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保衛延安》

關燈
那種除了自己的部隊就沒有另外的家,也不相信還會有比這更好的另外的家的人中的一個。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除了黨,人民,祖國,人類實現社會主義理想,就再也沒有别的什麼了。

    在他們,唯一快樂、光榮的事情,就是為人民而戰鬥,而犧牲。

    這樣的人,看起來誠然是單純的,然而卻是内心最富有的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是體驗着黨性的人。

    因為他們最深刻和最密切地聯系着人民的苦難和希望;他們任何一個行動和思想,都會先去體會黨的教育和黨的意志(為人民服務)。

    他們是親身地體驗着被壓迫勞苦群衆的切身要求的,也是親身地體驗着勞苦群衆隻有在黨領導之下團結起來鬥争才能解放自己的實際的革命道路的;因此,無産階級的理想,黨的領導,人民的勝利,就成為他們的最堅強的信仰力量,這使他們在敵人和困難面前成為大無畏者。

    這是真正的人民戰士和英雄,是千錘百煉出來的英雄,而不是僅僅立了一兩次功的英雄;這樣的英雄,隻要在内心上不失去和人民,和黨,和自己部隊的聯系,不失去信仰力,是無論放到什麼地方去都不會被毀滅的。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所描寫和歌頌的英雄和戰士,在根本上就都是這樣的人物。

    那些經過長期的鍛煉和考驗而已經成長為出色的指揮員的人物固不用說了,像老炊事員孫全厚和周大勇連的許多老戰士也不用說了,就是李玉明和甯二子,甚至連甯金山,也正在逐步被教育和錘煉成為這樣的戰士。

    又如衛生員三牛,勤務員小成,他們是周大勇八、九年前的影子;在我們的部隊中這樣的少年又怎能數得完呢? 周大勇就是這樣的人民戰士和英雄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作者是确實寫得成功的。

     這樣的人,當聽到敵人接近黨中央和毛主席住的延安時,自然全身心都要給&ldquo慘厲的痛苦和憤怒&rdquo煎熬着的;這樣的人,也自然會本能地以自己的身體去擋住敵人的子彈對于兒童和婦女的射擊的;這樣的人,更不用說,無論在怎樣的強敵中沖鋒陷陣,也不會稍露怯色,無論受了怎樣的重傷,陷于昏迷狀态中,也不會失去戰鬥的意志的。

    這樣的人,也是時刻能夠接受人民的教育,黨的教育,部隊的教育,時刻在提高自己,時刻在成長中的。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全面地寫了周大勇的這樣的性格和他在這次戰争中新的結結實實的成長。

     作者為了展開對于周大勇以及王老虎、馬全有等等這一群人的英雄性格的充分的描寫,除了各章都有描寫外,還特别選擇了周大勇連和自己部隊失去聯絡而單獨跟敵人艱苦作戰的情景,寫了第五章&ldquo長城線上&rdquo整整的一章;我們覺得,這一章在全書的現在這樣的結構上是統一的,而在這次戰争的艱巨性和氣氛的表達上也還是有作用的。

    最有關系的,是在這樣的描寫中,周大勇等人的性格就确實能夠最充分地展開了。

    把這樣緊張的、接連不斷的、以少數人對抗多數敵人的不可想象的戰鬥,加以充分的描寫,我們覺得,無論為了真實地表現這次戰争的精神,為了人物的典型化,都是有用的,而且是有必要的。

    讀者也許會覺得作者寫得太多了,可以和應該加以壓縮;我在幾次閱讀時也曾幾次想過可否壓縮的問題。

    但我們仍然覺得,在現在這個樣子的這部作品中,加以壓縮是不容易的,而且會有損害的;這些人物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們的戰鬥就是這樣的戰鬥;為了要充分真實地描寫他們,我們不得不同意(而且佩服)作者的這樣的描寫。

    我們仍然會讀下去,要讀下去,這些人物有力量使我們不能不讀下去。

    我們讀的時候,心是緊張的,跳動的,&mdash&mdash同時也确實幾次引起過以為周大勇等人很快就會擺脫敵人了罷這樣的念頭。

    可是,我們仍然不願停止地一口氣讀完了這一章,而人物的重量,也就讓我們真正感覺到了。

     這樣,由于全書各章的描寫以及這一章的這種充分的描寫,周大勇(和王老虎等這一群)的人民戰士的形象就确實強有力地在藝術上描寫出來了。

     關于王老虎,我們可以不多談,要之,這是大家知道的我們軍隊中許多驚人的戰鬥英雄在藝術上的一個不曾加過怎樣誇大的寫真。

    我們軍隊中許多全國聞名的英雄的戰鬥事迹,确實是像王老虎這樣驚人,甚至還有比這更驚人的;這部作品寫了這樣一個人物,給我們這些永遠光輝的戰鬥英雄描下了一幅圖影。

    王老虎性格中有最可貴的純樸和堅毅的精神;他還正在成長着,還要更堅強起來,這在書中是有描寫的。

     在這部作品中,加以最充分的描寫的,除周大勇外,還有一個李誠。

    這個典型人物被創造出來,也是這部書的一個重要的成就。

     這是可以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政治工作幹部的堅苦卓絕精神的一個典型人物;是那些真正不知辛苦、不知疲倦地驚人地工作着的政治工作人員的一個生動的靈魂;是一個以特殊材料造成的&mdash&mdash然而完全可以了解的&mdash&mdash真正的共産黨員的一幅圖影。

