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列仙全傳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人爾,餘皆自愧而去。
真君乃與甘、施二君歸郡,周覽城邑,遇一少年,美風度,衣冠甚偉,通谒,自稱姓慎,禮貌出恪,應對敏給,遽告去。
真君謂弟子曰:适來者非人,即老蛟,故來見試也。
體貌雖是,而腥風襲入,吾故愚之,庶盡得其醜類爾。
迹其所之,乃在郡城江浒。
化黃牛,則沙碛之上。
真君煎紙化黑牛往鬥之,令施、岑潛持劍往,俟其鬥酬,即揮之。
施君一揮,中其左股,牛奔入城南井中。
真君遣符吏尋其蹤乃知,直至長沙,于賈誼井中,化為人,入賈玉。
使君之家。
先是,蛟精嘗慕玉之女美,化為一美少年谒之,玉愛其才,乃妻以女。
居數載,生二子。
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
周遊江湖,若為商者。
至秋則乘巨艦,重載而歸,皆寶自。
珠玊,蓋乘春夏大水覆舟所獲也。
是秋,空還绐玉雲财。
貨為盜所劫,且傷左股。
玉求醫療之,真君即為醫士谒。
玊。
玊喜,召壻出。
蛟精覺,懼,不敢出。
玊自起召之,真君随。
至其堂,厲聲叱口:江湖蛟精害物不淺,吾尋蹤至此,豈容複藏速出。
蛟精計窮,遂見本形蜿蜒堂。
本為吏兵膽誅,直君以法水潠其二子,亦皆為小蛟,并誅之。
賈女亦幾變形。
王為哀求真君,給以神符,故得不變。
真君謂玊曰:蛟精所居,其下即水,今君舍下深不逾尺,皆洪波也,可速徙居。
玊乃遷居高原,其地果陷為淵潭,深不可測。
真君複還豫章,而蛟之餘黨甚盛,慮真君誅之,皆化為人,散遊城市。
訪真君弟子,詭言曰:仆家長安,積世崇善,遠聞賢師許君有神劍,願聞其功。
弟子語之曰:吾師神劍,指矢天裂,指地地折,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河則逆流,萬邪不敢當,神聖之寶也。
蛟黨曰:亦有不能得者乎?弟子戲之曰:惟不能傷冬瓜、葫蘆爾。
蛟黨以為誠然,繼而盡化為葫蘆、冬瓜,連枝帶蔓,浮泛滿江,潛流出境。
真君晨起,覺妖氣轉盛,乃顧江中,知為蛟黨所化,以劍授施岑,履水斬之,悉無唯類,江流為之變色。
真君曰:此地蛟螭所穴,不有以鎮乏,後且複出為患,人不能制也。
乃役鬼神于牙城南,共鑄鐵為柱,出井外數大,下施八索,鈎鎖地脈。
祝之曰:鐵柱若歪,其蛟再興,吾當複出;鐵住若正,其妖求除。
由是水妖屏迹,城邑無虞。
複慮後世奸雄妄作,又為識記雲:鐵柱鎮洪州,求不出奸雠。
縱有興謀者,終須不到頭。
其後更立府靖七十餘所,皆所以鎮郡邑,辟囚災也。
明帝太甯二年,大将軍王敦舉兵内向,次茲湖,真君與吳君同往谒敦,冀說正之。
時郭璞在幕府,因璞此俱見。
敦喜,延之飲而問曰:予夢一木破天,君等以為何如?真君曰:非佳兆也。
吳君曰:木上破天,未字也,公宜未可妄動。
敦色變,令璞筮之,璞曰:無成。
敦不悅,曰:予壽幾何?璞曰:公若舉事,禍将不久,若還武昌,則壽未可量也。
敦怒曰:君壽幾何?璞曰:予壽盡今日日中。
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斬之。
真君乃舉杯擲地,化為白鹄,飛繞?棟。
敦一舉自巳失二君所在。
後敦敗,二君還至金陵,欲買舟至豫章,而舟人告以之剌舟者。
真君曰:爾但瞑目安坐,切勿觇視,吾自為汝駕之。
默召二龍挾舟而行,舟漸淩空,俄過廬山頂,至紫霄峰金阙洞。
二君欲遊洞中,故其舟稍抹林梢,戛戛有聲。
舟人不能忍,竊視之,龍即舍舟于層岫之上,栀折于深澗之下。
真君謂舟人曰:汝不聽吾言,将何所歸乎?舟人拜求濟度。
真君教以服餌靈草,遂得辟谷不死,隐于此山。
二君各乘一龍以歸舊隐。
數十年間,不複以時事關意,惟精修至道。
平時出處,不異常人。
但所居之處,鳴鶴翔飛,景雲缭繞。
自東晉亂離,江左頻擾,真君所居環百餘裡,盜賊不入,闾裡。
