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出衆,更是贊賞,一把拉住,說:&ldquo賢婿飽受虛驚,不但委屈了你,也深使我大感不平。
&rdquo延坐、看茶,垂詢有關家庭情況,過去學曆、所學和專長。
這些大林早都想好了,因而也對答如流,十分中肯。
蔡監察說:&ldquo從我二弟去世後,進士第就衰落下來,現在有你們,也可以振振家聲。
&rdquo回頭問玉華:&ldquo你們大喜的日期定了?&rdquo玉華娘連忙插過話來:&ldquo他們倆已和我談妥,就在這半個月内。
&rdquo蔡監察點點頭對大林說:&ldquo二弟早逝,你父母又都在南洋,這樣大事,沒人主持也不妥,如果你們不反對,我倒可以主持主持。
&rdquo大林連忙稱謝。
蔡監察又問:&ldquo婚後怎樣個打算,行止都定了?&rdquo大林道:&ldquo小侄自從大學畢業後,父母原要我出洋從商,隻因性情不合沒有去。
現在父母又來信囑咐,完婚後出洋。
&rdquo蔡監察問:&ldquo出洋的事玉華同意嗎?&rdquo玉華故意說:&ldquo這年頭畢業就是失業,找不到事幹,還不如讓他出洋。
&rdquo蔡監察卻不大同意:&ldquo父母之命固不可違,但漂洋過海&hellip&hellip&rdquo他對玉華娘說:&ldquo進士第就更加冷落了。
&rdquo玉華娘也說:&ldquo阿林也不太堅持,我已對他說:玉華從小跟我長大,要她在婚後就離開,我也不依。
大伯,有什麼事,找份給他幹幹?有事幹,他就不出洋啦。
&rdquo 蔡監察點點頭沉吟半晌,說:&ldquo現在找事也的确難。
不過,我倒有個想法。
&rdquo他對大林說:&ldquo我這兒有個秘書編制,一向沒親信可靠的人,沒請委任,賢婿如不嫌屈就,倒可以擔任。
&rdquo大林望望玉華,玉華心想:這不正符合組織要求?便說:&ldquo阿林,我看可以,漂洋過海的事,人情風俗不同,氣候炎熱,再加上那錢臭社會,我受不了!&rdquo大林也說:&ldquo玉華說什麼我就是什麼。
&rdquo又對蔡監察說:&ldquo多謝伯父栽培。
&rdquo 蔡監察叫留飯。
幾杯下肚,這老頭乘着幾分酒意,就發起一番議論,自也沒忘記為自己過去的光榮曆史吹噓一番。
他說:&ldquo想當年,我追随孫總理奔走革命,哪個不說我年輕有為,大膽潑辣?可是,現在人老了,也就不在話下,叫作老而不死。
盡管我還有一顆年輕的心,不甘落後,想多做點事&hellip&hellip&rdquo說着,他感慨一番,&ldquo有人說,這是青年時代,我不反對,做人嘛,總有老的、病的、死的,也有新生的,剛剛成長出來的,我不反對年輕人當權,多負責任。
可是,有一種年輕人,我就看不慣,他們幼稚無知,目空一切,不尊重老人,不尊重革命前輩,一味胡鬧。
就拿我這個老而無用的人來說吧,當年追随總理革命,組織同盟會,參加改組國民黨,鬧北伐,不說對革命有功勞,也該有點苦勞吧。
可是總理剛一去世,革命就越鬧越不像樣。
說是提拔後進,話說得不錯,但并不是年輕的個個有為,個個是好的。
說我們這些老不死是過了時的,不中用,也不是不能做一番大事呀。
你說說看,沒有孫中山能有國民黨?隻有一個孫中山,沒有我們這批人幫着搖旗呐喊,辛亥革命能行?這些人今天吃到好果子,卻忘了當年種樹人!&rdquo說着,他用手砰的一聲拍起桌子,感歎萬端地搖着頭。
蔡伯母見風頭不對,連忙說:&ldquo今天見了新姑爺,大家都是高高興興,說這些掃興話做什麼呀!&rdquo蔡老頭大不為然,他搖頭說:&ldquo正因為新姑爺來了,我才要說這些話。
