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您就等着吧[63]。

    &rdquo他拍了拍前額,努力想着什麼。

     &ldquo嗨,您無需感謝了。

    &rdquo紐曼說。

     &ldquo啊,想起來了,先生!&rdquo他大叫道,&ldquo為了表示我的感激之情,我可以無償地以談話的方式教您法語。

    &rdquo &ldquo教我法語?我都快忘記這茬了。

    聽您講英語,&rdquo紐曼笑着補充道,&ldquo就已經差不多是在學法語了。

    &rdquo &ldquo啊,我當然不夠格教英語,&rdquo尼奧什先生說,&ldquo不過,我的口才還是不錯的,願意為您效勞。

    &rdquo &ldquo既然您在這兒,那麼,&rdquo紐曼說,&ldquo我們現在就開始吧,機會難得,我去煮杯咖啡。

    您每天早上九點半過來,我們一起喝咖啡。

    &rdquo &ldquo先生,您還邀我喝咖啡?&rdquo尼奧什先生大叫道,&ldquo講真話,我的好運[64]來臨了。

    &rdquo &ldquo來吧,&rdquo紐曼說,&ldquo我們現在就開始,這杯咖啡正熱,法語怎麼說?&rdquo 自那以後的三個星期,尼奧什先生頗受尊敬的身影每天都出現在紐曼的家中,兩人在香味濃郁的咖啡熱氣中互緻敬意,你問我答。

    我不清楚我們的這位朋友到底學了多少法語,但正如他本人所說,即使這種學習對他沒有什麼好處,但也根本不會對他産生什麼壞處。

    他在不知不覺中打發了時間,很滿意這種不太正常的社交活動,盡管談話很多都不合語法規範,卻總能進行得有滋有味,即便在他很忙的時候,他也常常穿着西部年輕人的服裝,在晨曦中坐在圍牆邊就像天性幽默的流浪漢和前途未蔔的淘金者一樣和客人談東論西。

    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要和當地人交流,他相信出國旅遊最好的事情就是深入了解那個國家國民的生活,這是他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真理。

    尼奧什先生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國人,盡管他的生活也許并不特别值得深入了解,但他畢竟是獨特的巴黎文明中真真切切的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更不用說他還給我們的主人公帶來了那麼多的歡樂。

    紐曼本來就愛刨根問底,講求實效,尼奧什先生激發了他内心更多的奇思妙想。

    紐曼喜歡統計學,對任何事都要一探究竟,在談話中他很高興了解不同的稅種,各種利潤的獲取,什麼樣的商業習慣更好,人生的這場戰鬥如何進行,等等。

    尼奧什先生作為一個淪落潦倒的金融家,對上述所讨論的問題非常熟悉。

    他用拇指和食指捏着一小撮幹鼻煙,非常自豪地用盡可能簡潔的術語系統傳授了自己知道的信息。

    作為法國人,尼奧什先生除了很喜歡紐曼的金币以外,還喜歡侃大山,即使家道中落,他依然不失文雅。

    而且,作為法國人,他對事情的描述非常清晰。

    同樣作為法國人,如果遇到知識不足,他會用最方便最巧妙的假說搪塞過去。

    這位身材矮小幹癟的金融家非常高興回答問題,他把零碎的信息通過簡約的方式加工整理,随時在他那本油污的小筆記本上記下可能讓他那位慷慨的朋友感興趣的事件。

    他在碼頭上的書報亭閱讀舊曆書,開始頻繁光顧另一家咖啡屋[65],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報紙,雖然餐後咖啡[66]要多花一個便士,但他可以在被人們揉得皺皺巴巴的報紙上看到逸聞趣事,以及離經叛道、純屬巧合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他會很認真地講述一個五歲小孩不久之前死于波爾多,說那個小孩的腦袋重達六十盎司[67],和拿破侖或華盛頓的腦袋一樣重!或者說克利希街[68]殺豬匠[69]的太太在一堆舊襯裙當中找到了五年前丢失的三百六十法郎。

    他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紐曼告訴他,他講話的方式比紐曼從别人口中聽到的含混不清的講話要好很多。

    聽到這樣的評價,尼奧什先生說話發音愈發清晰有力,他主動提出朗讀拉馬丁[70]的詩抄,并申明雖然根據自己淺薄的理解會盡力挖掘詩意,但要真正地了解法國詩歌,還是應該去法蘭西劇院[71]。

     紐曼對法國人的節儉很感興趣,對巴黎人的節約羨慕有加。

    他自己在經濟方面的天分完全可以讓他處理更大規模的生意,為了運作得心應手,他急需那種大危機感和大成就感。

    在通過銅闆積累形成的巨大财富面前,在勞動和利潤具體分工的過程中,他獲得了慷慨的禮遇。

    他詢問尼奧什先生關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他技巧性很強的節儉生活的叙述混合着朋友間的同情和尊重。

    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告訴他,有一段時間,他和女兒每日[72]靠着十五蘇[73]就舒适地度過去了。

    最近,他成功地躲過财政危機,預算也稍稍多元化了。

    但是,他們還得一枚一枚銅闆數着度日,尼奧什先生說着歎了一口氣,暗示諾埃米小姐并不熱衷如願配合他這樣的安排。

     &ldquo可您會怎麼辦呢?&rdquo他富有哲理性地問道,&ldquo年輕漂亮的女孩兒總是需要時髦的服裝手套;她總不能穿着破舊的衣服置身于華麗的盧浮宮吧。

    &rdquo &ldquo但您女兒賺的錢可以足夠用于置衣裝扮啊。

    &rdquo紐曼說。

     尼奧什先生目光閃爍地看着紐曼,他希望能說自己女兒的天賦需要有人欣賞,她那些騙人的塗鴉需要市場,但這樣說似乎玷污了眼前這位出手闊綽的陌生人的信任,因為正是這個人不帶一絲懷疑地讓他有了平等交際的權利。

    他想了個折中的辦法,于是說,盡管看到諾埃米小姐仿制大師畫的人顯然都很欣賞她的畫,但是,因為考慮到她是求學于那些名家作品,所以仿制品的價格總是讓買家望而卻步。

    &ldquo可憐的小家夥!&rdquo尼奧什先生感歎道,&ldquo可惜了她那麼完美的作品!要是畫得不好反而對她更為有利。

    &rdquo &ldquo可如果諾埃米小姐願意獻身于藝術,&rdquo紐曼再次評說道,&ldquo您為什麼會有前幾天講到的那些擔心呢?&rdquo 尼奧什先生沉思良久,他的觀點的确有前後不一緻的地方,上下邏輯無法自圓其說。

    雖然他并不想因噎廢食,破壞紐曼對自己的善意信任,但他還是有股強烈的沖動想把自己所有的煩惱講出來。

    &ldquo噢,她是位藝術家,尊敬的先生,這點毫無疑問,&rdquo他表示道,&ldquo但實話實說吧,她也是一個不加掩飾的打情罵俏的老手[74],原諒我這樣說,&rdquo過了會兒,他補充道,一臉難過的樣子,搖了搖頭,&ldquo那就是真實的她,她的母親以前也這樣!&rdquo &ldquo您對您妻子不滿?&rdquo紐曼問道。

     尼奧什先生突然頭朝後猛烈地扭動了幾下:&ldquo她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