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九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圻水羅良制妻魯氏年二十七歲出痘,遍身紅斑如蚊迹,衆醫視之,皆曰不治,請予往。
予視其神識精明,語言清亮,診其六脈調勻,問其飲食如常,大小便調,不煩不渴,但遍身紅斑,稠密無縫,色且豔。
予曰:此夾斑痘證也。
魯畏死,乞救甚哀。
予曰:此病非吾不能治。
斑痘相雜,故難識耳。
解去其斑則痘自見,汝切勿憂!亟作荊防敗毒散加元參、升麻,作大劑一服,次早視之,則斑迹不見,痘粒可摸矣。
再進一服,其痘起發,調理半月而安。
圻水汪白石女方二歲,出痘遍身,紅點大小相雜,無有空處。
白石曰:此女難治。
予曰:此斑疹夾痘證也。
乃教吾次男邦孝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元參、連翹、牛蒡子、淡竹葉、木通,一服減十之三,再服減十之七,三服痘磊落明白。
白石曰:先生神術也。
本邑各衙出痘,先二衙一子一女出,長子後發熱見紅斑,予疑是夾斑證,三四日後,其斑盡收,熱退身涼,痘不出。
四衙小男女正出痘,一子發熱亦出紅斑,亦亡恙。
乃信人有不出痘者,或發斑,或發疹,或發水痘,皆可折過也,必在正出痘時方論。
英山鄭鬥門一子,出痘将見形,作癢不能禁,亟請予治,迎謂曰:吾隻此子,今痘作癢奈何?予曰:起發時作癢者逆也,貫膿時作癢者逆也,将靥時作癢者險也。
險者可治,逆者不可治。
出見便癢,經傳中原無是證,待吾思之。
頃之,予謂之曰:吾思仲景《傷寒正理論》傷寒正理論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之誤。
雲:太陽經病身癢者,此邪在表,欲出不得出也,桂枝麻黃各半湯。
陽明經病,皮中如蟲行者,此肌肉虛也,建中湯。
令嗣身癢,正是痘欲出不得出,與太陽證同,非陽明肌肉虛證也。
乃以各半湯方内去桂、杏,加升麻、葛根、牛蒡子,一服而癢止,痘出甚密。
留予守治,半月而安。
鬥門謝曰:非公達仲景之妙,安能有此子也! 吾第七子婦徐患痘,大熱大渴,眼紅唇裂,自利清水,妄見妄語,循衣摸床,遍身紅斑,俱如蚊迹,皆逆證也。
人皆危之。
予議曰:此毒在三焦,表裡俱熱,非大發大下之劑,不可救也。
乃以通聖散全料大劑與之,才一劑而前證悉去,痘即出現甚密;複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防風、金銀花、連翹、桔梗,調理愈。
其痘自下收起,亦奇事也。
圻水羅野松年十六出痘,其父月湖延予視之。
予往,先有張醫在。
張之言曰:凡出痘者,春夏為順,秋冬為逆。
今冬出痘,時逆也;痘起發頭面要腫,今被寒氣郁遏,毒不得出,故頭面不腫,證逆也。
奈何?予曰:不然。
春夏為順,秋冬為逆,非以時言,以痘疹言也。
蓋春夏者,發生長養之令也;秋冬者,收斂閉藏之令也。
痘本陽毒,自出現而起發,自起發而成膿,如苗而秀,秀而實,故曰春夏為順。
如應出不出,應發不發,謂之陷伏,故曰秋冬為逆。
頭面不腫者,順痘也;頭面浮腫者,險痘也;頭面預腫者,逆痘也。
今痘本磊落,尖圓堅實,其毒輕微,故起發而頭面不腫。
若頂平根闊,肌肉鮮紅,此為毒甚,不待起發,而頭面先腫矣。
張曰:起發大遲,由虛寒始,宜服溫補。
予曰:痘無病,不須服藥。
吾觀此痘紅潤鮮明,表氣實;大小便調,裡氣實也。
無熱無渴,無他病也。
于此補之,謂之實實。
公且止!吾計十數日必收靥矣。
果未嘗進一刀圭藥也。
徽人吳印墩子出痘,胡三溪邀予同往視之。
磊落紅活,順痘也。
