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進步是否可能:論福利國家之情願為奴 (1958)
關燈
小
中
大
IsProgressPossible?WillingSlavesoftheWelfareState
【原編者按】從法國大革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人們一般假定,人類事務方面的進步不僅可能,而且不可避免。
接着,兩次恐怖的戰争及氫彈之發明,使得人們質疑這一自信假定。
《觀察家報》(TheObserver)特邀五位知名作家,就下列問題作答:&ldquo人類如今是否仍在進步?&rdquo&ldquo進步是否可能?&rdquo本文是系列文章之第二篇,是對斯諾(C.P.Snow)的開篇文章〈社會中的人〉(&ldquoManinSociety&rdquo,《觀察家報》1958年7月13日)的一個回應。
進步意味着在某一可欲方向前進。
對我們人類這一物種來說,所有人的欲求并不一緻。
在〈可能世界〉一文中,霍爾丹教授勾畫了一個未來,其中人類預見到地球不久就變得無法居住。
為移居火星,人改造自己的體質,并且抛棄了正義、憐憫及幸福。
這裡的欲求,隻是圖存。
而我更關心的則是人類如何存活,而不是人類存活多久。
對我來說,進步意味着個體生命的良善和幸福之加增(increasinggoodnessandhappinessofindividuallives)。
對于人類,恰如對于每一個人,隻求延年在我看來是個可鄙的理想。
因而我甚至比C.P.斯諾走得更遠,不讓氫彈處于未來圖景的中心。
跟他一樣,我也拿不準,要是氫彈殺掉了我們的三分之一(我屬于此三分之一),這對于幸存者是否就是一件壞事;跟他一樣,我并不認為,氫彈會殺掉我們全部。
然而,何不假定全部殺掉?身為基督徒,我理所當然認為,人類曆史某一日會終結;至于圓寂的最佳時辰,我向全知者沒有任何建議。
我更憂心的是,氫彈已經帶來的東西。
常常碰到這樣的青年,他們常以氫彈威脅為理由,來藥殺當前的每一種快樂,逃避每一種義務。
他們可否知道,有無氫彈,人人都會死(好些死法還挺可怕)?為氫彈哭喪着臉悶悶不樂,無益。
去除掉我所認為的一個熏鲱之後,我轉向真正問題。
人們是否正在變得,或趨于變得更良善更幸福?顯然,其答案隻能是臆測。
絕大多數個人體驗(而且并無别種體驗)永遠不會見諸報端(nevergetintothenews),更不用說見諸史籍了;即便是對親身體驗,人之把握也并不完善。
我們被壓縮成諸多概況(generalities)。
即便在這些概況之中,我們也難以權衡利弊。
查爾斯爵士枚舉了許多真正的改良;針對這些改良,我們必須拿廣島、愛爾蘭王室警吏團、蓋世太保、格伯烏、洗腦以及俄國奴隸營來權衡核算。
或許,我們對孩子變得更和藹,可我們對老人變得不太和藹了。
随便一位家庭醫生都會告訴你,甚至那些富庶之人,也都拒絕照顧雙親。
&ldquo他們就不能到别家去麼&rdquo,戈納瑞說。
我想,跟企圖權衡利弊相比,更為有用的是提醒自己,這些好現象壞現象,都因兩樁事成為可能。
這兩樁事将可能決定,終有一日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絕大多數事情。
其一是科學的進步,以及其日益廣泛的應用。
就我所關心的目的(ends)而言,這作為一種手段(means),是中性的。
我們将變得越來越有能力醫治并制造更多疾病&mdash&mdash最終拉下大幕的是細菌戰而非核彈&mdash&mdash越來越有能力減輕并施加更多痛苦,越來越有能力更大規模地主宰或浪費地球資源。
我們會變得或更仁慈,或更有害。
我猜,我們會二者兼有。
成此毀彼,消除了老苦痛卻又制造了新苦痛,使自己這方面安全無虞卻使自己那方面危險四伏。
其二是政府與臣民關系之變化。
查爾斯(Charles)爵士提起我們對犯罪的新态度。
我要提起的則是,整車整車運載到德國毒氣室的猶太人。
說這二者之間有個共通因素,乍聽上去令人咋舌,但我認為有一個。
依照人道主義觀點,所有犯罪都是病态;犯罪要的不是懲戒(retributivepunishment),而是醫治(cure)。
