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1]
關燈
小
中
大
我認為,已經謄寫清楚的前六篇還隻是一堆相當不成形的文字,完全應該再修改一次。
修改時,應注意讓人到處都能更清楚地看到兩種不同的戰争,這樣所有思想就會有更清晰的含義、明确的指向和更具體的運用。
這兩種不同的戰争就是以戰勝對手為目的的戰争(無論是在政治上消滅他,還是僅使他無力抵抗,以便迫使他簽訂一個符合我們意願的和約),以及隻是要在其國家的邊境地區占領一些地方的戰争(無論是為了占據這些地方,還是為了在媾和時将其作為有用的交換手段)。
當然從一種戰争到另一種戰争之間必然有一些過渡性的戰争樣式,但是這兩種有着不同努力方向的戰争,其完全不同的本性[2]必然貫穿于一切方面,并将其互不相容的部分凸顯出來。
除了指出這兩種戰争實際上存在的區别以外,還應明确且準确地确定以下這一實際上同樣不可或缺的觀點:戰争無非是政治[3]以其他手段[4]的延續。
如果我們始終堅持這個觀點,就會更多地使考察前後一緻,一切問題就會更容易得到解決。
雖然這個觀點主要在第八篇中才發揮其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就必須對它進行透徹的闡述,而且這一觀點在修改前六篇時也應一并發揮作用。
對前六篇做這樣的修改,會去除書中的一些糟粕,彌補一些漏洞,可以把一些一般性的東西歸納成更明确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進攻》(各章的草稿已經寫好)應該被視為第六篇《防禦》的對應篇,并且應該根據上述更明确的觀點立即進行修改,這樣以後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而是可以更多地在修改前六篇時作為一個标準。
第八篇《戰争計劃》(關于整個戰争的準備)已經草拟出多個章節,但它們甚至還不能算作真正的素材,而隻是對大量材料的粗略加工。
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在真正寫作時再明确重點所在。
這些篇章已經達到了這一目的。
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後,立即着手修改第八篇。
修改時我主要是要貫徹上述兩個觀點,簡化一切内容,但同時也要使一切更具思想性。
我希望在這一篇中能夠澄清某些戰略家和政治家頭腦中的模糊觀點,至少要向世人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以及人們在一場戰争中到底應該考慮些什麼問題。
如果通過修改這第八篇能厘清我的思路,并充分确定戰争的大的輪廓線條,那麼此後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把這種思路帶到前六篇中去,讓戰争的這些輪廓線條在那裡也處處得到體現。
隻有到這個時候,我才着手修改前六篇。
假如我過早離世,使這項工作中斷,那麼現有的這些當然就隻能叫作一堆不成形的想法了。
它們将受到無休止的誤解,成為大量不成熟評論的動因,因為在這些問題上,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提筆寫下的突發奇想同樣很好,足以被他人引用和印刷發表,認為自己寫的内容就像二二得四一樣是無懈可擊的。
假如評論者也像我一樣花費這麼多精力,長年累月地思考這些問題,并且總是把它們與戰史進行對比,那麼他們在進行評論時自然就會更加慎重了。
盡管本書尚未成形,但我仍然相信,一位不持偏見、渴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讀者,在閱讀前六篇時對那些經過多年思考和對戰争潛心研究之後得到的果實不會視而不見,而且或許會從中發現可能在戰争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1827年7月10日于柏林 除了上面的《說明》以外,在作者的遺稿中還有下面一篇未完成的文章。
這篇文章看來是他在辭世前不久寫的。
在我辭世後,人們會發現這些關于大規模戰争引導[5]的手稿。
像目前這個樣子,這些手稿隻能視為彙集起來的素材,從中應建立起一個關于大規模戰争的理論。
對其中大部分内容,我尚不滿意,而第六篇隻能看作一種嘗試,我很想對這一篇進行徹底改寫,并另尋論述的方法。
不過人們在這些材料中看到的占據主要地位的主要觀點,我認為是關于戰争的正确觀點。
這些觀點是我始終面對現實進行多方面思考,以及始終記取戰史經驗教訓和與優秀軍人交往所受教益的結果。
第七篇《進攻》談到的問題是在倉促之中寫下來的。
在第八篇《戰争計劃》中,我本想更突出地指出戰争中政治和人文方面的不同。
我認為第一篇第一章是唯一已經完成的一章。