晏然年榖豐登,人無災害,其福祯生靈,人莫知其所以然也。
孝武甯康二年,真君一百三十六歲。
八月朔,曰:有。
二仙自天而下,雲:奉玊皇命,授真人以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太使之職,紫袍寶節、王膏、金丹各一合,并告以沖舉之日。
遂乘雲車而去。
真君乃與鄉裡考老谕以行期日。
設宴飲叙别,又與同升十一弟子,作勸誡詩十首以遺。
世又以太功如意丹方授群弟子之不與上升者。
是月望日,遙聞天樂之音,祥雲冉冉,羽蓋龍車,從官兵衛,仙童玉女,前後道從,見前二使。
真君降階拜迎。
二使宣诏,封真君三代,賜所居宅曰仙曹左府。
乃揖真君升龍車。
真君命弟子陳勳、時荷持冊前導,周廣曾事骖禦。
黃仁覽與其父族侍從,旰烈與其毋部侍從百眷四十二口,同時白日,拔宅升天,雞犬亦随。
有仆許大者,與其妻市米于西嶺,聞真君飛升,即奔馳而歸,倉忙車覆,遺米于地,米皆複生。
比至,哀泣求從行。
真君以其分未應仙,授以地仙之術。
仙佚既舉,有頃,墜下藥由方毂各一,又墜一雞籠鼠數枚,于宅之東南十裡,餘百裡之内異香芬。
馥經月不散。
甘戟,晉豐城人。
有孝行,喜神仙術,往從許遜,遜異其材器。
凡奧文秘訣,悉命掌之。
自是周遊江湖,誅蛟斬蛇,無不從焉。
及遜上升,戟歸豐城,布德行惠,鄉人感化。
陳大建初,乃駕麟車,乘雲而去。
宋封精行真人。
旰烈,南昌人。
少孤,事母孝。
母許氏,遜之長姊。
遜嘗築室宅。
西數十步間,狎烈母子居之,故日聞至道。
及遜飛升母子俱從雲騰而去。
宋封烈和靖真人。
黃仁覽,字紫庭,南城人。
父萬石為晉禦史,紫庭師許君盡得許君之道,許君以女妻之。
嘗為青州從事,單騎之官,留妻侍父母。
然每夜暗歸,與妻同宿,人有而知。
一夕,家人聞許氏房中有笑語聲,以報父母。
姑訊之,許氏曰黃。
郎耳。
姑曰:吾子從宦數千裡,安得至此?許氏曰:彼已。
得仙道千裡,頃刻能來,戒勿漏語,故不敢令姑知。
姑曰:若然,當使我見之。
是夕,紫庭歸,許氏以告,比明紫庭不。
得。
巳出谒父母曰:仁覽雖宦遠,然夜每還家,但仙道秘密,不可輕洩,恐招譴累,故不敢見大人耳。
言訖,取竹杖化為青龍,複乘之而去。
萬石因是反師許君。
惟二弟性好田獵,紫庭曾折草化鹿,以止其妄心,複屎導之不,從後。
紫庭與父母家人三十二口,白日升天,二弟尚在獵所。
潘茂名,潘州人。
晉求嘉中,入山,逢二道士奕棋,立觀久之。
道士顧謂:子識此不?答曰:入猶蛇窦,出似雁行。
道士笑可其說,因語之曰:子頂骨貫于生門,命輪齊于日月,腦血未減,心景不偏,若修煉,則可輕舉。
授以服黃精不死之法,于東山采藥煉丹于西山,白曰上升。
彭抗,字武陽,蘭陵人,仕晉為尚書左丞,密修仙業,師事許真君,納女為真君子婦。
後緻政,挈家居豫章,再詣真君門下,盡傳其道。
宋高祖求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舉家二十六口,白日升天。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
性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讷幹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
好古文奇字,妙于陰陽筭曆。
有郭公者,客河東,精蔔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蔔筮之術,穰災轉禍,通緻無方,雖京房、管辂不能過也。
璞門人趙載竊其青囊書,未及讀,為火所焚。
惠、懷之際,河東騷擾,璞知其将亂,乃潛結姻晚及交遊數十家,避地東南,投将軍趙固。
會固所乘良馬死,固惜之,不接賓客。
璞至門,吏不為通,璞曰:吾能活馬。
吏驚,入白固,趣出曰:君能活吾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長竿,東行三