這就将處置罪犯,與正義及罪有應得的概念分為兩截;&ldquo正義的醫治&rdquo(justcure)一詞失去意義。
依照老觀點,公衆輿論可能會抗拒某一懲罰(它曾抗拒我們的老刑法),是因其量刑過重,超過那人之所&ldquo應得”這是一個
接着,兩次恐怖的戰争及氫彈之發明,使得人們質疑這一自信假定。
《觀察家報》(TheObserver)特邀五位知名作家,就下列問題作答:&ldquo人類如今是否仍在進步?&rdquo&ldquo進步是否可能?&rdquo本文是系列文章之第二篇,是對斯諾(C.P.Snow)的開篇文章〈社會中的人〉(&ldquoManinSociety&rdquo,《觀察家報》1958年7月13日)的一個回應。
進步意味着在某一可欲方向前進。
對我們人類這一物種來說,所有人的欲求并不一緻。
在〈可能世界〉一文中,霍爾丹教授勾畫了一個未來,其中人類預見到地球不久就變得無法居住。
為移居火星,人改造自己的體質,并且抛棄了正義、憐憫及幸福。
這裡的欲求,隻是圖存。
而我更關心的則是人類如何存活,而不是人類存活多久。
對我來說,進步意味着個體生命的良善和幸福之加增(increasinggoodnessandhappinessofindividuallives)。
對于人類,恰如對于每一個人,隻求延年在我看來是個可鄙的理想。
因而我甚至比C.P.斯諾走得更遠,不讓氫彈處于未來圖景的中心。
跟他一樣,我也拿不準,要是氫彈殺掉了我們的三分之一(我屬于此三分之一),這對于幸存者是否就是一件壞事;跟他一樣,我并不認為,氫彈會殺掉我們全部。
然而,何不假定全部殺掉?身為基督徒,我理所當然認為,人類曆史某一日會終結;至于圓寂的最佳時辰,我向全知者沒有任何建議。
我更憂心的是,氫彈已經帶來的東西。
常常碰到這樣的青年,他們常以氫彈威脅為理由,來藥殺當前的每一種快樂,逃避每一種義務。
他們可否知道,有無氫彈,人人都會死(好些死法還挺可怕)?為氫彈哭喪着臉悶悶不樂,無益。
去除掉我所認為的一個熏鲱之後,我轉向真正問題。
人們是否正在變得,或趨于變得更良善更幸福?顯然,其答案隻能是臆測。
絕大多數個人體驗(而且并無别種體驗)永遠不會見諸報端(nevergetintothenews),更不用說見諸史籍了;即便是對親身體驗,人之把握也并不完善。
我們被壓縮成諸多概況(generalities)。
即便在這些概況之中,我們也難以權衡利弊。
查爾斯爵士枚舉了許多真正的改良;針對這些改良,我們必須拿廣島、愛爾蘭王室警吏團、蓋世太保、格伯烏、洗腦以及俄國奴隸營來權衡核算。
或許,我們對孩子變得更和藹,可我們對老人變得不太和藹了。
随便一位家庭醫生都會告訴你,甚至那些富庶之人,也都拒絕照顧雙親。
&ldquo他們就不能到别家去麼&rdquo,戈納瑞說。
我想,跟企圖權衡利弊相比,更為有用的是提醒自己,這些好現象壞現象,都因兩樁事成為可能。
這兩樁事将可能決定,終有一日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絕大多數事情。
其一是科學的進步,以及其日益廣泛的應用。
就我所關心的目的(ends)而言,這作為一種手段(means),是中性的。
我們将變得越來越有能力醫治并制造更多疾病&mdash&mdash最終拉下大幕的是細菌戰而非核彈&mdash&mdash越來越有能力減輕并施加更多痛苦,越來越有能力更大規模地主宰或浪費地球資源。
我們會變得或更仁慈,或更有害。
我猜,我們會二者兼有。
成此毀彼,消除了老苦痛卻又制造了新苦痛,使自己這方面安全無虞卻使自己那方面危險四伏。
其二是政府與臣民關系之變化。
查爾斯(Charles)爵士提起我們對犯罪的新态度。
我要提起的則是,整車整車運載到德國毒氣室的猶太人。
說這二者之間有個共通因素,乍聽上去令人咋舌,但我認為有一個。
依照人道主義觀點,所有犯罪都是病态;犯罪要的不是懲戒(retributivepunishment),而是醫治(cure)。
這就将處置罪犯,與正義及罪有應得的概念分為兩截;&ldquo正義的醫治&rdquo(justcure)一詞失去意義。
依照老觀點,公衆輿論可能會抗拒某一懲罰(它曾抗拒我們的老刑法),是因其量刑過重,超過那人之所&ldquo應得”這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