它至少指出了我在全書處處都要遵循的方向。
建立起有關大規模戰争的理
修改時,應注意讓人到處都能更清楚地看到兩種不同的戰争,這樣所有思想就會有更清晰的含義、明确的指向和更具體的運用。
這兩種不同的戰争就是以戰勝對手為目的的戰争(無論是在政治上消滅他,還是僅使他無力抵抗,以便迫使他簽訂一個符合我們意願的和約),以及隻是要在其國家的邊境地區占領一些地方的戰争(無論是為了占據這些地方,還是為了在媾和時将其作為有用的交換手段)。
當然從一種戰争到另一種戰争之間必然有一些過渡性的戰争樣式,但是這兩種有着不同努力方向的戰争,其完全不同的本性[2]必然貫穿于一切方面,并将其互不相容的部分凸顯出來。
除了指出這兩種戰争實際上存在的區别以外,還應明确且準确地确定以下這一實際上同樣不可或缺的觀點:戰争無非是政治[3]以其他手段[4]的延續。
如果我們始終堅持這個觀點,就會更多地使考察前後一緻,一切問題就會更容易得到解決。
雖然這個觀點主要在第八篇中才發揮其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就必須對它進行透徹的闡述,而且這一觀點在修改前六篇時也應一并發揮作用。
對前六篇做這樣的修改,會去除書中的一些糟粕,彌補一些漏洞,可以把一些一般性的東西歸納成更明确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進攻》(各章的草稿已經寫好)應該被視為第六篇《防禦》的對應篇,并且應該根據上述更明确的觀點立即進行修改,這樣以後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而是可以更多地在修改前六篇時作為一個标準。
第八篇《戰争計劃》(關于整個戰争的準備)已經草拟出多個章節,但它們甚至還不能算作真正的素材,而隻是對大量材料的粗略加工。
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在真正寫作時再明确重點所在。
這些篇章已經達到了這一目的。
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後,立即着手修改第八篇。
修改時我主要是要貫徹上述兩個觀點,簡化一切内容,但同時也要使一切更具思想性。
我希望在這一篇中能夠澄清某些戰略家和政治家頭腦中的模糊觀點,至少要向世人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以及人們在一場戰争中到底應該考慮些什麼問題。
如果通過修改這第八篇能厘清我的思路,并充分确定戰争的大的輪廓線條,那麼此後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把這種思路帶到前六篇中去,讓戰争的這些輪廓線條在那裡也處處得到體現。
隻有到這個時候,我才着手修改前六篇。
假如我過早離世,使這項工作中斷,那麼現有的這些當然就隻能叫作一堆不成形的想法了。
它們将受到無休止的誤解,成為大量不成熟評論的動因,因為在這些問題上,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提筆寫下的突發奇想同樣很好,足以被他人引用和印刷發表,認為自己寫的内容就像二二得四一樣是無懈可擊的。
假如評論者也像我一樣花費這麼多精力,長年累月地思考這些問題,并且總是把它們與戰史進行對比,那麼他們在進行評論時自然就會更加慎重了。
盡管本書尚未成形,但我仍然相信,一位不持偏見、渴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讀者,在閱讀前六篇時對那些經過多年思考和對戰争潛心研究之後得到的果實不會視而不見,而且或許會從中發現可能在戰争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1827年7月10日于柏林 除了上面的《說明》以外,在作者的遺稿中還有下面一篇未完成的文章。
這篇文章看來是他在辭世前不久寫的。
在我辭世後,人們會發現這些關于大規模戰争引導[5]的手稿。
像目前這個樣子,這些手稿隻能視為彙集起來的素材,從中應建立起一個關于大規模戰争的理論。
對其中大部分内容,我尚不滿意,而第六篇隻能看作一種嘗試,我很想對這一篇進行徹底改寫,并另尋論述的方法。
不過人們在這些材料中看到的占據主要地位的主要觀點,我認為是關于戰争的正确觀點。
這些觀點是我始終面對現實進行多方面思考,以及始終記取戰史經驗教訓和與優秀軍人交往所受教益的結果。
第七篇《進攻》談到的問題是在倉促之中寫下來的。
在第八篇《戰争計劃》中,我本想更突出地指出戰争中政治和人文方面的不同。
我認為第一篇第一章是唯一已經完成的一章。
它至少指出了我在全書處處都要遵循的方向。
建立起有關大規模戰争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