國家大事,也該讓他們年輕人知道知道,這叫不平則鳴!&rdquo大林也插上兩句:&ldquo伯父的話,對我們很有教益。
&rdquo這一下,蔡老頭又高興了:&ldquo你說是吧,我的話句句是晨珠朝露,來得不易呀!&rdquo又對大林說:&ldquo說起辦黨,我們當年是怎麼辦的,現在他們又是怎麼辦的。
辦黨不是為了做官,黨部也不是衙門。
可是現在的黨是什麼樣的黨?那些委員、書記長,包括那個笑面虎吳當本在内,哪有一點革命味道!不是味道,我一見面,心中直想作嘔。
他們哪是來做革命事業,就像北洋軍閥一樣在鈎心鬥角,搶地盤,争權力,拿辦黨來發财、混官做。
你到黨部去看看,像個什麼機關呀,不是黨部是官僚衙門,有衛兵站崗,出入還要通報。
有一次,我上黨部去,那門房還叫我填表等通傳,說這是新規矩,不填表不等通傳就不能進去。
我問他認不認識我這個蔡某人,你想他怎麼說的?不管你是誰,書記長有命令,不填表就不能入内。
當時我氣得直哆嗦,拿起拐杖就要打,那小子走得快,沒打着。
從此以後,這個黨衙門我就少去了&hellip&hellip&rdquo 蔡老頭越說越有勁,酒也越喝越多。
蔡家人很為他擔憂,大林和玉華卻覺得對自己了解情況很有幫助,他們不時交換着眼色,表示贊賞。
蔡老頭接着又說:&ldquo你們看見什麼衙門都在宣傳&lsquo以黨治國&rsquo,我說這四個字要改了,不該這樣寫,該把&lsquo黨&rsquo字改為&lsquo槍&rsquo字,叫&lsquo以槍治國&rsquo。
現在是槍杆子世界,槍杆子第一!從前那些殺人放火,為害鄉裡的土匪、殺人犯,因為有了幾條槍,都搖身一變,成了什麼司令,當起父母官,有時還要領導黨務。
我就曾問過中央黨部:你們把這些雞鳴狗盜都弄進黨,黨務如何辦得好?他們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作三民主義?說句笑話,有人連總理遺囑也背不出,黨歌也不能唱。
因此我提出主張,不管什麼人入黨,都得先把黨義考一考。
可是中央黨部給我的答複是:蔡老算了,何必那樣認真!好,你們不認真我又何苦到處得罪人?以後我就什麼也不說了。
可是,國家大事我也有一份,你吃這份監察委員的飯,不管還行?要管就是沒人聽,有人還說你老不死,活得不耐煩。
家裡人說我老酒喝得多,愛發牢騷;有人又說我不識時務。
怎麼說都成,反正我是看不慣。
有機會,有人聽,我還說說,平時就悶在肚裡。
年輕人,你們說我是酒喝得多,還是愛發牢騷呢?&rdquo他雙手朝面上隻一蒙,淚如泉湧:&ldquo總理呀,總理,要是你還在,也一定為你手創的民國痛哭三聲!&rdquo 六 大林、玉華等一幹人從監察府回家,一進門就聽陳媽說:&ldquo那個姓吳的又來啦。
&rdquo玉華問:&ldquo來幹什麼?&rdquo陳媽道:&ldquo說有要緊事找小姐。
我說不在,他一定要留下,這時還在客廳上哩。
&rdquo玉華娘說:&ldquo這是什麼人,看來鬼鬼祟祟,不正派!&rdquo玉華問大林,大林說:&ldquo聽一聽他說的是什麼也好。
&rdquo又對玉華娘、小冬說:&ldquo娘,弟弟,我們繞進内院去。
&rdquo這樣他們和玉華便分手了。
那吳啟超神色沮喪,情緒不甯,默默地坐在客廳上。
一見玉華就親熱萬分地說:&ldquo蔡同志,我可把你盼到了。
&rdquo玉華問:&ldquo吳先生,還是來要稿子?&rdquo吳啟超愁容滿面,裝出十分神秘的模樣,說:&ldquo我有件極嚴重的事情、極可怕的事,請求蔡同志幫助。
&rdquo玉華警惕地說:&ldquo你叫我蔡小姐好了,我從沒聽見有人叫我什麼同志的。
