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說不定三兩天就開走哩。
她連忙去找娘,說明經過。
玉華娘一聽就生氣:&ldquo你呀,就是胡鬧,連個未婚夫也管不住,這是什麼年頭,兵荒馬亂,還放他在外頭瞎竄?現在隻有找伯父去。
&rdquo說着就要走。
玉華說:&ldquo外面到處在拉夫,娘年紀大,還是我去!&rdquo玉華娘道:&ldquo拉夫還會拉上我這老太婆?倒是你留在家裡穩當。
&rdquo她一直到蔡監察家去。
那蔡監察為了大城拉夫事,正在府上和一些地方實力派人士包括那商會會長在内,大發議論:&ldquo周維國來後沒替我們鄉梓辦過一件好事,盡做壞事,抓人、殺人,現在又拉夫。
鬧得滿天神佛,雞犬不甯,商業凋敝,民生不安&hellip&hellip&rdquo一聽玉華娘說是未婚侄女婿也被拉夫隊拉走了,更是火上添油,憤恨不平地對那幾個地方實力派說:&ldquo太不像話,我的侄女找了十年才找到這樣個未婚夫,人家還是個大學畢業生哩,卻把他當挑夫拉走。
我長到這樣大,還沒聽說過,拉大學生去當挑夫,中國的弱,鬥不過列強欺淩,就是人才太少,好容易栽培出來的大學生,卻當挑夫拉走,還成話!&rdquo他對玉華娘說:&ldquo我馬上給吳當本打電話!&rdquo 那吳當本接到蔡監察的電話,也慌了手足,連稱:&ldquo如果真有其事,實在太不像話!&rdquo又給保安司令部朱大同打電話。
那朱大同卻有幾分疑惑:&ldquo什麼時候聽說過蔡監察有這樣一位侄女婿?&rdquo吳當本道:&ldquo我也才聽說,這老頭難對付,先把人放出再說!&rdquo 第二天一早,那管挑夫的軍官就對大林說:&ldquo林先生可以出去了,都是誤會。
&rdquo又說,&ldquo我還得送你一送,今天拉夫還沒停止,大街小巷盡是拉夫隊,你一個人出去,怕又會拉進來。
&rdquo這樣,他就親自護送大林從開元寺大搖大擺地到進士第。
大林很是感激他,請他進内坐坐,喝杯茶走,把玉華介紹給他見面,那軍官也非常客氣地說:&ldquo我叫李德勝,就在朱大同大隊長手下當個少尉排長,将來有機會再來請教。
&rdquo說罷告辭回去。
玉華娘一見面,就氣呼呼把大林責備一番:&ldquo女的不懂事,男的也不懂事,兵荒馬亂還四處亂竄,虧你伯父去保,要不軍隊一出發,不打死也得挑死。
&rdquo大林隻是表示歉意,玉華卻說:&ldquo人家剛吃過苦,一進門沒句好話。
&rdquo玉華娘便把矛頭對準她:&ldquo你還說!不管你們怎樣,名分可要定下,将來我這個正正式式嶽母娘也好管一管!&rdquo又說,&ldquo等拉夫過,兩口子得去向伯父道個謝,人家為你們的事出過力,别叫人說我們沒家教。
&rdquo 玉華娘走後,大林就對玉華說:&ldquo今晚上,我們可要熬個通宵。
&rdquo他将組織的決定傳達了,說各方面都要行動起來,包括那些在監牢裡的同志。
玉華也很興奮:&ldquo現成的蠟紙、鋼闆、油印機,你把文件拿出來,我來刻字。
&rdquo當天晚上,他們把一千多份告人民書印好、包紮好,準備拉夫一停止就發出去。
玉華娘聽陳媽說:&ldquo小姐姑爺好得不得了,昨晚足足談了一個通宵。
&rdquo玉華娘聽了大為高興,吃早飯時,又問:&ldquo你們談了一個通宵,算談妥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經地義,現在是文明世界,我也不求鋪張,請幾桌酒,找一些親朋友好,吃餐飯,在報上再登個結婚啟事就算數。
&rdquo大林望望玉華,玉華隻是笑。
