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九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若起發有水,頂平而黑者,宜内服涼血解毒藥加燒人屎,外用胭脂塗法。
若大便不通者,此裡熱熏蒸得之,宜内服四物三黃湯,外用膽導法,得利後而變紅活也。
若洩瀉者,此虛寒也,宜用保元湯加木香、桂。
如盡幹黑煩躁悶亂者,決死不可治。
鬥門稱善。
李廷讓子四歲出痘,十日後,予視之,見其痘頂平陷,根窠紅紫,昏睡不食。
予曰:不可救也。
次日死。
張月山妹出痘,起發止空殼,延予視之。
予曰:此氣有餘而血不足也,責在肝經。
用四物湯、小柴胡湯服之,雖作膿,亦未飽滿而收。
予曰:凡痘瘡不成膿,或膿少者,皆發癰毒。
此足厥陰肝病,必發項疽。
已果然。
予長子邦忠三歲出痘。
先君年八十,始得一孫,與先母珍愛甚笃。
至膿成将靥時,忽作洩瀉,瘡變灰白。
先君曰:此虛寒證。
命作木香散服之。
未盡其劑,洩止瘡複紅活。
時鄰居民曾顯榮長子出痘密甚,将靥,亦作洩瀉,痘變灰白,又作癢,亟來請藥。
先君即以前未盡劑姑與服之,洩亦止,而瘡轉紅活不癢矣。
郡别駕壬峯蕭公女七歲出痘,請杜近林治之,連服保元湯。
公因瘡密憂甚,延予視之。
予曰:表裡俱實,雖密,順痘也,不必服藥。
公江西永豐人,彼處出痘者,專食雞。
予以理實告,雞不可食。
公不聽,日取大雞爛煮,以汁飲之。
至膿成将靥時,忽大洩,日夜五六次,所下皆清水,公命止之。
全曰:裡氣太實,正須洩耳。
次日,洩益甚。
予視其痘飽滿紅活,不與服藥。
公怒曰:吾女好痘,莫有失也。
予曰:保無他。
杜亦惑之,欲進肉豆蔻丸,予止之。
至第三日大洩水一行,予告公曰:洩止矣!公問未服藥何以止?予曰:此坐飲雞汁太多,水留腸胃之中,今洩者,名蓄水洩也,水盡洩自止。
與四君子湯加陳皮調理而安。
公甚稱服。
一小兒痘本輕疏,因傷食腹痛而嘔,用平胃散加砂仁、藿香葉、煨生姜而嘔止。
一小兒因食生冷,傷脾胃而嘔,痘變灰白,用錢氏異功散加砂仁、丁香、桂而嘔止。
一小兒痘密甚,喉舌都是,将靥時,嗆水嘔食,雜膿血痂皮痰涎而出,用甘桔湯加牛蒡子頻呷之,調理而安。
一小兒膿成将靥,忽作幹嘔,雖不飲食,當忽自嘔哕。
予視其痘不作膿,不滿頂,曰:此逆痘也。
乃誦冰凍葉落弦絕聲嘶之言以告之。
後失聲悶亂而死。
胡三溪女七歲出痘,初發熱,兩手如撚物狀。
時喻正甫亦在。
予曰:此肝病也。
經雲:其為病也握,宜平其肝。
以瀉青丸方去大黃加甘草、柴胡、青皮,一服而握止。
予欲再進一劑,其母匡氏不喜,喻順其情,呼曰:好痘勿藥。
予曰:噫!凡肝病者,多水泡而作癢,吾欲止之未發之前,既不聽,七日後再議。
予但言用心守護。
果至第六日夜,面瘡盡抓破矣。
匡乃大哭,請予治之。
喻亦歎曰:何變之速耶?予曰:向欲預防此變,爾等不信,今何歎惜哉?請勿憂!予能治之。
乃用保元湯加防風、白芷,一服癢止,再服着痂而瘡亦平。
吳近濱二女出痘,請予調治。
長女順吉。
次女将養膿,面上有幹靥者,犯倒陷逆證,原無治法。
乃主一方,用黃芪、人參、甘草節、當歸、赤芍藥、生地黃、金銀花、牛蒡子、連翹、麻黃蜜酒拌炒黑、紅花子,水煎調穿山甲末。
且告之曰,此藥服後,若瘡先幹者,複起作膿;未幹者,胖壯飽滿。
痘空地上再出小痘,上也;痘不作膿,不補空,或發癰毒,次也。
否則無可為計矣。
連進三服,已幹者不腫,未幹者飽膿,空中補痘不多,手足發癰,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連翹調理而安。