&rdquo吳啟超苦笑着:&ldquo叫你同志也好,小姐也好,我反正是把你當作自己人看、自己人信任,我今天來是為了&hellip&hellip&rdquo他神色不安地四面張望,&ldquo為了一件極為可怕的事。
城裡因為發現傳單,又鬧了第一監獄暴動的大事,保安司令部下命令搜捕共産嫌疑犯,他們追查到我過去的曆史,說要抓我。
蔡小姐,我現在是在生死關頭上,沒有組織,沒有同志,我隻好大膽走來找你,請你設法替我打個關系,讓我有個地方逃難,最好是鄉下&hellip&hellip&rdquo 那玉華把面孔一闆,厲聲說道:&ldquo吳先生,你在說什麼,我全聽不懂!&rdquo吳啟超還是那副沮喪焦急神氣:&ldquo我以革命名義,請求你給我援救,把我送到什麼地方去都好,隻要那兒有我們的人,安全!&rdquo玉華面色一變,大為生氣:&ldquo請你不要在這兒說這些怪話,我不認識你,也不認識什麼人!吳先生,你找錯門了,我這兒沒有這樣的人,這樣的關系,請你馬上就走!&rdquo那吳啟超還賴着不走,隻是苦求,玉華一急就大聲喝道:&ldquo走不走?不走我可要通知保安司令部了!&rdquo對内又叫着:&ldquo陳媽,請這位吳先生出去!&rdquo當時陳媽聞聲趕出,那吳啟超隻好垂頭喪氣地動身走了。
回到裡屋,玉華正待告訴大林,大林道:&ldquo我什麼都聽見了,你處理得好,此人來意不善,可疑之處甚多,會不會和我們這次行動有關?&rdquo玉華道:&ldquo如果他有鬼,還可能到黃洛夫那兒照樣販賣。
&rdquo大林道:&ldquo極有可能,得趕快通知黃洛夫一聲。
&rdquo 那吳啟超在玉華面前碰了壁,果然就到黃洛夫那兒去。
但立明高中在大拉夫時停了課,至今未恢複,學生都星散了,黃洛夫也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吳啟超在失意之餘,隻好回到家裡。
吳啟超在中山大街鬧市中,原有一個家。
這個家他很少對人公開,除非是至親朋友。
占了二樓整整一層,一房一廳,另一廁所廚房。
家裡平時隻有一個十五六歲小姑娘,她在這兒地位很特别,和吳啟超關系也非常微妙。
說她是主婦吧,吳啟超卻把家裡的門窗都安上鐵枝,大門也上了鎖,每天他要出門就把大門反鎖上,從不讓她出來。
每天三餐都叫對面一家餐館送,把飯菜從大門窗洞外送進去,吃過了的碗碟由她從裡面送出來,過的就像個被禁锢了的人生活。
說她不是主婦吧,這一家就由她在管理,吳啟超回家後,生活也由她打理,也和他同一床鋪睡覺。
不知道内幕的人覺得奇怪,知道内幕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原來誰都不知道這個小姑娘的名字,她也從不對人提起,隻因長得小,大家圖個方便都叫她&ldquo小東西&rdquo。
小東西雖然長得細小,但眉清目秀,樣子還很逗人喜愛,隻是身體羸弱,發育不全,身體平闆,活像隻風幹闆鴨,所以吳啟超每遇心中不如意就幹脆叫她作&ldquo闆鴨&rdquo。
她原是江西人,從國民黨反動派對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第四次&ldquo圍剿&rdquo後,她的家被燒了,父母被殺,兄弟上山,她則因為逃避不及被俘。
雖然還沒成人,國民黨反動派見她長得秀麗可人,也和那些年紀較大的一樣發充軍妓。
一年多來,這小東西從前方輾轉到了後方,又被賣到妓院。
