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司馬玄感義氣贈功名 呂翰林報恩私竊柯斧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一男一女便成俦,那得人間有好逑。
虞舜英皇方燕婉,香山蠻素始風流。
莫誇夜月芙蓉帳,羞煞春風燕子樓。
美不愧才才敵美,一番佳話自千秋。
話說四川成都府有個秀才,複姓司馬,名玄,表字子蒼,生得骨秀神清,皎然如玉,賦性聰明,一覽百悟,十八歲就中了四川解元。
父母要與他議親,他想道:“蜀中一隅之地,那有絕色,古稱燕趙佳人,且等會試過,細訪一遍有無,再議不遲。
” 父母強他不過,隻得聽他入京。
一路上,遇着朋友見他少年未娶,都誘他到花街去玩耍,誰知他年紀雖幼,眼睛卻高,看得這些妓女就如糞土一般,全不動念。
到了京師,尋個寓所住下,場期逼迫,無暇他求。
二月初八日,随衆入場坐在号房中,題目到手,做了七篇文字,就如錦繡一般,十分得意。
一時身子困倦起來,心中想道:“此時尚早,且略睡片時,再謄真未遲。
” 因榻伏在闆上,昏昏睡去。
及一覺醒來,早有一更天氣,正待謄寫,隻聽得隔壁号房長籲短歎。
司馬玄聽了,驚訝道:“這是為何?”便立起身走出号房來,觑那隔壁号房中,一個舉人拿着卷子,像有萬分愁苦之狀。
司馬玄看不過,因問道:“場中風檐寸晷,功名得失所關,老兄何事心傷,這等嗟歎?”那舉人見司馬玄問他,便立起身道:“ 小弟之苦,一言難盡!”司馬玄道:“願聞大意。
” 那舉子道:“ 小弟姓呂名柯,就是本府宛平縣人,做了二十年孝廉,入場六次,今年是四十二歲了。
三年前,因家貧親老,不得已就教在山東汶上縣。
到任後,不幸先妻就亡了,喜得本地一個王司馬,見小弟為人耿直,将他一女兒許我續弦,雖未行聘,已有媒約諄諄言之。
不料去冬,新到縣尊是浙江人,尚未娶妻,他倚着少年進士,欺負小弟老舉人萬不能中,就央媒說合,定要奪小弟這頭親事,小弟一個窮教官,無處與他分辯。
幸得王司馬意尚兩持,前日送小弟起身,臨别時節說道:‘兄若高中,這段姻緣自在。
若有差池,就難奉命了!’ 我小弟入場來,也指望做兩篇好文字,以圖僥幸。
不期心愈急,文思愈枯,到此時尚未完草,眼見得功名又無望了!功名得失,丈夫原不當介意,隻可恨已成的親事,止争此一着,便被得志小人奪去,未免為終身之玷。
所以咄咄為不平之鳴,驚動長兄,殊為有罪!”司馬玄聽了忿然道:“夫婦為人倫之首,怎一個進士便欺負舉人,要思量奪去?說來令人發指!也罷,我小弟棄着三年工夫,成就了兄罷。
” 呂柯道:“ 時光有限,兄如何成就得小弟?” 司馬玄道:“ 小弟七草俱完,雖不足觀,斷不出五名之外,送了兄,好與老嫂去完此一段姻緣。
”呂柯道:“豈有此理?”司馬玄道:“小弟年尚有待,便候下科也未為遲。
況小弟不瞞兄說,久聞燕趙多佳人,尚要在此盤桓些時,尋一頭好親事,兄中後做個地主,為小弟周旋,未為不可。
”呂柯道:“ 長兄高姓?” 司馬玄道:“ 小弟蜀人司馬玄。
”呂柯道:“原來就是四川榜首,久仰,久仰!長兄之言雖感意氣而發,但數千裡而來,豈可功名到手,舍己從人?”司馬玄道:“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 因回号房取了卷子來,遞與呂柯道:“ 吾兄許多不平,藉此可平。
小弟不過費得三年工夫,兄再不必介意,小弟别了,異日當得再會。
” 呂柯還要推辭,司馬玄已早推病出場去了。
呂柯展開一看,雖然篇篇錦繡,滿心歡喜,便先謄了七真,然後再謄七草,謄完再看,殊覺得意。
出了場,即尋到司馬玄寓所來拜謝,就要接司馬玄回家去住。
司馬玄道:“兄寶眷又在任所,府上料也無人,莫若等兄發後,寶眷回時,到府相擾未遲。
”呂柯道:“寒舍果然無人,承兄見諒!” 不數日,三場已畢,寫出策論來看,司馬玄看了道:“ 果然單薄,也還不出十名。
