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了可不要學三叔。
"二嫂老是教訓人。
你自己有多大?你比我小。
誰說的?你不比我小一歲?你倒又知道得這樣清楚。
心神不定起來。
她颠着他哄着他,"噢,噢,噢!不要我抱,要三叔,嗯?要三叔抱?" 她把孩子交給他,他的手碰着她胸前,其實隔着皮襖和一層層内衣、小背心,也不能确定,但是她突然掉過身去走了。
他怔了怔,連忙跟着走進偏殿,裡面點着香燭,在半黑暗中大大小小許多偶像,乍看使人不放心,總像是有人,随時可以從壁角裡走出個香仗來,上首的佛像是個半裸的金色巨人,當空坐着。
二嫂拜佛?拜有什麼用,生成的苦命,我隻求菩薩收我回去。
低下頭去看了看孩子。
"現在有了他,我算對得起你們姚家了,可以讓我死了。
"她眼睛水汪汪的,隔着一排排的紅蠟燭望着他。
他望着她笑。
"好好的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因為今天在佛爺跟前,我曉得今生沒緣,結個來世的緣吧。
沒緣你怎麼會到我家來?還說呢,自從到你們家受了多少罪,别的不說,碰見這前世冤家,忘又忘不了,躲又沒處躲,牽腸挂肚,真恨不得死了。
今天當着佛爺,你給我句真話,我死也甘心。
"怎麼老是說死?你死了叫我怎麼樣?你從來沒句真話。
你反正不相信我。
起來。
他不讓她去抱他,一隻手臂勒得她透不過氣來,手插在太緊的衣服裡,匆忙得像是心不在焉。
她這時候倒又不情願起來,完全給他錯會了意思。
襯衫與束胸的小背心都是一排極小而薄的羅钿鈕子,排得太密,非常難解開,暗中摸索更解不開。
也隻有他,對女人衣服實在内行。
但是隻顧努力,一面吻着她都有點心神不屬。
她心裡亂得厲害,都不知道剖開胸膛裡面有什麼,直到他一把握在手裡,撫摩着,揣捏出個式樣來,她才開始感覺到那小鳥柔軟的鳥喙拱着他的手心,它恐懼地縮成一團,圓圓的,有個心在跳,渾身酸脹,是中了藥箭,也不知是麻藥。
冤家, 孩子嚎哭的聲音在寂靜中震蕩,狹長的殿堂石闆砌地,回聲特别大,廟前廟後一定都聽見了,簡直叫人受不了,把那一刹那拉得非常長,仿佛他哭了半天,而他們倆魇住了,拿他毫無辦法。
隻有最原始的欲望,想躲到山洞裡去,爬到退色的杏子紅桌圍背後,挂着塵灰吊子的黑暗中,就在那蒲團上的孩子旁邊。
兩個人同時想起《玉堂春》,"神案底下叙恩情"。
她就是怕他也想到了,她遲疑着沒敢蹲下來抱孩子,這也是一個原因。
有人來了,我不怕,反正就這一條命,要就拿去。
她馬上知道說錯了話,兩個人靠得這樣近,可以聽見他裡面敲了聲警鐘,感到那一陣陣的震動。
他們這情形本來已經夠險的,無論怎樣小心也遲早有人知道。
在他實在是犯不着,要女人還不容易?不過到這時候再放手真不好受,心裡實在有氣。
二嫂,今天要不是我,嗨嗨!你不要這樣沒良心!沒良心倒好了,不怕對不起二哥?你二哥!也不知道你們祖上作了什麼孽,生出這樣的兒子,看他活受罪,真還不如死了好。
"又何必咒他。
誰咒他?隻怪我自己命苦,扒心扒肝對人,人家還嫌血腥氣。
是你看錯人了,二嫂,不要看我姚老三,還不是這樣的人。
袖子一甩走了,緞子咯啦一聲響。
