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紹道:&ldquo我叫阿玉,脾氣有點不好,心地倒頂直,不要見怪。
你在艇上不用怕,白天我有事,你一個人守在這兒,有人問,就說是阿玉的表哥,探親來的。
晚上,&rdquo她突然問道,&ldquo你怕鬼嗎?&rdquo她自笑着,&ldquo這兒雖是荒涼,沒鬼,不用怕,還有我呢。
&rdquo黃洛夫口吃地問:&ldquo你也住在這兒?&rdquo阿玉嗔聲道:&ldquo我怕你吃掉?沒有我,你倒真的會怕鬼!&rdquo說着又是一陣笑聲。
飯後,阿玉從船艙下拿出鋪蓋,丢了一條粗棉氈給黃洛夫,指着艙闆說:&ldquo你睡在那兒。
&rdquo自己卻在船頭和衣曲身躺下,又開口叮囑:&ldquo不要封建,不要胡思亂想睡不着,我們船家人都是一家人睡在一條船上的。
&rdquo不久,就呼呼睡着了。
黃洛夫直挺挺地躺着,雙眼睜得大大的,看月色從船篷外瀉進來。
小艇在水中搖晃,江水淙淙,發出咽聲,不時也發出魚兒跳躍、蘆葦叢中鹭鸶争鳴聲。
他覺得一切都很新鮮,都像在夢境裡。
&ldquo可是,&rdquo他想,&ldquo我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馬叔呀?&rdquo雖然和他原來想象的不同,生活起來倒也挺有意思。
第一是,他已離開虎口,可說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了,其次是,他所接觸到的人,對他幾乎都是親切的、同志式的。
第二天一早,小艇靠了岸,阿玉對黃洛夫說:&ldquo洋學生,我有事,艇就泊在這兒,不要随便出來,餓了自己生火煮飯吃,米、菜現成。
&rdquo說罷,一縱身又上了岸,真如飛魚一樣的輕巧靈活。
黃洛夫坐在艇艙内,看她那健壯的四肢、曲線玲珑的背影,暗自叫好。
那阿玉沿岸走,想到渡口幫她公公撐渡,忽然在半路和老六碰上。
老六說:&ldquo我正找你。
&rdquo阿玉問:&ldquo問那洋學生的事?&rdquo老六道:&ldquo也是一樁,他的情形怎樣?&rdquo阿玉道:&ldquo頂聽話,一點沒什麼。
我把他關在艇上。
&rdquo老六道:&ldquo還有一個緊急任務要你去。
&rdquo接着又低低說了些話,阿玉道:&ldquo你叫我把那洋學生放在哪兒?&rdquo老六道:&ldquo暫時留在你家怎樣?&rdquo阿玉嘟起嘴擠着眼,做了個無可奈何的樣子:&ldquo也隻有這樣啰。
&rdquo 說着,老六自去,阿玉又回頭,到艇邊叫了聲:&ldquo洋學生!&rdquo縱身一跳又上了艇,一邊起錨一邊撐篙說:&ldquo有要緊任務,要用船,沒有辦法,隻好又把你送到另一個地方去。
&rdquo他們在離渡口約一裡遠停下,阿玉把艇靠上岸,把黃洛夫帶着,進了渡頭的草屋,對黃洛夫說:&ldquo這兒離渡口更近,常有壞人來往,更要小心,不要随便出門。
累了就在床上歇歇。
&rdquo說着,返身外出順手鎖上門,上了小艇,頭戴竹笠,手劃雙槳,沿江而下,直轉護城河去了。
當阿玉把小艇開進護城河内,到了老六指定的石灰窯邊&ldquo三棵大樹&rdquo下,已是中午了。
這護城河淤泥堆積,盡是蘆葦敗草,要不是桐江水漲,即使小艇也開不進去。
她把小艇泊在第一棵大樹下,悄悄地涉水上岸:沒個人影,石灰窯正是淡季,沒人燒灰;護城河離城根很近,隻有三五丈遠,城牆邊滿是蓬蒿,顯然也少有人來,仔細一看,才依稀看出一條蜿蜒小徑,從石灰窯直通到城根。
沿那路線往上搜索,四丈來高的城牆石縫裡還有嶄新足印,說明有人在這兒進出過。
阿玉偵察了半天才定下心:對,就是這兒。
她四處都探過了,沒個人迹,又想:&ldquo也許還沒有到。
&rdquo重又涉水回艇。
拿出一些冷飯陳菜,盤腿坐在艇頭,胡亂地吃着,卻一心在等那對象出現。
約過一個時辰,她才看見城牆上有人影晃動,先是個白發老頭探頭下望,在找那通道。
