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争(上)
關燈
小
中
大
公正,在明天天亮之前就會發生革命。
” 當安德魯.傑克遜在1828年當選總統後,他決心廢除第二銀行。
他指出“如果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币,那是讓國會自己行使這個權力的,而不是讓國會授權給任何個人或公司的。
”在11000人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中,他解雇了2000多與銀行相關的人員。
1832年是傑克遜總統競選連任的年頭,如果他連任,第二銀行的有效期将于1836年他的下一屆任期内結束,大家都知道總統對第二銀行的觀感,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銀行想在大選年趁亂提前再延續20年的經營特許權。
與此同時,銀行家以300萬美元的重金不惜血本地資助傑克遜的競争對手亨利.克雷(HenryClay),而傑克遜的競選口号是“要傑克遜,不要銀行。
”最後傑克遜以壓倒優勢獲勝。
銀行經營權延期的提案在參議院以28對20獲得通過,在衆議院以107對85也成功過關,第二銀行主席彼托(Biddle)自恃有歐洲強大的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作為後援,并沒有将總統放在眼裡。
當人們議論傑克遜可能會否決提案時,彼托毫不退讓地表示“如果傑克遜否決提案,我将否決他。
”傑克遜總統當然毫無疑問地否決了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他還下令财政部長将所有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立即取走,轉存進各州銀行。
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這是曆史上美國政府唯一的一次将國債降到了0,并且産生了3500萬美元的盈餘。
曆史學家評論這一偉大成就為“這是總統最為燦爛的榮譽,也是他為這個國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
”波士頓郵報把這一成就和耶稣将放貸者(MoneyChangers)趕出神廟相提并論。
5.“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将殺死銀行”——美國第七屆總統安德魯.傑克遜 1835年1月30日,當美國第七屆總統安德魯.傑克遜來到國會山參加一位國會議員的葬禮。
一位來自英國的失業油漆匠理查德.勞倫斯悄悄地跟随着傑克遜總統,在他的口袋裡裝着兩把上好子彈的手槍。
當總統進入葬禮儀式的房間時,勞倫斯距離總統距離較遠,他耐心地等待着更好的時機。
儀式結束後,勞倫斯守候在兩根柱子之間,那裡是總統的必經之地。
就在總統經過的一刹那,勞倫斯沖了出來,在距離總統不到兩米的地方開了槍,但是手槍炸了膛,子彈沒有射出。
這時,周圍所有人都驚呆了。
此時,戎馬一生的67歲的傑克遜總統并沒有驚慌失措,面對窮兇極惡的殺手,他本能地舉起手杖自衛。
這時,兇手已掏出第二把手槍開了火,結果仍然是個臭彈。
命大福大的傑克遜險些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刺殺的總統,兩把手槍都是臭彈的幾率據說僅為125000:1。
這位32歲的刺殺者号稱自己是英國國王的合法繼承人,美國總統殺死了他的父親,還拒絕讓他得到一大筆錢。
後來在法庭上經過僅僅五分鐘的審理就斷定此人有精神病,沒有追究其法律責任。
從此以後,精神病就成為各種謀殺兇手最合适的借口了。
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1月30日就發生了刺殺事件。
關于兇手理查德.勞倫斯,格裡芬在他的書中寫道:“那個刺客要麼是真的瘋了,要麼是假裝瘋了來逃避嚴厲地懲罰。
後來,他向别人誇口說他和歐洲有權勢的人有聯系,他得到許諾如果被抓住将會得到保護。
” 1845年6月8日,傑克遜總統去世。
他的墓志銘上隻有一句話,“我殺死了銀行。
” 美國中央銀行的再度被廢,招緻英國方面的嚴厲報複,英國立刻停止了對美國的各種貸款,尤其厲害的殺招是收緊美國的黃金貨币供應量。
當時的英國金融在羅斯切爾德的運作下,擁有最大規模的黃金貨币流通量,通過貸和美國中央銀行的運作,完全控制了美國的貨币供應。
當美國第二銀行的延期申請遭到總統否決之後,第二銀行主席彼托的對總統的“否決”啟動了。
第二銀行宣布立即召回所有貸款,停止一切新貸款的發行。
羅斯切爾德家族所把持的歐洲主要銀行也同時收緊了美國銀根,美國陷入了嚴重的“人為”貨币流通量巨減的境地,最終引發了“1837年恐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長達5年之久,其破壞力之大前所未見,直追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
“1837年恐慌”以及後來的“1857年恐慌”,“1907年恐慌”再次印證了羅斯切爾德的一句名言:“隻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币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 6.新的戰線:“獨立财政系統”(IndependentTreasurySystem) 1837年,當傑克遜總統大力支持