其兒脾胃素弱,起發略遲,複請醫萬世喬,見不起發,謂其氣虛,妄投陳氏木香散一劑,痘轉平不起。
又投陳氏異功散一劑,其家驚懼,再請予同三溪視之,曰:噫!死矣! 圻水一屠家子出痘,正貫膿時,請一巫者,誦呪噀水解厭後,忽加瘙癢,痘形平塌,其色青白而氣腥臭。
予往視之,曰:此犯房室穢氣也。
急令買膠棗一觔,燒煙熏之,瘡轉紅活而癢亦止。
問其故?老巫他往,而子代之,有房事。
邑人胡半峯子五歲出痘,起發時頂平而陷,請予視之。
予曰:順痘也。
凡出痘者,以氣血和平為主,尖圓堅實者,氣也;紅活明潤者,血也;紅活平陷者,血至而氣不足也;圓實而色白者,氣至而血不足也;平塌灰白者,氣血俱不足也;焮腫紅綻,氣血俱有熱也。
令嗣痘出即密,時日未到,氣血未周,以漸起發,得其常也,故曰順痘,不須服藥。
已果然。
圻水汪沙溪子痘出膿成,時頭面腹背皆飽滿,惟手足自肘膝至掌指猶未起發。
予驚曰:脾主四肢,此子脾胃何甚弱也?祖母葉氏曰:吾孫生三日,母即死,是吾嚼粥飯養大也。
予用建中湯加黃芪、防風,隻一服而疹盡起腫作膿矣。
時沙溪夫婦信奉魯湖黑神于家,此子寄名于神,未出痘先,神降童雲,壇保吾老黑承管,隻要痘出得少。
至是痘甚密,予等朝夕笑玩,以計逐之使去。
圻水李望松在監時,其子一歲,在家中出痘,請吾往視之。
起發時,都是水痘。
予曰:痘乃胎痘,五髒各具一證,肝為水疱,肺為膿疱,心為斑,脾為疹,腎為黑陷。
此乃肝髒之證,喜皮厚肉堅而色蒼蠟。
若皮薄色嬌,不可治也。
乃以四君子湯加黃芪、防風、牛蒡子,母子同服,十三日安。
邑令梁厚村子出痘,起發時多成膿疱,請予治之。
予告之曰:此險痘也,治晚矣!公曰:但盡爾術。
越二日,瘙癢作而死。
英山鄭兩川子九歲出痘,起發時額上兩頰皆成水疱。
吾曰:逆痘,不可治也。
痘證自有次序,初出一點,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而毒解矣。
如苗而秀,秀而實。
今方苗而秀,吾恐早發還先萎也。
七日後更論。
未及七日,大癢而死。
一男子年二十餘,出痘甚密,起發時腫異常,面如錫餅,形狀可畏,人皆危之。
予所喜者,飲食如常,大小便調,安靜而睡。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痘疹無疾,不須服藥。
色白者痘出太多,氣血未能周遍也,數日之後,自然收靥矣。
果二十餘日安。
一小兒出痘甚密,不甚起發,面如錫餅,食少而渴。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此兒無吐瀉裡虛之證,不可用也。
乃以保元湯加當歸、赤芍藥、防風、桔梗、牛蒡子,調理而安。
一婦人二十四五,出痘甚密,面腫甚,身無完膚,七八日後,眉心唇上有成血漿者,或謂正當作膿之時。
予曰:未也。
面瘡帶赤,猶是血也。
未曾化水,遽爾成膿,此惡候也,後必潰爛死。
果然。
一小兒起發作癢,予曰:諸癢為虛。
此非虛也,乃火邪也。
人以湯沃之,火炙而癢,可以例推。
乃用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紫背浮萍,隻一服而癢止。
一小兒痘起發時,痘瘡作痛而呻吟。
予曰:痘脹作痛者佳,膿成痛自止矣。
今痛太甚者,血熱也。
升麻葛根加紅花、連翹、牛蒡子、忍冬花,服之即止。
邑令朱雲閣子出痘,至起發時,項後手背有二痘變黑者,摸之則痛,此痘疔也。
急取胭脂數帖,水浸取汁塗之,盡汁而止。
次日視之,已紅瑩起發矣。
邑人汪我溪子出痘,起發時有變黑者,予以雲閣子之事語之,教取胭脂汁塗之。
其内周氏不聽。
予謂我溪曰:不用吾言,蔓延不可為也。
後果一身盡成黑痘而塌,複出一層又塌,如此者三而卒。
王思泉子出痘起發,時漸變黑,急請予治,已蔓延一身矣。
