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花兒,大概是結結巴巴地開,也就遲遲尚未凋謝吧。
我心頭一陣郁悶,胃部沉甸甸的。
這不是由于喝酒的關系,而是因為一到緊急關頭,我的欲望就增加了重量,一種從我的肉體分離出來的抽象的結構就壓在我的肩上。
我感到它簡直是一具漆黑的、沉重的、鐵制的機床。
正如我多次叙述過的,我十分重視柏木促使我面對人生的那份親切或惡意。
中學時代,我曾把高班同學的短劍鞘弄壞了,那時我已經清楚看出自己沒有資格面對人生的光明的表面。
可是,柏木卻第一次教給我一條從内面走向人生的黑暗的近道。
乍看仿佛奔向毀滅,實則意外地富于術數,能把卑劣就地變成勇氣,把我們通稱為缺德的東西再次還原為純粹的熱能,這也可以叫做一種煉金術吧。
盡管如此,事實上盡管如此,這仍然是人生啊。
它能夠前進、獲得、推移和喪失。
即使它稱不上是典型的生,也具備生的所有機能。
如果在我們的眼睛所看不見的地方造化賦予我們的所有生都是無目的的,并以此作為前提,那麼它同其他通常的生,就愈發是同等價值的生了。
我想,就是柏木也不會說他沒有酩酊大醉吧。
我突然明白任何陰郁的認識裡,也會隐藏着足以使認識者陶醉的東西。
而且,酒好歹還是使人陶醉的。
……我們坐在褪了色并被蠶食了的杜鵑花的花用下。
我不明白房東姑娘為什麼會願意這樣陪着我。
我對自已故意使用了殘酷的表現,可我不明白這姑娘為什麼會被一股要“玷污”自身的沖動所驅使呢?人世間也可能有羞恥和充滿親切的無抵抗,但是姑娘卻一味将我的手放在她的微胖的小手上,就像落滿在午睡者身上的蒼蠅一樣。
長時間的接吻以及姑娘柔嫩的下巴颏兒的觸感,喚醒了我的欲望。
雖然這是我渴望已久的夢,但現實感卻是非常淡薄的。
欲望繞着别的軌道奔馳着。
灰白的陰沉的天空、竹林的沙沙聲、花大姐吸着杜鵑花的葉子拼命地登攀……這些東西依然毫無秩序地、零零散散地存在着。
毋甯說,我是想從将眼前的姑娘作為欲望的對象來思考的狀态中擺脫出來。
應該把它作為人生來思考。
應該把它作為為了前進和獲得的一道關口來思考。
倘使錯過眼前的機會,人生就将永遠不會再來探訪我了。
這麼一想,我的心就激動,可一旦付諸行動,卻又得手給巴,話兒難以流暢地傾吐出來。
這時,懸着一種萬平屈辱的回憶。
我應該毅然張口說話,即使結巴也要把事情抖落出來,把生占為己有!帕木那種刻薄的催促,“結巴!給巴!”那種毫不客氣的叫喚,在我的耳邊旋蕩,喚醒了我,鼓舞了我……我終于把手滑向她的衣袋的下擺。
這時候,金閣出現了。
這是一座充滿威嚴、憂郁而精緻的建築物。
是一座處處留下了剝落的金箔的奢侈的屍體似的建築物。
這座永恒澄明地浮現着的金閣,在既近又遠、既親又疏的不可思議的距離上出現了。
它屹立在我和我所志向的人生之間阻擋着我,起初它像是一幅工筆畫,精緻小巧,眼看就漸漸變大,在它那纖巧的模型裡,仿佛能看到幾乎包容整個世界的巨大金闊的呼應,它甚至掩埋着我四周的世界的每個角落,把這個世界的空間都完全填滿。
它像巨型的音樂充滿世界,惟有用這種音樂才能使世界成為充滿意義的東西。
有時候,我覺得金閣竟那樣地疏遠我,屹立在我之外,現在卻又完全包圍我,允許我在其結構内部占有我的位置。
房東姑娘走遠了,變小了,變成像灰塵一樣的小了。
姑娘既然被金閣拒絕,也就被我的人生拒絕。
處處被美緊密地包圍,我又怎能向人生伸手呢?就是從美的立場來看,它也有權利要求我死了這條心吧。
