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田

關燈
頻催促夫人做來請我吃。

    我向S夫人懇辭自己真的吃不下了,然後離開了S事務長家。

     我想請讀者留意一件事——當天S事務長那種接待的方式,才是津輕人熱情的表現,而且是地道津輕人才會有的反應。

    其實,我也時常出現和S事務長完全相同的反應,所以在這裡才能不加掩飾地說出來。

    每逢有朋友遠道來訪時,我總是高興得心頭怦怦跳,簡直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隻好在屋子裡莫名地兜來轉去,甚至還曾經一頭撞上電燈,打破了燈罩。

    有時家裡在吃飯,正好稀客來訪,我筷子一扔,不顧嘴裡還嚼着飯菜便跑去玄關迎接,反而讓來客尴尬了。

    我實在沒法讓來客等候,自顧自地繼續吃飯,那種花招我可使不出來。

    結果就像S事務長那樣,原意是想竭誠款待,不惜把家裡的所有好東西通通搬出來招待客人,豈料反倒讓客人瞠目結舌,事後還得去向客人為自己的失禮緻歉。

    這種掏心挖肺、傾其所有,甚至不惜奉上性命的熱忱展現,看在關東人和關西人(34)的眼裡,或許是種無禮且粗暴的行為,甚至會對其敬而遠之。

     在歸途上,我覺得仿佛從S事務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深深感到一種同病相憐的惺惺相惜。

    或許津輕人表達熱情的時候,得先兌上清水稀釋以後再端出來,否則太過濃稠,外地人隻怕無福消受。

    東京人特别喜歡故作高尚,送菜時也得一道一道慢慢上。

    盡管我端出的不是“無鹽平菇”(35),可我也像武将木曾義仲(36)那樣,由于過度熱情,不知已受過多少次傲慢的東京風流人士的蔑視,隻因為我急着嗔怪對方:“快扒飯呀!快扒飯呀!”(37) 後來我聽說,S事務長在那天過後的一個星期,每每想起味噌蛋羹那件事便羞愧得猛喝悶酒。

    據說平常時候的他,其實比一般人更加腼腆而敏感。

    這也是津輕人的另一項特征。

    地道的津輕人平時絕不會是粗魯的野蠻人,甚至比半吊子的都市人來得優雅與體貼多了。

    然而,這種情緒壓抑卻會在某種情況之下徹底潰堤,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以至于演變成“這是無鹽的平菇,快吃快吃”的好意催促,卻招來那些無情的都市人皺眉不屑。

    當S事務長第二天把頭垂得低低地喝酒時,一個朋友來找他,笑着問道:“怎麼樣?後來挨了夫人一頓罵吧?” 隻見S事務長宛如羞澀的少女般回答:“不,還沒有……” 看來,他已經做好準備,等着挨罵了。

     (1)源義經(一一五九—一一八九):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将,幼名牛若丸,源義朝的九男,在源平會戰中戰功彪炳,後因遭到兄長源賴朝的忌妒并追殺,于走投無路下自盡。

    其具有傳奇與悲劇性的生涯極受後人喜愛,成為諸多故事、戲劇與繪畫的題材。

     (2)竹内運平(一八八一—一九四五):日本史學研究家,生于青森縣弘前市。

    于國學院大學研修史學,曾于大阪、北海道、弘前任教,著有多部史學書籍,著作包括《東北開發史》(一九一八年)、《北海道史要》(一九三三年)、《青森縣通史》(一九四一年)等。

     (3)《青森縣通史》:一九四一年,東奧日報社出版。

     (4)寬文:一六六一年至一六七三年。

     (5)蝦夷暴亂:沙牟奢允之亂。

    一六六九至一六七二年,北海道日高地區的蝦夷族(愛奴族)首領沙牟奢允率領族人反抗德川幕府松前藩的動亂。

     (6)元祿:一六八八年至一七○四年。

     (7)津輕九浦:津輕的九座重要港口,包括青森、十三(北郡市浦村)、鲹澤、深浦,以上四座港口合稱四浦,再加上蟹田、今别、野内(青森市)、碇關、大間越(西郡岩崎村),合稱為九浦。