她終于又聽見孩子的哭聲。
她跪在藍布蒲團上把他抱起來,把臉埋在他大紅綢子棉鬥篷裡,聞見一股子奶腥氣與汗酸氣。
他永遠衣服穿得太多,一天到晚出汗。
過了一會兒,她揀起小帽子來給他戴上,帽子上一個老虎頭,突出一雙金線織的圓眼睛,擦在她潮濕的臉上有點疼。
她出來到走廊上,天黑了,晚鐘正開始敲,緩慢的一聲聲砰!砰!充塞了空間,消滅一切思想,一聲一聲跟着她到後面去。
飯桌已經都擺出來了,他們自己帶來的銀器。
大奶奶三奶奶正忙着照應。
她找到奶媽把孩子交給她。
三爺站在老太太背後看打牌,和他丈母娘說話。
也許他今天晚上會告訴三奶奶——這話他大概不敢說——他怎麼舍得不說?今天這件事幹得漂亮,肯不告訴人?而且這麼個大笑話,哪兒熬得住不說?熬也熬不了多久。
等着打完八圈才吃晚飯。
座位照例有一番推讓争論,全靠三個少奶奶當時的判斷,拉拉扯扯把輩份大、年紀大、較遠的親戚拖到上首,有些已經先占了下首的座位,雙手亂劃擋架着,不肯起來。
有許多親戚關系銀娣還沒十分摸清楚,今天更覺得費力,和别人交換一言一笑都難受。
她們是還不知道她的事。
未來是個龐然大物,在花布門簾背後藏不住,把那花洋布直頂起來,頂得高高的,像一股子陰風。
廟裡石闆地晚上很冷,門口就挂着這麼個窄條子花布簾子。
屋梁上裝着個小電燈泡,一張張圓台面上的大紅桌布,在那昏黃的燈光下有突兀感。
以後的事全在乎三奶奶跟她房裡的人,刀柄抓在别人手裡了。
她一直站着給人夾菜。
你自己吃。
坐下,二奶奶坐。
張桌子,地方太大太冷,稀薄的笑話聲,總熱鬧不起來。
打了手巾把子來,裝着鴨蛋
"二嫂老是教訓人。
你自己有多大?你比我小。
誰說的?你不比我小一歲?你倒又知道得這樣清楚。
心神不定起來。
她颠着他哄着他,"噢,噢,噢!不要我抱,要三叔,嗯?要三叔抱?" 她把孩子交給他,他的手碰着她胸前,其實隔着皮襖和一層層内衣、小背心,也不能确定,但是她突然掉過身去走了。
他怔了怔,連忙跟着走進偏殿,裡面點着香燭,在半黑暗中大大小小許多偶像,乍看使人不放心,總像是有人,随時可以從壁角裡走出個香仗來,上首的佛像是個半裸的金色巨人,當空坐着。
二嫂拜佛?拜有什麼用,生成的苦命,我隻求菩薩收我回去。
低下頭去看了看孩子。
"現在有了他,我算對得起你們姚家了,可以讓我死了。
"她眼睛水汪汪的,隔着一排排的紅蠟燭望着他。
他望着她笑。
"好好的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因為今天在佛爺跟前,我曉得今生沒緣,結個來世的緣吧。
沒緣你怎麼會到我家來?還說呢,自從到你們家受了多少罪,别的不說,碰見這前世冤家,忘又忘不了,躲又沒處躲,牽腸挂肚,真恨不得死了。
今天當着佛爺,你給我句真話,我死也甘心。
"怎麼老是說死?你死了叫我怎麼樣?你從來沒句真話。
你反正不相信我。
起來。
他不讓她去抱他,一隻手臂勒得她透不過氣來,手插在太緊的衣服裡,匆忙得像是心不在焉。
她這時候倒又不情願起來,完全給他錯會了意思。
襯衫與束胸的小背心都是一排極小而薄的羅钿鈕子,排得太密,非常難解開,暗中摸索更解不開。
也隻有他,對女人衣服實在内行。