周維國駐防省城時,朱大同常常拉了一批友好、同僚去逛妓院,一天,他拉了吳啟超去消遣,人都說這位&ldquo詩人&rdquo有特殊癖好,專喜歡小的,朱大同便把小東西介紹給他,說:&ldquo詩人,你看她能引起你的靈感嗎?我做主,把她送給你!&rdquo那吳啟超和小東西鬼混了一晚,第二天朱大同就派人把那小東西連同她的行李送來,并說:&ldquo當使女、情婦由你。
&rdquo 正如大林所懷疑的,那吳啟超确不是個善類,他不但是藍衣大隊人馬,還是個地位不低的骨幹,專做那破壞革命活動的勾當。
此人投機善變,當中國革命高漲時,他蠻想投進步之機,在上海混了多年,以&ldquo無産階級浪漫主義詩人&rdquo自居,寫了一些不三不四空洞叫喊的&ldquo作品&rdquo,作為他投機進身資本。
沒有投上機,卻又遇到革命暫時受挫,藍衣社得勢,他便以受排擠的&ldquo進步文化人&rdquo姿态轉身投靠藍衣社。
那法西斯反動組織見他反共賣力,也很像個&ldquo文化人&rdquo的樣子,加以信任,并分配到&ldquo剿匪&rdquo部隊做文化工作。
此人不但政治上反動,在私生活方面也極為腐化堕落,自稱在一生中離不開酒色兩字。
女人越弄越多就越顯出他風流倜傥,越玩得怪越有意思,朱大同深知他這種&ldquo特殊興趣&rdquo,便把這個基本上還是未成人的孩子送給他。
他在周維國部已有好些年頭,曾随部到中央蘇區去&ldquo圍剿&rdquo,周維國進駐刺州後,特務機關眼見這兒知識界動蕩,進步思想活躍,便把他這張&ldquo王牌&rdquo打出來,要他和朱大同來個&ldquo雙簧戲&rdquo,僞充&ldquo進步&rdquo,僞充失掉組織聯系的&ldquo地下黨員&rdquo來做工作,目的在于&ldquo打進去&rdquo以便将&ldquo共黨地下文化組織一網打盡&rdquo! 此公在刺州以&ldquo左翼文人&rdquo姿态,到處招搖撞騙之後,雖還沒完全&ldquo打進去&rdquo,卻也做出一些成績,他找到黃洛夫這樣對象,從他那兒掌握了一些情況,又在繼續對玉華進行偵查。
他對小東西既然興趣不大,又不急于把她打發掉,他的生活需要人來照顧,有這個小東西總比要個勤務兵強。
而當他在情緒悒悶時,又可以到她身上發洩。
他不但奸險而且陰毒,打人不用動腦筋:&ldquo闆鴨,過來,給我捶捶背。
&rdquo輕了一記巴掌,重了一腳踢下地,&ldquo媽的,你想捶死我!&rdquo有時被認為過錯大了,還罰她跪個通宵,或用煙頭燒她的足心,且不許哭叫:&ldquo老子送你回院裡去!&rdquo卻又不許她一個人出去,怕她走掉。
那小東西在和他生活了一年多,真是體無完膚,身上經常是青一塊紫一塊,常常跛着腳走路。
一見他面總是提心吊膽,笑不是,哭也不是,但她心是活的。
她在這禁锢生活中,沒一個熟人、一個朋友,唯一的解悶方法就是回憶童年,回憶家鄉那火熱的鬥争生活。
有時,當她獨自一個時,也會唱唱故鄉的山歌,自問自答地發抒胸中苦情。
她表面什麼苦都受下來,什麼委屈都願承擔,但她的仇恨是深沉的,她恨吳啟超,恨國民黨,恨所有反動派,她想:&ldquo總有一天,你們也得不到好死。
&rdquo 這一天,吳啟超失意回來,這小東西一見他面色陰沉,就有幾分警惕。
她特别小心地伺候他,送茶送水,替他寬衣解鞋。
那吳啟超正在一肚子氣無處發洩,故意找她的差錯,問她:&ldquo我不在家時你做什麼?&rdquo那小東西吃驚地張大口,&ldquo你沒有想我死?&rdquo小東西驚慌地搖搖頭。
&ldquo去你媽的!&rdquo吳啟超忽然發起兇性來,狠狠地給了她一記耳光。
那小東西仆倒在地,&ldquo滾!&rdquo她連爬帶滾地躲進廚房去了。
那吳啟超雙眼漲紅,像隻野獸似的來回走着,他想起和玉華那場談話,她那樣的狠,那樣的不客氣,刺了他的心。
