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慷慨。
宦者趙同以數幸,嘗害袁盎,遠盎患之。
盎兄子種為常侍,騎,持節夾乘,說盎曰:君與鬥,廷辱之,使其毀不用。
孝文帝出,趙同參乘,袁盎伏車前曰: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
今漢雖乏人,陛下獨柰何與刀鋸餘人載?于是上笑,下趙同,趙同泣下車。
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并車人辔。
上曰:将軍怯邪?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
今陛下騁六??,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後何?上乃止。
上幸上林,皇後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著長布席,袁盎引卻慎天人坐,慎夫人怒,不宜坐,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
今陛正既巳立後,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适所以祀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于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益金五十觔。
然袁盎亦以數直谏,不得久居中。
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士卒皆争為死。
遷為齊相,徙為吳相。
辭行,種謂盎曰:吳王驕曰久,國多奸。
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
南方卑濕,君能日飲母,何時說?王曰:母反而巳。
如此,幸得脫。
盎用種之計,吳王厚遇盎。
盎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谒。
丞相從車上謝袁盎。
袁盎還,愧其。
吏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見丞相。
丞相良久而見之。
盎因跽曰:願請閑。
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語。
袁盎即跽說曰:君為丞相,自度孰與陳平、绛侯?丞相曰:吾不如在。
盎曰:善。
君即自謂不如。
夫陳平、绛侯輔翼高帝,定天下,為将相而誅諸呂,存劉氏。
君乃為材官蹶張,遷為隊率,積功至淮陽守,非有奇計攻城野戰之功。
且陛下從代來,每朝,郎官上書疏,未嘗不止辇受其言。
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嘗不稱善。
何也?則欲以緻天下賢士大夫。
上日聞所不聞,明所不知,日益聖智。
君今自閉,鉗天下之口,而日益愚。
夫以聖王責愚相,君受禍不久矣。
丞相乃再拜曰:嘉鄙野人,乃不知将軍幸教。
引入與坐為上客。
盎素不好鼌錯,鼌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而人未嘗同堂語。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鼌錯為禦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财物,抵罪,诏赦以為庶人。
吳楚反,聞鼌錯,謂丞史曰:夫哀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
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計謀。
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
今兵西鄉,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謀。
鼌錯猶豫未決,人有告遠盎者,袁盎恐,夜見窦嬰,為言吳所以反者,願至上前口對狀。
窦嬰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見,鼌錯在前。
及盎請辟人賜閑,錯去,固恨甚。
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其語俱在吳事中。
使袁盎為太常,窦嬰為大将軍,而人素相與善。
逮吳反,諸陵長者、長安賢天夫,争附西人車随。
者日數百乘。
及鼌錯巳誅,袁盎以太常使吳,吳王欲使将,不肯,欲殺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盎軍中。
袁盎自其為吳相時,嘗有從史,嘗盜愛盎侍兒,盎知之弗洩,遇之如故。
人有告從史言:君知爾,與待者通,乃兇歸。
袁盎驅自追之,遂以侍者賜之,複為從史。
及袁盎使吳,見守從史,适為守盎校尉司馬,乃悉以其裝赍,置二石醇醪。
會天塞,士卒饑渴,飲酒醉,西南陬卒皆卧。
司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
吳王期旦曰:斬君。
盎弗信,曰:公何為者?司馬曰:臣故為從史盜君侍兒者。
盎乃驚謝曰:公幸有親,吾不足以累公。
司馬曰:君第去,臣亦且兇避吾親,若何患?乃以刀決張道,從醉卒直隊出,司馬與分背。
袁盎解節毛,懷之杖,步行七八裡。
明見梁騎,騎馳去,遂歸報。
吳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
人蓋為楚相,嘗上書有所言,不用。
袁盎病免,家居,與闾裡浮沉相随,行鬥雞走狗。
雞陽劇孟嘗過人盎,盎善待之。
安陵富人有謂盎曰:吾聞劇孟博徒,将軍何自通之?盎日:劇孟雖博徒,然母死,客送苑車千餘乘,此亦有過人者。
且緩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叩門不以親為解,不以存兇為辭。
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耳。
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甯足待乎?罵富人,弗與通。
諸公聞之,皆多袁蓋衣。
蓋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
梁王欲求為嗣秦,盎進說,其後語塞,梁王以此怨盎。
曾使人刺盎,剌者至關中,問袁盎,諸君譽之,皆不容口。
乃見袁盎曰:臣受梁王金,來剌君,君長者,不忍剌君,然後刺。
君者十餘曹備之。
袁蓋心不樂家文多怪,乃之掊生所問,占遠梁剌客。
後曹輩果遮剌殺益安陵郭門外。