圻水丘蓮塘季子出痘,正作膿瘙癢煩哭,亟請予往。
見其面痘磊落紅綻,膿漿未熟,兩頰先幹,皮肉木硬,因其珍愛,難以兇告。
但曰:左頰屬木,肝也,肝主血,藏魂。
右頰屬金,肺也,肺主氣,藏魄。
兩頰木硬,氣血不榮,魂魄不靖,所以煩哭也。
蓮塘固請用藥,餘辭不能治。
欲解其毒則中氣反傷,欲補其中則邪火正盛,因告退。
是夕加煩而死。
圻水徐桂山子文祯年十七出痘,請予調治。
至膿成将靥時,忽發狂妄語起舞,或毆人罵人,皆平日雠恨者,一身瘡盡迸破。
父母恐有魇呪,亟延田巫禳之。
田盡其術,病者不少甯,乃問予。
予曰:信巫不信醫,待巫無驗,吾方治之。
田亦自知非魇,乃告予曰:請用藥,勿相徇也。
吾用安神丸百粒,作二次服,良久始省,問其所為,夢也。
麻城鄒漬溪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議用人參麥門冬散,傳醫即依本方修合。
予謂曰:此乃瘡出太甚,津液不足之證。
白朮燥津液,茯苓滲津液,皆所禁也。
吾借古方而行己意,教以本方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知母、淡竹葉,一服渴止。
邑孝廉萬賓蘭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用人參麥門冬散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作大劑代湯飲之,一服渴止。
圻水李宅一女出痘,至膿成将靥時,發腹脹且痛,氣喘呻吟,請予治之。
予視其瘡既胖壯,膿又飽滿,診其脈弦滑。
予曰:此非痘毒,乃傷食也。
因問曾食雞肉糯米飯,予曰:急下之!女之祖知醫,乃曰:痘瘡首尾不可下,恐虛其裡,不靥也。
予曰:病不執方,藥貴對證,有是病則投是藥,下之無妨。
遂以原物作湯,吞丁香脾積丸,得利而安。
英山金宅一子出痘,成膿時忽腹脹作痛,氣喘煩悶,延予視之。
其痘光壯飽滿,非毒也,必曾傷食。
問之,果因面食過飽。
乃用原物湯送下丁香脾積丸,得利病稍定;再用錢氏異功散加青皮、山楂,一服愈。
邑丞雷省齋次孫五歲出痘,延予四子邦治視之。
此孫嘗拜醫萬世喬為恩父,世喬恃熟,專恣無忌,邦治用藥,必力阻之,衣之以厚綿,圍之以厚被,日夜向火,任其飲酒,未七日而靥。
予聞日期未足,其收太急,親往視之,見其自面至腰,潰爛平塌,無作痂者。
乃告曰:此非正收,是倒靥也。
亟用托裡解毒之藥,減去衣被,再勿近火飲酒,可保無事。
因立一方,以黃芪、白芷排膿托裡,防風、蟬蛻以疏表,青皮、桔梗以疏裡,牛蒡子、甘草以解毒,隻一服而潰,瘡複脹,大便膿涎,此毒氣中外無留矣。
予辭歸,又告曰:勿再服藥,恐生他病也。
已而安。
予長子邦忠婦李氏,年十八出痘,至成膿時,經水忽行,所下血塊且多,吾妻錢氏以告。
未踰日,婦猝失聲,問之但搖頭垂淚,自知必死。
家人懼甚。
予思痘瘡變黑歸腎,宜有猝失聲之證。
今痘已成膿,飽滿紅潤,何以有是逆證也?沉吟良久,亟呼邦忠曰:勿亂!吾得之矣。
《内經》雲:婦人重身九月而啞者,少陰之脈不榮于舌也。
夫少陰者心也,心生血,諸瘡皆屬于心,瘡毒之火,内起于心,迫血下行,故經血來也。
舌者心之苗,血去則心血虛,不能上榮于舌,故舌萎縮而猝失聲,不能言也。
乃以生脈散去五味子加當歸身、生地黃服之良,頃之愈;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麥冬調理而起。
圻水蕭家一子三歲出痘,請吾長子邦忠治,将靥時忽失聲,邦忠以問予。
予乃示以四證。
忠曰:啼哭有聲,但言語重濁,不清響也。
