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兀朮大戰龍王廟
關燈
小
中
大
嶽飛聽得戚方叛去,大怒曰:“前日廣德陣上射吾一箭,果有殺我之意。
他日捉來,必手刃之。
”次日,嶽飛已至宜興縣。
縣令錢谌接見,不勝歡悅,謂飛曰:“百姓望君侯猶大旱之望雲霓,今日得遇,實快平生也!”飛曰:“金兵梗道,何地非皇上赤子?嶽某到處,皆願拯之矣。
”錢谌請嶽飛入衙中駐兵數日。
遠近聞知嶽飛駐兵宜火,皆來歸順。
是時金兵與賊寇四下剽掠,隻不敢犯宜興。
其縣居民安生,各相謂曰:“爺娘生我者易,嶽相公保我者難。
”嶽飛兵屯宜興,遣人體探常州消息,回報金人攻擊緊急。
飛遣王貴、張憲、傅廣分兵救之,自率部下合後。
嶽飛傳令離了宜興,軍馬抵至常州界,擺開陣勢。
金兵見宋軍來到,兩下對敵,張憲出馬大罵:“死羯奴,不退何待!”金陣中女真萬戶少主孛堇驟馬舞棍直取張憲,張憲亦提槍來迎。
兩馬相交,戰了數合,張憲詐敗,萬戶少主從後趕來。
轉過臨水門,嶽飛一軍從河口擁出,聲如巨鐘,大叫:“虜賊慢來!”萬戶少主孛堇吃了一驚,措手不及,被飛一把手捉歸馬上。
飛又驅動本部來殺,胡兵退走不疊,擁死于河中者疊積。
金兵大敗,退走常州五十裡遠,奪其辎重糧食不可勝數,生擒女真王撒哥。
王貴、張憲、傅廣合兵攻擊漢兒李渭等十一名,常州圍解。
嶽飛将女真萬戶少主孛堇及漢兒李謂等遣人赍表解送越州行在。
使人迳上越州,呈進嶽飛表章。
表曰:武略大夫英州刺史禦營使司統制軍馬臣嶽飛狀奏:恭依聖旨,将帶所部人馬邀擊金人。
至廣德見陣,共砍到人頭一千二百一十六級,谕降女直漢兒人王權等二十四人,并遣差兵馬收複建康府溧陽縣,得俘五百餘人,生擒女直漢兒軍僞同知溧陽縣事渤海太師李撒八等十二人。
金兵回犯常州,分遣兵馬截殺,隻一陣問擁掩入河,棄頭不砍,生擒女直萬戶少主孛堇、漢兒李渭等一十一人。
委是屢獲勝捷。
謹錄奏聞,伏侯裁旨。
高宗覽表大悅,方知江左有忠義之士奮志勤王。
乃頒敕命,使嶽飛招募人馬,先複建康以為兩浙之固,次則掃清江南賊寇,以待銮輿北還。
嶽飛得诏,即抄謄四下張挂,招兵募馬。
不數日間,應募者衆。
嶽飛此時便有掃清河北之志。
訪知兀朮從明州濟江,護送辎重回金,遣人以書告知韓世忠出兵截之。
世忠得嶽飛書,知此消息,與部下商議,将人馬分作三處守把,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俟兀朮歸還擊之。
卻說兀朮人馬濟江,次于六合,亦恐宋師前後追襲,沿路令人打探虛實。
哨馬報青龍鎮等處韓世忠俱着精兵守把,欲截金人歸路。
兀朮大驚,即吩咐衆人速趨平江。
衆人得令,遂不向青龍鎮一路,迳由秀州出平江而去。
韓世忠差人探聽兀朮從哪條路來,務要哨探停當回報。
去人數日回說,兀朮不由青龍鎮行,徑趨秀州出平江而去。
世忠聞之,歎曰:“狡虜任的機關也。
”遂移師鎮江,先以八千人屯于焦山寺待之。
兀朮人馬已出秀州,欲濟江,遙見鎮江口旌旗蔽日,戰船排如”一“字。
兀朮知世忠着人把守,将本部屯紮江,遣使赍禮物送書來見世忠。
世忠正在軍中持調人馬,忽報兀朮遣使來見。
世忠令召入,使人進帳中,呈上兀朮通問禮物及約戰期書一封。
世忠受了禮物,拆書視之:書曰:中原、金國,本同一家。
皇上、金主,猶如兄弟。
吾仗劍南下,正欲讨不恭而誅叛逆。
今江南播亂,賊寇生發。
非吾讨之,海内奚獲清甯。
今爰整歸旅,已出平江,前列大軍,未審何意。
閣下欲修盟好,即開鎮道,護送北行。
