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韓世忠鎮江鏖兵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宋将蘇勝、霍武引五千兵從上流殺出,将龍虎大王四面圍祝金兵慌亂,龍虎大王力戰不能得出。
蘇勝以一千知水性軍士,跳入龍虎大王船來,虜兵不會水戰,殺死于江中者不計其數。
龍虎大王見失利,正待棄舡投江,被蘇勝一把捉住,持上北岸。
韓世忠大驅軍士一齊掩殺。
兀朮喪膽,引孛堇阿赤、王鐵兒等拚死殺奔平江。
霍武、蘇勝兩下截擊,掠得馬駝辎重無數。
世忠鳴金收軍,将龍虎大王斬之。
卻說兀朮走到平江,計點部下折了一半,奪去軍器糧食殆盡,謂衆将曰:“吾自南侵以來,未有如此挫刃。
今世忠截住江中,吾等如何得脫?倘并力攻擊,無遺類矣。
”孛堇阿赤曰:“世忠所恨惟在大王奪其中國金帛子女而去,大王可将所掠盡還之,問其借道出鎮江,世忠必允矣。
”兀朮從其議,即遣人送還金帛子女,複添名馬數匹,差人來見世忠曰:“金主将送還所掠金帛子女,乞将軍假道以出,久後不失講和之好。
”世忠怒曰:“兀朮死在目下矣,敢以利啖予哉!失此機會,虜賊得志,中原幾時可複,二聖如何得還?”叱謂來人傳語兀朮:“願降即降,願鬥即鬥,他事無容議矣。
”差人回,以世忠言報知兀朮。
兀朮見世忠不許其請,奮勵其衆曰:“困獸猶鬥,甯肯束手就戮哉!”次日複整集人馬,出鎮江溯流西上,與宋軍交鋒。
韓世忠引精兵邀戰。
兀朮自揮戈而前。
宋将蘇勝迳出迎敵,兩下喊鬥,金将孛堇阿赤率胡兵一擁攻進,霍武從北岸繞出敵後殺來,世忠妻梁氏親執枹鼓,部下軍士各要争功,莫不奮勇向先。
世忠艨艟大艦出金兵前後數裡,擊柝之聲達旦。
兀朮軍四下受敵,死者無數,王鐵兒、張醜漢見宋兵勢大,駕小船與兀朮死戰,殺奔黃天蕩。
紅日将落,世忠下令收軍。
兀朮領敗殘人馬屯紮黃天蕩,見四下盡是宋軍把截,窘促甚,因募本地人問更有何處出得鎮江。
或謂之曰:“老鹳河故道原達鎮江,與建康大路相通,如今湮塞難行,若鑿之透接秦淮水,即可出矣。
”兀朮聽得有此個去處,即令衆人鑿開老鹳河。
虜寇齊用力,一夕渠成,凡三十裡。
兀朮引本部連夜走出秦淮,趨建康而走。
比及韓世忠知之,虜寇離去七十裡遠。
部下欲促兵追之,世忠曰:“窮寇勿追,兵家所忌,可隻四路絕之,兀朮自不敢渡江矣。
”衆人得令,各分兵把守不提。
卻說兀朮既出了鎮江趨建康,見路上并無人馬攔擋,放心回還。
不知哨軍已先報知嶽飛,遣王貴、趙雲領三百人馬埋伏牛頭山等候。
兀朮大衆來到牛頭山下,紮營寨,殺牛宰馬,犒賞番将,因謂曰:“若非彼人教吾計策,如何與若等得至此哉。
”是夜無月,燃點燈燭,盡歡而飲。
飲至夜半,兀朮諸将皆醉,各回帳幕歇息。
王貴、趙雲引着手下俱穿青皂衣服,各有暗号,偷入營中,齊聲吶喊,複出寨外立定。
兀朮醉中驚起,慌亂不疊,自相蹂踏,死者無數。
近天明,遙聽牛頭山上金鼓喧天,喊聲震地,嶽飛引兵從外殺将入來。
兀朮急披挂上馬,提刀迎敵。
嶽飛怒罵曰:“不順天道虜賊,今來送死!”挺槍直取兀朮。
兀朮舞刀交還,兩馬相交,鏖戰十餘合,兀朮力怯,撥回馬便走。
嶽飛驅兵掩殺,孛堇阿赤抵住一陣又敗。
兀朮正走間,山坡後一彪人馬擁出,為首一員少年将,面如傅粉,唇若朱塗,手執八十斤鐵錘,乃是嶽飛長子嶽雲也。