” 到了揭曉看榜,果然中在十名之上,大家歡喜不盡。
到了三月殿試,呂柯虧座師華嶽是禮部侍郎,甚有力
虞舜英皇方燕婉,香山蠻素始風流。
莫誇夜月芙蓉帳,羞煞春風燕子樓。
美不愧才才敵美,一番佳話自千秋。
話說四川成都府有個秀才,複姓司馬,名玄,表字子蒼,生得骨秀神清,皎然如玉,賦性聰明,一覽百悟,十八歲就中了四川解元。
父母要與他議親,他想道:“蜀中一隅之地,那有絕色,古稱燕趙佳人,且等會試過,細訪一遍有無,再議不遲。
” 父母強他不過,隻得聽他入京。
一路上,遇着朋友見他少年未娶,都誘他到花街去玩耍,誰知他年紀雖幼,眼睛卻高,看得這些妓女就如糞土一般,全不動念。
到了京師,尋個寓所住下,場期逼迫,無暇他求。
二月初八日,随衆入場坐在号房中,題目到手,做了七篇文字,就如錦繡一般,十分得意。
一時身子困倦起來,心中想道:“此時尚早,且略睡片時,再謄真未遲。
” 因榻伏在闆上,昏昏睡去。
及一覺醒來,早有一更天氣,正待謄寫,隻聽得隔壁号房長籲短歎。
司馬玄聽了,驚訝道:“這是為何?”便立起身走出号房來,觑那隔壁号房中,一個舉人拿着卷子,像有萬分愁苦之狀。
司馬玄看不過,因問道:“場中風檐寸晷,功名得失所關,老兄何事心傷,這等嗟歎?”那舉人見司馬玄問他,便立起身道:“ 小弟之苦,一言難盡!”司馬玄道:“願聞大意。
” 那舉子道:“ 小弟姓呂名柯,就是本府宛平縣人,做了二十年孝廉,入場六次,今年是四十二歲了。
三年前,因家貧親老,不得已就教在山東汶上縣。
到任後,不幸先妻就亡了,喜得本地一個王司馬,見小弟為人耿直,将他一女兒許我續弦,雖未行聘,已有媒約諄諄言之。
不料去冬,新到縣尊是浙江人,尚未娶妻,他倚着少年進士,欺負小弟老舉人萬不能中,就央媒說合,定要奪小弟這頭親事,小弟一個窮教官,無處與他分辯。
幸得王司馬意尚兩持,前日送小弟起身,臨别時節說道:‘兄若高中,這段姻緣自在。
若有差池,就難奉命了!’ 我小弟入場來,也指望做兩篇好文字,以圖僥幸。
不期心愈急,文思愈枯,到此時尚未完草,眼見得功名又無望了!功名得失,丈夫原不當介意,隻可恨已成的親事,止争此一着,便被得志小人奪去,未免為終身之玷。
所以咄咄為不平之鳴,驚動長兄,殊為有罪!”司馬玄聽了忿然道:“夫婦為人倫之首,怎一個進士便欺負舉人,要思量奪去?說來令人發指!也罷,我小弟棄着三年工夫,成就了兄罷。
” 呂柯道:“ 時光有限,兄如何成就得小弟?” 司馬玄道:“ 小弟七草俱完,雖不足觀,斷不出五名之外,送了兄,好與老嫂去完此一段姻緣。
”呂柯道:“豈有此理?”司馬玄道:“小弟年尚有待,便候下科也未為遲。
況小弟不瞞兄說,久聞燕趙多佳人,尚要在此盤桓些時,尋一頭好親事,兄中後做個地主,為小弟周旋,未為不可。
”呂柯道:“ 長兄高姓?” 司馬玄道:“ 小弟蜀人司馬玄。
”呂柯道:“原來就是四川榜首,久仰,久仰!長兄之言雖感意氣而發,但數千裡而來,豈可功名到手,舍己從人?”司馬玄道:“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 因回号房取了卷子來,遞與呂柯道:“ 吾兄許多不平,藉此可平。
小弟不過費得三年工夫,兄再不必介意,小弟别了,異日當得再會。
” 呂柯還要推辭,司馬玄已早推病出場去了。
呂柯展開一看,雖然篇篇錦繡,滿心歡喜,便先謄了七真,然後再謄七草,謄完再看,殊覺得意。
出了場,即尋到司馬玄寓所來拜謝,就要接司馬玄回家去住。
司馬玄道:“兄寶眷又在任所,府上料也無人,莫若等兄發後,寶眷回時,到府相擾未遲。
”呂柯道:“寒舍果然無人,承兄見諒!” 不數日,三場已畢,寫出策論來看,司馬玄看了道:“ 果然單薄,也還不出十名。
” 到了揭曉看榜,果然中在十名之上,大家歡喜不盡。
到了三月殿試,呂柯虧座師華嶽是禮部侍郎,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