她心跳着:&ldquo人來哪!&rdquo卻兀自不動,隻在背着老六告她的暗号:&ldquo&hellip&hellip那人走近三棵大樹第一棵樹下,找艇,你就問:上白鶴庵燒香去嗎?對方答:我是回娘家去的。
你再問:搭艇去?對方便問:取費高不高?不高就搭你的去。
你說:小意思,随意送。
那就是我們的人了。
一上艇就把她帶來,在黃昏前送到我家裡。
&rdquo 不久,那老頭把城牆上的通道找到了,轉身招手,便有個幹癟的中年婦人探頭出來,看那通道,雙方低低交談着。
接着又是一隻包袱從城牆上丢下,接着那幹癟女人就沿城牆石縫裂口,細心、謹慎地一級一級爬下。
在那城牆上,老頭一直是探着頭在注視她,怕她失足,怕她膽怯,直在鼓氣:&ldquo膽大些,沒有關系,再加把力氣就到啦。
&rdquo不久,那中年婦女落了城根,仰頭上望,對老頭笑笑,擺擺手,似叫他回去。
但那老頭卻又朝三棵大樹方向指,她點點頭,尋回包袱,提着,撥動蓬蒿,走向三棵大樹。
隻有一會兒工夫她就找到第一棵大樹,注視那小艇。
沒等開口,阿玉就起身問:&ldquo上白鶴庵燒香去嗎?太太。
&rdquo那中年婦人便說:&ldquo我是回娘家的。
&rdquo阿玉再問:&ldquo搭艇去?&rdquo那婦人略作沉吟:&ldquo取費高不高?不高我就搭你的去。
&rdquo阿玉心想:&ldquo對頭!&rdquo便說:&ldquo小意思,随意送。
&rdquo當即把跳闆架起,伸手來接包袱,順便把人也接上艇,抽去跳闆,提起竹篙:&ldquo太太坐好,開艇啦。
&rdquo隻見那中年婦人還依依不舍地對城牆上老頭搖手示意,那老頭笑笑,點點頭,便不見了。
那婦人在篷内坐定,雙手緊緊抱住包袱,阿玉隻在撐艇,趕潮水未落前,把艇開上桐江。
阿玉隻是用力地撐着篙,那婦人卻眼瞪瞪地在打量她,兩人一路無話。
一直到了桐江口,阿玉收起竹篙改用雙槳,那婦人才開口問:&ldquo這是什麼地方?&rdquo阿玉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回答:&ldquo快到娘家啦。
&rdquo那婦人一聽這話心情也寬舒起來:&ldquo你怎知道我娘家,小姑娘?&rdquo阿玉掉過頭來隻對她笑,卻不說什麼,順口唱起一段小曲:&ldquo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hellip&hellip&rdquo 阿玉把小艇泊在離渡口三裡地一個小碼頭上,看看天色,夕陽還沒全下山,她便對那婦人說:&ldquo還得等等。
&rdquo又到船尾忙着洗米下鍋。
那婦人問:&ldquo小姑娘,你想把我送到哪兒?&rdquo阿玉笑道:&ldquo你不是說回娘家去嗎?&rdquo說着,又笑。
那婦人也笑了:&ldquo是我娘家派你來接的?&rdquo阿玉道:&ldquo當然,要不,那個鬼地方,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去兜生意的。
&rdquo那婦人道:&ldquo非常感謝你,小姑娘。
&rdquo阿玉卻大大方方地說:&ldquo沒有什麼,這是我的責任。
&rdquo 太陽完全下山了,一鍋飯也煮熟,阿玉起身說:&ldquo走,我帶你見親娘去!&rdquo說着又嘻嘻地笑。
那婦人上了碼頭,由阿玉帶着,繞小路進清源。
在路上,那婦人說:&ldquo你真會開玩笑,小姑娘。
&rdquo阿玉卻道:&ldquo我叫阿玉。
&rdquo又說,&ldquo一人悶聲不響過日子多難過,我就是怕悶,所以有時喜歡唱唱歌,說說笑話。
&rdquo那婦人見是自己人,也自我介紹道:&ldquo我叫慶娘。
&rdquo卻也沒追問下去,她知道她的任務和這個無關。
不久,她們進了村,阿玉一直把慶娘送到老六家。
老六、玉蒜還有紅緞都在家,他們親切、熱烈地歡迎這個新來的客人,老六雙手緊緊地拉住她,滿面笑容地說:&ldquo慶娘同志,歡迎你!&rdquo阿玉在一旁看熱鬧,一會兒才對老六說:&ldquo我的任務算完成了,現在可以回去了吧?&rdquo慶娘覺得應該對她有個表示的話,便道:&ldquo阿玉同志沿途對我照顧真好。