&ldquo我從沒遇到這樣的女人,&rd
&rdquo延坐、看茶,垂詢有關家庭情況,過去學曆、所學和專長。
這些大林早都想好了,因而也對答如流,十分中肯。
蔡監察說:&ldquo從我二弟去世後,進士第就衰落下來,現在有你們,也可以振振家聲。
&rdquo回頭問玉華:&ldquo你們大喜的日期定了?&rdquo玉華娘連忙插過話來:&ldquo他們倆已和我談妥,就在這半個月内。
&rdquo蔡監察點點頭對大林說:&ldquo二弟早逝,你父母又都在南洋,這樣大事,沒人主持也不妥,如果你們不反對,我倒可以主持主持。
&rdquo大林連忙稱謝。
蔡監察又問:&ldquo婚後怎樣個打算,行止都定了?&rdquo大林道:&ldquo小侄自從大學畢業後,父母原要我出洋從商,隻因性情不合沒有去。
現在父母又來信囑咐,完婚後出洋。
&rdquo蔡監察問:&ldquo出洋的事玉華同意嗎?&rdquo玉華故意說:&ldquo這年頭畢業就是失業,找不到事幹,還不如讓他出洋。
&rdquo蔡監察卻不大同意:&ldquo父母之命固不可違,但漂洋過海&hellip&hellip&rdquo他對玉華娘說:&ldquo進士第就更加冷落了。
&rdquo玉華娘也說:&ldquo阿林也不太堅持,我已對他說:玉華從小跟我長大,要她在婚後就離開,我也不依。
大伯,有什麼事,找份給他幹幹?有事幹,他就不出洋啦。
&rdquo 蔡監察點點頭沉吟半晌,說:&ldquo現在找事也的确難。
不過,我倒有個想法。
&rdquo他對大林說:&ldquo我這兒有個秘書編制,一向沒親信可靠的人,沒請委任,賢婿如不嫌屈就,倒可以擔任。
&rdquo大林望望玉華,玉華心想:這不正符合組織要求?便說:&ldquo阿林,我看可以,漂洋過海的事,人情風俗不同,氣候炎熱,再加上那錢臭社會,我受不了!&rdquo大林也說:&ldquo玉華說什麼我就是什麼。
&rdquo又對蔡監察說:&ldquo多謝伯父栽培。
&rdquo 蔡監察叫留飯。
幾杯下肚,這老頭乘着幾分酒意,就發起一番議論,自也沒忘記為自己過去的光榮曆史吹噓一番。
他說:&ldquo想當年,我追随孫總理奔走革命,哪個不說我年輕有為,大膽潑辣?可是,現在人老了,也就不在話下,叫作老而不死。
盡管我還有一顆年輕的心,不甘落後,想多做點事&hellip&hellip&rdquo說着,他感慨一番,&ldquo有人說,這是青年時代,我不反對,做人嘛,總有老的、病的、死的,也有新生的,剛剛成長出來的,我不反對年輕人當權,多負責任。
可是,有一種年輕人,我就看不慣,他們幼稚無知,目空一切,不尊重老人,不尊重革命前輩,一味胡鬧。
就拿我這個老而無用的人來說吧,當年追随總理革命,組織同盟會,參加改組國民黨,鬧北伐,不說對革命有功勞,也該有點苦勞吧。
可是總理剛一去世,革命就越鬧越不像樣。
說是提拔後進,話說得不錯,但并不是年輕的個個有為,個個是好的。
說我們這些老不死是過了時的,不中用,也不是不能做一番大事呀。
你說說看,沒有孫中山能有國民黨?隻有一個孫中山,沒有我們這批人幫着搖旗呐喊,辛亥革命能行?這些人今天吃到好果子,卻忘了當年種樹人!&rdquo說着,他用手砰的一聲拍起桌子,感歎萬端地搖着頭。
蔡伯母見風頭不對,連忙說:&ldquo今天見了新姑爺,大家都是高高興興,說這些掃興話做什麼呀!&rdquo蔡老頭大不為然,他搖頭說:&ldquo正因為新姑爺來了,我才要說這些話。
國家大事,也該讓他們年輕人知道知道,這叫不平則鳴!&rdquo大林也插上兩句:&ldquo伯父的話,對我們很有教益。