玉華娘把她一瞪:&ldquo笑什麼?我談的是老封建、老八股!總之,不管你們同不同意,我是長輩,我這次可要做主!&rdquo飯後,大林問玉華怎麼辦,玉華說:&ldquo我沒意見,看你。
&rdquo大林把老黃意見告訴她,玉華道:&ldquo既然組織上已經同意,從工作出發,我們隻好來個:我倆蒙××先生介紹,相愛多年,現已到成熟階段,經雙方家長同意,茲訂于&hellip&hellip&rdquo一陣哄堂笑聲。
四 拉了三天夫,忽然平息。
商會又出了告示,勸導各行各業人等安居樂業。
市面略為安定,開門營業的店鋪多了,來往行人也多了。
就在這時街頭巷尾忽然出現一種五色油印小傳單,有的散發在地上,有的貼在牆上,還有用墨汁寫的大标語。
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所謂&ldquo剿共&rdquo已徹底勝利,共産黨、中央紅軍被消滅了的鬼話;說革命力量正在發展,而且迫近章縣,迫使周維國不能不抽兵援章,号召刺州人民起來迎接革命,反對拉夫、強迫組織鄉團、派捐派稅&hellip&hellip消息一傳開,全城又是一片驚慌,店鋪重新關門,行人也稀少了,均紛紛在傳說:章縣已失,紅軍已打至刺州地界;有的還說便衣已進了城。
當保安司令部下令關城三天,加強巡邏,就等于證實這傳聞,更是驚恐。
也就在這時,關在第一監獄的政治犯,連同普通囚犯一緻絕食,要求改善夥食,改善待遇。
典獄長慌了手足,連忙把老孔叫去查詢夥食情況,老孔說:&ldquo夥食的确辦得壞,可是,有什麼辦法,粥少僧多,囚糧從上到下七折八扣,三百人的口糧錢要辦五百人的夥食,又拖欠不發,我實在無法辦下去,你們另請高明!&rdquo 許久沒出現的政治犯家屬,也攜男帶女地來到第一監獄前吵吵鬧鬧,說:&ldquo聽說親人在牢裡絕食,快死了,我們一定要在他們死前見一面。
&rdquo開頭隻是少數的、零星的,慢慢消息傳開了,受難家屬越來越多,連普通犯家屬也去了。
一時在第一監獄門口就集合了百餘人,男女老幼都有,衣衫褴褛,面現憂容,哭哭啼啼,口口聲聲說:&ldquo人都快餓死了,還不讓我們見一面!&rdquo其中有一個幹瘦女人,背着一個小的,牽着一個大的,頭發蓬松,赤着雙足,聲音特别響亮,她大聲喧叫:&ldquo天下間哪有這類事,抓了人不審訊,不判刑,不許接見家屬,又不許吃飽,想把他們活活餓死,你們說這些當官的有良心沒有?&rdquo另一個老太婆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在哭訴:&ldquo我是個快死的老太婆了,隻有這個獨子,靠他賺錢養老、傳宗接代,國民黨無緣無故地把他抓去關了這麼久了,叫我這個孤老怎樣過活?請你們大家也評評理看!&rdquo說着又哭,哭了一陣又說。
一時在衙門口那青闆石廣場上,就像在舉行訴苦大會,哭的喊的,動人的說辭,吸來了幾百人,紛紛議論,有的說:&ldquo這種黑牢,多少年來就不知道冤屈了多少好人,就是沒有包青天!&rdquo也有看見那小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拉住母親衣角哭餓,動了憐心:&ldquo她們來了這一天,沒吃沒喝的,可憐!&rdquo有人就自動出來捐助:&ldquo各位仁人君子,看在那些苦難人的面上,湊幾個錢給她們買點吃喝的吧!&rdquo一時在人群中就捐開了。
這些情況都有人及時地報告給典獄長,那典獄長除了派武裝獄警加強警衛外,也心慌無數,隻得據實報告特務科長朱大同。
那朱大同氣得直跳:&ldquo你在幹什麼?陪小老婆睡大覺,為什麼不給我打!&rdquo那典獄長訴苦道:&ldquo都是些老的小的。