欲動聲勢,乞示戰期。
次不宣。
世忠看書畢,批回來人,
他日捉來,必手刃之。
”次日,嶽飛已至宜興縣。
縣令錢谌接見,不勝歡悅,謂飛曰:“百姓望君侯猶大旱之望雲霓,今日得遇,實快平生也!”飛曰:“金兵梗道,何地非皇上赤子?嶽某到處,皆願拯之矣。
”錢谌請嶽飛入衙中駐兵數日。
遠近聞知嶽飛駐兵宜火,皆來歸順。
是時金兵與賊寇四下剽掠,隻不敢犯宜興。
其縣居民安生,各相謂曰:“爺娘生我者易,嶽相公保我者難。
”嶽飛兵屯宜興,遣人體探常州消息,回報金人攻擊緊急。
飛遣王貴、張憲、傅廣分兵救之,自率部下合後。
嶽飛傳令離了宜興,軍馬抵至常州界,擺開陣勢。
金兵見宋軍來到,兩下對敵,張憲出馬大罵:“死羯奴,不退何待!”金陣中女真萬戶少主孛堇驟馬舞棍直取張憲,張憲亦提槍來迎。
兩馬相交,戰了數合,張憲詐敗,萬戶少主從後趕來。
轉過臨水門,嶽飛一軍從河口擁出,聲如巨鐘,大叫:“虜賊慢來!”萬戶少主孛堇吃了一驚,措手不及,被飛一把手捉歸馬上。
飛又驅動本部來殺,胡兵退走不疊,擁死于河中者疊積。
金兵大敗,退走常州五十裡遠,奪其辎重糧食不可勝數,生擒女真王撒哥。
王貴、張憲、傅廣合兵攻擊漢兒李渭等十一名,常州圍解。
嶽飛将女真萬戶少主孛堇及漢兒李謂等遣人赍表解送越州行在。
使人迳上越州,呈進嶽飛表章。
表曰:武略大夫英州刺史禦營使司統制軍馬臣嶽飛狀奏:恭依聖旨,将帶所部人馬邀擊金人。
至廣德見陣,共砍到人頭一千二百一十六級,谕降女直漢兒人王權等二十四人,并遣差兵馬收複建康府溧陽縣,得俘五百餘人,生擒女直漢兒軍僞同知溧陽縣事渤海太師李撒八等十二人。
金兵回犯常州,分遣兵馬截殺,隻一陣問擁掩入河,棄頭不砍,生擒女直萬戶少主孛堇、漢兒李渭等一十一人。
委是屢獲勝捷。
謹錄奏聞,伏侯裁旨。
高宗覽表大悅,方知江左有忠義之士奮志勤王。
乃頒敕命,使嶽飛招募人馬,先複建康以為兩浙之固,次則掃清江南賊寇,以待銮輿北還。
嶽飛得诏,即抄謄四下張挂,招兵募馬。
不數日間,應募者衆。
嶽飛此時便有掃清河北之志。
訪知兀朮從明州濟江,護送辎重回金,遣人以書告知韓世忠出兵截之。
世忠得嶽飛書,知此消息,與部下商議,将人馬分作三處守把,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俟兀朮歸還擊之。
卻說兀朮人馬濟江,次于六合,亦恐宋師前後追襲,沿路令人打探虛實。
哨馬報青龍鎮等處韓世忠俱着精兵守把,欲截金人歸路。
兀朮大驚,即吩咐衆人速趨平江。
衆人得令,遂不向青龍鎮一路,迳由秀州出平江而去。
韓世忠差人探聽兀朮從哪條路來,務要哨探停當回報。
去人數日回說,兀朮不由青龍鎮行,徑趨秀州出平江而去。
世忠聞之,歎曰:“狡虜任的機關也。
”遂移師鎮江,先以八千人屯于焦山寺待之。
兀朮人馬已出秀州,欲濟江,遙見鎮江口旌旗蔽日,戰船排如”一“字。
兀朮知世忠着人把守,将本部屯紮江,遣使赍禮物送書來見世忠。
世忠正在軍中持調人馬,忽報兀朮遣使來見。
世忠令召入,使人進帳中,呈上兀朮通問禮物及約戰期書一封。
世忠受了禮物,拆書視之:書曰:中原、金國,本同一家。
皇上、金主,猶如兄弟。
吾仗劍南下,正欲讨不恭而誅叛逆。
今江南播亂,賊寇生發。
非吾讨之,海内奚獲清甯。
今爰整歸旅,已出平江,前列大軍,未審何意。
閣下欲修盟好,即開鎮道,護送北行。
欲動聲勢,乞示戰期。
次不宣。
世忠看書畢,批回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