予曰:此肺熱也。
教以甘桔清金散,服之而安。
邑人胡玉峰子出痘甚密,請予調治。
予曰:此兒脾胃素弱,當用補胃之劑,使血氣旺而痘易成就也。
玉峰不聽。
至成膿後,過期不靥,遍身潰爛,寒戰咬牙,失聲悉具。
玉峰恐不祥,先倩匠合木,而吾至逐之。
玉峰問故?予曰:戰者,遍身潰瘡,坐卧艱難,不能自任,非鼓颔寒戰也。
咬牙者,龈瘡相聚相戛而鳴,非神昏鬬齒也。
失聲者,欲得肉食,子不與,日夜啼哭思之,非咽爛嗆水也。
子不用吾言,以至此極,若肯進補脾之藥,則即靥矣。
乃從吾言。
予用調元湯加防風、白芷,暗入熟附一片,連進三劑而安。
邑庠生餘光庭十九歲出痘,延予與韓鳳岐治之。
十日後,膿成漿靥,忽作厥逆,診其脈,促而代,予謂韓曰:厥逆者,惡證也。
促代者,怪脈也。
痘瘡順正,飽壯明潤,何以得此脈證也?韓亦憂疑。
予思厥逆三證,一曰胃寒,二曰水逆,三曰胃敗,皆不相幹。
經曰:諸氣逆沖上,皆屬于火。
此火氣炎上之象。
乃問其大便何如?曰:自出痘到今,七日未更衣。
予曰:燥屎壅塞,下竅不通,毒火炎上,出于上竅,故厥逆也。
促代之脈,得之厥逆,氣逆脈亦逆也。
又取豬胞導之,取下燥屎,厥逆即止,而脈亦調勻,随起。
圻水徐淑道十三歲出痘,請先君菊軒醫治。
一日,歸家而歎,全問何事?先君曰:圻水徐生出痘,父喪母寡,今不可治矣。
全問其證,先君曰:痘已成膿,隻待收靥,今變黑歸腎,故不可治。
全曰:全能治之。
乃往視之。
見其痘磊落,膿漿飽滿,神識清爽,語言清亮,自告予曰:先生救我!問其大便,五日未通。
全告先君曰:此痘正宜收靥,裡實熱蒸故潰爛也。
其色蒼黑,亦正色也。
但解其裡即靥矣。
先君問以何方?全曰:四順清涼飲。
與之一服,下燥屎二十餘枚,痘随收靥而安。
先君問全曰:汝未習醫,何以知其變色為正色,非歸腎也。
全曰:此在邵子皇極經世中,乃誦其東赤南白西黃北黑之言而詳解之。
先君曰:爾以儒為醫矣!
若大便不通者,此裡熱熏蒸得之,宜内服四物三黃湯,外用膽導法,得利後而變紅活也。
若洩瀉者,此虛寒也,宜用保元湯加木香、桂。
如盡幹黑煩躁悶亂者,決死不可治。
鬥門稱善。
李廷讓子四歲出痘,十日後,予視之,見其痘頂平陷,根窠紅紫,昏睡不食。
予曰:不可救也。
次日死。
張月山妹出痘,起發止空殼,延予視之。
予曰:此氣有餘而血不足也,責在肝經。
用四物湯、小柴胡湯服之,雖作膿,亦未飽滿而收。
予曰:凡痘瘡不成膿,或膿少者,皆發癰毒。
此足厥陰肝病,必發項疽。
已果然。
予長子邦忠三歲出痘。
先君年八十,始得一孫,與先母珍愛甚笃。
至膿成将靥時,忽作洩瀉,瘡變灰白。
先君曰:此虛寒證。
命作木香散服之。
未盡其劑,洩止瘡複紅活。
時鄰居民曾顯榮長子出痘密甚,将靥,亦作洩瀉,痘變灰白,又作癢,亟來請藥。
先君即以前未盡劑姑與服之,洩亦止,而瘡轉紅活不癢矣。
郡别駕壬峯蕭公女七歲出痘,請杜近林治之,連服保元湯。
公因瘡密憂甚,延予視之。
予曰:表裡俱實,雖密,順痘也,不必服藥。
公江西永豐人,彼處出痘者,專食雞。
予以理實告,雞不可食。
公不聽,日取大雞爛煮,以汁飲之。
至膿成将靥時,忽大洩,日夜五六次,所下皆清水,公命止之。
全曰:裡氣太實,正須洩耳。
次日,洩益甚。
予視其痘飽滿紅活,不與服藥。
公怒曰:吾女好痘,莫有失也。
予曰:保無他。
杜亦惑之,欲進肉豆蔻丸,予止之。
至第三日大洩水一行,予告公曰:洩止矣!公問未服藥何以止?予曰:此坐飲雞汁太多,水留腸胃之中,今洩者,名蓄水洩也,水盡洩自止。
與四君子湯加陳皮調理而安。
公甚稱服。
一小兒痘本輕疏,因傷食腹痛而嘔,用平胃散加砂仁、藿香葉、煨生姜而嘔止。