&rdquo朱大同在電話機上叫嚷着:&ldquo管他什麼老的小的,給老子狠狠地打,打死人我負責!&rdquo那典獄長也就急急忙忙下命令:&ldquo給我狠狠地打,打死人保安司令部負責!&rdquo 一時第一監獄大門嘩的一聲開了,獄警提着槍支、皮條、短棍,如虎似狼地沖了出來,叫聲:&ldquo走不走?不走,打!&rdquo家屬叫嚷着不肯走:&ldquo打死也不走!&rdquo隻見那皮條、短棍、槍托上下飛舞,盡朝那些老弱婦孺身上打,被打的人嘩啦一聲退下來,有的被擠倒,有的被踩傷,一時号哭震天。
那幹瘦女人,頭上已挨了一槍托,浮出一塊青腫,衣服也被撕去一大角,還是把背上幼孩放下,交給那老太婆:&ldquo天保娘,你替我看住他們!&rdquo返身又複上去,用她那響亮的聲音向獄警責問:&ldquo你們也有父母、子女,為什麼打這老的小的?&rdquo又對那些受難家屬說:&ldquo我們沒犯王法,我們僅僅要求見見自己親人,不要怕,上去!我們的人在牢裡反正活不成了,要死大家死在一起!&rdquo又複帶頭沖上去,并且和那窮兇極惡的獄警糾纏起來,這一來那些被迫退下的人受到鼓勵又複上去。
有人見赤手空拳抵擋不住獄警的槍托、皮條、木棍,自動跑到附近橫街小巷去搬石頭,同情她們的觀衆也幫着搬,還替她們出主意:&ldquo用石頭砸他們腦袋,那樣壞!&rdquo受難家屬有了武器,鬥志昂揚,重新投入戰鬥,喊聲:&ldquo打!&rdquo一時石頭橫飛,都飛向那獄警頭上、身上。
被打了的獄警,在這突然襲擊下,大都鮮血淋淋,有的破頭,有的傷身,急忙退卻,争相奔逃,退入第一監獄大門。
正在危急間,一陣哨子響,從大街兩頭突然傳來陣陣槍聲,緊急的跑步聲,有人叫說:&ldquo保安隊來了!&rdquo慶娘當時有點緊張,又想到組織上曾交代過:不要和敵人硬拼,要保護大家的安全。
她對大家說:&ldquo我們暫時避一避,這些殺人兇手什麼都幹得出的!&rdquo那些受難家屬和群衆,一聽見她的話,一時都哄散了,獄警自是緊閉大門不出,隻是保安司令部派出的援兵卻在四處追趕,抓人! 這時,慶娘已和天保娘、孩子們拆散了,在慌亂中向衙門口菜場邊一條橫巷走,不管背後槍聲蔔蔔,步聲緊急,一直放開腳步,隻見有家平房虛掩着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作兩步闖将去,用力掩上門,用背緊緊頂住,張開口喘息。
那屋裡原有一男一女,正在低聲交談,一見有人進來,急忙起身,男的問:&ldquo誰?&rdquo女的正待避入内室,慶娘喘着氣待說幾句什麼,那男的已認出是她:&ldquo慶娘。
&rdquo女的返身又出,也迎上前去,慶娘認出那男的是老魏,女的就是蘇姑娘,說了聲:&ldquo原來你們都在這兒!&rdquo玉華說:&ldquo我聽說這兒發生了事,很不放心,剛趕來。
你受傷了?&rdquo慶娘面露笑容:&ldquo額上、身上挨了幾槍托,沒有什麼。
&rdquo玉華說:&ldquo你們鬥争得真勇敢,對反動派也是大暴露。
&rdquo 老魏把大門上了栓,加上鎖,也進來:&ldquo我一直在那兒,你們打得真好。
&rdquo慶娘道:&ldquo保安隊還想抓人,我們早撤了。
&rdquo玉華道:&ldquo好!你們鬥争得英勇,撤退得也迅速。
&rdquo慶娘興奮地說:&ldquo是啊!叫反動派撲了一場空。
&rdquo玉華點頭稱好:&ldquo這樣就可以避免造成犧牲。
&rdquo又說,&ldquo反動派不會甘心的,以後可要特别小心,行動暫時停下,看看反應再說,最重要的是把那些受難同志家屬緊緊地團結在自己周圍,你出不了面,就交給天保娘去做,她怎樣?&rdquo慶娘道:&ldquo很堅定!&rdquo玉華說:&ldquo注意培養她。
