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司馬玄感義氣贈功名 呂翰林報恩私竊柯斧
關燈
小
中
大
,大家散步,華嶽因說道:“詩文雖曰小道,要求全美者也甚難。
前日學生賤辰,承諸公見祝,長篇短章不為不多,然半屬套語,半屬陳言,求一首清新俊逸、賞心悅目者迥不可得。
今日蒙近思美情,祝之又祝,又幸會司馬兄少年美才,倘不吝珠玉,賜教一律,以志不朽,則學生六十之齡不為虛度矣!” 呂柯聽了歡喜道:“門生敬祝之心,苦無可伸,子蒼兄大才,正好應老師之命,亦可為 小 弟 借 光。
” 因 命 取 文 房 四 寶。
司 馬 玄 遜 道:“滿長安公卿尚難頌老太師盛德之萬一,況西蜀小子陋學之才,焉敢班門取罪?” 說不了,家人已擡過一張書案在面前,筆硯擺得端端正正,又是一幅紅绫鋪下,濃磨好墨,隻候司馬玄動筆。
司馬玄原要以才自薦,又虛謙一兩句,遂提起筆來,便大着膽,依他女兒韻腳,竟和了一首道: 盡道周公聖,誰知曼倩仙。
道開三百輩,功著九重天。
北阙心常一,南山壽已升。
遠人都願祝,難得到樽前。
西蜀後學司馬玄頓首拜祝 華老太師六十遐齡 司馬玄寫完,叫人用針懸挂于廳壁之上,請華嶽觀看。
華嶽看了又看,十分歡喜,因回身舉手稱謝道:“司馬兄高才,敏捷如此,我學生得此榮幸多矣!” 因問道:“ 前日闱中佳卷,落在那一房,學生為何失親于兄?” 呂柯忙答道:“司馬兄因有貴恙,不曾終場,所以見屈。
”華嶽道:“原來如此,隻還可免學生五色迷目之诮。
司馬兄異日定當大魁天下!”司馬玄遜謝:“不敢!”呂柯又請入席,大家複飲了半晌,方才起身。
叫人收了紅绫詩卷,殷殷緻謝而别。
正是: 一首詩驚座,令人刮目前。
漫言仙路遠,才子到非難。
漫言仙路遠,才子到非難。
呂柯與司馬玄送了華嶽起身回來,呂柯看着司馬玄又驚又喜,商議道:“兄這一首詩十分妙了,隻不該用他令愛的原韻,恐怕老師動疑。
”司馬玄道:“興之所至,一時信筆,隻指望借韻腳之靈打動小姐,卻不思量到華老動疑,為之奈何?”呂柯道:“他今将詩已攜去,且看緣法如何。
” 卻說華嶽回到家中,将詩細細展玩,十分愛賞道:“不意蜀中到有此異才。
隻是前日女兒的壽詩正是這四個韻腳,此生如何得知?況我府中嚴密,諒無人透露,若有人透露,他也不敢在我面前酬和。
若說偶然相同,卻怎一字不差?此中莫非有天意耶?” 因叫書童到書房中取了小姐的詩扇來,細将兩詩較看,真是一個繡龍雕虎,一個錦心繡口,不相上下。
看了又看,暗暗歡喜道:“此二人真可謂天生一對,況此生青年發解,前程甚遠,明日招他為婿,也是快事。
但不知女兒心下何如?”沉吟多時,就叫侍兒将紅绫詩卷傳與小姐去看。
原來這小姐年雖十六,卻聰敏異常,詩書過目不忘,文章落筆便妙。
父母愛惜就如掌上之珠,凡事任他性兒,半點不肯違拗,卻天生純孝,依依膝下,更生父母之憐。
華嶽留心要與他擇一個佳婿,卻怕人纏擾,每每戒家人不許浪傳,故京師中無人知道。
這日,小姐晚妝初罷,正焚香獨坐。
忽侍兒傳送詩卷。
小姐展開一看,見也是一首壽詩,句句都依他韻腳,而争奇競險,大有并驅中原之意。
小姐看了半晌,心下暗想道:“我這一首壽詩,自謂壓倒長安這些腐朽相公,不料西蜀小儒到能出此隽思,明明步韻與我争衡,真可怪也!又真可愛也!”看了半晌想道:“這韻腳他外人如何得知?想是父親與他說的了,父親許多壽詩不拿與我,今獨拿這首詩與我看,必有深意。
不是為我擇婿,便是怪我恃才,以此銷我矜心,叫我怎生回對?若十分贊好,未免憐才着相,父親道我有心;若隻微詞相許,未免燒琴煮鶴,父親又道我無目不肯服善。
”想了半晌道:“ 我自有主意。
” 叫侍兒取筆硯花箋,又題和一首道: 塗抹原兒女,風流自谪仙。