一小兒因食生冷,傷脾胃而嘔,痘變灰白,用錢氏異功散加砂仁、丁香、桂而嘔止。
一小兒痘密甚,喉舌都是,将靥時,嗆水嘔食,雜膿血痂皮痰涎而出,用甘桔湯加牛蒡子頻呷之,調理而安。
一小兒膿成将靥,忽作幹嘔,雖不飲食,當忽自嘔哕。
予視其痘不作膿,不滿頂,曰:此逆痘也。
乃誦冰凍葉落弦絕聲嘶之言以告之。
後失聲悶亂而死。
胡三溪女七歲出痘,初發熱,兩手如撚物狀。
時喻正甫亦在。
予曰:此肝病也。
經雲:其為病也握,宜平其肝。
以瀉青丸方去大黃加甘草、柴胡、青皮,一服而握止。
予欲再進一劑,其母匡氏不喜,喻順其情,呼曰:好痘勿藥。
予曰:噫!凡肝病者,多水泡而作癢,吾欲止之未發之前,既不聽,七日後再議。
予但言用心守護。
果至第六日夜,面瘡盡抓破矣。
匡乃大哭,請予治之。
喻亦歎曰:何變之速耶?予曰:向欲預防此變,爾等不信,今何歎惜哉?請勿憂!予能治之。
乃用保元湯加防風、白芷,一服癢止,再服着痂而瘡亦平。
吳近濱二女出痘,請予調治。
長女順吉。
次女将養膿,面上有幹靥者,犯倒陷逆證,原無治法。
乃主一方,用黃芪、人參、甘草節、當歸、赤芍藥、生地黃、金銀花、牛蒡子、連翹、麻黃蜜酒拌炒黑、紅花子,水煎調穿山甲末。
且告之曰,此藥服後,若瘡先幹者,複起作膿;未幹者,胖壯飽滿。
痘空地上再出小痘,上也;痘不作膿,不補空,或發癰毒,次也。
否則無可為計矣。
連進三服,已幹者不腫,未幹者飽膿,空中補痘不多,手足發癰,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連翹調理而安。
圻水丘蓮塘季子出痘,正作膿瘙癢煩哭,亟請予往。
見其面痘磊落紅綻,膿漿未熟,兩頰先幹,皮肉木硬,因其珍愛,難以兇告。
但曰:左頰屬木,肝也,肝主血,藏魂。
右頰屬金,肺也,肺主氣,藏魄。
兩頰木硬,氣血不榮,魂魄不靖,所以煩哭也。
蓮塘固請用藥,餘辭不能治。
欲解其毒則中氣反傷,欲補其中則邪火正盛,因告退。
是夕加煩而死。
圻水徐桂山子文祯年十七出痘,請予調治。
至膿成将靥時,忽發狂妄語起舞,或毆人罵人,皆平日雠恨者,一身瘡盡迸破。
父母恐有魇呪,亟延田巫禳之。
田盡其術,病者不少甯,乃問予。
予曰:信巫不信醫,待巫無驗,吾方治之。
田亦自知非魇,乃告予曰:請用藥,勿相徇也。
吾用安神丸百粒,作二次服,良久始省,問其所為,夢也。
麻城鄒漬溪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議用人參麥門冬散,傳醫即依本方修合。
予謂曰:此乃瘡出太甚,津液不足之證。
白朮燥津液,茯苓滲津液,皆所禁也。
吾借古方而行己意,教以本方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知母、淡竹葉,一服渴止。
邑孝廉萬賓蘭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用人參麥門冬散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作大劑代湯飲之,一服渴止。
圻水李宅一女出痘,至膿成将靥時,發腹脹且痛,氣喘呻吟,請予治之。
予視其瘡既胖壯,膿又飽滿,診其脈弦滑。
予曰:此非痘毒,乃傷食也。
因問曾食雞肉糯米飯,予曰:急下之!女之祖知醫,乃曰:痘瘡首尾不可下,恐虛其裡,不靥也。
予曰:病不執方,藥貴對證,有是病則投是藥,下之無妨。
遂以原物作湯,吞丁香脾積丸,得利而安。
英山金宅一子出痘,成膿時忽腹脹作痛,氣喘煩悶,延予視之。
其痘光壯飽滿,非毒也,必曾傷食。
