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關燈
們更像是屬于魔法師召喚魔鬼和亡靈的手冊,而不是曆史哲學,一個魔幻世界;行為和畫像,在靈魂的形态上,看相術和系統學;曆史的假相化。

    &hellip&hellip最後一章隻能是&ldquo錢&rdquo!有人曾用他迷人的語言寫過錢嗎?現代的謎:錢。

     從&ldquo數字的意義&rdquo到&ldquo錢&rdquo&mdash&mdash一千張厚厚的紙,都是在三年内完成的,一個炸彈沒有爆炸是因為另一個炸彈(第一次世界大戰)燒斷了導火線。

     還有那些腳注!德國人肯定是喜歡腳注的。

    難道不是在同一時刻,奧托。

    蘭克正忙着在他關于亂倫主題、朱安先生、藝術與藝術家的論文上附加注釋嗎? 不管怎麼說,從注腳到書後的索引像從麥加到拉薩的一次徒步旅行,或者是從特爾斐到延巴克圖走個來回。

    除了施本格勒還有誰能聚集起像畢達哥拉斯、穆罕默德以及克羅姆韋爾這樣的人?一除了他,還有誰曾尋找佛教、斯多噶哲學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相互關系呢?誰又敢把輝煌的文藝複興時代說成是一個不幸的意外? 遊蕩街頭,頭腦中盡是令人頭暈目眩的資料出處。

    我開始想到在遙遠的過去那些類似的時期。

    現在看來,當時我是完全沉浸于書本中的。

    其中一段時間尤其清晰地進入了我的腦海,那是當我剛開始認識馬克西。

    施耐第格的時候。

    他在那兒,在離他住的考修斯科大街不遠處的一家縫紉用品店裡整理櫥窗。

    你好,陀思妥耶夫斯基:烏拉!在雪天裡來回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托爾斯泰、安德列夫、契河夫、阿茲巴謝夫還有奧勃拉莫夫的作品,我的一段新時期、新朋友、新的前景、新的悲痛。

    這些新朋友中的一位正是馬克西的表兄。

    他是從諾克高洛德來的一名内科醫生,年齡比我們都大得多,據說他是俄國猶太人,不過說是俄國人也一樣。

    因為他厭倦了家庭生活,所以他提議我們三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來打發夜裡的時間。

     我們學什麼呢?學雷絲特。

    F.沃特的社會學,但雷絲特。

    F.沃特隻是那位好醫生的跳闆,他實際上是跳進了那些在我們糟糕的知識領域裡沒有的科目&mdash&mdash魔法、符号、藥草學、水晶結構、《舊約》的預言者、卡爾。

    馬克思、革命技巧,等等。

    俄式茶爐裡總是滾着的。

    美味的三明治、熏鮮魚、魚子醬、好茶,一個骷髅挂在吊燈上,他很高興我們熟悉了俄國戲劇家和小說家,并且讀了克魯泡特金和巴枯甯的作品,但是&mdash&mdash我們了解真正的斯拉夫哲學家和思想家嗎?他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串我們全然不知的人名。

    我們被告知全歐洲都沒有像俄國這樣勇敢的思想家。

    在他看來,他們都是空想家、烏托邦者,向一切置疑的人。

    他們都是革命的,甚至是反動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是教堂的神父,一些是農民,一些是罪犯,還有一些人是真正的品德高尚者,但是他們都在努力建立一個新世界,迎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ldquo如果你查大不列颠百科全書的話,&rdquo我記得他這麼說,&ldquo你不會發現有關他們的任何資料,他們甚至沒有被提起。

    &rdquo他強調,這些俄國人所為之而奮鬥的并不是建立一種充滿知識文化的生活,而是一種&ldquo完美&rdquo的生活。

    他會對俄國語言中的巨大财富這一問題做大段演說,闡述即使與伊麗莎白的語言相比,它都有着多麼大的優越性。

    他會用他的母語為我們大聲朗誦普希金的作品,然後歎口氣,扔下書大叫:&ldquo有什麼用?我們現在是在美國,一個幻稚園!&rdquo他感到無聊,尤其對美國這個地方感到無聊。