真君乃與甘、施二君歸郡,周覽城邑,遇一少年,美風度,衣冠甚偉,通谒,自稱姓慎,禮貌出恪,應對敏給,遽告去。
真君謂弟子曰:适來者非人,即老蛟,故來見試也。
體貌雖是,而腥風襲入,吾故愚之,庶盡得其醜類爾。
迹其所之,乃在郡城江浒。
化黃牛,則沙碛之上。
真君煎紙化黑牛往鬥之,令施、岑潛持劍往,俟其鬥酬,即揮之。
施君一揮,中其左股,牛奔入城南井中。
真君遣符吏尋其蹤乃知,直至長沙,于賈誼井中,化為人,入賈玉。
使君之家。
先是,蛟精嘗慕玉之女美,化為一美少年谒之,玉愛其才,乃妻以女。
居數載,生二子。
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
周遊江湖,若為商者。
至秋則乘巨艦,重載而歸,皆寶自。
珠玊,蓋乘春夏大水覆舟所獲也。
是秋,空還绐玉雲财。
貨為盜所劫,且傷左股。
玉求醫療之,真君即為醫士谒。
玊。
玊喜,召壻出。
蛟精覺,懼,不敢出。
玊自起召之,真君随。
至其堂,厲聲叱口:江湖蛟精害物不淺,吾尋蹤至此,豈容複藏速出。
蛟精計窮,遂見本形蜿蜒堂。
本為吏兵膽誅,直君以法水潠其二子,亦皆為小蛟,并誅之。
賈女亦幾變形。
王為哀求真君,給以神符,故得不變。
真君謂玊曰:蛟精所居,其下即水,今君舍下深不逾尺,皆洪波也,可速徙居。
玊乃遷居高原,其地果陷為淵潭,深不可測。
真君複還豫章,而蛟之餘黨甚盛,慮真君誅之,皆化為人,散遊城市。
訪真君弟子,詭言曰:仆家長安,積世崇善,遠聞賢師許君有神劍,願聞其功。
弟子語之曰:吾師神劍,指矢天裂,指地地折,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河則逆流,萬邪不敢當,神聖之寶也。
蛟黨曰:亦有不能得者乎?弟子戲之曰:惟不能傷冬瓜、葫蘆爾。
蛟黨以為誠然,繼而盡化為葫蘆、冬瓜,連枝帶蔓,浮泛滿江,潛流出境。
真君晨起,覺妖氣轉盛,乃顧江中,知為蛟黨所化,以劍授施岑,履水斬之,悉無唯類,江流為之變色。
真君曰:此地蛟螭所穴,不有以鎮乏,後且複出為患,人不能制也。
乃役鬼神于牙城南,共鑄鐵為柱,出井外數大,下施八索,鈎鎖地脈。
祝之曰:鐵柱若歪,其蛟再興,吾當複出;鐵住若正,其妖求除。
由是水妖屏迹,城邑無虞。
複慮後世奸雄妄作,又為識記雲:鐵柱鎮洪州,求不出奸雠。
縱有興謀者,終須不到頭。
其後更立府靖七十餘所,皆所以鎮郡邑,辟囚災也。
明帝太甯二年,大将軍王敦舉兵内向,次茲湖,真君與吳君同往谒敦,冀說正之。
時郭璞在幕府,因璞此俱見。
敦喜,延之飲而問曰:予夢一木破天,君等以為何如?真君曰:非佳兆也。
吳君曰:木上破天,未字也,公宜未可妄動。
敦色變,令璞筮之,璞曰:無成。
敦不悅,曰:予壽幾何?璞曰:公若舉事,禍将不久,若還武昌,則壽未可量也。
敦怒曰:君壽幾何?璞曰:予壽盡今日日中。
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斬之。
真君乃舉杯擲地,化為白鹄,飛繞?棟。
敦一舉自巳失二君所在。
後敦敗,二君還至金陵,欲買舟至豫章,而舟人告以之剌舟者。
真君曰:爾但瞑目安坐,切勿觇視,吾自為汝駕之。
默召二龍挾舟而行,舟漸淩空,俄過廬山頂,至紫霄峰金阙洞。
二君欲遊洞中,故其舟稍抹林梢,戛戛有聲。
舟人不能忍,竊視之,龍即舍舟于層岫之上,栀折于深澗之下。
真君謂舟人曰:汝不聽吾言,将何所歸乎?舟人拜求濟度。
真君教以服餌靈草,遂得辟谷不死,隐于此山。
二君各乘一龍以歸舊隐。
數十年間,不複以時事關意,惟精修至道。
平時出處,不異常人。
但所居之處,鳴鶴翔飛,景雲缭繞。
自東晉亂離,江左頻擾,真君所居環百餘裡,盜賊不入,闾裡。
晏然年榖豐登,人無災害,其福祯生靈,人莫知其所以然也。
孝武甯康二年,真君一百三十六歲。
八月朔,曰:有。