問之,果因面食過飽。
乃用原物湯送下丁香脾積丸,得利病稍定;再用錢氏異功散加青皮、山楂,一服愈。
邑丞雷省齋次孫五歲出痘,延予四子邦治視之。
此孫嘗拜醫萬世喬為恩父,世喬恃熟,專恣無忌,邦治用藥,必力阻之,衣之以厚綿,圍之以厚被,日夜向火,任其飲酒,未七日而靥。
予聞日期未足,其收太急,親往視之,見其自面至腰,潰爛平塌,無作痂者。
乃告曰:此非正收,是倒靥也。
亟用托裡解毒之藥,減去衣被,再勿近火飲酒,可保無事。
因立一方,以黃芪、白芷排膿托裡,防風、蟬蛻以疏表,青皮、桔梗以疏裡,牛蒡子、甘草以解毒,隻一服而潰,瘡複脹,大便膿涎,此毒氣中外無留矣。
予辭歸,又告曰:勿再服藥,恐生他病也。
已而安。
予長子邦忠婦李氏,年十八出痘,至成膿時,經水忽行,所下血塊且多,吾妻錢氏以告。
未踰日,婦猝失聲,問之但搖頭垂淚,自知必死。
家人懼甚。
予思痘瘡變黑歸腎,宜有猝失聲之證。
今痘已成膿,飽滿紅潤,何以有是逆證也?沉吟良久,亟呼邦忠曰:勿亂!吾得之矣。
《内經》雲:婦人重身九月而啞者,少陰之脈不榮于舌也。
夫少陰者心也,心生血,諸瘡皆屬于心,瘡毒之火,内起于心,迫血下行,故經血來也。
舌者心之苗,血去則心血虛,不能上榮于舌,故舌萎縮而猝失聲,不能言也。
乃以生脈散去五味子加當歸身、生地黃服之良,頃之愈;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麥冬調理而起。
圻水蕭家一子三歲出痘,請吾長子邦忠治,将靥時忽失聲,邦忠以問予。
予乃示以四證。
忠曰:啼哭有聲,但言語重濁,不清響也。
予曰:此肺熱也。
教以甘桔清金散,服之而安。
邑人胡玉峰子出痘甚密,請予調治。
予曰:此兒脾胃素弱,當用補胃之劑,使血氣旺而痘易成就也。
玉峰不聽。
至成膿後,過期不靥,遍身潰爛,寒戰咬牙,失聲悉具。
玉峰恐不祥,先倩匠合木,而吾至逐之。
玉峰問故?予曰:戰者,遍身潰瘡,坐卧艱難,不能自任,非鼓颔寒戰也。
咬牙者,龈瘡相聚相戛而鳴,非神昏鬬齒也。
失聲者,欲得肉食,子不與,日夜啼哭思之,非咽爛嗆水也。
子不用吾言,以至此極,若肯進補脾之藥,則即靥矣。
乃從吾言。
予用調元湯加防風、白芷,暗入熟附一片,連進三劑而安。
邑庠生餘光庭十九歲出痘,延予與韓鳳岐治之。
十日後,膿成漿靥,忽作厥逆,診其脈,促而代,予謂韓曰:厥逆者,惡證也。
促代者,怪脈也。
痘瘡順正,飽壯明潤,何以得此脈證也?韓亦憂疑。
予思厥逆三證,一曰胃寒,二曰水逆,三曰胃敗,皆不相幹。
經曰:諸氣逆沖上,皆屬于火。
此火氣炎上之象。
乃問其大便何如?曰:自出痘到今,七日未更衣。
予曰:燥屎壅塞,下竅不通,毒火炎上,出于上竅,故厥逆也。
促代之脈,得之厥逆,氣逆脈亦逆也。
又取豬胞導之,取下燥屎,厥逆即止,而脈亦調勻,随起。
圻水徐淑道十三歲出痘,請先君菊軒醫治。
一日,歸家而歎,全問何事?先君曰:圻水徐生出痘,父喪母寡,今不可治矣。
全問其證,先君曰:痘已成膿,隻待收靥,今變黑歸腎,故不可治。
全曰:全能治之。
乃往視之。
見其痘磊落,膿漿飽滿,神識清爽,語言清亮,自告予曰:先生救我!問其大便,五日未通。
全告先君曰:此痘正宜收靥,裡實熱蒸故潰爛也。
其色蒼黑,亦正色也。
但解其裡即靥矣。
先君問以何方?全曰:四順清涼飲。
與之一服,下燥屎二十餘枚,痘随收靥而安。
先君問全曰:汝未習醫,何以知其變色為正色,非歸腎也。
全曰:此在邵子皇極經世中,乃誦其東赤南白西黃北黑之言而詳解之。
先君曰:爾以儒為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