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守孤城審配全忠嫁二夫甄氏失節
關燈
小
中
大
圖,則懼違《春秋》死命之節。
且诒太夫人不測之患,損先公不世之業,豈不痛哉?伏惟将軍至孝蒸仁,發于岐嶷,友于之性,生于自然,章之以聰明,行之以敏達。
覽古今之舉措,睹興敗之征符,何意奄然沈迷,堕賢哲之操;積怨肆忿,取破家之禍;翹企延頸,待望仇敵,委慈親于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忿。
言之傷心,聞者流涕。
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将軍當匍匐呼号于将軍股掌之上,配等亦當敷躬布體,以聽鑕斧之刑。
如又不悛,禍将及之,願熟詳吉兇,以賜環玦!配再拜以聞。
看官試想!譚與弟尚,已經勢不兩立,怎肯為了審配一言,幡然變計?于是再向操乞援,催令進兵攻邺,牽制尚軍。
操原要待譚求救,然後再進,既接譚使,便麾動人馬,直指邺城。
審配聞操兵複至,急忙整繕守具,為禦敵計,一面使武安長尹楷,屯兵毛城,接濟糧饷。
配将馮劄,陰蓄異志,開門待操,操兵前隊千餘人,踴躍趨入;才有一小半進城,城上大石如飛,沒頭沒腦的擲擊下來,操兵閃避不及,正想退去,猛聽得豁喇一聲,放下閘闆,将門掩住,把操兵内外隔斷。
操兵陷入城内,約有三百多名,無路可奔,立被守兵圍裹,殺得一個不留,連馮劄也因此畢命。
原來審配聞變,趕急登城,指揮士卒,擲石下塹,所以操兵雖入,并不慌張,反結果了三百人性命。
配亦能軍。
至操随後趕到,奮怒攻城,但見矢石齊下,無縫可鑽,乃令大小三軍,繞城駐紮,且攻且圍,好幾日不能得手;因想出許多方法,築土山,掘地道,仰瞰俯臨,伺隙掩擊。
那審配卻是能耐,日夕嚴防,一些兒沒有疏虞;再加尹楷随時運糧,源源不絕,所以全城鎮定,累日堅持。
極寫審配忍耐,反襯曹操智計。
操連攻不下,特留曹洪等圍邺,自引兵往擊毛城;正值尹楷輸糧赴邺,被操在途截奪。
大破楷軍。
又分兵拔邯鄲,降易陽涉縣,剪去邺城羽翼,仍然還軍邺城,索性将土山地道,一律毀撤,專命軍士鑿塹城外,周圍四十裡,廣約丈許,深隻數尺。
審配在城上遙望,見他開濠甚淺,不以為意;誰知操計中有計,到了夜間,卻使軍士掘深濠塹,竟至二丈有餘,溝通漳水,灌入城中。
配至此悔不早争,誤中操計,但已是無及,不得已悉衆登陴,聊避洪流;又閱數日,糧食垂罄,餓死多人。
可巧袁尚率兵回援,前鋒已至陽平亭,距邺城隻十七裡,探馬報入操營,諸将謂尚軍馳歸,必将死鬥,不如避彼銳氣,再作計較。
操揚言道:“尚若從大道趨至,我當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戰便可成擒了!”料敵甚明。
嗣經探馬續報,尚果從小路還援,操大喜道:“我料尚是無能為呢!”遂令曹洪等堵住守兵,自去對敵袁尚。
尚已至陽平,就夜間舉火為号,遙示城中,城中亦舉火相應,兩下裡得通消息,滿望内應外合可破曹軍;偏偏待至天明,曹軍卻殺到陽平,并不聞審配影響。
尚将馬延張顗,望見曹操勢盛,未戰先降,他将統皆駭走,尚亦隻好返奔;所有辎重器械,盡行抛棄,甚至印绶節钺,亦為操兵所得。
操也不窮追,引還邺下。
審配曾出兵城北,想去接應袁尚,适被曹洪截回,退守城中;及操又還攻,将陽平所獲物件,取示守兵,兵心大沮。