萬一這兒待不下去,組織上也早給你安排好一條退路,不用擔心。
&rdquo她對老魏說:&ldquo給她找套衣服換,把傷口包紮好。
&rdquo又對慶娘說:&ldquo此地離衙門口不遠,不宜久留,我走了,有事會去找你。
&rdquo說着,玉華起身從後門離開。
那周維國聽說第一監獄前有鬧監事情發生,大為震怒,把朱大同找去狠狠地訓斥一頓,他說:&ldquo你們都在幹什麼呀,睡大覺還是有意對我隐瞞?同時出了幾件大事,又是共産黨傳單,又是政治犯絕食,又是第一監獄鬧事&hellip&hellip顯然都是一條線布置下來,想動搖我們的軍心,打亂後方部署,拖住我們的足,是前後方共産黨一種配合行動的預謀,你們為什麼沒看出來?&rdquo朱大同倒沒想得那樣周到,當時聽了很是吃驚。
&ldquo你又說,從那姓陳的打死,姓劉的投降後,刺州共産黨全垮了,為什麼還出這許多事?&rdquo他把幾份《告人民書》丢到朱大同面前,&ldquo這兒共産黨沒有被消滅,共産黨在擴大!我們也要行動,也要反擊,你可要把這些散傳單的,領導絕食的,領導鬧事的幕後主持人給我找出來!&rdquo 那朱大同被痛罵一番之後,回到家裡,心煩意亂,一個人自酌自飲地有了七八分酒意,也把那姓劉的叛徒叫來,着着實實地訓斥一番:&ldquo總座今天發了雷霆,叫我立下軍令狀,要交出散傳單、領導絕食、鬧事的幕後人物。
我現在責任在身,也要你立下軍令狀,如在這十天中不交出刺州共産黨殘餘組織,就要你交出自己的人頭。
獎賞大家都拿了,吃排頭也不能隻叫我一人!&rdquo 姓劉的聽說要自己的頭,也是魂不附體,苦求寬限,事情總要弄個水落石出,隻是不能這樣快。
朱大同把桌一拍:&ldquo不管是十天還是八天,總得有個交代!&rdquo 五 玉華娘換上一身最時新衣服,也叫大林、玉華打扮起來。
她對大林說:&ldquo伯父一向寵愛玉華,欣賞她的才華,也一定會喜歡你。
這老頭喜歡的是高帽子,見面時對他稱贊兩句。
&rdquo大林隻是笑,玉華卻說:&ldquo娘一口袋裡裝的全是高帽,專給伯父戴,所以伯父也很聽娘的話。
&rdquo說得玉華娘也笑了。
玉華娘率領了兩個大的,帶上小的,迤逦徑投蔡監察府。
那蔡監察早已得到通知,叫一家大小都來看看這個未來侄女婿,看看他這位才華出衆的侄女,在挑選了十年之後才挑上的,到底是個什麼出色人才!當玉華娘等一幹人馬在監察府出現時,立即引起一陣騷動,一家大小二十來口,都争着出來看新姑爺。
大林早有精神準備,從玉華那兒,他打聽到有關這老頭的許多情況,因此應付起來也十分從容。
當時,他一見蔡監察就謙恭有禮地伸出雙手緊緊握着,他說:&ldquo伯父,小侄前來拜謝。
如沒伯父出面,小侄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受苦呢。
&rdquo又拜見伯母:&ldquo伯母,常常聽娘說,您也很關懷我和玉華,以後仍請給我們這些當下輩的幫助教導。
&rdquo見過伯母,又見了大嫂,這蔡監察大媳婦,自從她那&ldquo在京為官&rdquo的丈夫讨上個某大學校花當小老婆後,就一直失意地和公婆住在一起,讀過多年老書,喜弄文墨,心情特别抑悒。
大林說:&ldquo聽玉華說,大嫂的詩詞文章出衆,小弟雖沒這方面才能,卻也喜歡讀讀。
&rdquo 玉華娘又從旁敲打邊鼓,稱贊這個未婚女婿聰明能幹,一時上下對他都有好感,議論紛紛,有稱贊玉華好眼光挑上這樣人才;有贊揚大林風度、儀表的,&ldquo看他的談吐也頂有學問&rdquo。
那蔡監察當堂被戴上高帽,已自滿心舒暢,又見他口舌伶俐,人才
