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衆,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
及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偷,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為俠益甚。
既巳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于心,卒發于睚眦如故雲。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為報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非其任,強必灌之。
人怒,拔刀剌殺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棄其屍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賊處。
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
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
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獨箕踞視之。
解遣人問其姓名,客欲殺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
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
至踐更時脫之。
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
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
箕踞者乃肉袒謝罪。
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終不聽。
客乃見郭解。
解夜見本家,仇家曲聽解,解乃謂仇家日: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多不聽者。
今子幸而聽解,解柰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待我去,令雒陽豪居其間,乃聽之。
解執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
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後乃敢嘗。
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争為用。
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嘗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
衛将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
上曰:布衣權至,使将軍為言,此其家不貧。
解家遂徙。
諸公送者出千餘萬。
轵人楊季主子為縣椽,舉徙解,解兄子斷楊椽頭。
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人,争交??解。
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
巳又殺楊季主。
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阙下。
上聞,乃下吏捕解。
解兇置其母家室夏陽,身至臨晉。
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
籍。
少公巳出解,解轉入太原,所過辄告主人家。
吏逐之,迹至,籍少公。
少公自殺,口絕,久之,乃得解。
窮治所犯,為解所殺,皆在赦前。
職。
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
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
吏奏解無罪。
禦史大夫公孫弘議日: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玼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于解,殺之當大逆無道。
遂族郭解。
袁盎 袁益者,楚人也,字絲父。
故為群盜,徙處安陵。
高後時,盎嘗為呂祿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為中郎。
绛侯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嘗目送之。
袁益進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
社稷臣主在與在,主兇與兇。
方呂後時,諸呂用事,槽相王,劉氏不絕如帶。
是時,绛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呂後崩,大臣相與共畔諸呂,太尉主兵,适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
後朝,上益莊,丞相益畏。
巳而終侯望衣益日:吾與而兄善,今兒??毀我。
盎遂不謝。
及绛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反,征系請室。
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明绛侯無罪,縫侯得釋。
盎頗有力,绛侯乃大與盎結交。
淮南厲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人盎谏曰: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适削地。
上弗用。
淮南王盆橫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謀反,事覺,治連淮南王。
淮南王征,上,因遷之蜀,轞車傳送哀。
盎時為中郎将,乃谏日:陛下素驕,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抑之,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柰何?上弗聽,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聞上辍食,哭甚哀。
盎入頓首請罪。
上日: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毀名。
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後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
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
今陛下親以王者修之,過曾參孝遠矣。
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贲育之勇,不及陛下。
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向讓天子位者三。
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
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
有司衛不謹,故病死。
于是上乃解,曰:将柰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
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
盎田此名重朝廷。
在盎常引大體,
及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偷,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為俠益甚。
既巳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于心,卒發于睚眦如故雲。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為報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非其任,強必灌之。
人怒,拔刀剌殺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棄其屍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賊處。
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
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
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獨箕踞視之。
解遣人問其姓名,客欲殺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
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
至踐更時脫之。
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
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
箕踞者乃肉袒謝罪。
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終不聽。
客乃見郭解。
解夜見本家,仇家曲聽解,解乃謂仇家日: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多不聽者。
今子幸而聽解,解柰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待我去,令雒陽豪居其間,乃聽之。
解執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
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後乃敢嘗。
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争為用。
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嘗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
衛将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
上曰:布衣權至,使将軍為言,此其家不貧。
解家遂徙。
諸公送者出千餘萬。
轵人楊季主子為縣椽,舉徙解,解兄子斷楊椽頭。
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人,争交??解。
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
巳又殺楊季主。
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阙下。
上聞,乃下吏捕解。
解兇置其母家室夏陽,身至臨晉。
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
籍。
少公巳出解,解轉入太原,所過辄告主人家。
吏逐之,迹至,籍少公。
少公自殺,口絕,久之,乃得解。
窮治所犯,為解所殺,皆在赦前。
職。
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
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
吏奏解無罪。
禦史大夫公孫弘議日: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玼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于解,殺之當大逆無道。
遂族郭解。
袁盎 袁益者,楚人也,字絲父。
故為群盜,徙處安陵。
高後時,盎嘗為呂祿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為中郎。
绛侯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嘗目送之。
袁益進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
社稷臣主在與在,主兇與兇。
方呂後時,諸呂用事,槽相王,劉氏不絕如帶。
是時,绛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呂後崩,大臣相與共畔諸呂,太尉主兵,适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
後朝,上益莊,丞相益畏。
巳而終侯望衣益日:吾與而兄善,今兒??毀我。
盎遂不謝。
及绛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反,征系請室。
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明绛侯無罪,縫侯得釋。
盎頗有力,绛侯乃大與盎結交。
淮南厲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人盎谏曰: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适削地。
上弗用。
淮南王盆橫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謀反,事覺,治連淮南王。
淮南王征,上,因遷之蜀,轞車傳送哀。
盎時為中郎将,乃谏日:陛下素驕,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抑之,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柰何?上弗聽,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聞上辍食,哭甚哀。
盎入頓首請罪。
上日: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毀名。
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後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
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
今陛下親以王者修之,過曾參孝遠矣。
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贲育之勇,不及陛下。
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向讓天子位者三。
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
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
有司衛不謹,故病死。
于是上乃解,曰:将柰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
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
盎田此名重朝廷。
在盎常引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