審配尚誓衆固守道:“操軍已疲,料難久持;且幽州必來相援,何患無主?汝等但堅守死戰便了!”操再拟猛攻,正值袁譚遣使辛毗,複來操營,操令毗招降審配。
毗至城下,呼配與語,配大怒道:“袁氏兄弟,全由汝兄辛評,與郭圖黨同挑撥,以緻失和,甘召外侮,今汝兄家屬已系獄中,他日拿住汝曹,當一并枭首,上謝先君!尚敢向我招降麼?”說着彎弓欲射,慌得辛毗連忙退回。
原來袁譚去邺時,郭圖辛毗等家眷,俱得随行,獨辛評妻子遲走一步,為尚所收,所以系住獄中,無從逃脫;及辛毗返報曹操,操知配決計不降,冒矢督攻,箭徹車蓋,指揮如故,入夜不休。
審配自守東南隅,令兄子審榮抵禦西北;榮不願坐斃,竟獻門迎操,操軍當然擁入。
配在東南角樓上,遙見西北失守,亟遣人馳詣獄中。
殺斃辛評全家,自率殘兵下城巷戰,戰到兵盡力窮,倒地受擒。
時辛毗入救兄家,已嫌太晚,回到操營,巧巧碰着審配,被兵士押解過來,冤家相見,格外眼紅,即舉起手中馬鞭,亂撻配首道:“死奴也有今日麼?”配亦反詈道:“狗輩破我冀州,恨不誅汝!”及入見曹操,操頗憐配忠壯,有意勸降。
乃故意問配道:“汝知獻門為誰?”配答言未知。
操說是審榮所獻,配憤憤道:“兒輩無行,乃竟至此!”操又說道:“孤至城下督兵,何箭多乃爾?”配厲聲道:“恨少恨少!”操尚慰語道:“卿為袁氏盡忠,不得不然;今已成擒,還有何說?”配直答道:“城亡與亡,何必多言?”語可屈鐵。
操猶豫未忍,辛毗在旁号哭道:“兄家一門遭戮,乞速殺此賊,借慰冤魂!”配瞋目視毗道:“汝為降虜,配作忠臣;生不如死,可速殺我!”操方令左右牽出,置諸死刑。
配叱刑士道:“我主在北,不應南面受誅!”乃聽令北向引頸受戮。
雖死猶生。
操命将遺屍棺殓,茔葬城北,然後出營入城。
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随父從軍,
且诒太夫人不測之患,損先公不世之業,豈不痛哉?伏惟将軍至孝蒸仁,發于岐嶷,友于之性,生于自然,章之以聰明,行之以敏達。
覽古今之舉措,睹興敗之征符,何意奄然沈迷,堕賢哲之操;積怨肆忿,取破家之禍;翹企延頸,待望仇敵,委慈親于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忿。
言之傷心,聞者流涕。
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将軍當匍匐呼号于将軍股掌之上,配等亦當敷躬布體,以聽鑕斧之刑。
如又不悛,禍将及之,願熟詳吉兇,以賜環玦!配再拜以聞。
看官試想!譚與弟尚,已經勢不兩立,怎肯為了審配一言,幡然變計?于是再向操乞援,催令進兵攻邺,牽制尚軍。
操原要待譚求救,然後再進,既接譚使,便麾動人馬,直指邺城。
審配聞操兵複至,急忙整繕守具,為禦敵計,一面使武安長尹楷,屯兵毛城,接濟糧饷。
配将馮劄,陰蓄異志,開門待操,操兵前隊千餘人,踴躍趨入;才有一小半進城,城上大石如飛,沒頭沒腦的擲擊下來,操兵閃避不及,正想退去,猛聽得豁喇一聲,放下閘闆,将門掩住,把操兵内外隔斷。
操兵陷入城内,約有三百多名,無路可奔,立被守兵圍裹,殺得一個不留,連馮劄也因此畢命。
原來審配聞變,趕急登城,指揮士卒,擲石下塹,所以操兵雖入,并不慌張,反結果了三百人性命。
配亦能軍。
至操随後趕到,奮怒攻城,但見矢石齊下,無縫可鑽,乃令大小三軍,繞城駐紮,且攻且圍,好幾日不能得手;因想出許多方法,築土山,掘地道,仰瞰俯臨,伺隙掩擊。
那審配卻是能耐,日夕嚴防,一些兒沒有疏虞;再加尹楷随時運糧,源源不絕,所以全城鎮定,累日堅持。