二仙自天而下,雲:奉玊皇命,授真人以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太使之職,紫袍寶節、王膏、金丹各一合,并告以沖舉之日。
遂乘雲車而去。
真君乃與鄉裡考老谕以行期日。
設宴飲叙别,又與同升十一弟子,作勸誡詩十首以遺。
世又以太功如意丹方授群弟子之不與上升者。
是月望日,遙聞天樂之音,祥雲冉冉,羽蓋龍車,從官兵衛,仙童玉女,前後道從,見前二使。
真君降階拜迎。
二使宣诏,封真君三代,賜所居宅曰仙曹左府。
乃揖真君升龍車。
真君命弟子陳勳、時荷持冊前導,周廣曾事骖禦。
黃仁覽與其父族侍從,旰烈與其毋部侍從百眷四十二口,同時白日,拔宅升天,雞犬亦随。
有仆許大者,與其妻市米于西嶺,聞真君飛升,即奔馳而歸,倉忙車覆,遺米于地,米皆複生。
比至,哀泣求從行。
真君以其分未應仙,授以地仙之術。
仙佚既舉,有頃,墜下藥由方毂各一,又墜一雞籠鼠數枚,于宅之東南十裡,餘百裡之内異香芬。
馥經月不散。
甘戟,晉豐城人。
有孝行,喜神仙術,往從許遜,遜異其材器。
凡奧文秘訣,悉命掌之。
自是周遊江湖,誅蛟斬蛇,無不從焉。
及遜上升,戟歸豐城,布德行惠,鄉人感化。
陳大建初,乃駕麟車,乘雲而去。
宋封精行真人。
旰烈,南昌人。
少孤,事母孝。
母許氏,遜之長姊。
遜嘗築室宅。
西數十步間,狎烈母子居之,故日聞至道。
及遜飛升母子俱從雲騰而去。
宋封烈和靖真人。
黃仁覽,字紫庭,南城人。
父萬石為晉禦史,紫庭師許君盡得許君之道,許君以女妻之。
嘗為青州從事,單騎之官,留妻侍父母。
然每夜暗歸,與妻同宿,人有而知。
一夕,家人聞許氏房中有笑語聲,以報父母。
姑訊之,許氏曰黃。
郎耳。
姑曰:吾子從宦數千裡,安得至此?許氏曰:彼已。
得仙道千裡,頃刻能來,戒勿漏語,故不敢令姑知。
姑曰:若然,當使我見之。
是夕,紫庭歸,許氏以告,比明紫庭不。
得。
巳出谒父母曰:仁覽雖宦遠,然夜每還家,但仙道秘密,不可輕洩,恐招譴累,故不敢見大人耳。
言訖,取竹杖化為青龍,複乘之而去。
萬石因是反師許君。
惟二弟性好田獵,紫庭曾折草化鹿,以止其妄心,複屎導之不,從後。
紫庭與父母家人三十二口,白日升天,二弟尚在獵所。
潘茂名,潘州人。
晉求嘉中,入山,逢二道士奕棋,立觀久之。
道士顧謂:子識此不?答曰:入猶蛇窦,出似雁行。
道士笑可其說,因語之曰:子頂骨貫于生門,命輪齊于日月,腦血未減,心景不偏,若修煉,則可輕舉。
授以服黃精不死之法,于東山采藥煉丹于西山,白曰上升。
彭抗,字武陽,蘭陵人,仕晉為尚書左丞,密修仙業,師事許真君,納女為真君子婦。
後緻政,挈家居豫章,再詣真君門下,盡傳其道。
宋高祖求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舉家二十六口,白日升天。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
性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讷幹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
好古文奇字,妙于陰陽筭曆。
有郭公者,客河東,精蔔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蔔筮之術,穰災轉禍,通緻無方,雖京房、管辂不能過也。
璞門人趙載竊其青囊書,未及讀,為火所焚。
惠、懷之際,河東騷擾,璞知其将亂,乃潛結姻晚及交遊數十家,避地東南,投将軍趙固。
會固所乘良馬死,固惜之,不接賓客。
璞至門,吏不為通,璞曰:吾能活馬。
吏驚,入白固,趣出曰:君能活吾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長竿,東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