九卷終
宦者趙同以數幸,嘗害袁盎,遠盎患之。
盎兄子種為常侍,騎,持節夾乘,說盎曰:君與鬥,廷辱之,使其毀不用。
孝文帝出,趙同參乘,袁盎伏車前曰: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
今漢雖乏人,陛下獨柰何與刀鋸餘人載?于是上笑,下趙同,趙同泣下車。
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并車人辔。
上曰:将軍怯邪?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
今陛下騁六??,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後何?上乃止。
上幸上林,皇後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著長布席,袁盎引卻慎天人坐,慎夫人怒,不宜坐,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
今陛正既巳立後,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适所以祀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于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益金五十觔。
然袁盎亦以數直谏,不得久居中。
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士卒皆争為死。
遷為齊相,徙為吳相。
辭行,種謂盎曰:吳王驕曰久,國多奸。
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
南方卑濕,君能日飲母,何時說?王曰:母反而巳。
如此,幸得脫。
盎用種之計,吳王厚遇盎。
盎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谒。
丞相從車上謝袁盎。
袁盎還,愧其。
吏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見丞相。
丞相良久而見之。
盎因跽曰:願請閑。
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語。
袁盎即跽說曰:君為丞相,自度孰與陳平、绛侯?丞相曰:吾不如在。
盎曰:善。
君即自謂不如。
夫陳平、绛侯輔翼高帝,定天下,為将相而誅諸呂,存劉氏。
君乃為材官蹶張,遷為隊率,積功至淮陽守,非有奇計攻城野戰之功。
且陛下從代來,每朝,郎官上書疏,未嘗不止辇受其言。
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嘗不稱善。
何也?則欲以緻天下賢士大夫。
上日聞所不聞,明所不知,日益聖智。
君今自閉,鉗天下之口,而日益愚。
夫以聖王責愚相,君受禍不久矣。
丞相乃再拜曰:嘉鄙野人,乃不知将軍幸教。
引入與坐為上客。
盎素不好鼌錯,鼌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而人未嘗同堂語。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鼌錯為禦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财物,抵罪,诏赦以為庶人。
吳楚反,聞鼌錯,謂丞史曰:夫哀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
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計謀。
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
今兵西鄉,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謀。
鼌錯猶豫未決,人有告遠盎者,袁盎恐,夜見窦嬰,為言吳所以反者,願至上前口對狀。
窦嬰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見,鼌錯在前。
及盎請辟人賜閑,錯去,固恨甚。
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其語俱在吳事中。
使袁盎為太常,窦嬰為大将軍,而人素相與善。
逮吳反,諸陵長者、長安賢天夫,争附西人車随。
者日數百乘。
及鼌錯巳誅,袁盎以太常使吳,吳王欲使将,不肯,欲殺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盎軍中。
袁盎自其為吳相時,嘗有從史,嘗盜愛盎侍兒,盎知之弗洩,遇之如故。
人有告從史言:君知爾,與待者通,乃兇歸。
袁盎驅自追之,遂以侍者賜之,複為從史。
及袁盎使吳,見守從史,适為守盎校尉司馬,乃悉以其裝赍,置二石醇醪。
會天塞,士卒饑渴,飲酒醉,西南陬卒皆卧。
司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
吳王期旦曰:斬君。
盎弗信,曰:公何為者?司馬曰:臣故為從史盜君侍兒者。
盎乃驚謝曰:公幸有親,吾不足以累公。
司馬曰:君第去,臣亦且兇避吾親,若何患?乃以刀決張道,從醉卒直隊出,司馬與分背。
袁盎解節毛,懷之杖,步行七八裡。
明見梁騎,騎馳去,遂歸報。
吳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
人蓋為楚相,嘗上書有所言,不用。
袁盎病免,家居,與闾裡浮沉相随,行鬥雞走狗。
雞陽劇孟嘗過人盎,盎善待之。
安陵富人有謂盎曰:吾聞劇孟博徒,将軍何自通之?盎日:劇孟雖博徒,然母死,客送苑車千餘乘,此亦有過人者。
且緩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叩門不以親為解,不以存兇為辭。
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耳。
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甯足待乎?罵富人,弗與通。
諸公聞之,皆多袁蓋衣。
蓋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
梁王欲求為嗣秦,盎進說,其後語塞,梁王以此怨盎。
曾使人刺盎,剌者至關中,問袁盎,諸君譽之,皆不容口。
乃見袁盎曰:臣受梁王金,來剌君,君長者,不忍剌君,然後刺。
君者十餘曹備之。
袁蓋心不樂家文多怪,乃之掊生所問,占遠梁剌客。
後曹輩果遮剌殺益安陵郭門外。
九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