方一十二歲,勇冠諸軍,軍中呼為”嬴官人“。
嶽雲一匹馬跑出,截住兀朮。
兀朮大驚,番将王鐵兒曰:“主将勿慌,待吾擒之。
蘇勝以一千知水性軍士,跳入龍虎大王船來,虜兵不會水戰,殺死于江中者不計其數。
龍虎大王見失利,正待棄舡投江,被蘇勝一把捉住,持上北岸。
韓世忠大驅軍士一齊掩殺。
兀朮喪膽,引孛堇阿赤、王鐵兒等拚死殺奔平江。
霍武、蘇勝兩下截擊,掠得馬駝辎重無數。
世忠鳴金收軍,将龍虎大王斬之。
卻說兀朮走到平江,計點部下折了一半,奪去軍器糧食殆盡,謂衆将曰:“吾自南侵以來,未有如此挫刃。
今世忠截住江中,吾等如何得脫?倘并力攻擊,無遺類矣。
”孛堇阿赤曰:“世忠所恨惟在大王奪其中國金帛子女而去,大王可将所掠盡還之,問其借道出鎮江,世忠必允矣。
”兀朮從其議,即遣人送還金帛子女,複添名馬數匹,差人來見世忠曰:“金主将送還所掠金帛子女,乞将軍假道以出,久後不失講和之好。
”世忠怒曰:“兀朮死在目下矣,敢以利啖予哉!失此機會,虜賊得志,中原幾時可複,二聖如何得還?”叱謂來人傳語兀朮:“願降即降,願鬥即鬥,他事無容議矣。
”差人回,以世忠言報知兀朮。
兀朮見世忠不許其請,奮勵其衆曰:“困獸猶鬥,甯肯束手就戮哉!”次日複整集人馬,出鎮江溯流西上,與宋軍交鋒。
韓世忠引精兵邀戰。
兀朮自揮戈而前。
宋将蘇勝迳出迎敵,兩下喊鬥,金将孛堇阿赤率胡兵一擁攻進,霍武從北岸繞出敵後殺來,世忠妻梁氏親執枹鼓,部下軍士各要争功,莫不奮勇向先。
世忠艨艟大艦出金兵前後數裡,擊柝之聲達旦。
兀朮軍四下受敵,死者無數,王鐵兒、張醜漢見宋兵勢大,駕小船與兀朮死戰,殺奔黃天蕩。
紅日将落,世忠下令收軍。
兀朮領敗殘人馬屯紮黃天蕩,見四下盡是宋軍把截,窘促甚,因募本地人問更有何處出得鎮江。
或謂之曰:“老鹳河故道原達鎮江,與建康大路相通,如今湮塞難行,若鑿之透接秦淮水,即可出矣。
”兀朮聽得有此個去處,即令衆人鑿開老鹳河。
虜寇齊用力,一夕渠成,凡三十裡。
兀朮引本部連夜走出秦淮,趨建康而走。
比及韓世忠知之,虜寇離去七十裡遠。
部下欲促兵追之,世忠曰:“窮寇勿追,兵家所忌,可隻四路絕之,兀朮自不敢渡江矣。
”衆人得令,各分兵把守不提。
卻說兀朮既出了鎮江趨建康,見路上并無人馬攔擋,放心回還。
不知哨軍已先報知嶽飛,遣王貴、趙雲領三百人馬埋伏牛頭山等候。
兀朮大衆來到牛頭山下,紮營寨,殺牛宰馬,犒賞番将,因謂曰:“若非彼人教吾計策,如何與若等得至此哉。
”是夜無月,燃點燈燭,盡歡而飲。
飲至夜半,兀朮諸将皆醉,各回帳幕歇息。
王貴、趙雲引着手下俱穿青皂衣服,各有暗号,偷入營中,齊聲吶喊,複出寨外立定。
兀朮醉中驚起,慌亂不疊,自相蹂踏,死者無數。
近天明,遙聽牛頭山上金鼓喧天,喊聲震地,嶽飛引兵從外殺将入來。
兀朮急披挂上馬,提刀迎敵。
嶽飛怒罵曰:“不順天道虜賊,今來送死!”挺槍直取兀朮。
兀朮舞刀交還,兩馬相交,鏖戰十餘合,兀朮力怯,撥回馬便走。
嶽飛驅兵掩殺,孛堇阿赤抵住一陣又敗。
兀朮正走間,山坡後一彪人馬擁出,為首一員少年将,面如傅粉,唇若朱塗,手執八十斤鐵錘,乃是嶽飛長子嶽雲也。
方一十二歲,勇冠諸軍,軍中呼為”嬴官人“。
嶽雲一匹馬跑出,截住兀朮。
兀朮大驚,番将王鐵兒曰:“主将勿慌,待吾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