她連忙去找娘,說明經過。
玉華娘一聽就生氣:&ldquo你呀,就是胡鬧,連個未婚夫也管不住,這是什麼年頭,兵荒馬亂,還放他在外頭瞎竄?現在隻有找伯父去。
&rdquo說着就要走。
玉華說:&ldquo外面到處在拉夫,娘年紀大,還是我去!&rdquo玉華娘道:&ldquo拉夫還會拉上我這老太婆?倒是你留在家裡穩當。
&rdquo她一直到蔡監察家去。
那蔡監察為了大城拉夫事,正在府上和一些地方實力派人士包括那商會會長在内,大發議論:&ldquo周維國來後沒替我們鄉梓辦過一件好事,盡做壞事,抓人、殺人,現在又拉夫。
鬧得滿天神佛,雞犬不甯,商業凋敝,民生不安&hellip&hellip&rdquo一聽玉華娘說是未婚侄女婿也被拉夫隊拉走了,更是火上添油,憤恨不平地對那幾個地方實力派說:&ldquo太不像話,我的侄女找了十年才找到這樣個未婚夫,人家還是個大學畢業生哩,卻把他當挑夫拉走。
我長到這樣大,還沒聽說過,拉大學生去當挑夫,中國的弱,鬥不過列強欺淩,就是人才太少,好容易栽培出來的大學生,卻當挑夫拉走,還成話!&rdquo他對玉華娘說:&ldquo我馬上給吳當本打電話!&rdquo 那吳當本接到蔡監察的電話,也慌了手足,連稱:&ldquo如果真有其事,實在太不像話!&rdquo又給保安司令部朱大同打電話。
那朱大同卻有幾分疑惑:&ldquo什麼時候聽說過蔡監察有這樣一位侄女婿?&rdquo吳當本道:&ldquo我也才聽說,這老頭難對付,先把人放出再說!&rdquo 第二天一早,那管挑夫的軍官就對大林說:&ldquo林先生可以出去了,都是誤會。
&rdquo又說,&ldquo我還得送你一送,今天拉夫還沒停止,大街小巷盡是拉夫隊,你一個人出去,怕又會拉進來。
&rdquo這樣,他就親自護送大林從開元寺大搖大擺地到進士第。
大林很是感激他,請他進内坐坐,喝杯茶走,把玉華介紹給他見面,那軍官也非常客氣地說:&ldquo我叫李德勝,就在朱大同大隊長手下當個少尉排長,将來有機會再來請教。
&rdquo說罷告辭回去。
玉華娘一見面,就氣呼呼把大林責備一番:&ldquo女的不懂事,男的也不懂事,兵荒馬亂還四處亂竄,虧你伯父去保,要不軍隊一出發,不打死也得挑死。
&rdquo大林隻是表示歉意,玉華卻說:&ldquo人家剛吃過苦,一進門沒句好話。
&rdquo玉華娘便把矛頭對準她:&ldquo你還說!不管你們怎樣,名分可要定下,将來我這個正正式式嶽母娘也好管一管!&rdquo又說,&ldquo等拉夫過,兩口子得去向伯父道個謝,人家為你們的事出過力,别叫人說我們沒家教。
&rdquo 玉華娘走後,大林就對玉華說:&ldquo今晚上,我們可要熬個通宵。
&rdquo他将組織的決定傳達了,說各方面都要行動起來,包括那些在監牢裡的同志。
玉華也很興奮:&ldquo現成的蠟紙、鋼闆、油印機,你把文件拿出來,我來刻字。
&rdquo當天晚上,他們把一千多份告人民書印好、包紮好,準備拉夫一停止就發出去。
玉華娘聽陳媽說:&ldquo小姐姑爺好得不得了,昨晚足足談了一個通宵。
&rdquo玉華娘聽了大為高興,吃早飯時,又問:&ldquo你們談了一個通宵,算談妥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經地義,現在是文明世界,我也不求鋪張,請幾桌酒,找一些親朋友好,吃餐飯,在報上再登個結婚啟事就算數。
&rdquo大林望望玉華,玉華隻是笑。
玉華娘把她一瞪:&ldquo笑什麼?我談的是老封建、老八股!總之,不管你們同不同意,我是長輩,我這次可要做主!&rdquo飯後,大林問玉華怎麼辦,玉華說:&ldquo我沒意見,看你。
