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03章

關燈
伍德豪斯先生熱衷于按照自己的方式搞社交活動。

    他非常喜歡請他的朋友到他家來拜訪。

    由于種種綜合原因,由于他久居哈特費爾德宅子,由于他的脾氣溫和,也由于他的财富、他的房子和他的女兒,他便可以在自己小小的交際圈子裡,在很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左右他的客人們。

    處理這個圈子之外,他于其它家庭沒有多少交往。

    他害怕熬夜,也害怕大型晚會,除了遵循他的條件來訪的客人,其它熟人對他全不适合。

    他可算得上一份幸運,因為包括朗道斯宅子在内的海伯裡村教區和鄰近郊區的唐沃爾宅子——奈特裡先生的私宅——對他的習慣均有了解。

    在愛瑪的勸說下,他與最要好或者有選擇的客人共進一餐并非偶然。

    除非他自覺不堪忍受疲勞,他還是挺喜歡晚間聚會。

    一星期中,愛瑪難得遇到哪一天不能陪他玩撲克。

     韋斯頓夫婦和奈特裡先生來訪是出于真摯而持久的關系;一位肚子生活卻不堪孤獨的年輕人埃爾頓先生來訪,則是想以伍德豪斯先生家雅緻客廳中的社交活動,以及他女兒的嫣然微笑,填補自己閑暇夜晚的空虛孤寂,這種特權決不會面臨抛出門外的危險。

     除此之外,還有第二批常客。

    最常來的人中有貝茨太太、貝茨小姐和戈達德太太,三位女士幾乎總是一受到哈特費爾德宅子的邀請就到,而且常常是由馬車接送,伍德豪斯先生覺得對于詹姆士和馬匹來說,這算不得什麼。

    倘若一年僅有一次這種接送,到反而會引起埋怨。

     貝茨太太是海伯裡過去一位牧師的遺孀,她的年紀實在太大了,處了喝茶打撲克外,幾乎什麼也做不了。

    他與自己的獨生女兒在一起過着非常單調的生活。

    盡管處在這種不幸的境遇中,卻仍然能激起大家對一位無為的老太太所能産生的全部敬意。

    她女兒是一位即不年輕漂亮,有不富有的未婚女子,卻受到非同一般的愛戴。

    貝茨小姐受到的恩惠其實使她處于最糟不過的窘境,她本人缺乏自知之明也不會威脅那些可能憎恨他的人們,讓他們表面上對她表示尊敬。

    她從來沒有讓人感到容貌上的美,也沒有在心智方面有聰明過人的表現。

    她的年輕時代在不知不覺中逝去了,她的中年時光全都貢獻給照顧衰弱的母親,以及設法将一筆微小的收入盡可能派各種達用場。

    不過,她是個愉快的女人,任何人提起她時心中都不乏善意。

    創造如此奇迹的正是她自己無時不在的善意和知足的天性。

    她熱愛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幸福都關懷備至,對每個人的優點特别敏感關注。

    她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依傍如此傑出的米親而沉浸在大家的祝福中,周圍不但有如此衆多的好鄰居和好朋友,而且自己還有一個什麼都不缺的家。

    她有純樸而歡樂的天性,她有知足而感恩的精神,這些便是她與别人交往的橋梁,也是她自己深感幸運的寶藏。

    她能就芝麻小事誇誇其談,這正好符合伍德豪斯先生的胃口,因為那時些瑣細的交流和無害的閑言碎語。

     戈達德太太是一位女教師,供職于一所學校——那不是一所女子學校,不是一個專門學校,也不是任何專業性的學府,不是那種講長句雅言說滿篇廢話的地方,也不根據新教育體系和新道德準則将廣泛的知識與優雅的道德規範硬性結合——在那種的方,年輕女士們交付巨額費用,留下無用的知識——戈達德太太任教的是一所正牌的、可靠的老式寄宿學校,在這種學校了,數量适中的技能和學識以合理的價格出售,姑娘們或許會被引入歧途,自行亂撿些雞零狗碎的知識,因而根本沒有恢複原來神通本色的危險。

    戈達德太太的學校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且名不虛傳;因為大家聲稱說海伯裡是個非常有益健康的地方。

    她有一所大房子和大花園,給孩子們吃豐富而健康的食品,在夏天讓孩子們在太陽下盡情狂奔,到了冬天,她親手為子們包紮凍瘡。

    所以,看到四十個年輕的孩子排成兩行,偎在她身後去教堂,大家一點兒也不奇怪。

    她是個面孔平闆、母親模樣的女人,年輕時,她曾經辛勤勞作。

    于是便理所當然的認為,現在有權偶爾享受點諸如吃茶訪友一類的閑暇。

    另外,她以前接受過伍德豪斯先生的諸多善意,,所以便感到他時特别要求她離開她自己挂滿了刺繡裝飾的整潔客廳,隻要能離開,她就會湊到他的壁爐前,省自己幾枚六便士的硬币。

     這便是愛瑪覺得很容易随時聚攏起來的幾位女士,而且為了父親的緣故,她對自己有此能力頗感愉快。

    在她自己看來,韋斯頓太太不在的缺憾是無法彌補的。

    她看到父親顯得很舒暢,自己心中便感到喜悅,也為自己能夠應付自如而非常高興。

    但是,三位這種女人的低聲聒噪讓她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