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随想 (1948)
關燈
小
中
大
中的惡必須得到約制。
可是,其本質則是好的;糾正就不同于摩尼教的否棄(repudiation)或斯多葛學派的超然(superiority)。
因而在真正的基督教苦行主義中,又有着對所拒斥之物的一種尊重。
這一點,我想在異教苦行主義中從未有過。
婚姻是好事,盡管對我不是;酒是好東西,盡管我不可飲酒;飨宴是好事,盡管我們今日齋戒。
我想我們會發現,這一态度在邏輯上依賴于創世教義和堕落教義。
在異教信仰中,可以找到堕落教義的一些模糊輪廓;但是,我們震驚地發現,在基督信仰之外,真正的創世教義何其稀缺&mdash&mdash我拿不準我們曾經發現過。
在多神論(Polytheism)中,諸神通常是某一現存宇宙的産物&mdash&mdash濟慈的《海披裡安》,作為異教神譜之圖解,即便細節上有失準确,精神上卻大緻不差。
在泛神論(Pantheism)中,宇宙永遠不是上帝的造物,而是一種散發(anemanation),是從祂滲漏出來的某種東西(somethingthatoozesoutofHim);或者是一種表象(anappearance),是祂在我們眼中的樣子,而實際上并非如此;甚至是襲來的一陣無法治愈的精神分裂症,祂也因此苦不堪言。
多神論終究通常是天性崇拜(nature-worship),泛神論終究通常是與天性為敵。
二者都不會聽任你同時既樂享早餐又節制你的無度食欲&mdash&mdash更不用說節制你當前看來乃屬無邪的食欲,以防它們變得無度。
盧爾德醫院(LourdesHospital)每日在做的事情,二者都不會任你去做:終日與死亡搏鬥,其認真、熟練與鎮定,與世俗人道主義者無異;同時又時刻知道,且不說好歹,世俗人道主義者從未夢見的某些事情。
既然知道我們的一切真正寄托(realinvestments)都在墳墓另一邊(beyondthegrave),與那些追求所謂&ldquo高妙&rdquo(HigherThought)并口稱&ldquo死不算什麼&rdquo的人相比,我們本就更不關心俗世;但是我們&ldquo心不狂傲&rdquo,我們所跟從的那一位,站在拉撒路的墳前哭了&mdash&mdash當然不是因為馬利亞和馬大哀哭祂才傷心,也不是因為他們信心太小(盡管有人這樣解讀)祂才傷懷,而是因為死亡。
這一罪罰,在祂眼中比我們看得更為可怕。
祂身為神所創造的自然,祂身為人所擔荷的(assumed)自然,此時在祂面前醜态畢露:臭氣熏天,成了蟲豸的食物。
盡管祂馬上會令其複蘇,但祂仍為這一恥辱而流淚;且容我在此引用一位我引為知交的作家的話:&ldquo對于死亡,我是羞恥甚于恐懼。
&rdquo說到這裡,又将我們帶回那個悖論。
所有人之中,我們基督徒最盼望死;可是,沒有任何事情能讓我們容忍死亡&mdash&mdash至少受不了其不自然(unnaturalness)。
我們知道,我們并非為死而造;我們也知道,它作為不速之客,如何侵入我們的命運;我們還知道,是誰打敗了它。
由于我們的主複活了,我們得知,在一個層面上,它是個已被解除武裝的敵人;可是,由于我們知道,自然層面(thenaturallevel)也是上帝之創造,我們必須不停地與損害自然之死亡作戰,恰如我們必須不停地與玷污了自然的其他東西作戰,諸如痛苦與貧窮、異教信仰與無知。
正因為在這世界之外,我們另有所愛,故而比起那些不知另有天地的人,我們甚至愛這世界更多。
可是,其本質則是好的;糾正就不同于摩尼教的否棄(repudiation)或斯多葛學派的超然(superiority)。
因而在真正的基督教苦行主義中,又有着對所拒斥之物的一種尊重。
這一點,我想在異教苦行主義中從未有過。
婚姻是好事,盡管對我不是;酒是好東西,盡管我不可飲酒;飨宴是好事,盡管我們今日齋戒。
我想我們會發現,這一态度在邏輯上依賴于創世教義和堕落教義。
在異教信仰中,可以找到堕落教義的一些模糊輪廓;但是,我們震驚地發現,在基督信仰之外,真正的創世教義何其稀缺&mdash&mdash我拿不準我們曾經發現過。
在多神論(Polytheism)中,諸神通常是某一現存宇宙的産物&mdash&mdash濟慈的《海披裡安》,作為異教神譜之圖解,即便細節上有失準确,精神上卻大緻不差。
在泛神論(Pantheism)中,宇宙永遠不是上帝的造物,而是一種散發(anemanation),是從祂滲漏出來的某種東西(somethingthatoozesoutofHim);或者是一種表象(anappearance),是祂在我們眼中的樣子,而實際上并非如此;甚至是襲來的一陣無法治愈的精神分裂症,祂也因此苦不堪言。
多神論終究通常是天性崇拜(nature-worship),泛神論終究通常是與天性為敵。
二者都不會聽任你同時既樂享早餐又節制你的無度食欲&mdash&mdash更不用說節制你當前看來乃屬無邪的食欲,以防它們變得無度。
盧爾德醫院(LourdesHospital)每日在做的事情,二者都不會任你去做:終日與死亡搏鬥,其認真、熟練與鎮定,與世俗人道主義者無異;同時又時刻知道,且不說好歹,世俗人道主義者從未夢見的某些事情。
既然知道我們的一切真正寄托(realinvestments)都在墳墓另一邊(beyondthegrave),與那些追求所謂&ldquo高妙&rdquo(HigherThought)并口稱&ldquo死不算什麼&rdquo的人相比,我們本就更不關心俗世;但是我們&ldquo心不狂傲&rdquo,我們所跟從的那一位,站在拉撒路的墳前哭了&mdash&mdash當然不是因為馬利亞和馬大哀哭祂才傷心,也不是因為他們信心太小(盡管有人這樣解讀)祂才傷懷,而是因為死亡。
這一罪罰,在祂眼中比我們看得更為可怕。
祂身為神所創造的自然,祂身為人所擔荷的(assumed)自然,此時在祂面前醜态畢露:臭氣熏天,成了蟲豸的食物。
盡管祂馬上會令其複蘇,但祂仍為這一恥辱而流淚;且容我在此引用一位我引為知交的作家的話:&ldquo對于死亡,我是羞恥甚于恐懼。
&rdquo說到這裡,又将我們帶回那個悖論。
所有人之中,我們基督徒最盼望死;可是,沒有任何事情能讓我們容忍死亡&mdash&mdash至少受不了其不自然(unnaturalness)。
我們知道,我們并非為死而造;我們也知道,它作為不速之客,如何侵入我們的命運;我們還知道,是誰打敗了它。
由于我們的主複活了,我們得知,在一個層面上,它是個已被解除武裝的敵人;可是,由于我們知道,自然層面(thenaturallevel)也是上帝之創造,我們必須不停地與損害自然之死亡作戰,恰如我們必須不停地與玷污了自然的其他東西作戰,諸如痛苦與貧窮、異教信仰與無知。
正因為在這世界之外,我們另有所愛,故而比起那些不知另有天地的人,我們甚至愛這世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