&rdquo這一下,蔡老頭又高興了:&ldquo你說是吧,我的話句句是晨珠朝露,來得不易呀!&rdquo又對大林說:&ldquo說起辦黨,我們當年是怎麼辦的,現在他們又是怎麼辦的。
辦黨不是為了做官,黨部也不是衙門。
可是現在的黨是什麼樣的黨?那些委員、書記長,包括那個笑面虎吳當本在内,哪有一點革命味道!不是味道,我一見面,心中直想作嘔。
他們哪是來做革命事業,就像北洋軍閥一樣在鈎心鬥角,搶地盤,争權力,拿辦黨來發财、混官做。
你到黨部去看看,像個什麼機關呀,不是黨部是官僚衙門,有衛兵站崗,出入還要通報。
有一次,我上黨部去,那門房還叫我填表等通傳,說這是新規矩,不填表不等通傳就不能進去。
我問他認不認識我這個蔡某人,你想他怎麼說的?不管你是誰,書記長有命令,不填表就不能入内。
當時我氣得直哆嗦,拿起拐杖就要打,那小子走得快,沒打着。
從此以後,這個黨衙門我就少去了&hellip&hellip&rdquo 蔡老頭越說越有勁,酒也越喝越多。
蔡家人很為他擔憂,大林和玉華卻覺得對自己了解情況很有幫助,他們不時交換着眼色,表示贊賞。
蔡老頭接着又說:&ldquo你們看見什麼衙門都在宣傳&lsquo以黨治國&rsquo,我說這四個字要改了,不該這樣寫,該把&lsquo黨&rsquo字改為&lsquo槍&rsquo字,叫&lsquo以槍治國&rsquo。
現在是槍杆子世界,槍杆子第一!從前那些殺人放火,為害鄉裡的土匪、殺人犯,因為有了幾條槍,都搖身一變,成了什麼司令,當起父母官,有時還要領導黨務。
我就曾問過中央黨部:你們把這些雞鳴狗盜都弄進黨,黨務如何辦得好?他們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作三民主義?說句笑話,有人連總理遺囑也背不出,黨歌也不能唱。
因此我提出主張,不管什麼人入黨,都得先把黨義考一考。
可是中央黨部給我的答複是:蔡老算了,何必那樣認真!好,你們不認真我又何苦到處得罪人?以後我就什麼也不說了。
可是,國家大事我也有一份,你吃這份監察委員的飯,不管還行?要管就是沒人聽,有人還說你老不死,活得不耐煩。
家裡人說我老酒喝得多,愛發牢騷;有人又說我不識時務。
怎麼說都成,反正我是看不慣。
有機會,有人聽,我還說說,平時就悶在肚裡。
年輕人,你們說我是酒喝得多,還是愛發牢騷呢?&rdquo他雙手朝面上隻一蒙,淚如泉湧:&ldquo總理呀,總理,要是你還在,也一定為你手創的民國痛哭三聲!&rdquo 六 大林、玉華等一幹人從監察府回家,一進門就聽陳媽說:&ldquo那個姓吳的又來啦。
&rdquo玉華問:&ldquo來幹什麼?&rdquo陳媽道:&ldquo說有要緊事找小姐。
我說不在,他一定要留下,這時還在客廳上哩。
&rdquo玉華娘說:&ldquo這是什麼人,看來鬼鬼祟祟,不正派!&rdquo玉華問大林,大林說:&ldquo聽一聽他說的是什麼也好。
&rdquo又對玉華娘、小冬說:&ldquo娘,弟弟,我們繞進内院去。
&rdquo這樣他們和玉華便分手了。
那吳啟超神色沮喪,情緒不甯,默默地坐在客廳上。
一見玉華就親熱萬分地說:&ldquo蔡同志,我可把你盼到了。
&rdquo玉華問:&ldquo吳先生,還是來要稿子?&rdquo吳啟超愁容滿面,裝出十分神秘的模樣,說:&ldquo我有件極嚴重的事情、極可怕的事,請求蔡同志幫助。
&rdquo玉華警惕地說:&ldquo你叫我蔡小姐好了,我從沒聽見有人叫我什麼同志的。
&rdquo吳啟超苦笑着:&ldquo叫你同志也好,小姐也好,我反正是把你當作自己人看、自己人信任,我今天來是為了&hellip&hellip&rdquo他神色不安地四面張望,&ldquo為了一件極為可怕的事。
