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兔之間 (1946)

關燈
ManorRabbit? &ldquo你若不信基督教,不照樣可以過上好生活麼?&rdquo我應約寫稿,要讨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直奔主題之前,先發點小議論。

    聽起來,提出此問題的仿佛是這樣一個人,他自言自語道:&ldquo我不在乎基督信仰事實上是否真實。

    宇宙真相到底如基督徒所說還是如唯物論者所說,我都不感興趣。

    我的全部興趣在于,過上美好生活(leadingagoodlife)。

    我打算選擇信仰,不是因為我認為它們是真理,而是因為我發現它們有益。

    &rdquo現在恕我直言,對此心态,我實難苟同。

    因為人與動物的一大區别就是,他求知,他僅僅為了知識,想去發現實存(reality)到底是什麼樣子。

    假如這一渴欲(desire)被扼殺,那麼我想,他就不再是人了。

    說實話,我不信諸君還真有人已經喪失這一渴欲。

    更加可能的是,由于愚蠢的布道者喋喋不休地告訴你基督教如何有助于你、對社會又如何如何地好,使得你忘記了基督教并非專利藥方(patentmedicine)。

    基督教聲稱解釋事實(giveanaccountoffacts),告訴你宇宙真相。

    它對宇宙的解釋,或對或錯。

    一旦對錯問題擺在你面前,你天生本有的求知欲(naturalinquisitiveness)就會使得你想知曉答案。

    假如基督教不是真理,那麼任何誠實人都不會信,不管它多麼有益。

    假如它是真理,任何誠實人都要去信它,即使它無益可言。

     一旦我們體認到這一點,我們還會體認到其他。

    倘若基督信仰竟就是真理,那麼,就過上美好生活而論,那些知道它是真理的人和那些不知它是真理的人,并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

    有關事實的知識,必然波及行動。

    設想一下,你發現有人瀕臨餓死,想采取正确行動。

    假如你并無醫藥知識,你極可能給他飽餐一頓,結果是你所關心的人必死無疑。

    這是愚昧之後果。

    同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同樣都想為同胞造福。

    一個人相信,人有永生,人乃上帝所造,因此,隻有與上帝和好,人方得真福與永福。

    他相信,人已偏離正道,唯一歸途是虔信基督(obedientfaithinChrist)。

    另一個人則相信,人僅僅是物質盲目運動之結果,大約活70年,其幸福系于好的社會福利和政治組織。

    他相信,諸如活體解剖、計劃生育、法律體系、教育這類事情之好壞,全視它們到底是有助于還是有礙于這類&ldquo幸福&rdquo而定。

     現在,有許多事情這兩類人都想為其同胞做。

    二者都會稱許有效的排水系統和醫療體系,都會稱許健康飲食。

    然後或遲或早,信仰之不同導緻他們實踐方案不一樣。

    舉例來說,二者都關心教育,但他們想要人民接受的教育卻明顯不同。

    唯物論者無疑會對提案發問:&ldquo它是否會增進大多數人的幸福?&rdquo而基督徒則可能會說:&ldquo即便它增進大多數人的幸福,我們也不能做。

    因為它不義。

    &rdquo一個大分歧會貫穿政策之始終。

    在唯物論者看來,民族、階級、文明之類事物必定遠比個體(individuals)重要,因為個體隻活七十幾個寒暑,而群體(thegroup)則能延續數個世紀之久。

    但對基督徒而言,個體則重要得多,因為個體生命才是永恒的;與個體相比,種族、文明等等不過是朝生暮死。

     關于宇宙,基督徒和唯物論者抱持不同的信念。

    二者不可能都對。

    錯的那方,将逆天地之道行事。

    其結果是,懷着塵世最大善意(Withthebestwillintheworld),幫助其同胞走向毀滅。

     既然懷着塵世最大善意&hellip&hellip那麼就不是他的錯。

    上帝(假如有上帝)該不會因誠實無欺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