用一隻手去觸摸永遠,另一隻手去觸摸人生,這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對待人生的行為的意義,倘使在于對一瞬間發警忠實,并讓這一瞬間止步的話,或許金閣會知悉這種情況,短暫地取消對我的疏遠,而親自此做這一瞬間前來告訴我,我對人生的渴望是徒然的。
在人生中,化做永恒的瞬間可以使我們陶醉,然而比起這時的金閣這種化做瞬間的永恒的姿态來,它是微不足道的。
這一點,金閣是知悉的。
美的永恒的存在正是在這種時候就會真正阻礙我們的人生、使生受到毒害。
生讓我們從夾縫中急機到的瞬間的美在這樣的毒害面前簡直不是對手,将會馬上崩潰、毀滅,生本身也整個暴露在毀滅的淡菜色的光輝下。
……我完全沉灑在幻影的金閣懷抱裡,并不是很長的時間。
待我清醒過來時,金閣已經隐沒了。
其實它隻不過是一座如今依然存在的建築物而且。
它聳立在東北方向的遙遠的衣笠山麓,從這裡是不可能看見的。
那樣接受我、擁抱我的金閣幻影的時間,已經消逝了。
我躺在龜山公園的山岡頂上,四周隻有草花和慢慢飛翔的昆蟲,以及一個放肆地橫躺着的姑娘。
對我突然的畏縮,姑娘投以白眼,坐起身子來了,然後她把腰身扭過去,背向着我,從手提包裡掏出一面鏡子照了照。
她不言語,可是她的輕蔑卻千遍萬遍地刺着我的肌膚,宛如秋天的牛藤果紮在衣裳上一樣。
天空低垂。
輕輕的雨滴敲打在四周的草叢和杜鵑花的葉子上。
我們連忙站起身來,急匆匆地踏上了通向剛才所在亭榭的道路。
這一天給我留下了極其暗淡的印象,我們的郊遊凄楚地結束了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又不僅僅緣于此。
這天晚上就農前,東京方面給老師發來了一封電報,老師旋即向全寺廟的人宣布了電報的内容。
鶴川死了。
電文非常簡單,隻寫了他因事故而死亡。
後來才了解到詳情是這樣的:鶴川去世的頭天晚上曾到淺草他的伯父家,喝了一些他不常喝的酒,歸途在車站附近被一輛突然從小胡同裡駛出來的卡車撞倒在地,顱骨骨折,當場斃命。
全家人頓時束手無策,好不容易才想起應該給鹿苑寺發封電報時,已是事發後翌日的下午了。
我流下了家父死時都沒有流過的淚。
因為比起父親的死來,鶴川的死對我的關系更為重要。
自從認識柏木以後,我同鶴川的關系多少有點疏遠了。
如今失去了他,我更加值得,我同白晝的光明世界聯系的一縷細絲,由于他的死而完全斷掉了。
我為失去的白晝,為失去的光明,為失去的夏天而哭泣了! 我何嘗不想飛往東京去吊唁呢。
可是我沒有錢。
老師每月充其量隻給我五百元零花錢。
母親本來就很窮,一年預多給我寄一兩回錢,每回約獎二三百元。
母親所以清理了家産而寄居在加往郡的伯父家,也是因為父親死後她僅靠施主每月捐獻不足五百元的救濟米和政府發給的少得可憐的補助費難以為繼的緣故。
我沒能看見鶴川的遺體,也沒能參加他的葬禮,我困惑于不知怎樣才能在自己的心中确認錐川已經死亡了。
昔日他裹着白襯衫在透過樹葉縫隙篩落下來的陽光下蕩起波浪的腹部,如今依然在燃燒。
誰能想像到像他那樣專為光明而制造的、最适合于接受光明的肉體和精神,會被埋葬在墓土裡安息呢?他身上毫無夭折的征兆,盡管他能逃脫地所生的不安和憂愁,但他卻毫不具備類似死的因素。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才摔然故去的吧。
也許就像純血種的動物生命是很脆弱一樣,鶴川光是由生的純粹成分制造出來的,因此無法防禦死。
相反,應受詛咒的長壽卻仿佛得到了保證似的。
他所居住的世界是個透明的結構體。
對我來說,這個透明的結構體平時總是個高深莫測的謎。
由于他的死,這個謎就變得更加可怕了。
從旁邊駛出來的卡車,好像撞上了透明的一塵不染的玻璃,把這個透明的世界撞得粉碎了。