&rdquo大林把老黃意見告訴她,玉華道:&ldquo既然組織上已經同意,從工作出發,我們隻好來個:我倆蒙××先生介紹,相愛多年,現已到成熟階段,經雙方家長同意,茲訂于&hellip&hellip&rdquo一陣哄堂笑聲。
四 拉了三天夫,忽然平息。
商會又出了告示,勸導各行各業人等安居樂業。
市面略為安定,開門營業的店鋪多了,來往行人也多了。
就在這時街頭巷尾忽然出現一種五色油印小傳單,有的散發在地上,有的貼在牆上,還有用墨汁寫的大标語。
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所謂&ldquo剿共&rdquo已徹底勝利,共産黨、中央紅軍被消滅了的鬼話;說革命力量正在發展,而且迫近章縣,迫使周維國不能不抽兵援章,号召刺州人民起來迎接革命,反對拉夫、強迫組織鄉團、派捐派稅&hellip&hellip消息一傳開,全城又是一片驚慌,店鋪重新關門,行人也稀少了,均紛紛在傳說:章縣已失,紅軍已打至刺州地界;有的還說便衣已進了城。
當保安司令部下令關城三天,加強巡邏,就等于證實這傳聞,更是驚恐。
也就在這時,關在第一監獄的政治犯,連同普通囚犯一緻絕食,要求改善夥食,改善待遇。
典獄長慌了手足,連忙把老孔叫去查詢夥食情況,老孔說:&ldquo夥食的确辦得壞,可是,有什麼辦法,粥少僧多,囚糧從上到下七折八扣,三百人的口糧錢要辦五百人的夥食,又拖欠不發,我實在無法辦下去,你們另請高明!&rdquo 許久沒出現的政治犯家屬,也攜男帶女地來到第一監獄前吵吵鬧鬧,說:&ldquo聽說親人在牢裡絕食,快死了,我們一定要在他們死前見一面。
&rdquo開頭隻是少數的、零星的,慢慢消息傳開了,受難家屬越來越多,連普通犯家屬也去了。
一時在第一監獄門口就集合了百餘人,男女老幼都有,衣衫褴褛,面現憂容,哭哭啼啼,口口聲聲說:&ldquo人都快餓死了,還不讓我們見一面!&rdquo其中有一個幹瘦女人,背着一個小的,牽着一個大的,頭發蓬松,赤着雙足,聲音特别響亮,她大聲喧叫:&ldquo天下間哪有這類事,抓了人不審訊,不判刑,不許接見家屬,又不許吃飽,想把他們活活餓死,你們說這些當官的有良心沒有?&rdquo另一個老太婆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在哭訴:&ldquo我是個快死的老太婆了,隻有這個獨子,靠他賺錢養老、傳宗接代,國民黨無緣無故地把他抓去關了這麼久了,叫我這個孤老怎樣過活?請你們大家也評評理看!&rdquo說着又哭,哭了一陣又說。
一時在衙門口那青闆石廣場上,就像在舉行訴苦大會,哭的喊的,動人的說辭,吸來了幾百人,紛紛議論,有的說:&ldquo這種黑牢,多少年來就不知道冤屈了多少好人,就是沒有包青天!&rdquo也有看見那小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拉住母親衣角哭餓,動了憐心:&ldquo她們來了這一天,沒吃沒喝的,可憐!&rdquo有人就自動出來捐助:&ldquo各位仁人君子,看在那些苦難人的面上,湊幾個錢給她們買點吃喝的吧!&rdquo一時在人群中就捐開了。
這些情況都有人及時地報告給典獄長,那典獄長除了派武裝獄警加強警衛外,也心慌無數,隻得據實報告特務科長朱大同。
那朱大同氣得直跳:&ldquo你在幹什麼?陪小老婆睡大覺,為什麼不給我打!&rdquo那典獄長訴苦道:&ldquo都是些老的小的。
