田昌幸是能夠向家康挑戰之人,對吧?” “是。
” “連你都這般想,秀賴母子當然也會這麼想。
把這樣的人派去,明言相告,若要動兵刀,大坂隻有一敗,故秀賴必會乖乖把城讓出來。
你是不是想讓使者如此去談判?” “是。
” “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冒失?你不知,直江山城守便是關原合戰時向我放箭的上杉家老。
哼,準确說,便是他與石田治部合謀,挑起了那千古一戰。
” “因此,若派他去……” “住嘴!”家康再次斥責,“不與山城和昌幸等人商議,事情就無法解決,特軍若給世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使秀賴乖乖出了城,日後天下的事還怎生處理?一旦招緻世人輕視,日後的天下便真要亂了。
這樣的道理,我想你不會不明。
” 直次的臉色變得異常蒼白。
聽家康這麼一說,他才明白自己究竟在想什麼。
正如家康所言,他一直認為,現在戰場上最強大的對手,不是直江山城率領的上杉的軍隊,就是真田昌幸父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