但是隻顧努力,一面吻着她都有點心神不屬。
她心裡亂得厲害,都不知道剖開胸膛裡面有什麼,直到他一把握在手裡,撫摩着,揣捏出個式樣來,她才開始感覺到那小鳥柔軟的鳥喙拱着他的手心,它恐懼地縮成一團,圓圓的,有個心在跳,渾身酸脹,是中了藥箭,也不知是麻藥。
冤家, 孩子嚎哭的聲音在寂靜中震蕩,狹長的殿堂石闆砌地,回聲特别大,廟前廟後一定都聽見了,簡直叫人受不了,把那一刹那拉得非常長,仿佛他哭了半天,而他們倆魇住了,拿他毫無辦法。
隻有最原始的欲望,想躲到山洞裡去,爬到退色的杏子紅桌圍背後,挂着塵灰吊子的黑暗中,就在那蒲團上的孩子旁邊。
兩個人同時想起《玉堂春》,"神案底下叙恩情"。
她就是怕他也想到了,她遲疑着沒敢蹲下來抱孩子,這也是一個原因。
有人來了,我不怕,反正就這一條命,要就拿去。
她馬上知道說錯了話,兩個人靠得這樣近,可以聽見他裡面敲了聲警鐘,感到那一陣陣的震動。
他們這情形本來已經夠險的,無論怎樣小心也遲早有人知道。
在他實在是犯不着,要女人還不容易?不過到這時候再放手真不好受,心裡實在有氣。
二嫂,今天要不是我,嗨嗨!你不要這樣沒良心!沒良心倒好了,不怕對不起二哥?你二哥!也不知道你們祖上作了什麼孽,生出這樣的兒子,看他活受罪,真還不如死了好。
"又何必咒他。
誰咒他?隻怪我自己命苦,扒心扒肝對人,人家還嫌血腥氣。
是你看錯人了,二嫂,不要看我姚老三,還不是這樣的人。
袖子一甩走了,緞子咯啦一聲響。
她終于又聽見孩子的哭聲。
她跪在藍布蒲團上把他抱起來,把臉埋在他大紅綢子棉鬥篷裡,聞見一股子奶腥氣與汗酸氣。
他永遠衣服穿得太多,一天到晚出汗。
過了一會兒,她揀起小帽子來給他戴上,帽子上一個老虎頭,突出一雙金線織的圓眼睛,擦在她潮濕的臉上有點疼。
她出來到走廊上,天黑了,晚鐘正開始敲,緩慢的一聲聲砰!砰!充塞了空間,消滅一切思想,一聲一聲跟着她到後面去。
飯桌已經都擺出來了,他們自己帶來的銀器。
大奶奶三奶奶正忙着照應。
她找到奶媽把孩子交給她。
三爺站在老太太背後看打牌,和他丈母娘說話。
也許他今天晚上會告訴三奶奶——這話他大概不敢說——他怎麼舍得不說?今天這件事幹得漂亮,肯不告訴人?而且這麼個大笑話,哪兒熬得住不說?熬也熬不了多久。
等着打完八圈才吃晚飯。
座位照例有一番推讓争論,全靠三個少奶奶當時的判斷,拉拉扯扯把輩份大、年紀大、較遠的親戚拖到上首,有些已經先占了下首的座位,雙手亂劃擋架着,不肯起來。
有許多親戚關系銀娣還沒十分摸清楚,今天更覺得費力,和别人交換一言一笑都難受。
她們是還不知道她的事。
未來是個龐然大物,在花布門簾背後藏不住,把那花洋布直頂起來,頂得高高的,像一股子陰風。
廟裡石闆地晚上很冷,門口就挂着這麼個窄條子花布簾子。
屋梁上裝着個小電燈泡,一張張圓台面上的大紅桌布,在那昏黃的燈光下有突兀感。
以後的事全在乎三奶奶跟她房裡的人,刀柄抓在别人手裡了。
她一直站着給人夾菜。
你自己吃。
坐下,二奶奶坐。
張桌子,地方太大太冷,稀薄的笑話聲,總熱鬧不起來。
打了手巾把子來,裝着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