     從這個人物身上,人們能夠最深切地了解到為什麼黨的政治工作是我們部隊的生命和勝利的保證,以及怎樣地使它成為部隊的生命和勝利的保證。

    在這裡,我們就看見我們從紅軍時代起在長期中所創造出來和積累起來的部隊中政治工作的傳統和一些模範的圖型。

    但是,這些工作,正如這部作品所成功地、出色地描寫的這樣,在我們的部隊裡決不是生硬或枯燥的,而是部隊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是使戰士們的思想感情和整個靈魂活躍起來、發展起來、提高起來、相互團結起來和相互友愛的力量;我們的政治工作是部隊的深刻、活潑、愉快的生活的組織者,是戰士們的自覺和一切生活的意義、一切力量的啟發者。

    這樣的政治工作就決定了人民軍隊的性格,它不僅是戰士們都有政治自覺的部隊,而且是戰士們都有文化生活、都有相互關心和友愛的溫暖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的部隊。

    這樣的政治工作也培養出這種工作所要求的我們工作者的最艱苦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像這部作品中所寫的李誠、張培等人這樣的精神。

    這樣的工作者是戰士們的首長和教師,同時又是戰士們的親密的同志、朋友、保姆和勤務員。

    (在我們部隊裡,政治工作是每一個共産黨員和普通戰士都要做的;同時,每一個軍事指揮員也都負有政治工作的責任,正如政治工作人員也要負責軍事指揮一樣,我這裡說的政治工作人員是指例如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委員等等負有政治工作主要責任的人。

    )這部作品鮮明地描寫了我們部隊在連部中的黨的政治工作;這些描寫,為了反映部隊生活,或者為了反映這次戰争的精神(這次戰争的勝利以及我們每次戰争的勝利都是和書中所寫的這樣的政治工作分不開的),都是必要的;而為了描寫像李誠這樣的人,當然更是必要的。

    可是,這部作品能夠反映了這樣的政治工作(也就是部隊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因為作者真正寫出了我們政治工作的精神,真正寫出了戰士們的政治生活,真正寫出了可歎服的我們的政治工作人員的精神。

    作者當然是為了寫人們的戰鬥精神和這樣的戰鬥的人們,而不是為了寫一些政治工作的事例,這是用不到說的。

    這樣,作者就寫出了李誠這樣的人物,寫出了我們政治工作的精神和政治工作人員的靈魂,把這些人們的驚人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品質,最生動地從一個人物的身上刻劃出來了。

    把政治工作者寫得這樣深刻、充分、突出、動人,&mdash&mdash這也是我們在别的描寫我們的戰争和我們部隊生活的作品中還不曾看見過的。

     作者能夠創造出李誠這一個典型人物,也是由于作者最充分地描寫了李誠這類人的那種不知辛苦、不知疲倦的,真正是非凡的工作精神的緣故。

    如果我們讀者自己的精神沒有深入到人物和我們部隊的這種精神裡去,那我們也會覺得作者寫得太多了。

    并且還會奇怪:怎麼能有這樣的人,能有這樣的精力,真正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隻是工作,工作;而且一個人能夠注意和知道那麼多的事情,戰士們随時發生的任何一個小問題,一件小事情,任何一個戰士的情緒的變化,他都注意到,他都知道,而他的指示和解決問題又都迅速,正确,使人信服。

    但我們如果進入到這種人物的精神及這樣的部隊和當時戰争的環境中去,就會覺得作者寫的一切都是最真實的;這些人就是拿這樣的精神在工作,就是用這樣的具體工作在保證戰争的勝利。

    我們讀下去,讀下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感到了李誠這個人物的深刻性和生動驚人及其重量了。

     我想,有的讀者也許還會覺得,作者太把李誠這個人物寫得可敬可畏,卻似乎不是一個可親可愛的人了。

    就是說,李誠什麼時候都是這麼嚴格地要求别人,什麼時候都這樣嚴肅,而對于同志們的困難以及缺點或弱點卻太缺乏體貼或同情心了。

    或者說,李誠是一個最嚴格地要求自己的人,是一個真正以身作則的人;可是他太像要求自己那樣要求别人了,别人會覺得有些吃不消,覺得他是一個缺少溫暖的人。

    他什麼時候都在指出同志的缺點,頭頭是道地加以批評;同時又時刻在對同志們指出任務,簡直不讓同志們對工作能有稍稍馬虎一下或偷懶一會兒的可能。

    他确實有些&ldquo''w人&rdquo。

    但是,這種嚴格的要求(對己對人)和看來缺少對同志的體貼的态度,即使真是這樣的人的性格上的一種缺點,那也隻是一種表面上的、不重要的現象;也就是說,這不是重要的缺點,至多是工作和鬥争緊張時誰都不可避免的缺點。

    在這個人物的根本精神上,即以這個人物的靈魂而論,我們覺得,他不但是應該被崇敬的人,而且也是可親可愛的性格。

    凡是受過革命的訓練,真正忠實于人民事業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革命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隻有在堅決克服困難中前進的,因此,對于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