&rdquo朱大同在電話機上叫嚷着:&ldquo管他什麼老的小的,給老子狠狠地打,打死人我負責!&rdquo那典獄長也就急急忙忙下命令:&ldquo給我狠狠地打,打死人保安司令部負責!&rdquo 一時第一監獄大門嘩的一聲開了,獄警提着槍支、皮條、短棍,如虎似狼地沖了出來,叫聲:&ldquo走不走?不走,打!&rdquo家屬叫嚷着不肯走:&ldquo打死也不走!&rdquo隻見那皮條、短棍、槍托上下飛舞,盡朝那些老弱婦孺身上打,被打的人嘩啦一聲退下來,有的被擠倒,有的被踩傷,一時号哭震天。
那幹瘦女人,頭上已挨了一槍托,浮出一塊青腫,衣服也被撕去一大角,還是把背上幼孩放下,交給那老太婆:&ldquo天保娘,你替我看住他們!&rdquo返身又複上去,用她那響亮的聲音向獄警責問:&ldquo你們也有父母、子女,為什麼打這老的小的?&rdquo又對那些受難家屬說:&ldquo我們沒犯王法,我們僅僅要求見見自己親人,不要怕,上去!我們的人在牢裡反正活不成了,要死大家死在一起!&rdquo又複帶頭沖上去,并且和那窮兇極惡的獄警糾纏起來,這一來那些被迫退下的人受到鼓勵又複上去。
有人見赤手空拳抵擋不住獄警的槍托、皮條、木棍,自動跑到附近橫街小巷去搬石頭,同情她們的觀衆也幫着搬,還替她們出主意:&ldquo用石頭砸他們腦袋,那樣壞!&rdquo受難家屬有了武器,鬥志昂揚,重新投入戰鬥,喊聲:&ldquo打!&rdquo一時石頭橫飛,都飛向那獄警頭上、身上。
被打了的獄警,在這突然襲擊下,大都鮮血淋淋,有的破頭,有的傷身,急忙退卻,争相奔逃,退入第一監獄大門。
正在危急間,一陣哨子響,從大街兩頭突然傳來陣陣槍聲,緊急的跑步聲,有人叫說:&ldquo保安隊來了!&rdquo慶娘當時有點緊張,又想到組織上曾交代過:不要和敵人硬拼,要保護大家的安全。
她對大家說:&ldquo我們暫時避一避,這些殺人兇手什麼都幹得出的!&rdquo那些受難家屬和群衆,一聽見她的話,一時都哄散了,獄警自是緊閉大門不出,隻是保安司令部派出的援兵卻在四處追趕,抓人! 這時,慶娘已和天保娘、孩子們拆散了,在慌亂中向衙門口菜場邊一條橫巷走,不管背後槍聲蔔蔔,步聲緊急,一直放開腳步,隻見有家平房虛掩着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作兩步闖将去,用力掩上門,用背緊緊頂住,張開口喘息。
那屋裡原有一男一女,正在低聲交談,一見有人進來,急忙起身,男的問:&ldquo誰?&rdquo女的正待避入内室,慶娘喘着氣待說幾句什麼,那男的已認出是她:&ldquo慶娘。
&rdquo女的返身又出,也迎上前去,慶娘認出那男的是老魏,女的就是蘇姑娘,說了聲:&ldquo原來你們都在這兒!&rdquo玉華說:&ldquo我聽說這兒發生了事,很不放心,剛趕來。
你受傷了?&rdquo慶娘面露笑容:&ldquo額上、身上挨了幾槍托,沒有什麼。
&rdquo玉華說:&ldquo你們鬥争得真勇敢,對反動派也是大暴露。
&rdquo 老魏把大門上了栓,加上鎖,也進來:&ldquo我一直在那兒,你們打得真好。
&rdquo慶娘道:&ldquo保安隊還想抓人,我們早撤了。
&rdquo玉華道:&ldquo好!你們鬥争得英勇,撤退得也迅速。
&rdquo慶娘興奮地說:&ldquo是啊!叫反動派撲了一場空。
&rdquo玉華點頭稱好:&ldquo這樣就可以避免造成犧牲。
&rdquo又說,&ldquo反動派不會甘心的,以後可要特别小心,行動暫時停下,看看反應再說,最重要的是把那些受難同志家屬緊緊地團結在自己周圍,你出不了面,就交給天保娘去做,她怎樣?&rdquo慶娘道:&ldquo很堅定!&rdquo玉華說:&ldquo注意培養她。