其兄少峯議曰:吾聞痘瘡變黑歸腎者不治。
公謂何如?予曰:黑痘有二證:一則幹枯變黑者,此名倒陷,乃邪火太熾,真水已涸,故曰歸腎不治;一則痘色變黑,未至幹塌,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也。
令侄之痘,正是此類,吾能治之。
乃用當歸梢、生地黃、赤芍藥、酒紅花以涼血,黃芪、人參、生甘草以瀉火補元氣,酒炒芩、連、牛蒡子、連翹、升麻以解毒,防風、荊芥以疏表,每劑入燒人屎一錢,連進十三劑,痘色轉紅,膿成而收靥矣。
少峯曰:吾未見能治黑痘者,人奪天巧,信哉! 李良臣子出痘,至起發時,變黑而幹,急延予治,乃問其大小便何如?乳母答曰:自初發熱,到今未大便。
曰:此熱盛于内,宜急解之。
因制一方,用麻黃酒蜜拌炒焦黑、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屎,水煎服;外用膽導法,取下燥屎,痘轉紅活。
後以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收靥而安。
圻水汪白石子出痘方八歲,請予治。
起發時有黑枯者,予曰:此痘疔也。
用四聖散,胭脂汁調,銀簪撥開痘頭塗之,即轉紅活,亦不延蔓。
數日後,應收不收,問之,不解已七日矣,知其腸肉燥結。
其家信佛事禁殺,予強取豬肉爛煮和汁與食,果腸潤便通,痘旋收靥。
英山鄭鄫子出痘,請予往治。
起發時,肩膊腰臀間,有數個幹黑者,急以胭脂塗調四聖散,銀簪撥開痘頂,入藥于中,須臾起發紅活,亦不延蔓。
時鄫叔鄭鬥門善醫,同在調理,因問予曰:痘瘡變黑,有可治,有不可治者,何也?予曰:痘瘡變黑,其證為逆,治之貴早,不可緩也。
緩則延蔓傳變,倏出倏沒,迤逦而死矣。
治此痘者,亦有數法:如四圍有水中心黑陷者,隻用胭脂塗法,須頻頻作之,直待轉紅起胖而止。
如痘子幹黑,根腳堅硬者,可用四聖散,即今之治法也。
若皮肉不活,根腳不腫者,決死勿治。
予視其神識精明,語言清亮,診其六脈調勻,問其飲食如常,大小便調,不煩不渴,但遍身紅斑,稠密無縫,色且豔。
予曰:此夾斑痘證也。
魯畏死,乞救甚哀。
予曰:此病非吾不能治。
斑痘相雜,故難識耳。
解去其斑則痘自見,汝切勿憂!亟作荊防敗毒散加元參、升麻,作大劑一服,次早視之,則斑迹不見,痘粒可摸矣。
再進一服,其痘起發,調理半月而安。
圻水汪白石女方二歲,出痘遍身,紅點大小相雜,無有空處。
白石曰:此女難治。
予曰:此斑疹夾痘證也。
乃教吾次男邦孝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元參、連翹、牛蒡子、淡竹葉、木通,一服減十之三,再服減十之七,三服痘磊落明白。
白石曰:先生神術也。
本邑各衙出痘,先二衙一子一女出,長子後發熱見紅斑,予疑是夾斑證,三四日後,其斑盡收,熱退身涼,痘不出。
四衙小男女正出痘,一子發熱亦出紅斑,亦亡恙。
乃信人有不出痘者,或發斑,或發疹,或發水痘,皆可折過也,必在正出痘時方論。
英山鄭鬥門一子,出痘将見形,作癢不能禁,亟請予治,迎謂曰:吾隻此子,今痘作癢奈何?予曰:起發時作癢者逆也,貫膿時作癢者逆也,将靥時作癢者險也。
險者可治,逆者不可治。
出見便癢,經傳中原無是證,待吾思之。
頃之,予謂之曰:吾思仲景《傷寒正理論》傷寒正理論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之誤。
雲:太陽經病身癢者,此邪在表,欲出不得出也,桂枝麻黃各半湯。
陽明經病,皮中如蟲行者,此肌肉虛也,建中湯。
令嗣身癢,正是痘欲出不得出,與太陽證同,非陽明肌肉虛證也。
乃以各半湯方内去桂、杏,加升麻、葛根、牛蒡子,一服而癢止,痘出甚密。
