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司馬玄感義氣贈功名 呂翰林報恩私竊柯斧

關燈
量,将他殿試在二甲,又考庶吉士,選入翰林。

    一時榮耀,着人接取家小,王司馬的女兒已親送至京,與呂柯做親。

    汶上縣知縣央人來謝罪。

    呂柯平地登天,感司馬玄不盡,接到家中就如父母一般看待。

     司馬玄住在京中毫無事體,每日隻撿名勝的所在去遊覽,就各處要尋訪個絕世佳人。

    尋了年餘,毫無影響,因想道:“古來傳說多才婦女,如詠雪的謝道韫,作《 白頭詠》的卓文君,以我今日看來,皆是以訛傳訛之虛語也。

    若是古人有此等才美婦人,為何今日遍尋,眼中再撞不見一個?”又想:“我輩男子終年讀書,三年一次科舉,尚求不出幾個真才來,況閨中女子,又無師友,孤聞寡見,那得能詩能文?古來所傳,大都皆是好奇好事者為之耳,如何認真去尋求?”由此,司馬玄求才女之心就灰冷了。

     一日,呂柯的座師華嶽六十歲,衆門生俱制錦屏、壽文來祝。

    華嶽設酒款待,吃了一日酒,衆客散去,又留幾個得意門生到書房中小飲,呂柯亦在其内。

    到了書房中一看,隻見琴書滿座,觸目琳琅。

    衆門生又飲了一回,各各起身閑玩,四壁都是名公大老的題詠。

    呂柯忽見一張小幾上放着一柄金扇,制度甚精,展開一看,隻見寫着數行小字,筆法秀娟,有如美女簪花之态,呂柯愛之不舍,再讀那字,卻是一首五言律,上道: 憂國今元老,忘家舊散仙。

     琴書香孔席,雨露滿堯天。

     鶴發白水白,桃年千複千。

     欲窺新耳順,低祝膝之前。

     不肖女峰蓮百拜祝椿齡六十 呂柯看過一遍,心中驚喜不定道:“這明明是女兒祝父親的壽詩,我到不知華老有這等一個才女,須留心訪問的确,好與子蒼作媒,也可完我一件報德之事。

    ” 因細将這詩默記在心。

     衆門生又吃了一會酒,到晚散了。

    呂柯等不得進門,就忙忙走到書房中來,尋着司馬玄說道:“兄終日歎息天下沒有才女,小弟今日訪着了一個,讀他的佳制,真令薛濤無色、易安減價。

    ” 司馬玄忙問道:“是真麼?兄莫要戲我!”呂柯道:“小弟怎敢戲兄!”司馬玄道:“若不相戲,卻是何人?”呂柯就将華老祝壽、留飲書房、看見金扇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因取紙筆将前詩默出,遞與司馬玄看,道:“這不是他女 兒 做 的,卻 是 何 人?” 司 馬 玄 看 了,贊 不 絕 口 道:“明明寫着‘ 不肖女峰蓮’,自然是他女兒無疑,但不信他女兒時閨弱質,如何有此秀美之才?隻怕其中還有代替之故,若果是真,這一番真令我司馬玄想殺也!” 說罷,再拿起詩來颠倒細看,“前六句化腐為奇,藏巧若拙,已非近代人才所能。

    至于末二句,耳順切六十,又以低祝關合耳順,又以膝前繳出低祝,一段兒女愛慕父母情态,字字逗出。

    真匡夷所思,非靈心獨露,誰能辨此?兄須為小弟細訪!” 呂柯因叫心腹家人到華衙去暗暗訪問。

    家人訪了回來複道:“華老爺家這位小姐才一十六歲,生得如花似玉,兼且知書識字,做的詩文,華老爺也不能比他。

    華老爺愛如珍寶,恐有人求親,故不在人前露說一字,所以人都不知。

    ” 司馬玄聽了,喜得心花俱開,因說道:“我司馬玄千古相思,今日方有着落,縱然無緣,想死也不算虛死了!” 呂柯道:“ 華老師官已尊矣,兄雖解元,若隻如此求親,也還不在他眼裡。

    我想才人必定愛才,待小弟幾時借個因由,請他與兄一會,酒席間,将兄大才逞露與他一看,他屬意與兄,那時為兄作伐方有機會。

    ”司馬玄道:“兄言最為有理!” 過了幾日,呂柯果然獨自又借補壽名色,備了一席盛酒,單請華嶽一人。

    華嶽因愛呂柯,卻不得情,隻得來赴席,席中并無他人,隻有司馬玄相陪。

    相見叙了姓名,方才坐席飲酒。

    原來華嶽雖絕口不向人言,然心下卻也暗暗擇婿。

    席間,看見司馬玄少年發解,人物秀美,也十分注意。

    又見呂柯不住稱贊其才,要求老師面試,華嶽心下想道:“就考他一考也不妨。

    ”到換了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