” 當安德魯.傑克遜在1828年當選總統後,他決心廢除第二銀行。
他指出“如果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币,那是讓國會自己行使這個權力的,而不是讓國會授權給任何個人或公司的。
”在11000人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中,他解雇了2000多與銀行相關的人員。
1832年是傑克遜總統競選連任的年頭,如果他連任,第二銀行的有效期将于1836年他的下一屆任期内結束,大家都知道總統對第二銀行的觀感,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銀行想在大選年趁亂提前再延續20年的經營特許權。
與此同時,銀行家以300萬美元的重金不惜血本地資助傑克遜的競争對手亨利.克雷(HenryClay),而傑克遜的競選口号是“要傑克遜,不要銀行。
”最後傑克遜以壓倒優勢獲勝。
銀行經營權延期的提案在參議院以28對20獲得通過,在衆議院以107對85也成功過關,第二銀行主席彼托(Biddle)自恃有歐洲強大的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作為後援,并沒有将總統放在眼裡。
當人們議論傑克遜可能會否決提案時,彼托毫不退讓地表示“如果傑克遜否決提案,我将否決他。
”傑克遜總統當然毫無疑問地否決了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他還下令财政部長将所有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立即取走,轉存進各州銀行。
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這是曆史上美國政府唯一的一次将國債降到了0,并且産生了3500萬美元的盈餘。
曆史學家評論這一偉大成就為“這是總統最為燦爛的榮譽,也是他為這個國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
”波士頓郵報把這一成就和耶稣将放貸者(MoneyChangers)趕出神廟相提并論。
5.“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将殺死銀行”——美國第七屆總統安德魯.傑克遜 1835年1月30日,當美國第七屆總統安德魯.傑克遜來到國會山參加一位國會議員的葬禮。
一位來自英國的失業油漆匠理查德.勞倫斯悄悄地跟随着傑克遜總統,在他的口袋裡裝着兩把上好子彈的手槍。
當總統進入葬禮儀式的房間時,勞倫斯距離總統距離較遠,他耐心地等待着更好的時機。
儀式結束後,勞倫斯守候在兩根柱子之間,那裡是總統的必經之地。
就在總統經過的一刹那,勞倫斯沖了出來,在距離總統不到兩米的地方開了槍,但是手槍炸了膛,子彈沒有射出。
這時,周圍所有人都驚呆了。
此時,戎馬一生的67歲的傑克遜總統并沒有驚慌失措,面對窮兇極惡的殺手,他本能地舉起手杖自衛。
這時,兇手已掏出第二把手槍開了火,結果仍然是個臭彈。
命大福大的傑克遜險些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刺殺的總統,兩把手槍都是臭彈的幾率據說僅為125000:1。
這位32歲的刺殺者号稱自己是英國國王的合法繼承人,美國總統殺死了他的父親,還拒絕讓他得到一大筆錢。
後來在法庭上經過僅僅五分鐘的審理就斷定此人有精神病,沒有追究其法律責任。
從此以後,精神病就成為各種謀殺兇手最合适的借口了。
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1月30日就發生了刺殺事件。
關于兇手理查德.勞倫斯,格裡芬在他的書中寫道:“那個刺客要麼是真的瘋了,要麼是假裝瘋了來逃避嚴厲地懲罰。
後來,他向别人誇口說他和歐洲有權勢的人有聯系,他得到許諾如果被抓住将會得到保護。
” 1845年6月8日,傑克遜總統去世。
他的墓志銘上隻有一句話,“我殺死了銀行。
” 美國中央銀行的再度被廢,招緻英國方面的嚴厲報複,英國立刻停止了對美國的各種貸款,尤其厲害的殺招是收緊美國的黃金貨币供應量。
當時的英國金融在羅斯切爾德的運作下,擁有最大規模的黃金貨币流通量,通過貸和美國中央銀行的運作,完全控制了美國的貨币供應。
當美國第二銀行的延期申請遭到總統否決之後,第二銀行主席彼托的對總統的“否決”啟動了。
第二銀行宣布立即召回所有貸款,停止一切新貸款的發行。
羅斯切爾德家族所把持的歐洲主要銀行也同時收緊了美國銀根,美國陷入了嚴重的“人為”貨币流通量巨減的境地,最終引發了“1837年恐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長達5年之久,其破壞力之大前所未見,直追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
“1837年恐慌”以及後來的“1857年恐慌”,“1907年恐慌”再次印證了羅斯切爾德的一句名言:“隻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币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 6.新的戰線:“獨立财政系統”(IndependentTreasurySystem) 1837年,當傑克遜總統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