萬一這兒待不下去,組織上也早給你安排好一條退路,不用擔心。
&rdquo她對老魏說:&ldquo給她找套衣服換,把傷口包紮好。
&rdquo又對慶娘說:&ldquo此地離衙門口不遠,不宜久留,我走了,有事會去找你。
&rdquo說着,玉華起身從後門離開。
那周維國聽說第一監獄前有鬧監事情發生,大為震怒,把朱大同找去狠狠地訓斥一頓,他說:&ldquo你們都在幹什麼呀,睡大覺還是有意對我隐瞞?同時出了幾件大事,又是共産黨傳單,又是政治犯絕食,又是第一監獄鬧事&hellip&hellip顯然都是一條線布置下來,想動搖我們的軍心,打亂後方部署,拖住我們的足,是前後方共産黨一種配合行動的預謀,你們為什麼沒看出來?&rdquo朱大同倒沒想得那樣周到,當時聽了很是吃驚。
&ldquo你又說,從那姓陳的打死,姓劉的投降後,刺州共産黨全垮了,為什麼還出這許多事?&rdquo他把幾份《告人民書》丢到朱大同面前,&ldquo這兒共産黨沒有被消滅,共産黨在擴大!我們也要行動,也要反擊,你可要把這些散傳單的,領導絕食的,領導鬧事的幕後主持人給我找出來!&rdquo 那朱大同被痛罵一番之後,回到家裡,心煩意亂,一個人自酌自飲地有了七八分酒意,也把那姓劉的叛徒叫來,着着實實地訓斥一番:&ldquo總座今天發了雷霆,叫我立下軍令狀,要交出散傳單、領導絕食、鬧事的幕後人物。
我現在責任在身,也要你立下軍令狀,如在這十天中不交出刺州共産黨殘餘組織,就要你交出自己的人頭。
獎賞大家都拿了,吃排頭也不能隻叫我一人!&rdquo 姓劉的聽說要自己的頭,也是魂不附體,苦求寬限,事情總要弄個水落石出,隻是不能這樣快。
朱大同把桌一拍:&ldquo不管是十天還是八天,總得有個交代!&rdquo 五 玉華娘換上一身最時新衣服,也叫大林、玉華打扮起來。
她對大林說:&ldquo伯父一向寵愛玉華,欣賞她的才華,也一定會喜歡你。
這老頭喜歡的是高帽子,見面時對他稱贊兩句。
&rdquo大林隻是笑,玉華卻說:&ldquo娘一口袋裡裝的全是高帽,專給伯父戴,所以伯父也很聽娘的話。
&rdquo說得玉華娘也笑了。
玉華娘率領了兩個大的,帶上小的,迤逦徑投蔡監察府。
那蔡監察早已得到通知,叫一家大小都來看看這個未來侄女婿,看看他這位才華出衆的侄女,在挑選了十年之後才挑上的,到底是個什麼出色人才!當玉華娘等一幹人馬在監察府出現時,立即引起一陣騷動,一家大小二十來口,都争着出來看新姑爺。
大林早有精神準備,從玉華那兒,他打聽到有關這老頭的許多情況,因此應付起來也十分從容。
當時,他一見蔡監察就謙恭有禮地伸出雙手緊緊握着,他說:&ldquo伯父,小侄前來拜謝。
如沒伯父出面,小侄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受苦呢。
&rdquo又拜見伯母:&ldquo伯母,常常聽娘說,您也很關懷我和玉華,以後仍請給我們這些當下輩的幫助教導。
&rdquo見過伯母,又見了大嫂,這蔡監察大媳婦,自從她那&ldquo在京為官&rdquo的丈夫讨上個某大學校花當小老婆後,就一直失意地和公婆住在一起,讀過多年老書,喜弄文墨,心情特别抑悒。
大林說:&ldquo聽玉華說,大嫂的詩詞文章出衆,小弟雖沒這方面才能,卻也喜歡讀讀。
&rdquo 玉華娘又從旁敲打邊鼓,稱贊這個未婚女婿聰明能幹,一時上下對他都有好感,議論紛紛,有稱贊玉華好眼光挑上這樣人才;有贊揚大林風度、儀表的,&ldquo看他的談吐也頂有學問&rdquo。
那蔡監察當堂被戴上高帽,已自滿心舒暢,又見他口舌伶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