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着、惋惜着,但我們還是更高興了。

     “那麼,你為什麼不呆在白銀灘農場,要調到這個農場來?”我問她,“是不是白銀灘農場活苦?” “所有的農場都一個樣。

    活嘛,看人怎麼去幹了。

    ”她說着,有意地把額前的一絡頭發從廉價的尼龍紗巾中扯下來,并翻起眼睛看了看那绺頭發。

    這裡沒有鏡子,要有鏡子她就會走到它跟前去的。

    而在這一瞬間,她的臉上的确有一種照鏡子時的很蠢、很俏皮的表情。

    但她的頭發真的是很亮、很黑的。

    “既然離了婚,再呆在一個農場有啥意思?還是離得遠遠的好。

    你們的書記跟我們那書記是戰友,常去我們那兒。

    是你們的書記把我要來的。

    ” 停了一會,她又說:“你們這個書記不是個好東西!” “你怎麼知道?在我看來,他還算比較好的。

    ” “哼哼!”她鼻孔裡冷冷一笑。

    “男人嘛,我見得多了,一看他的眼睛就知道。

    ” 我想了想,這位書記的眼睛好象和别人并沒有什麼不同。

    也許是我一直沒有注意他的眼睛?但我立刻想到自己的眼睛。

    是不是她也從我的眼睛裡看到了什麼?我想起八年前所看到的情景,一切還都很清晰生動,猶如昨天發生的事情。

    不過我不能知道那時我的眼睛是什麼樣的。

    在一個自信很會觀察男人的女人面前,我得小心一點。

    我趕忙把眼睛移向别處,拿起她扛來的木棍思忖着,好象想把它派個什麼用場。

     這時,書記也爬上坡來,到了羊圈。

    幸好我們剛中斷了談話,她滿不在乎地站着,我在裝模作樣地幹活。

     “嗬,你們幹了不少嘛!”書記的情緒今天出奇地好。

    其實我們并沒有幹多少,書記從我旁邊走過,瞥了我一眼。

    我也瞥了他一眼。

    我沒有發現他的眼睛有什麼異常。

    他笑眯眯的,眼角放射出幾條飽經風霜的魚尾紋。

    這是個很機靈的人。

    在旁邊沒有人的時候,他對我的态度很好。

    這個隊原來号稱“鬼門關”,是全農場管得最嚴的一個隊,“文化大革命”後期又改作武裝連,負責看管農建師設在這裡的監獄。

    “九·一三”林彪事件以後,是由他來解散這所監獄的。

    但是,和社會上一樣,所謂解散,隻不過象一撮鹽溶化在一缸水裡,最後,鹽消失了,而整缸水都含有稀釋了的監獄的苦鹹味。

    我聽人說,他常告誡那些愛用拳頭棍棒敲人的群衆,“你們别把狗逼到牆根上羅!”雖然他還是把我們這種人比作狗,但在号召“痛打落水狗”的年代,這樣的話已經夠有人情味了。

    自他來了之後,“鬼門關”的制度的确寬了許多,農工們假日出門,甚至不打招呼也可以;“鬼門關”不怎麼象“鬼門關”了。

     他把笑眯眯的眼睛轉向她,走到她跟前,接過她手中的鐵鍬,掂了掂,說: “剛領的?口還沒有開哩。

    ” 說完,就将鍬口搭在墊木槽的粗石上,手腕使勁地壓住鍬把,嘩嘩地磨起來。

    他披着褪色的綠軍服,兩支袖子象撥浪鼓槌般搖來搖去,但姿勢很有力,矮墩墩的身軀半蹲着,更顯得結實粗壯。

    磨了好半天,他站起來,用拇指試了試鍬鋒,交給她: “看,這就好使了。

    你鏟幾下,利不利?” 她照他說的在羊糞上鏟了幾下,滿意地笑了。

     “嗯,真的,好使多了!” 書記很容易就改變了她原來對他的印象。

    這個書記真有辦法!我就沒有想到替她磨鍬,光會磨嘴皮了。

     我背對着他們,用鉛絲把一根根欄杆擰緊。

    現在是書記代替了我,和她埋柱子,風一陣陣傳來他們的說話聲。

     “曹書記,來這兒之前你在哪兒啦?” “哦,那時我在大草原上,錫林郭勒大草原,你知道嗎?我在那兒當騎兵。

    ” “嗬,那真是個好地方。

    ” “你去過?” “沒去過。

    我在電影上看的。

    那草原真漂亮……” “是呀,草原是塊寶地,尤其到了夏天。

    可是幾百裡不見人煙,更别說女人了。

    當兵的全是小夥子,有時候,真孤單呀……” 他也感到孤單過? “那你為啥不把老婆帶上?” “那時候我還沒娶老婆哩。

    再說,我還不夠資格,我才是個排長。

    在部隊,營長才許帶家屬。

    ” “你們那口子挺漂亮的,是不是在學校教書的那一個?” “唉,啥漂亮不漂亮!俗話說:‘當了三年兵,見了母豬都是雙眼皮的,何況我當了八年兵?!’我一複員回到老家就結婚了,管她漂亮不漂亮!” 曹書記的語氣有幾分懊喪。

    放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