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列仙全傳卷之三

關燈
李公仲行狂魅赤眼,噓毒嘯禍,暴殺萬民,枉夭無數。

    真人奉老君诰命佩。

    盟威秘簏,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太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經,立十絕靈幡,周匝法席,鳴鐘扣磬,布龍虎神兵衆鬼。

    即挾兵刃矢石,來害真人。

    真人舉手一指,化為一大蓮花,拒之。

    鬼衆複持火千餘炬來,真人舉于一指,鬼反自燒,遙謂真人曰:師自住峨嵋山,何為來侵奪我居處?真人曰:汝等殘害衆生,所以來伐,汝擯之西方不毛之地,奉老君命也。

    元達等聞怒。

    乃會鬼帥,兵馬各千萬衆,精申尾刃,上山圍繞。

    真人以丹筆遙畫三陣,鬼衆皆仆。

    八大王叩頭求生,真人以丹筆倒書之,鬼衆複蘇。

    真人呼鬼王曰:汝等進前,聽吾處分。

    自今速當遠避,勿複行病人間。

    如違,即當誅戮,無留種。

    鬼王曰:降災下民,本自隸我,奈何盡奪?願分一半。

    真人不許,叱退之,鬼王不服。

    次日,複會六大魔王,率鬼兵百萬環攻。

    王長曰:鬼甚衆,柰何?真人曰:子無恐,吾即去之。

    複以丹筆一畫,衆鬼複死,惟六魔王仆地不能起,仍扣頭求生。

    真人不顧,複以丹筆一裁,此山遂分為二。

    六魔王欲度不能,始大聲哀求雲:自今而去,不敢後來,乞往西方娑羅之國而居止焉。

    真人乃許可之。

    倒筆再畫,八師六魔,群鬼悉起。

    真人命王長肩一大石為橋度之。

    然群鬼雖??伏,真人猶欲服其心,謂之曰:試與爾各盡法力。

    元達等曰:惟命是聽。

    真人投身入大火中,即足履青蓮而出。

    鬼帥投火,為火所燒;真人入木,身度木外,木即随合。

    鬼即投木,即墜地。

    真人入水,乘黃龍而出。

    鬼帥入水,為水所溺。

    真人以身入石,透石而出。

    鬼帥投石,絕入一寸。

    真人以身入鐵山,透山而出,鬼帥絻入半寸。

    真人咒神符一道,左手指之,鬼斃,右手指之,複生。

    鬼帥左右指,無生無死。

    元達等化八大虎,奔攫而來。

    真人化一何子逐之,虎奔走。

    鬼帥又化八大龍,欲來擒師。

    真人化金翅鳥,啄龍目睛,八龍争遁。

    鬼帥又化大神,雙持大撾,欲擊真人。

    真人化作金剛,身長七十二萬丈,廣五十三。

    萬圍,戴太冠,負圓光,具十二種無量相,擊太神,大神退走。

    鬼帥等身高十二丈,即墜。

    真人騰空,高百餘丈,上無所攀,下無所乘。

    鬼帥作五色雲,昏暗天地。

    真人化五色日,炎光輝灼,雲即流散。

    鬼帥變化技窮,真人乃化一大石,可重萬餘斤,以藕絲懸之。

    鬼帥營工,令二鼠争齧其絲欲堕。

    鬼帥同聲哀告,乞餘生遠去,再不虐害生民。

    真人遂命五方八部六大鬼神,會盟于青城山,使人處陽明,鬼行幽暗,六大鬼王歸于北酆,八部鬼帥于西域。

    鬼衆猶躊蹰不去。

    真人乃口敕神符一道,飛上層霄。

    須臾,風雨雷電,刀兵畢至,群鬼滅影而遁。

    真人至蒼溪縣雲台山,謂王長曰:此山乃吾成功飛騰之地也。

    遂蔔居,修九還七??之功。

    一日,複聆昔日銮佩天樂之音,真人整衣叩伏,見老君千乘萬騎,來集雲際,徘徊不下。

    真人再拜泣曰:臣夙昔承寶蔭,親授秘文,乃奉天威,戰鬼行化,功成,退居于此。

    今飙駕再臨,不我下降,意者太道離臣,臣其為屍敗乎?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

    吾昔使子入蜀,但奪鬼幽獄,區别人鬼,以布清淨之化。

    而子殺鬼過多,又擅興風雨,役使鬼神,驅馳星鬥,震蕩山川,陰景翳書,殺氣穢空,殊非大道好生之意。

    上帝正責子之過,所以吾不得近子也。

    子且退居,勤行修謝。

    曰:月二十八宿三十四氣陰陽本命主者,謝過之後,更修三千六百日,吾待子于無何有鄉上清八景宮中。

    言訖,聖駕升去。

    真人遂依告文,與王長遷鶴鳴山。

    謂弟子趙升曰:彼處有妖怪,當往除之。

    及至,值十二神女于山前笑迎,安态妖豔。

    因問曰:此地有鹹泉何在?神女曰:前大湫是毒龍處之。