留予守治,半月而安。
鬥門謝曰:非公達仲景之妙,安能有此子也! 吾第七子婦徐患痘,大熱大渴,眼紅唇裂,自利清水,妄見妄語,循衣摸床,遍身紅斑,俱如蚊迹,皆逆證也。
人皆危之。
予議曰:此毒在三焦,表裡俱熱,非大發大下之劑,不可救也。
乃以通聖散全料大劑與之,才一劑而前證悉去,痘即出現甚密;複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防風、金銀花、連翹、桔梗,調理愈。
其痘自下收起,亦奇事也。
圻水羅野松年十六出痘,其父月湖延予視之。
予往,先有張醫在。
張之言曰:凡出痘者,春夏為順,秋冬為逆。
今冬出痘,時逆也;痘起發頭面要腫,今被寒氣郁遏,毒不得出,故頭面不腫,證逆也。
奈何?予曰:不然。
春夏為順,秋冬為逆,非以時言,以痘疹言也。
蓋春夏者,發生長養之令也;秋冬者,收斂閉藏之令也。
痘本陽毒,自出現而起發,自起發而成膿,如苗而秀,秀而實,故曰春夏為順。
如應出不出,應發不發,謂之陷伏,故曰秋冬為逆。
頭面不腫者,順痘也;頭面浮腫者,險痘也;頭面預腫者,逆痘也。
今痘本磊落,尖圓堅實,其毒輕微,故起發而頭面不腫。
若頂平根闊,肌肉鮮紅,此為毒甚,不待起發,而頭面先腫矣。
張曰:起發大遲,由虛寒始,宜服溫補。
予曰:痘無病,不須服藥。
吾觀此痘紅潤鮮明,表氣實;大小便調,裡氣實也。
無熱無渴,無他病也。
于此補之,謂之實實。
公且止!吾計十數日必收靥矣。
果未嘗進一刀圭藥也。
徽人吳印墩子出痘,胡三溪邀予同往視之。
磊落紅活,順痘也。
其兒脾胃素弱,起發略遲,複請醫萬世喬,見不起發,謂其氣虛,妄投陳氏木香散一劑,痘轉平不起。
又投陳氏異功散一劑,其家驚懼,再請予同三溪視之,曰:噫!死矣! 圻水一屠家子出痘,正貫膿時,請一巫者,誦呪噀水解厭後,忽加瘙癢,痘形平塌,其色青白而氣腥臭。
予往視之,曰:此犯房室穢氣也。
急令買膠棗一觔,燒煙熏之,瘡轉紅活而癢亦止。
問其故?老巫他往,而子代之,有房事。
邑人胡半峯子五歲出痘,起發時頂平而陷,請予視之。
予曰:順痘也。
凡出痘者,以氣血和平為主,尖圓堅實者,氣也;紅活明潤者,血也;紅活平陷者,血至而氣不足也;圓實而色白者,氣至而血不足也;平塌灰白者,氣血俱不足也;焮腫紅綻,氣血俱有熱也。
令嗣痘出即密,時日未到,氣血未周,以漸起發,得其常也,故曰順痘,不須服藥。
已果然。
圻水汪沙溪子痘出膿成,時頭面腹背皆飽滿,惟手足自肘膝至掌指猶未起發。
予驚曰:脾主四肢,此子脾胃何甚弱也?祖母葉氏曰:吾孫生三日,母即死,是吾嚼粥飯養大也。
予用建中湯加黃芪、防風,隻一服而疹盡起腫作膿矣。
時沙溪夫婦信奉魯湖黑神于家,此子寄名于神,未出痘先,神降童雲,壇保吾老黑承管,隻要痘出得少。
至是痘甚密,予等朝夕笑玩,以計逐之使去。
圻水李望松在監時,其子一歲,在家中出痘,請吾往視之。
起發時,都是水痘。
予曰:痘乃胎痘,五髒各具一證,肝為水疱,肺為膿疱,心為斑,脾為疹,腎為黑陷。
此乃肝髒之證,喜皮厚肉堅而色蒼蠟。
若皮薄色嬌,不可治也。
乃以四君子湯加黃芪、防風、牛蒡子,母子同服,十三日安。
邑令梁厚村子出痘,起發時多成膿疱,請予治之。
予告之曰:此險痘也,治晚矣!公曰:但盡爾術。
越二日,瘙癢作而死。
英山鄭兩川子九歲出痘,起發時額上兩頰皆成水疱。
吾曰:逆痘,不可治也。
痘證自有次序,初出一點,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而毒解矣。
如苗而秀,秀而實。
今方苗而秀,吾恐早發還先萎也。
七日後更論。
未及七日,大癢而死。
一男子年二十餘,出痘甚密,起發時腫異常,面如錫餅,形狀可畏,人皆危之。