&rdquo阿玉隻是笑笑:&ldquo沒什麼,隻是多開幾句玩
你在艇上不用怕,白天我有事,你一個人守在這兒,有人問,就說是阿玉的表哥,探親來的。
晚上,&rdquo她突然問道,&ldquo你怕鬼嗎?&rdquo她自笑着,&ldquo這兒雖是荒涼,沒鬼,不用怕,還有我呢。
&rdquo黃洛夫口吃地問:&ldquo你也住在這兒?&rdquo阿玉嗔聲道:&ldquo我怕你吃掉?沒有我,你倒真的會怕鬼!&rdquo說着又是一陣笑聲。
飯後,阿玉從船艙下拿出鋪蓋,丢了一條粗棉氈給黃洛夫,指着艙闆說:&ldquo你睡在那兒。
&rdquo自己卻在船頭和衣曲身躺下,又開口叮囑:&ldquo不要封建,不要胡思亂想睡不着,我們船家人都是一家人睡在一條船上的。
&rdquo不久,就呼呼睡着了。
黃洛夫直挺挺地躺着,雙眼睜得大大的,看月色從船篷外瀉進來。
小艇在水中搖晃,江水淙淙,發出咽聲,不時也發出魚兒跳躍、蘆葦叢中鹭鸶争鳴聲。
他覺得一切都很新鮮,都像在夢境裡。
&ldquo可是,&rdquo他想,&ldquo我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馬叔呀?&rdquo雖然和他原來想象的不同,生活起來倒也挺有意思。
第一是,他已離開虎口,可說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了,其次是,他所接觸到的人,對他幾乎都是親切的、同志式的。
第二天一早,小艇靠了岸,阿玉對黃洛夫說:&ldquo洋學生,我有事,艇就泊在這兒,不要随便出來,餓了自己生火煮飯吃,米、菜現成。
&rdquo說罷,一縱身又上了岸,真如飛魚一樣的輕巧靈活。
黃洛夫坐在艇艙内,看她那健壯的四肢、曲線玲珑的背影,暗自叫好。
那阿玉沿岸走,想到渡口幫她公公撐渡,忽然在半路和老六碰上。
老六說:&ldquo我正找你。
&rdquo阿玉問:&ldquo問那洋學生的事?&rdquo老六道:&ldquo也是一樁,他的情形怎樣?&rdquo阿玉道:&ldquo頂聽話,一點沒什麼。
我把他關在艇上。
&rdquo老六道:&ldquo還有一個緊急任務要你去。
&rdquo接着又低低說了些話,阿玉道:&ldquo你叫我把那洋學生放在哪兒?&rdquo老六道:&ldquo暫時留在你家怎樣?&rdquo阿玉嘟起嘴擠着眼,做了個無可奈何的樣子:&ldquo也隻有這樣啰。
&rdquo 說着,老六自去,阿玉又回頭,到艇邊叫了聲:&ldquo洋學生!&rdquo縱身一跳又上了艇,一邊起錨一邊撐篙說:&ldquo有要緊任務,要用船,沒有辦法,隻好又把你送到另一個地方去。
&rdquo他們在離渡口約一裡遠停下,阿玉把艇靠上岸,把黃洛夫帶着,進了渡頭的草屋,對黃洛夫說:&ldquo這兒離渡口更近,常有壞人來往,更要小心,不要随便出門。
累了就在床上歇歇。
&rdquo說着,返身外出順手鎖上門,上了小艇,頭戴竹笠,手劃雙槳,沿江而下,直轉護城河去了。
當阿玉把小艇開進護城河内,到了老六指定的石灰窯邊&ldquo三棵大樹&rdquo下,已是中午了。
這護城河淤泥堆積,盡是蘆葦敗草,要不是桐江水漲,即使小艇也開不進去。
她把小艇泊在第一棵大樹下,悄悄地涉水上岸:沒個人影,石灰窯正是淡季,沒人燒灰;護城河離城根很近,隻有三五丈遠,城牆邊滿是蓬蒿,顯然也少有人來,仔細一看,才依稀看出一條蜿蜒小徑,從石灰窯直通到城根。
沿那路線往上搜索,四丈來高的城牆石縫裡還有嶄新足印,說明有人在這兒進出過。
阿玉偵察了半天才定下心:對,就是這兒。
她四處都探過了,沒個人迹,又想:&ldquo也許還沒有到。
&rdquo重又涉水回艇。
拿出一些冷飯陳菜,盤腿坐在艇頭,胡亂地吃着,卻一心在等那對象出現。
約過一個時辰,她才看見城牆上有人影晃動,先是個白發老頭探頭下望,在找那通道。
她心跳着:&ldquo人來哪!&rdquo卻兀自不動,隻在背着老六告她的暗号:&ldquo&hellip&hellip那人走近三棵大樹第一棵樹下,找艇,你就問:上白鶴庵燒香去嗎?對方答:我是回娘家去的。
你再問:搭艇去?對方便問:取費高不高?不高就搭你的去。