    真人乃以法召之,毒龍不出。

    遂書一符,化為金翅烏,向湫上盤旋,毒龍驚,舍湫而去,其湫即竭,遂得鹹泉。

    後居民煮之,有鹽,十二神女各出一玊環來獻曰:妾等願事钍帚。

    真人受其環,以手緝之,十二環合而為一,謂曰:吾投此環于井中,能得之者,應吾夙命也。

    神女競解衣而入井,争取玉環。

    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神,無得複出。

    彼方之民,至今不罹神女之害,而獲鹹井之利。

    後以真人諱旌其州,今陵州是也。

    過宋江,其中多異物為害,乃書大山,篆符以鎮之,其害遂絕。

    每水涸,人猶見其符,摹歸以屏妖惡。

    真人重修二十年,乃複領趙升、王長往鶴鳴山。

    一日午時,忽見一人朱衣青襟,曳履執闆,一人黑帻絹衣佩劍,捧一玊函進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遊阆苑。

    須臾,前後從引,千乘萬騎,紛然而來。

    中有黑龍,駕一紫??,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車,旋踵至阙,阙榜雲拟太玄都正一真人阙。

    真人既至,群仙禮谒。

    良久,忽二青童引群仙,皆朱衣绛節前導曰:老君至矣。

    從者二人,可三十許。

    或曰:此子房、子淵也。

    乃相與騰空而上,至一殿,金階玉砌。

    或謂真人曰:将朝太上,元始天尊也。

    真人整衣趨進,望見殿上圓光照久,不可正視。

    移時,殿上敕青童谕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世世宣布,為人間天師。

    拜真人為太玄都正一平氣三天。

    扶教輔元大法師,敕還人間,勸度未悟,仍密谕飛升之期。

    真人受命,乃複返渠亭赤石崖舍,出三天正一秘法,付王長、趙升,于離沅山中敷演其法。

    次還陽平山,以飛仙輕舉之法付嗣師,仍還鶴鳴山。

     桓帝永壽元年正月七日,王更初、長升見空中一人駕雲車,大聲言曰:張道陵功巳行就,将授以秘簏。

    言訖,老君駕龍輿,命真人乘白應,同往成都,重演正一盟威之旨,說北鬥、南鬥經畢,老君複去。

    真人欲留其神迹,乃于雲台西北半崖間,舉身躍入石壁中,自崖預而出。

    其山因成二洞。

    今崖半曰峻仙洞,崖上曰平仙洞。

     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

    上帝遣使者持玉冊授真人正一真人之号,谕以行當飛升。

    真人乃以盟威、都功等諸品秘簏、斬邪二劍、王冊、王印,以授其長子衡,戒之曰:此文總統三五步罡正一之樞要,驅邪誅妖,佐國安民,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家子孫不傳。

    謂長升曰:尚有餘舟,二子可分餌之,今日當随吾上升矣。

    亭牛群仙儀從興至,玉女二人,引真人夫人雍氏升登裡龍,紫輿、天樂擁導于雲台峰,白日升天。

    時慎人年一百二十三歲也。

    今其子孫世襲。

    真人居于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之龍虎山。

     劉晨,剡縣人。

    漢末平中,與阮肇入天台山采藥,路迷不得邁,經十三日饑渴。

    偶望山上有桃樹子實,共取食之,饑止體充。

    下山取澗水飲,見一杯流出,中有胡麻飯焉。

    二人喜曰:此近人家矣。

    遂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色甚美,見二人持杯顧,笑曰:劉阮二郎,捉杯來耶?劉阮。

    異之,二女遂惟然如舊相識,曰:來何晚!即激還家。

    南壁壁各有羅帷绛帳,長角懸鈴,上有金銀交錯,各有侍婢。

    便令具馔,有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甘美。

    食畢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賀汝婿來。

    酒酣作樂。

    夜半,各就一帳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