     (8)甲州:現在的山梨縣。

     (9)摘自白居易五言律詩《勸酒十四首》之第二節。

     (10)松尾芭蕉(一六四四—一六九四):江戶前期的俳人,生于伊賀上野,出身武士家族,主君過世後勤勉向學,遠赴江戶後成為俳壇的中心人物。

    死前曾至各地遊曆,留下許多詠景俳句。

    後世尊稱為“俳聖”。

     (11)俳人旅行時應遵守的規定,相傳為松尾芭蕉所寫,總共有十七條。

     (12)“唯酒無量,不及亂。

    ”語出《論語·鄉黨》。

     (13)摘自前述白居易的《勸酒十四首》。

     (14)俳諧:俳句中的連句,或連句之發句的總稱。

     (15)此處應意指水果果凍。

     (16)觀瀾山:位于蟹田村鎮北側濱海的一座小山。

     (17)明治元年為一八六八年。

     (18)桑名:三重縣北部的沿海都市。

     (19)一九二九年。

     (20)天和:日本年号,用于一六八一年至一六八四年。

     (21)貞享:日本年号,用于一六八四年至一六八八年。

     (22)寬永:日本年号,用于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四四年。

     (23)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武士階級(領有幕府薪饷者)改稱為士族,明治政府為了打破階級差異,推行一連串改革政策,使得士族失去俸祿,形同失業,隻得紛紛轉業為公務員、軍人、教員等,其中不乏從商者,無奈沒有經商之才紛以失敗收場,後人便以此句諷喻可以預見不适任者必将失敗。

     (24)埃德加·德加(一八三四—一九一七):法國畫家,常以芭蕾舞者或出浴女子作為繪畫主題,畫風色彩豐富。

     (25)喬治·克列孟梭(一八四一—一九二九):法國政治家,在議會質詢時極具煽動性,推倒了數屆内閣,人稱“法蘭西之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接下總理之位領導法國赢得勝利。

     (26)保羅·瓦萊裡(一八七一—一九四五):法國象征派詩人、思想家、評論家,主要著作為《哲學與藝術總論全集》。

     (27)諾瓦利斯(一七七二—一八○一):德國早期浪漫派代表詩人。

     (28)藍花:典故出自諾瓦利斯的長篇小說《海因裡希·馮·奧弗特丁根》,書中以藍花作為憧憬浪漫主義的象征。

     (29)巴莫(一八九三—一九七七):緬甸的政治領導人與獨立運動家,緬甸從印度獨立後之第一任總理。

    一九三九年下野,一九四○年遭到逮捕,一九四二年逃離,得到日本軍的庇護。

    該年八月接任緬甸中央行政府長官,一九四三年八月在日本的協助下帶領緬甸獨立,成為首任國家元首。

    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亡命日本,一度被拘留于東京巢鴨看守所,後來獲釋返國。

     (30)由後文推論,可能是作家志賀直哉(一八八三—一九七一),但是由志賀直哉的年紀推算,這時應該已經六十多歲了,或許是太宰治刻意将其年齡少寫十歲。

     (31)路易十六(一七五四—一七九三,在位時間為一七七四—一七九二年):法國國王,于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時失去王權,于一七九三年被送上斷頭台。

     (32)青瓷:表面施有青色釉的高級瓷器,胎釉中含有氧化鐵的成分,窯燒後會呈現青綠色,或是含鐵量不足,則會呈現淡黃色或黃褐色。

     (33)依原文,在津輕牛肉火鍋和雞肉火鍋會分别被叫成“牛のカヤキ(gyunokayaki)”和“鳥のカヤキ(torinokayaki)”,與貝殼燒“貝焼(kaiyaki)”的發音十分接近。

     (34)日本近現代的關東地區是指以東京為中心的茨城縣、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關西地區指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滋賀縣、奈良縣、和歌山縣(有時也包括福井縣、三重縣、鳥取縣、德島縣)。

     (35)無鹽平菇:出自《平家物語》第八卷《貓間》的典故。

    “無鹽”原指未經鹽腌的鮮魚,知名武将木曾義仲以為凡是新鮮食品都可用“無鹽”來形容,因此一次宴請貴為公卿的貓間中納言時,吩咐侍從:“正好有無鹽的平菇,快送上來吧!”顯得土氣十足。

     (36)木曾義仲(一一五四—一一八四):又名源義仲,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鐮倉時代初期的武将,源義賢之次男。

    幼時,父親遭源義平殺害,被人送往信濃國的木曾山,由中原兼遠撫養長大,因此又有木曾義仲的别名。

    其後加入源氏軍舉兵,一度掌有重權,最後遭到賴朝氏殲滅。

     (37)(續前述《平家物語》第八卷《貓間》)木曾義仲宴請貓間中納言時,嫌其吃飯模樣扭捏,因而開口催促:“快扒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