城裡因為發現傳單,又鬧了第一監獄暴動的大事,保安司令部下命令搜捕共産嫌疑犯,他們追查到我過去的曆史,說要抓我。
蔡小姐,我現在是在生死關頭上,沒有組織,沒有同志,我隻好大膽走來找你,請你設法替我打個關系,讓我有個地方逃難,最好是鄉下&hellip&hellip&rdquo 那玉華把面孔一闆,厲聲說道:&ldquo吳先生,你在說什麼,我全聽不懂!&rdquo吳啟超還是那副沮喪焦急神氣:&ldquo我以革命名義,請求你給我援救,把我送到什麼地方去都好,隻要那兒有我們的人,安全!&rdquo玉華面色一變,大為生氣:&ldquo請你不要在這兒說這些怪話,我不認識你,也不認識什麼人!吳先生,你找錯門了,我這兒沒有這樣的人,這樣的關系,請你馬上就走!&rdquo那吳啟超還賴着不走,隻是苦求,玉華一急就大聲喝道:&ldquo走不走?不走我可要通知保安司令部了!&rdquo對内又叫着:&ldquo陳媽,請這位吳先生出去!&rdquo當時陳媽聞聲趕出,那吳啟超隻好垂頭喪氣地動身走了。
回到裡屋,玉華正待告訴大林,大林道:&ldquo我什麼都聽見了,你處理得好,此人來意不善,可疑之處甚多,會不會和我們這次行動有關?&rdquo玉華道:&ldquo如果他有鬼,還可能到黃洛夫那兒照樣販賣。
&rdquo大林道:&ldquo極有可能,得趕快通知黃洛夫一聲。
&rdquo 那吳啟超在玉華面前碰了壁,果然就到黃洛夫那兒去。
但立明高中在大拉夫時停了課,至今未恢複,學生都星散了,黃洛夫也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吳啟超在失意之餘,隻好回到家裡。
吳啟超在中山大街鬧市中,原有一個家。
這個家他很少對人公開,除非是至親朋友。
占了二樓整整一層,一房一廳,另一廁所廚房。
家裡平時隻有一個十五六歲小姑娘,她在這兒地位很特别,和吳啟超關系也非常微妙。
說她是主婦吧,吳啟超卻把家裡的門窗都安上鐵枝,大門也上了鎖,每天他要出門就把大門反鎖上,從不讓她出來。
每天三餐都叫對面一家餐館送,把飯菜從大門窗洞外送進去,吃過了的碗碟由她從裡面送出來,過的就像個被禁锢了的人生活。
說她不是主婦吧,這一家就由她在管理,吳啟超回家後,生活也由她打理,也和他同一床鋪睡覺。
不知道内幕的人覺得奇怪,知道内幕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原來誰都不知道這個小姑娘的名字,她也從不對人提起,隻因長得小,大家圖個方便都叫她&ldquo小東西&rdquo。
小東西雖然長得細小,但眉清目秀,樣子還很逗人喜愛,隻是身體羸弱,發育不全,身體平闆,活像隻風幹闆鴨,所以吳啟超每遇心中不如意就幹脆叫她作&ldquo闆鴨&rdquo。
她原是江西人,從國民黨反動派對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第四次&ldquo圍剿&rdquo後,她的家被燒了,父母被殺,兄弟上山,她則因為逃避不及被俘。
雖然還沒成人,國民黨反動派見她長得秀麗可人,也和那些年紀較大的一樣發充軍妓。
一年多來,這小東西從前方輾轉到了後方,又被賣到妓院。
周維國駐防省城時,朱大同常常拉了一批友好、同僚去逛妓院,一天,他拉了吳啟超去消遣,人都說這位&ldquo詩人&rdquo有特殊癖好,專喜歡小的,朱大同便把小東西介紹給他,說:&ldquo詩人,你看她能引起你的靈感嗎?我做主,把她送給你!&rdquo那吳啟超和小東西鬼混了一晚,第二天朱大同就派人把那小東西連同她的行李送來,并說:&ldquo當使女、情婦由你。
