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心靈,有很高的天賦和榮譽感。
然而,這顆心靈也非常清楚,什麼是他獨立與自由的權利;同時,他的高尚品格,和一種隐忍的功夫離奇地結合起來。
他這樣年齡的人,具有這種隐忍功夫,是出人意料的。
本來,對幸福的種種憧憬,已經給德·馬利維爾夫人的想象帶來安甯,不料頃刻之間又被這殘酷的現實所粉碎。
在奧克塔夫看來,沒有什麼比他那騎士舅父的小圈子更煩人,也可以說更可憎的了,因為他愛憎分明,絕不肯含含糊糊,模棱兩可。
然而,府中的人都認為,他最喜歡同德·蘇比拉納先生下棋,或者同他一起在大街上&ldquo閑逛&rdquo,這個詞出自騎士之口。
騎士盡管年已六旬,可至少還像一七八九年那時一樣妄自尊大;不過,現在對事理的精深分析而表現出的那種自命不凡,代替了青年時期的矯揉造作;但是,從前的矯揉造作因為他儀表堂堂、性情快活倒還情有可原。
應酬他舅父,不過是個例子,表明奧克塔夫善于掩飾自己的情感,這真叫德·馬利維爾夫人害怕。
&ldquo我問過這孩子,他同舅父一起消磨時光,究竟有什麼樂趣,他照實回答了;但是,&rdquo德·馬利維爾夫人心想,&ldquo在他那古怪的心靈深處,究竟隐藏着什麼不可思議的意念,誰又能揣測得出來呢?這事兒我要是不問,他永遠也不會主動跟我講。
我是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僅僅依靠眼前的一些該做的小事來做判斷。
他如此剛強,又如此古怪,我怎敢自作聰明,給這樣一個人出主意呢?在我的朋友當中,也沒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好請教的。
再說,我怎麼能辜負他的信任呢?我不是答應過,絕對保守他的秘密嗎?&rdquo 德·馬利維爾夫人讓這些傷心的念頭攪擾着直到拂曉,這才像往常一樣得出結論,她應該運用對兒子的全部影響,勸他多到博尼維府去。
德·博尼維侯爵夫人既是她的表妹,又是她的知心朋友,非常受人尊敬;上流社會的知名人士,經常在博尼維府的沙龍裡荟萃一堂。
&ldquo我應當做的事兒,&rdquo德·馬利維爾夫人思忖道,&ldquo就是讨好在博尼維府上見到的賢達,從而了解他們對奧克塔夫的看法。
&rdquo人們到侯爵府去,都願意成為德·博尼維夫人的常客,并尋求她丈夫的支持。
她丈夫是個精明的朝臣,年高德劭,和他的先祖德·博尼維海軍司令一樣很受王上的敬重。
那位可愛的司令,慫恿弗朗索瓦一世幹了不少蠢事,最後自食其果,英勇戰死了。
◎原文為英文,引自莎士比亞的戲劇《第十二夜》的第二幕。
◎普羅旺斯:法國南方地區名,靠地中海。
◎希伯來人:古代的猶太人,彌賽亞是他們盼望的救世主。
◎路濟弗爾:《聖經》中魔王撒旦的一個稱号。
◎一七八九年,法國爆發資産階級大革命,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後被處死;貴族财産被抄沒,未被處死的貴族紛紛逃往外國。
一八一四年,各國聯軍打敗了拿破侖,流亡在英國的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返國就王位,稱路易十八。
◎利弗爾:法國古币名,後為法郎所代替。
◎青年路易(1120&mdash1180):法國國王路易七世,一一三七年至一一八〇年在位。
一一四八年參加十字軍東征,在大馬士革戰敗。
◎聖日耳曼區:巴黎大貴族居住區,作者指那裡的生活死氣沉沉。
◎賠償法案:一八二五年,法王查理十世頒布法令,給予革命時期被沒收财産的逃亡貴族以十億法郎的補償。
◎布爾魯達(1632&mdash1704):法國耶稣會傳教士,著《講道集》。
◎弗朗索瓦一世(1494&mdash1547):法國國王,一五一五年至一五四七年在位。
◎巴維亞一役(1525年2月24日),戰到傍晚,海軍司令見大勢已去,便高聲呼喊道:&ldquo我遭到這樣的慘敗,絕不能偷生!&rdquo喊罷拉起臉甲,沖入敵群,連殺數人,身上多處受傷而死,但可以無憾了。
