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韓世忠鎮江鏖兵
關燈
小
中
大
”即舞棍躍馬,直取嶽雲。
嶽雲拍馬與王鐵兒交鋒,戰上數合,嶽雲賣個破綻,勒辔繞山腳而走。
番将欺嶽雲年幼,策馬趕去,轉過山坳,嶽雲綽起鐵錘,望王鐵兒當門打落。
王鐵兒翻身落馬,腦髓迸流,死在沙常嶽雲複兵殺出,兀朮大敗,引部下窬山逃走。
嶽飛收軍下寨,衆将各上其功,斬番将耳帶金環者一百七十五級,生擒女真渤海漢兒将士四十五人,奪獲辎重馬甲甚多。
嶽飛重賞将佐,下令邀擊虜寇,勿與之再來。
卻說兀朮人馬折了大半,疾忙便要渡江,忽前面征塵蔽天,一起軍馬來到。
兀朮驚歎曰:“前有阻兵,後又追迫,皇天何滅我之速也。
”正欲自為死計,早有數十哨卒近前,内有認得是自家人馬,兀朮乃安。
遣人探之,乃金撻懶聽知兀朮戰敗,自濰州遣孛堇太一引一萬胡兵,特來救援,不想在此相遇。
兀朮見了孛堇太一,訴前後與宋将交兵,其實失利,辭氣婉曲,衆人莫不動容。
孛堇太一曰:“韓世忠、嶽飛鋒不可當,莫若出龍灣趨淮西而去。
”兀朮曰:“江中進雲中,道路無阻。
若趨淮西,各處宋軍邀截,幾時能達燕地。
不如複引兵北渡,循建康而去,庶可前也。
”孛堇阿赤曰:“世忠恃其武勇,我衆屢戰不利,今日人懷内懼,孰肯舍死交戰。
”兀朮曰:“勝敗兵家之常,豈可逆料。
今日與若等倍加用心,歸到金國,受應上賞。
”衆番将隻得進黃天蕩屯紮。
韓世忠聽知兀朮複欲渡江北去,即操練将士提防。
時兀朮将兵分作南北安營,太一軍屯江北,兀朮軍屯江南。
世忠吩咐部下:“兀朮此來,志在死鬥,諸将若遇敵,彼敗不可遠追,彼勝四面救援,緩緩困之,待彼食盡,一戰可破矣。
”諸将皆曰:“敢不如将軍号令。
”于是世忠喚過蘇勝曰:“與爾二千健卒,以海艦進泊金山下,預備鐵绠數百條,每條貫大鈎于上,待兀朮舟進,可引健卒出其背,每缍一绠,将其舟曳沉之。
”蘇勝領計而去。
又喚霍武曰:“爾領兵二千,埋伏江北岸,俟金兵交戰出,襲其營寨。
”霍武引兵埋伏去了。
世忠分撥已定。
次日,兀朮鼓噪而出。
江中韓世忠擺開戰船,分海舟為兩路攻擊。
隻見金兵漫江填岸,鳴金枹鼓來到。
宋軍江上船如箭發,與兀朮鏖戰中流。
蘇勝引二千軍,将鐵绠放連江中,大鈎順撞着戰舟,便搭住不行。
胡兵船重者,湍流滾入船内,船遇水滿即沉溺。
番将慌亂,各跳上北岸奔走,墜落水中死者甚衆。
蘇勝乘勢掩殺,兀朮又大敗,棄舟走回黃天蕩。
霍武截出,又殺一陣,奪其軍器旗鼓之類無數。
自是虜寇喪膽,再不敢出。
兀朮窮蹙,引勃堇太一等隔江遙謂世忠曰:“君豈不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吾初到鎮江,即以厚禮相遺,本以中朝與金朝兄弟之邦,吾與将軍亦有諸侯之義也。
何故苦要相逼,屢窘吾軍,實欲結成深隙耶?将軍若肯哀憐,收回大衆,與吾偃旗息鼓,得歸雲中,足見将軍恩義兼盡,威聲顯揚。
胡人未必無後報矣。
”世忠曰:“欲待收回人馬,放爾等渡江,還我兩宮,複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不然,今日之事乃王事也,肯容私乎。
”兀朮語塞。
孛堇太一曰:“将軍休恁的小觑吾衆,以謂無寸鐵在身乎。
果不容渡江,亦在死戰,以決雌雄。
論之強弱,未必遽至亡也。
”世忠聽其言不遜,引弓欲射之。
兀朮見勢不敵,引軍急馳去,回顧世忠海舟乘風使篷,往來如飛,謂部下曰:“南軍使船如使馬,豈奈彼何哉。