馬川不是病死,其本身是
我心頭一陣郁悶,胃部沉甸甸的。
這不是由于喝酒的關系,而是因為一到緊急關頭,我的欲望就增加了重量,一種從我的肉體分離出來的抽象的結構就壓在我的肩上。
我感到它簡直是一具漆黑的、沉重的、鐵制的機床。
正如我多次叙述過的,我十分重視柏木促使我面對人生的那份親切或惡意。
中學時代,我曾把高班同學的短劍鞘弄壞了,那時我已經清楚看出自己沒有資格面對人生的光明的表面。
可是,柏木卻第一次教給我一條從内面走向人生的黑暗的近道。
乍看仿佛奔向毀滅,實則意外地富于術數,能把卑劣就地變成勇氣,把我們通稱為缺德的東西再次還原為純粹的熱能,這也可以叫做一種煉金術吧。
盡管如此,事實上盡管如此,這仍然是人生啊。
它能夠前進、獲得、推移和喪失。
即使它稱不上是典型的生,也具備生的所有機能。
如果在我們的眼睛所看不見的地方造化賦予我們的所有生都是無目的的,并以此作為前提,那麼它同其他通常的生,就愈發是同等價值的生了。
我想,就是柏木也不會說他沒有酩酊大醉吧。
我突然明白任何陰郁的認識裡,也會隐藏着足以使認識者陶醉的東西。
而且,酒好歹還是使人陶醉的。
……我們坐在褪了色并被蠶食了的杜鵑花的花用下。
我不明白房東姑娘為什麼會願意這樣陪着我。
我對自已故意使用了殘酷的表現,可我不明白這姑娘為什麼會被一股要“玷污”自身的沖動所驅使呢?人世間也可能有羞恥和充滿親切的無抵抗,但是姑娘卻一味将我的手放在她的微胖的小手上,就像落滿在午睡者身上的蒼蠅一樣。
長時間的接吻以及姑娘柔嫩的下巴颏兒的觸感,喚醒了我的欲望。
雖然這是我渴望已久的夢,但現實感卻是非常淡薄的。
欲望繞着别的軌道奔馳着。
灰白的陰沉的天空、竹林的沙沙聲、花大姐吸着杜鵑花的葉子拼命地登攀……這些東西依然毫無秩序地、零零散散地存在着。
毋甯說,我是想從将眼前的姑娘作為欲望的對象來思考的狀态中擺脫出來。
應該把它作為人生來思考。
應該把它作為為了前進和獲得的一道關口來思考。
倘使錯過眼前的機會,人生就将永遠不會再來探訪我了。
這麼一想,我的心就激動,可一旦付諸行動,卻又得手給巴,話兒難以流暢地傾吐出來。
這時,懸着一種萬平屈辱的回憶。
我應該毅然張口說話,即使結巴也要把事情抖落出來,把生占為己有!帕木那種刻薄的催促,“結巴!給巴!”那種毫不客氣的叫喚,在我的耳邊旋蕩,喚醒了我,鼓舞了我……我終于把手滑向她的衣袋的下擺。
這時候,金閣出現了。
這是一座充滿威嚴、憂郁而精緻的建築物。
是一座處處留下了剝落的金箔的奢侈的屍體似的建築物。
這座永恒澄明地浮現着的金閣,在既近又遠、既親又疏的不可思議的距離上出現了。
它屹立在我和我所志向的人生之間阻擋着我,起初它像是一幅工筆畫,精緻小巧,眼看就漸漸變大,在它那纖巧的模型裡,仿佛能看到幾乎包容整個世界的巨大金闊的呼應,它甚至掩埋着我四周的世界的每個角落,把這個世界的空間都完全填滿。
它像巨型的音樂充滿世界,惟有用這種音樂才能使世界成為充滿意義的東西。
有時候,我覺得金閣竟那樣地疏遠我,屹立在我之外,現在卻又完全包圍我,允許我在其結構内部占有我的位置。
房東姑娘走遠了,變小了,變成像灰塵一樣的小了。
姑娘既然被金閣拒絕,也就被我的人生拒絕。
處處被美緊密地包圍,我又怎能向人生伸手呢?就是從美的立場來看,它也有權利要求我死了這條心吧。
用一隻手去觸摸永遠,另一隻手去觸摸人生,這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對待人生的行為的意義,倘使在于對一瞬間發警忠實,并讓這一瞬間止步的話,或許金閣會知悉這種情況,短暫地取消對我的疏遠,而親自此做這一瞬間前來告訴我,我對人生的渴望是徒然的。