&rdquo 正如大林所懷疑的,那吳啟超确不是個善類,他不但是藍衣大隊人馬,還是個地位不低的骨幹,專做那破壞革命活動的勾當。
此人投機善變,當中國革命高漲時,他蠻想投進步之機,在上海混了多年,以&ldquo無産階級浪漫主義詩人&rdquo自居,寫了一些不三不四空洞叫喊的&ldquo作品&rdquo,作為他投機進身資本。
沒有投上機,卻又遇到革命暫時受挫,藍衣社得勢,他便以受排擠的&ldquo進步文化人&rdquo姿态轉身投靠藍衣社。
那法西斯反動組織見他反共賣力,也很像個&ldquo文化人&rdquo的樣子,加以信任,并分配到&ldquo剿匪&rdquo部隊做文化工作。
此人不但政治上反動,在私生活方面也極為腐化堕落,自稱在一生中離不開酒色兩字。
女人越弄越多就越顯出他風流倜傥,越玩得怪越有意思,朱大同深知他這種&ldquo特殊興趣&rdquo,便把這個基本上還是未成人的孩子送給他。
他在周維國部已有好些年頭,曾随部到中央蘇區去&ldquo圍剿&rdquo,周維國進駐刺州後,特務機關眼見這兒知識界動蕩,進步思想活躍,便把他這張&ldquo王牌&rdquo打出來,要他和朱大同來個&ldquo雙簧戲&rdquo,僞充&ldquo進步&rdquo,僞充失掉組織聯系的&ldquo地下黨員&rdquo來做工作,目的在于&ldquo打進去&rdquo以便将&ldquo共黨地下文化組織一網打盡&rdquo! 此公在刺州以&ldquo左翼文人&rdquo姿态,到處招搖撞騙之後,雖還沒完全&ldquo打進去&rdquo,卻也做出一些成績,他找到黃洛夫這樣對象,從他那兒掌握了一些情況,又在繼續對玉華進行偵查。
他對小東西既然興趣不大,又不急于把她打發掉,他的生活需要人來照顧,有這個小東西總比要個勤務兵強。
而當他在情緒悒悶時,又可以到她身上發洩。
他不但奸險而且陰毒,打人不用動腦筋:&ldquo闆鴨,過來,給我捶捶背。
&rdquo輕了一記巴掌,重了一腳踢下地,&ldquo媽的,你想捶死我!&rdquo有時被認為過錯大了,還罰她跪個通宵,或用煙頭燒她的足心,且不許哭叫:&ldquo老子送你回院裡去!&rdquo卻又不許她一個人出去,怕她走掉。
那小東西在和他生活了一年多,真是體無完膚,身上經常是青一塊紫一塊,常常跛着腳走路。
一見他面總是提心吊膽,笑不是,哭也不是,但她心是活的。
她在這禁锢生活中,沒一個熟人、一個朋友,唯一的解悶方法就是回憶童年,回憶家鄉那火熱的鬥争生活。
有時,當她獨自一個時,也會唱唱故鄉的山歌,自問自答地發抒胸中苦情。
她表面什麼苦都受下來,什麼委屈都願承擔,但她的仇恨是深沉的,她恨吳啟超,恨國民黨,恨所有反動派,她想:&ldquo總有一天,你們也得不到好死。
&rdquo 這一天,吳啟超失意回來,這小東西一見他面色陰沉,就有幾分警惕。
她特别小心地伺候他,送茶送水,替他寬衣解鞋。
那吳啟超正在一肚子氣無處發洩,故意找她的差錯,問她:&ldquo我不在家時你做什麼?&rdquo那小東西吃驚地張大口,&ldquo你沒有想我死?&rdquo小東西驚慌地搖搖頭。
&ldquo去你媽的!&rdquo吳啟超忽然發起兇性來,狠狠地給了她一記耳光。
那小東西仆倒在地,&ldquo滾!&rdquo她連爬帶滾地躲進廚房去了。
那吳啟超雙眼漲紅,像隻野獸似的來回走着,他想起和玉華那場談話,她那樣的狠,那樣的不客氣,刺了他的心。
&ldquo我從沒遇到這樣的女人,&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