極寫審配忍耐,反襯曹操智計。
操連攻不下,特留曹洪等圍邺,自引兵往擊毛城;正值尹楷輸糧赴邺,被操在途截奪。
大破楷軍。
又分兵拔邯鄲,降易陽涉縣,剪去邺城羽翼,仍然還軍邺城,索性将土山地道,一律毀撤,專命軍士鑿塹城外,周圍四十裡,廣約丈許,深隻數尺。
審配在城上遙望,見他開濠甚淺,不以為意;誰知操計中有計,到了夜間,卻使軍士掘深濠塹,竟至二丈有餘,溝通漳水,灌入城中。
配至此悔不早争,誤中操計,但已是無及,不得已悉衆登陴,聊避洪流;又閱數日,糧食垂罄,餓死多人。
可巧袁尚率兵回援,前鋒已至陽平亭,距邺城隻十七裡,探馬報入操營,諸将謂尚軍馳歸,必将死鬥,不如避彼銳氣,再作計較。
操揚言道:“尚若從大道趨至,我當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戰便可成擒了!”料敵甚明。
嗣經探馬續報,尚果從小路還援,操大喜道:“我料尚是無能為呢!”遂令曹洪等堵住守兵,自去對敵袁尚。
尚已至陽平,就夜間舉火為号,遙示城中,城中亦舉火相應,兩下裡得通消息,滿望内應外合可破曹軍;偏偏待至天明,曹軍卻殺到陽平,并不聞審配影響。
尚将馬延張顗,望見曹操勢盛,未戰先降,他将統皆駭走,尚亦隻好返奔;所有辎重器械,盡行抛棄,甚至印绶節钺,亦為操兵所得。
操也不窮追,引還邺下。
審配曾出兵城北,想去接應袁尚,适被曹洪截回,退守城中;及操又還攻,将陽平所獲物件,取示守兵,兵心大沮。
審配尚誓衆固守道:“操軍已疲,料難久持;且幽州必來相援,何患無主?汝等但堅守死戰便了!”操再拟猛攻,正值袁譚遣使辛毗,複來操營,操令毗招降審配。
毗至城下,呼配與語,配大怒道:“袁氏兄弟,全由汝兄辛評,與郭圖黨同挑撥,以緻失和,甘召外侮,今汝兄家屬已系獄中,他日拿住汝曹,當一并枭首,上謝先君!尚敢向我招降麼?”說着彎弓欲射,慌得辛毗連忙退回。
原來袁譚去邺時,郭圖辛毗等家眷,俱得随行,獨辛評妻子遲走一步,為尚所收,所以系住獄中,無從逃脫;及辛毗返報曹操,操知配決計不降,冒矢督攻,箭徹車蓋,指揮如故,入夜不休。
審配自守東南隅,令兄子審榮抵禦西北;榮不願坐斃,竟獻門迎操,操軍當然擁入。
配在東南角樓上,遙見西北失守,亟遣人馳詣獄中。
殺斃辛評全家,自率殘兵下城巷戰,戰到兵盡力窮,倒地受擒。
時辛毗入救兄家,已嫌太晚,回到操營,巧巧碰着審配,被兵士押解過來,冤家相見,格外眼紅,即舉起手中馬鞭,亂撻配首道:“死奴也有今日麼?”配亦反詈道:“狗輩破我冀州,恨不誅汝!”及入見曹操,操頗憐配忠壯,有意勸降。
乃故意問配道:“汝知獻門為誰?”配答言未知。
操說是審榮所獻,配憤憤道:“兒輩無行,乃竟至此!”操又說道:“孤至城下督兵,何箭多乃爾?”配厲聲道:“恨少恨少!”操尚慰語道:“卿為袁氏盡忠,不得不然;今已成擒,還有何說?”配直答道:“城亡與亡,何必多言?”語可屈鐵。
操猶豫未忍,辛毗在旁号哭道:“兄家一門遭戮,乞速殺此賊,借慰冤魂!”配瞋目視毗道:“汝為降虜,配作忠臣;生不如死,可速殺我!”操方令左右牽出,置諸死刑。
配叱刑士道:“我主在北,不應南面受誅!”乃聽令北向引頸受戮。
雖死猶生。
操命将遺屍棺殓,茔葬城北,然後出營入城。
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随父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