&mdash&mdash原注
然而,這顆心靈也非常清楚,什麼是他獨立與自由的權利;同時,他的高尚品格,和一種隐忍的功夫離奇地結合起來。
他這樣年齡的人,具有這種隐忍功夫,是出人意料的。
本來,對幸福的種種憧憬,已經給德·馬利維爾夫人的想象帶來安甯,不料頃刻之間又被這殘酷的現實所粉碎。
在奧克塔夫看來,沒有什麼比他那騎士舅父的小圈子更煩人,也可以說更可憎的了,因為他愛憎分明,絕不肯含含糊糊,模棱兩可。
然而,府中的人都認為,他最喜歡同德·蘇比拉納先生下棋,或者同他一起在大街上&ldquo閑逛&rdquo,這個詞出自騎士之口。
騎士盡管年已六旬,可至少還像一七八九年那時一樣妄自尊大;不過,現在對事理的精深分析而表現出的那種自命不凡,代替了青年時期的矯揉造作;但是,從前的矯揉造作因為他儀表堂堂、性情快活倒還情有可原。
應酬他舅父,不過是個例子,表明奧克塔夫善于掩飾自己的情感,這真叫德·馬利維爾夫人害怕。
&ldquo我問過這孩子,他同舅父一起消磨時光,究竟有什麼樂趣,他照實回答了;但是,&rdquo德·馬利維爾夫人心想,&ldquo在他那古怪的心靈深處,究竟隐藏着什麼不可思議的意念,誰又能揣測得出來呢?這事兒我要是不問,他永遠也不會主動跟我講。
我是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僅僅依靠眼前的一些該做的小事來做判斷。
他如此剛強,又如此古怪,我怎敢自作聰明,給這樣一個人出主意呢?在我的朋友當中,也沒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好請教的。
再說,我怎麼能辜負他的信任呢?我不是答應過,絕對保守他的秘密嗎?&rdquo 德·馬利維爾夫人讓這些傷心的念頭攪擾着直到拂曉,這才像往常一樣得出結論,她應該運用對兒子的全部影響,勸他多到博尼維府去。
德·博尼維侯爵夫人既是她的表妹,又是她的知心朋友,非常受人尊敬;上流社會的知名人士,經常在博尼維府的沙龍裡荟萃一堂。
&ldquo我應當做的事兒,&rdquo德·馬利維爾夫人思忖道,&ldquo就是讨好在博尼維府上見到的賢達,從而了解他們對奧克塔夫的看法。
&rdquo人們到侯爵府去,都願意成為德·博尼維夫人的常客,并尋求她丈夫的支持。
她丈夫是個精明的朝臣,年高德劭,和他的先祖德·博尼維海軍司令一樣很受王上的敬重。
那位可愛的司令,慫恿弗朗索瓦一世幹了不少蠢事,最後自食其果,英勇戰死了。
◎原文為英文,引自莎士比亞的戲劇《第十二夜》的第二幕。
◎普羅旺斯:法國南方地區名,靠地中海。
◎希伯來人:古代的猶太人,彌賽亞是他們盼望的救世主。
◎路濟弗爾:《聖經》中魔王撒旦的一個稱号。
◎一七八九年,法國爆發資産階級大革命,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後被處死;貴族财産被抄沒,未被處死的貴族紛紛逃往外國。
一八一四年,各國聯軍打敗了拿破侖,流亡在英國的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返國就王位,稱路易十八。
◎利弗爾:法國古币名,後為法郎所代替。
◎青年路易(1120&mdash1180):法國國王路易七世,一一三七年至一一八〇年在位。
一一四八年參加十字軍東征,在大馬士革戰敗。
◎聖日耳曼區:巴黎大貴族居住區,作者指那裡的生活死氣沉沉。
◎賠償法案:一八二五年,法王查理十世頒布法令,給予革命時期被沒收财産的逃亡貴族以十億法郎的補償。
◎布爾魯達(1632&mdash1704):法國耶稣會傳教士,著《講道集》。
◎弗朗索瓦一世(1494&mdash1547):法國國王,一五一五年至一五四七年在位。
◎巴維亞一役(1525年2月24日),戰到傍晚,海軍司令見大勢已去,便高聲呼喊道:&ldquo我遭到這樣的慘敗,絕不能偷生!&rdquo喊罷拉起臉甲,沖入敵群,連殺數人,身上多處受傷而死,但可以無憾了。
&mdash&mdash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