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争(上)

關燈
有的中央銀行來完全負責發行貨币的職責。

    他的主要思路是:私人擁有的中央銀行,總部設在費城,各地設立分支銀行,政府的貨币和稅收必須放在這個銀行系統中,該銀行負責發行國家貨币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向美國政府貸款并收取利息。

    該銀行總股本為1000萬美元,私人擁有80%的股份,美國政府擁有剩餘的20%。

    25人所組成的董事會中的20人由股東推舉,5人由政府任命。

    漢密爾頓代表着精英階級的利益,他曾經指出“所有的社會都分成極少數和大多數。

    前者出身良好而富有,後者則是普羅大衆。

    大衆是動蕩和改變的,他們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判斷和決定。

    ” 而傑弗遜則代表着人民大衆的利益,對于漢密爾頓的觀點,他的回應是,“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 1791年12月,當漢密爾頓的方案被提交國會讨論時,立即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争論。

    最終,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這項提案,而在衆議院也以39對20票過關。

    此時,被嚴重的債務危機壓得喘不過氣的總統華盛頓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他征詢了當時的國務卿傑弗遜和麥迪遜的意見,他們明确的表示這個提案明顯與憲法沖突。

    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币,但決沒有授權國會轉讓發币權給任何私人銀行。

    華盛頓顯然被深深地觸動了,他甚至已決心要否決該法案。

    得知這個消息後,漢密爾頓立刻跑來遊說華盛頓,财政部長漢密爾頓的賬本似乎更有說服力,那就是如果不成立中央銀行以得到外國資金入股,政府将很快垮台。

    最終,迫在眉睫的危機壓倒了未來長遠的顧慮,華盛頓總統于1792年2月25日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有效期20年。

     國際銀行家終于取得了第一個重大勝利。

    到1811年,外國資本占到了1000萬股本中的700萬,英格蘭銀行和内森·羅斯切爾德成為美國中央銀行的主要股東。

     美國政府的債務在1781年僅有5.6萬美元,包括1.2萬美元的國際債務和4.4萬美元的國内債務,而從中央銀行成立的1791年到1796年短短的五年時間裡,美國政府的債務就增加了820萬美元。

     漢密爾頓最終成為巨富。

    他後來與亞倫.波成立的紐約曼哈頓公司成為了華爾街的第一家銀行,它在1955年與洛克菲勒的大通銀行合并成為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ManhattanBank)。

     傑弗遜在1798年懊惱地說:“我真希望我們能增加哪怕一條憲法修正案,取消聯邦政府借錢的權力。

    ” 當傑弗遜當選第三屆美國總統(1801-1809)之後,他不遺餘力地試圖廢除美國第一銀行,到1811年銀行有效期滿的時候,雙方的角力達到了白熱化程度,衆議院以65對64僅一票否決了銀行授權延期的提案,而參議院是17對17打平。

    這次由副總統克林頓打破僵局投下關鍵的否決票,美國第一銀行于1811年3月3日關門大吉了。

     這時坐鎮倫敦的内森·羅斯切爾德聞訊大發雷霆,他威脅道:“要麼給(第一美國)銀行授權延期,要麼美國将會面對一場最具災難性的戰争”。

    結果美國政府不為所動,内森立刻回應:“給這些放肆無理的美國人一場教訓,把他們打回到殖民地時代。

    ”結果幾個月之後,爆發了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争。

    戰争持續了三年,羅斯切爾德的目的非常明确,要打到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最後不得不屈膝投降,讓他們掌握的中央銀行繼續運作為止。

    結果,美國政府的債務從4500萬美元增加到1億2千7百萬美元,美國政府最終在1815年屈服了,麥迪遜總統在1815年12月5日提出成立第二家中央銀行,結果是1816年誕生的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4.國際銀行家卷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TheBankoftheUnitedStates1816-1832) “銀行機構所擁有的對人民意識的支配必須被打破,否則這種支配将打破我們(的國家)。

    ”——傑弗遜1815年寫給門羅(美國第五屆總統)的信 美國第二銀行得到了20年的營業授權,這次總股本提高到3500萬美元,仍然是80%由私人占有,剩下的20%屬于政府。

    和第一銀行一樣,羅斯切爾德牢牢地把握了第二銀行的權力。

     1828年,安德魯.傑克遜參加了總統競選,在一次面對銀行家發表演講時他不假顔色地說道: “你們是一群毒蛇。

    我打算把你們連根拔掉,以上帝的名義,我一定會将你們連根拔掉。

    如果人民哪怕是知道我們的貨币和銀行系統是何等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