予所喜者,飲食如常,大小便調,安靜而睡。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痘疹無疾,不須服藥。
色白者痘出太多,氣血未能周遍也,數日之後,自然收靥矣。
果二十餘日安。
一小兒出痘甚密,不甚起發,面如錫餅,食少而渴。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此兒無吐瀉裡虛之證,不可用也。
乃以保元湯加當歸、赤芍藥、防風、桔梗、牛蒡子,調理而安。
一婦人二十四五,出痘甚密,面腫甚,身無完膚,七八日後,眉心唇上有成血漿者,或謂正當作膿之時。
予曰:未也。
面瘡帶赤,猶是血也。
未曾化水,遽爾成膿,此惡候也,後必潰爛死。
果然。
一小兒起發作癢,予曰:諸癢為虛。
此非虛也,乃火邪也。
人以湯沃之,火炙而癢,可以例推。
乃用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紫背浮萍,隻一服而癢止。
一小兒痘起發時,痘瘡作痛而呻吟。
予曰:痘脹作痛者佳,膿成痛自止矣。
今痛太甚者,血熱也。
升麻葛根加紅花、連翹、牛蒡子、忍冬花,服之即止。
邑令朱雲閣子出痘,至起發時,項後手背有二痘變黑者,摸之則痛,此痘疔也。
急取胭脂數帖,水浸取汁塗之,盡汁而止。
次日視之,已紅瑩起發矣。
邑人汪我溪子出痘,起發時有變黑者,予以雲閣子之事語之,教取胭脂汁塗之。
其内周氏不聽。
予謂我溪曰:不用吾言,蔓延不可為也。
後果一身盡成黑痘而塌,複出一層又塌,如此者三而卒。
王思泉子出痘起發,時漸變黑,急請予治,已蔓延一身矣。
其兄少峯議曰:吾聞痘瘡變黑歸腎者不治。
公謂何如?予曰:黑痘有二證:一則幹枯變黑者,此名倒陷,乃邪火太熾,真水已涸,故曰歸腎不治;一則痘色變黑,未至幹塌,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也。
令侄之痘,正是此類,吾能治之。
乃用當歸梢、生地黃、赤芍藥、酒紅花以涼血,黃芪、人參、生甘草以瀉火補元氣,酒炒芩、連、牛蒡子、連翹、升麻以解毒,防風、荊芥以疏表,每劑入燒人屎一錢,連進十三劑,痘色轉紅,膿成而收靥矣。
少峯曰:吾未見能治黑痘者,人奪天巧,信哉! 李良臣子出痘,至起發時,變黑而幹,急延予治,乃問其大小便何如?乳母答曰:自初發熱,到今未大便。
曰:此熱盛于内,宜急解之。
因制一方,用麻黃酒蜜拌炒焦黑、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屎,水煎服;外用膽導法,取下燥屎,痘轉紅活。
後以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收靥而安。
圻水汪白石子出痘方八歲,請予治。
起發時有黑枯者,予曰:此痘疔也。
用四聖散,胭脂汁調,銀簪撥開痘頭塗之,即轉紅活,亦不延蔓。
數日後,應收不收,問之,不解已七日矣,知其腸肉燥結。
其家信佛事禁殺,予強取豬肉爛煮和汁與食,果腸潤便通,痘旋收靥。
英山鄭鄫子出痘,請予往治。
起發時,肩膊腰臀間,有數個幹黑者,急以胭脂塗調四聖散,銀簪撥開痘頂,入藥于中,須臾起發紅活,亦不延蔓。
時鄫叔鄭鬥門善醫,同在調理,因問予曰:痘瘡變黑,有可治,有不可治者,何也?予曰:痘瘡變黑,其證為逆,治之貴早,不可緩也。
緩則延蔓傳變,倏出倏沒,迤逦而死矣。
治此痘者,亦有數法:如四圍有水中心黑陷者,隻用胭脂塗法,須頻頻作之,直待轉紅起胖而止。
如痘子幹黑,根腳堅硬者,可用四聖散,即今之治法也。
若皮肉不活,根腳不腫者,決死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