”孛堇太一勸兀朮出重金募破海舟之人。
兀朮從之。
嶽雲拍馬與王鐵兒交鋒,戰上數合,嶽雲賣個破綻,勒辔繞山腳而走。
番将欺嶽雲年幼,策馬趕去,轉過山坳,嶽雲綽起鐵錘,望王鐵兒當門打落。
王鐵兒翻身落馬,腦髓迸流,死在沙常嶽雲複兵殺出,兀朮大敗,引部下窬山逃走。
嶽飛收軍下寨,衆将各上其功,斬番将耳帶金環者一百七十五級,生擒女真渤海漢兒将士四十五人,奪獲辎重馬甲甚多。
嶽飛重賞将佐,下令邀擊虜寇,勿與之再來。
卻說兀朮人馬折了大半,疾忙便要渡江,忽前面征塵蔽天,一起軍馬來到。
兀朮驚歎曰:“前有阻兵,後又追迫,皇天何滅我之速也。
”正欲自為死計,早有數十哨卒近前,内有認得是自家人馬,兀朮乃安。
遣人探之,乃金撻懶聽知兀朮戰敗,自濰州遣孛堇太一引一萬胡兵,特來救援,不想在此相遇。
兀朮見了孛堇太一,訴前後與宋将交兵,其實失利,辭氣婉曲,衆人莫不動容。
孛堇太一曰:“韓世忠、嶽飛鋒不可當,莫若出龍灣趨淮西而去。
”兀朮曰:“江中進雲中,道路無阻。
若趨淮西,各處宋軍邀截,幾時能達燕地。
不如複引兵北渡,循建康而去,庶可前也。
”孛堇阿赤曰:“世忠恃其武勇,我衆屢戰不利,今日人懷内懼,孰肯舍死交戰。
”兀朮曰:“勝敗兵家之常,豈可逆料。
今日與若等倍加用心,歸到金國,受應上賞。
”衆番将隻得進黃天蕩屯紮。
韓世忠聽知兀朮複欲渡江北去,即操練将士提防。
時兀朮将兵分作南北安營,太一軍屯江北,兀朮軍屯江南。
世忠吩咐部下:“兀朮此來,志在死鬥,諸将若遇敵,彼敗不可遠追,彼勝四面救援,緩緩困之,待彼食盡,一戰可破矣。
”諸将皆曰:“敢不如将軍号令。
”于是世忠喚過蘇勝曰:“與爾二千健卒,以海艦進泊金山下,預備鐵绠數百條,每條貫大鈎于上,待兀朮舟進,可引健卒出其背,每缍一绠,将其舟曳沉之。
”蘇勝領計而去。
又喚霍武曰:“爾領兵二千,埋伏江北岸,俟金兵交戰出,襲其營寨。
”霍武引兵埋伏去了。
世忠分撥已定。
次日,兀朮鼓噪而出。
江中韓世忠擺開戰船,分海舟為兩路攻擊。
隻見金兵漫江填岸,鳴金枹鼓來到。
宋軍江上船如箭發,與兀朮鏖戰中流。
蘇勝引二千軍,将鐵绠放連江中,大鈎順撞着戰舟,便搭住不行。
胡兵船重者,湍流滾入船内,船遇水滿即沉溺。
番将慌亂,各跳上北岸奔走,墜落水中死者甚衆。
蘇勝乘勢掩殺,兀朮又大敗,棄舟走回黃天蕩。
霍武截出,又殺一陣,奪其軍器旗鼓之類無數。
自是虜寇喪膽,再不敢出。
兀朮窮蹙,引勃堇太一等隔江遙謂世忠曰:“君豈不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吾初到鎮江,即以厚禮相遺,本以中朝與金朝兄弟之邦,吾與将軍亦有諸侯之義也。
何故苦要相逼,屢窘吾軍,實欲結成深隙耶?将軍若肯哀憐,收回大衆,與吾偃旗息鼓,得歸雲中,足見将軍恩義兼盡,威聲顯揚。
胡人未必無後報矣。
”世忠曰:“欲待收回人馬,放爾等渡江,還我兩宮,複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不然,今日之事乃王事也,肯容私乎。
”兀朮語塞。
孛堇太一曰:“将軍休恁的小觑吾衆,以謂無寸鐵在身乎。
果不容渡江,亦在死戰,以決雌雄。
論之強弱,未必遽至亡也。
”世忠聽其言不遜,引弓欲射之。
兀朮見勢不敵,引軍急馳去,回顧世忠海舟乘風使篷,往來如飛,謂部下曰:“南軍使船如使馬,豈奈彼何哉。
”孛堇太一勸兀朮出重金募破海舟之人。
兀朮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