    他的耐心幾乎全都是猶太式的,但他與美國猶太人幾乎沒有什麼相同之處,對他來說,美國代表了冷漠。

    他忘了談革命,事實上,我想他還忘了談大屠殺的恐怖。

    他感到自己正在自由的墳墓中逐漸被腐蝕。

    他曾說:&ldquo什麼時候你們一定會同我談關于法德沃夫的事。

    &rdquo但是我們沒有學得那麼深入。

    我們停在了雷絲特。

    F.沃特的社會學上。

    馬克西。

    施耐第格受不了這一點。

    可憐的馬克西已經被美國細菌毒害了,他想去滑雪,想打手球、網球、高爾夫,因此,在幾個月之後,學習小組解散了。

    我再沒聽到有人提起雷絲特。

    F.沃特。

    也再沒看到過他的那本巨作。

     也許出于補償,我開始讀赫伯特。

    斯賓塞的作品,它們更具有社會性!一天,我發現了一本他的自傳,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确實是個才華橫溢的人。

    盡管這本自傳有缺陷,可它還是體現了這一點,他隻身一人住在平瘠的高原上,從來談到過俄國、革命、薩德侯爵和愛。

    唯一讨論的就是社會問題,&ldquo因為靈魂放棄權利,所以頭腦必須統治。

    &rdquo &ldquo當生命疲憊時,&rdquo施本格勒說:&ldquo當一個人置身于大城市的人造土地上時(這是他們理智的世界),當一個人需要适當的理論來對自己展示生活時,道德就成為了問題。

    &rdquo 《西方的沒落》中的詞組、句子,有時甚至是一整段好像都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海、第一次閱讀印象就很深刻。

    之後,我又重讀、重抄了令我不解的段落。

    随便挑幾段都會像字母單詞一般不能從記憶裡拭去,&hellip&hellip &ldquo在世界舞台網絡之外,培養一種能作為統一體的千年有機文化史,再抓住它最深層的靈性&mdash&mdash這就是目的。

    &rdquo &ldquo隻有具備看透形而上學的洞察力才能感受到所發生事物的象征,并把一個事件提升為命運,一個自己就是自己命運的人(像拿破侖),不需要這種洞察力,因為在作為一個論據的自我與其他論據之間,存在着形而上學式的韻律的合諧,使他的決定像夢一般的肯定。

    &rdquo &ldquo從現實的立場來看世界,而不是從艾斯基勒斯、柏拉圖、但丁和高斯所站的高度來看,實際上是用鳥的前途來換取青蛙的前途。

    &rdquo &ldquo古代人作了各種預言、預示,隻是想知道未來,但隻有西方人才能塑造未來。

    第三帝國是德國人的理想,從費羅裡斯的遵守約雅教派的教義到尼采和易蔔生。

    &hellip&hellip每一位偉人都把自己的生命與一個永恒的早晨聯接在一起。

    亞曆山大的一生是一場驚人的大爆發,是一場用魔法從墳墓中喚回了荷馬時代的夢。

    拿破侖的一生是極其辛勞。

    不是為他自己,也不是為法國,而是為将來。

    &rdquo &ldquo從深遠的角度來看,&lsquo真理&rdquo思想家們在各自流派中盡力用文字闡述的東西并不重要,因為正如偉大的藝術一樣,隻有全部已成為俗套的流派本身才是基本要素。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問題&mdash&mdash問題的選擇。

    問題的内容形式。

    &hellip&hellip&ldquo &ldquo在這名義下産生了一種新的世界觀。

    &hellip&hellip随之在這個名義下産生了意識的意義,還有恐懼的來源,我們感到世界并不存在,&hellip&hellip人類給不可思議的事物命名,隻有野獸才不知道有謎存在。

    &hellip&hellip在這名義下,從野獸的肉體到人的形而上學轉變過程産生了。

    這是人類曆史上巨大的轉折點。

    &rdquo &ldquo真正的思想體系是無法存在的,因為沒有任何符号可以代替現實。

     深刻誠實的思想家們經常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被認知的事物都因為他們自身的結構而受到限制,所以它們永遠也達不到文字所表達的意思,&hellip&hellip 這是與每一位哲人的直覺相符的:生活的抽象原理隻能作為一種修辭,一種陳腐的格言。

    在它們下面,生活不斷地繼續着,最終,種族比語言更強有力。

    因此,在所有偉大的言詞之下,對生活真正産生影響的是思想家,而非無聲的制度。

    &ldquo &ldquo為了機器,人的生命變得可貴了。

    工作成了道德思想的語言;在十八世紀,所有語言貶義的含義都消失了。

    機器表達了人的思想,并促使人們相互協作。

    文化到了這一程度,整個地球都為之顫抖。

    &hellip&hellip這些機器的結構完全不像人類。

    他們更刻苦、更深奧和不可思議。

    &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