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那些大夫也都是聰明人,隻是對德·馬利維爾夫人說,她兒子沒有什麼其他疾病,患的僅僅是一種憂郁症,怏怏不樂,好發議論,這是像他這樣地位的當代青年人的通病。
他們提醒德·馬利維爾夫人說,她倒是應該多注意一下肺部。
這條壞消息在府内傳開了,要說傳播的途徑,主人是防不勝防的。
大家都想瞞着德·馬利維爾先生,然而,這種病的名稱到底傳到了他的耳中。
他模模糊糊地感到,自己晚年恐怕要過孤寂的生活了。
革命前,德·馬利維爾侯爵非常富有,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後來流亡國外,直到一八一四年,他才跟随國王重返法國,由于家财已被抄沒,他僅僅剩下兩三萬利弗爾年金。
侯爵以為自己已經落到了行乞的地步,他那始終脆弱的頭腦,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竭力讓奧克塔夫成親。
結婚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門第聲望,再就是一直折磨着他的财産問題。
兩者權衡,老侯爵依然看重門第聲望。
他在社交場合每逢講話,從來少不了這幾句開場白: &ldquo我可以提供一個顯赫的姓氏、一部&lsquo十分可靠&rsquo的家譜,它可以追溯到青年路易的十字軍時期。
據我所知,在巴黎能夠昂首而行的閥閱世家,隻有十三個。
不過,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有,靠施舍過活,是個窮光蛋。
&rdquo 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對世事持這種看法,絕不會産生樂天達觀的态度。
人到了風燭殘年,唯有達觀,才能快樂。
在奧克塔夫生活的府第中,如果沒有老騎士莽莽撞撞的行為,縱然是在聖日耳曼區,這座府第也會以它冷冷清清的氣氛而引人注目。
德·蘇比拉納是南方人,有點瘋瘋癫癫,一肚子壞心眼。
德·馬利維爾夫人一心惦念兒子的身體,什麼事情也轉移不了她那種擔心,連自己身體有危險都不顧。
而且,她還借口體格虛弱,需要就醫,經常接待兩位著名的大夫,想赢得他們的友誼。
這兩位先生,一個是一派的首領,另一個是兩派對立的狂熱煽動者,因此見了面就争論不休,殊不知對科學和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興趣的人,覺得他們的話題有多麼枯燥乏味。
德·馬利維爾夫人則不然,她頭腦靈活,好奇心強,有時候倒聽得津津有味。
她總是挑起兩位醫生的話頭;不過也多虧有了他們,馬利維爾府裝飾典雅,但氣氛冷清的客廳,才總算時不時地有人高聲講話。
客廳裡有兩扇大窗戶,鑲着大塊玻璃,而不是小格玻璃,上面挂一幅綴滿金黃飾物的綠絲絨窗簾,好像專門用來吸收射進來的全部陽光似的。
窗外是一座僻靜的花園,一排排黃楊樹将園子隔得奇形怪狀;園子盡頭有一排椴樹,每年按時修剪三次,它們靜止不動的形象,仿佛把這個家庭的精神生活鮮明地展現出來。
年輕子爵的卧室,正好在客廳的樓上,建造時,為了保證下面這間主要客廳的美觀,隻好削減它的高度,讓它勉強保持夾層房間的規模。
奧克塔夫極端厭惡這間卧室,可是在父母面前,他卻不知誇了多少遍,生怕自己會無意暴露出内心的真實想法,讓人看出他對這個房間,乃至對整個府第有多麼厭惡。
他非常留戀綜合工科學校的那間小寝室,十分珍視那段生活,就因為那裡頗像寺院,給他一種隐居和幽靜的感覺。
奧克塔夫很早就想隐居避世,将一生獻給天主。
這個念頭吓壞了他的父母,尤其是侯爵,他本來就害怕暮年無人照顧,了解到兒子的這種意圖,又添了一層憂慮。
奧克塔夫研究了一些作家,好進一步了解宗教的道理;那些作家兩個世紀以來一直試圖解釋人是怎樣想的,人要做什麼。
經過一番研究,奧克塔夫的思想起了很大變化;可是,他父親的看法依然如故。
看到貴族青年埋頭讀書,侯爵就惶恐不安,擔心他們會堕落,這也是他盼望奧克塔夫盡快結婚的重要原因。
巴黎的暮秋,像春天一樣晴朗,大家都出遊玩賞。
德·馬利維爾夫人對兒子說:&ldquo你應當騎騎馬。
&rdquo奧克塔夫聽到這個建議,隻怕又要增加開銷,總是回答說:&ldquo親愛的母親,有什麼必要呢?我的騎術很好,再說,我也根本沒有興趣。
&rdquo由于父