你說:小意思,随意送。
那就是我們的人了。
一上艇就把她帶來,在黃昏前送到我家裡。
&rdquo 不久,那老頭把城牆上的通道找到了,轉身招手,便有個幹癟的中年婦人探頭出來,看那通道,雙方低低交談着。
接着又是一隻包袱從城牆上丢下,接着那幹癟女人就沿城牆石縫裂口,細心、謹慎地一級一級爬下。
在那城牆上,老頭一直是探着頭在注視她,怕她失足,怕她膽怯,直在鼓氣:&ldquo膽大些,沒有關系,再加把力氣就到啦。
&rdquo不久,那中年婦女落了城根,仰頭上望,對老頭笑笑,擺擺手,似叫他回去。
但那老頭卻又朝三棵大樹方向指,她點點頭,尋回包袱,提着,撥動蓬蒿,走向三棵大樹。
隻有一會兒工夫她就找到第一棵大樹,注視那小艇。
沒等開口,阿玉就起身問:&ldquo上白鶴庵燒香去嗎?太太。
&rdquo那中年婦人便說:&ldquo我是回娘家的。
&rdquo阿玉再問:&ldquo搭艇去?&rdquo那婦人略作沉吟:&ldquo取費高不高?不高我就搭你的去。
&rdquo阿玉心想:&ldquo對頭!&rdquo便說:&ldquo小意思,随意送。
&rdquo當即把跳闆架起,伸手來接包袱,順便把人也接上艇,抽去跳闆,提起竹篙:&ldquo太太坐好,開艇啦。
&rdquo隻見那中年婦人還依依不舍地對城牆上老頭搖手示意,那老頭笑笑,點點頭,便不見了。
那婦人在篷内坐定,雙手緊緊抱住包袱,阿玉隻在撐艇,趕潮水未落前,把艇開上桐江。
阿玉隻是用力地撐着篙,那婦人卻眼瞪瞪地在打量她,兩人一路無話。
一直到了桐江口,阿玉收起竹篙改用雙槳,那婦人才開口問:&ldquo這是什麼地方?&rdquo阿玉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回答:&ldquo快到娘家啦。
&rdquo那婦人一聽這話心情也寬舒起來:&ldquo你怎知道我娘家,小姑娘?&rdquo阿玉掉過頭來隻對她笑,卻不說什麼,順口唱起一段小曲:&ldquo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hellip&hellip&rdquo 阿玉把小艇泊在離渡口三裡地一個小碼頭上,看看天色,夕陽還沒全下山,她便對那婦人說:&ldquo還得等等。
&rdquo又到船尾忙着洗米下鍋。
那婦人問:&ldquo小姑娘,你想把我送到哪兒?&rdquo阿玉笑道:&ldquo你不是說回娘家去嗎?&rdquo說着,又笑。
那婦人也笑了:&ldquo是我娘家派你來接的?&rdquo阿玉道:&ldquo當然,要不,那個鬼地方,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去兜生意的。
&rdquo那婦人道:&ldquo非常感謝你,小姑娘。
&rdquo阿玉卻大大方方地說:&ldquo沒有什麼,這是我的責任。
&rdquo 太陽完全下山了,一鍋飯也煮熟,阿玉起身說:&ldquo走,我帶你見親娘去!&rdquo說着又嘻嘻地笑。
那婦人上了碼頭,由阿玉帶着,繞小路進清源。
在路上,那婦人說:&ldquo你真會開玩笑,小姑娘。
&rdquo阿玉卻道:&ldquo我叫阿玉。
&rdquo又說,&ldquo一人悶聲不響過日子多難過,我就是怕悶,所以有時喜歡唱唱歌,說說笑話。
&rdquo那婦人見是自己人,也自我介紹道:&ldquo我叫慶娘。
&rdquo卻也沒追問下去,她知道她的任務和這個無關。
不久,她們進了村,阿玉一直把慶娘送到老六家。
老六、玉蒜還有紅緞都在家,他們親切、熱烈地歡迎這個新來的客人,老六雙手緊緊地拉住她,滿面笑容地說:&ldquo慶娘同志,歡迎你!&rdquo阿玉在一旁看熱鬧,一會兒才對老六說:&ldquo我的任務算完成了,現在可以回去了吧?&rdquo慶娘覺得應該對她有個表示的話,便道:&ldquo阿玉同志沿途對我照顧真好。
&rdquo阿玉隻是笑笑:&ldquo沒什麼,隻是多開幾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