駿馳春草路,芳襲晚春天。
颠倒言惟五,尋思傾欲
前日學生賤辰,承諸公見祝,長篇短章不為不多,然半屬套語,半屬陳言,求一首清新俊逸、賞心悅目者迥不可得。
今日蒙近思美情,祝之又祝,又幸會司馬兄少年美才,倘不吝珠玉,賜教一律,以志不朽,則學生六十之齡不為虛度矣!” 呂柯聽了歡喜道:“門生敬祝之心,苦無可伸,子蒼兄大才,正好應老師之命,亦可為 小 弟 借 光。
” 因 命 取 文 房 四 寶。
司 馬 玄 遜 道:“滿長安公卿尚難頌老太師盛德之萬一,況西蜀小子陋學之才,焉敢班門取罪?” 說不了,家人已擡過一張書案在面前,筆硯擺得端端正正,又是一幅紅绫鋪下,濃磨好墨,隻候司馬玄動筆。
司馬玄原要以才自薦,又虛謙一兩句,遂提起筆來,便大着膽,依他女兒韻腳,竟和了一首道: 盡道周公聖,誰知曼倩仙。
道開三百輩,功著九重天。
北阙心常一,南山壽已升。
遠人都願祝,難得到樽前。
西蜀後學司馬玄頓首拜祝 華老太師六十遐齡 司馬玄寫完,叫人用針懸挂于廳壁之上,請華嶽觀看。
華嶽看了又看,十分歡喜,因回身舉手稱謝道:“司馬兄高才,敏捷如此,我學生得此榮幸多矣!” 因問道:“ 前日闱中佳卷,落在那一房,學生為何失親于兄?” 呂柯忙答道:“司馬兄因有貴恙,不曾終場,所以見屈。
”華嶽道:“原來如此,隻還可免學生五色迷目之诮。
司馬兄異日定當大魁天下!”司馬玄遜謝:“不敢!”呂柯又請入席,大家複飲了半晌,方才起身。
叫人收了紅绫詩卷,殷殷緻謝而别。
正是: 一首詩驚座,令人刮目前。
漫言仙路遠,才子到非難。
漫言仙路遠,才子到非難。
呂柯與司馬玄送了華嶽起身回來,呂柯看着司馬玄又驚又喜,商議道:“兄這一首詩十分妙了,隻不該用他令愛的原韻,恐怕老師動疑。
”司馬玄道:“興之所至,一時信筆,隻指望借韻腳之靈打動小姐,卻不思量到華老動疑,為之奈何?”呂柯道:“他今将詩已攜去,且看緣法如何。
” 卻說華嶽回到家中,将詩細細展玩,十分愛賞道:“不意蜀中到有此異才。
隻是前日女兒的壽詩正是這四個韻腳,此生如何得知?況我府中嚴密,諒無人透露,若有人透露,他也不敢在我面前酬和。
若說偶然相同,卻怎一字不差?此中莫非有天意耶?” 因叫書童到書房中取了小姐的詩扇來,細将兩詩較看,真是一個繡龍雕虎,一個錦心繡口,不相上下。
看了又看,暗暗歡喜道:“此二人真可謂天生一對,況此生青年發解,前程甚遠,明日招他為婿,也是快事。
但不知女兒心下何如?”沉吟多時,就叫侍兒将紅绫詩卷傳與小姐去看。
原來這小姐年雖十六,卻聰敏異常,詩書過目不忘,文章落筆便妙。
父母愛惜就如掌上之珠,凡事任他性兒,半點不肯違拗,卻天生純孝,依依膝下,更生父母之憐。
華嶽留心要與他擇一個佳婿,卻怕人纏擾,每每戒家人不許浪傳,故京師中無人知道。
這日,小姐晚妝初罷,正焚香獨坐。
忽侍兒傳送詩卷。
小姐展開一看,見也是一首壽詩,句句都依他韻腳,而争奇競險,大有并驅中原之意。
小姐看了半晌,心下暗想道:“我這一首壽詩,自謂壓倒長安這些腐朽相公,不料西蜀小儒到能出此隽思,明明步韻與我争衡,真可怪也!又真可愛也!”看了半晌想道:“這韻腳他外人如何得知?想是父親與他說的了,父親許多壽詩不拿與我,今獨拿這首詩與我看,必有深意。
不是為我擇婿,便是怪我恃才,以此銷我矜心,叫我怎生回對?若十分贊好,未免憐才着相,父親道我有心;若隻微詞相許,未免燒琴煮鶴,父親又道我無目不肯服善。
”想了半晌道:“ 我自有主意。
” 叫侍兒取筆硯花箋,又題和一首道: 塗抹原兒女,風流自谪仙。
駿馳春草路,芳襲晚春天。
颠倒言惟五,尋思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