那些大夫也都是聰明人,隻是對德·馬利維爾夫人說,她兒子沒有什麼其他疾病,患的僅僅是一種憂郁症,怏怏不樂,好發議論,這是像他這樣地位的當代青年人的通病。
他們提醒德·馬利維爾夫人說,她倒是應該多注意一下肺部。
這條壞消息在府内傳開了,要說傳播的途徑,主人是防不勝防的。
大家都想瞞着德·馬利維爾先生,然而,這種病的名稱到底傳到了他的耳中。
他模模糊糊地感到,自己晚年恐怕要過孤寂的生活了。
革命前,德·馬利維爾侯爵非常富有,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後來流亡國外,直到一八一四年,他才跟随國王重返法國,由于家财已被抄沒,他僅僅剩下兩三萬利弗爾年金。
侯爵以為自己已經落到了行乞的地步,他那始終脆弱的頭腦,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竭力讓奧克塔夫成親。
結婚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門第聲望,再就是一直折磨着他的财産問題。
兩者權衡,老侯爵依然看重門第聲望。
他在社交場合每逢講話,從來少不了這幾句開場白: &ldquo我可以提供一個顯赫的姓氏、一部&lsquo十分可靠&rsquo的家譜,它可以追溯到青年路易的十字軍時期。
據我所知,在巴黎能夠昂首而行的閥閱世家,隻有十三個。
不過,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有,靠施舍過活,是個窮光蛋。
&rdquo 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對世事持這種看法,絕不會産生樂天達觀的态度。
人到了風燭殘年,唯有達觀,才能快樂。
在奧克塔夫生活的府第中,如果沒有老騎士莽莽撞撞的行為,縱然是在聖日耳曼區,這座府第也會以它冷冷清清的氣氛而引人注目。
德·蘇比拉納是南方人,有點瘋瘋癫癫,一肚子壞心眼。
德·馬利維爾夫人一心惦念兒子的身體,什麼事情也轉移不了她那種擔心,連自己身體有危險都不顧。
而且,她還借口體格虛弱,需要就醫,經常接待兩位著名的大夫,想赢得他們的友誼。
這兩位先生,一個是一派的首領,另一個是兩派對立的狂熱煽動者,因此見了面就争論不休,殊不知對科學和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興趣的人,覺得他們的話題有多麼枯燥乏味。
德·馬利維爾夫人則不然,她頭腦靈活,好奇心強,有時候倒聽得津津有味。
她總是挑起兩位醫生的話頭;不過也多虧有了他們,馬利維爾府裝飾典雅,但氣氛冷清的客廳,才總算時不時地有人高聲講話。
客廳裡有兩扇大窗戶,鑲着大塊玻璃,而不是小格玻璃,上面挂一幅綴滿金黃飾物的綠絲絨窗簾,好像專門用來吸收射進來的全部陽光似的。
窗外是一座僻靜的花園,一排排黃楊樹将園子隔得奇形怪狀;園子盡頭有一排椴樹,每年按時修剪三次,它們靜止不動的形象,仿佛把這個家庭的精神生活鮮明地展現出來。
年輕子爵的卧室,正好在客廳的樓上,建造時,為了保證下面這間主要客廳的美觀,隻好削減它的高度,讓它勉強保持夾層房間的規模。
奧克塔夫極端厭惡這間卧室,可是在父母面前,他卻不知誇了多少遍,生怕自己會無意暴露出内心的真實想法,讓人看出他對這個房間,乃至對整個府第有多麼厭惡。
他非常留戀綜合工科學校的那間小寝室,十分珍視那段生活,就因為那裡頗像寺院,給他一種隐居和幽靜的感覺。
奧克塔夫很早就想隐居避世,将一生獻給天主。
這個念頭吓壞了他的父母,尤其是侯爵,他本來就害怕暮年無人照顧,了解到兒子的這種意圖,又添了一層憂慮。
奧克塔夫研究了一些作家,好進一步了解宗教的道理;那些作家兩個世紀以來一直試圖解釋人是怎樣想的,人要做什麼。
經過一番研究,奧克塔夫的思想起了很大變化;可是,他父親的看法依然如故。
看到貴族青年埋頭讀書,侯爵就惶恐不安,擔心他們會堕落,這也是他盼望奧克塔夫盡快結婚的重要原因。
巴黎的暮秋,像春天一樣晴朗,大家都出遊玩賞。
德·馬利維爾夫人對兒子說:&ldquo你應當騎騎馬。
&rdquo奧克塔夫聽到這個建議,隻怕又要增加開銷,總是回答說:&ldquo親愛的母親,有什麼必要呢?我的騎術很好,再說,我也根本沒有興趣。
&rdquo由于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