在人生中,化做永恒的瞬間可以使我們陶醉,然而比起這時的金閣這種化做瞬間的永恒的姿态來,它是微不足道的。
這一點,金閣是知悉的。
美的永恒的存在正是在這種時候就會真正阻礙我們的人生、使生受到毒害。
生讓我們從夾縫中急機到的瞬間的美在這樣的毒害面前簡直不是對手,将會馬上崩潰、毀滅,生本身也整個暴露在毀滅的淡菜色的光輝下。
……我完全沉灑在幻影的金閣懷抱裡,并不是很長的時間。
待我清醒過來時,金閣已經隐沒了。
其實它隻不過是一座如今依然存在的建築物而且。
它聳立在東北方向的遙遠的衣笠山麓,從這裡是不可能看見的。
那樣接受我、擁抱我的金閣幻影的時間,已經消逝了。
我躺在龜山公園的山岡頂上,四周隻有草花和慢慢飛翔的昆蟲,以及一個放肆地橫躺着的姑娘。
對我突然的畏縮,姑娘投以白眼,坐起身子來了,然後她把腰身扭過去,背向着我,從手提包裡掏出一面鏡子照了照。
她不言語,可是她的輕蔑卻千遍萬遍地刺着我的肌膚,宛如秋天的牛藤果紮在衣裳上一樣。
天空低垂。
輕輕的雨滴敲打在四周的草叢和杜鵑花的葉子上。
我們連忙站起身來,急匆匆地踏上了通向剛才所在亭榭的道路。
這一天給我留下了極其暗淡的印象,我們的郊遊凄楚地結束了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又不僅僅緣于此。
這天晚上就農前,東京方面給老師發來了一封電報,老師旋即向全寺廟的人宣布了電報的内容。
鶴川死了。
電文非常簡單,隻寫了他因事故而死亡。
後來才了解到詳情是這樣的:鶴川去世的頭天晚上曾到淺草他的伯父家,喝了一些他不常喝的酒,歸途在車站附近被一輛突然從小胡同裡駛出來的卡車撞倒在地,顱骨骨折,當場斃命。
全家人頓時束手無策,好不容易才想起應該給鹿苑寺發封電報時,已是事發後翌日的下午了。
我流下了家父死時都沒有流過的淚。
因為比起父親的死來,鶴川的死對我的關系更為重要。
自從認識柏木以後,我同鶴川的關系多少有點疏遠了。
如今失去了他,我更加值得,我同白晝的光明世界聯系的一縷細絲,由于他的死而完全斷掉了。
我為失去的白晝,為失去的光明,為失去的夏天而哭泣了! 我何嘗不想飛往東京去吊唁呢。
可是我沒有錢。
老師每月充其量隻給我五百元零花錢。
母親本來就很窮,一年預多給我寄一兩回錢,每回約獎二三百元。
母親所以清理了家産而寄居在加往郡的伯父家,也是因為父親死後她僅靠施主每月捐獻不足五百元的救濟米和政府發給的少得可憐的補助費難以為繼的緣故。
我沒能看見鶴川的遺體,也沒能參加他的葬禮,我困惑于不知怎樣才能在自己的心中确認錐川已經死亡了。
昔日他裹着白襯衫在透過樹葉縫隙篩落下來的陽光下蕩起波浪的腹部,如今依然在燃燒。
誰能想像到像他那樣專為光明而制造的、最适合于接受光明的肉體和精神,會被埋葬在墓土裡安息呢?他身上毫無夭折的征兆,盡管他能逃脫地所生的不安和憂愁,但他卻毫不具備類似死的因素。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才摔然故去的吧。
也許就像純血種的動物生命是很脆弱一樣,鶴川光是由生的純粹成分制造出來的,因此無法防禦死。
相反,應受詛咒的長壽卻仿佛得到了保證似的。
他所居住的世界是個透明的結構體。
對我來說,這個透明的結構體平時總是個高深莫測的謎。
由于他的死,這個謎就變得更加可怕了。
從旁邊駛出來的卡車,好像撞上了透明的一塵不染的玻璃,把這個透明的世界撞得粉碎了。
馬川不是病死,其本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