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有關人的問題
關燈
小
中
大
有關人的問題,我不妨從最親切最貼身的&ldquo我&rdquo問起,就發現一連串平時沒想到的問題。
&ldquo我&rdquo,當然不指我個人,&ldquo我&rdquo是一切人的代名詞。
如問&ldquo我&rdquo是誰?答&ldquo我&rdquo是人&mdash&mdash人世間每個具體的人。
每個具體的人,統稱人。
這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
具體各别的人,數說不盡,我們隻用一個抽象的&ldquo人&rdquo字,代表一切具體的人。
我經常受到批判:&ldquo隻有具體的人,沒有抽象的人,單用一個&lsquo人&rsquo字,是抹殺了人的階級性。
&rdquo抽象的代名詞,當然不是具體的人,但每個自稱&ldquo我&rdquo的人,都是具體的人,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區域,不同時代的一個個具體的人,都自稱&rdquo我&rdquo,所以可以說:&ldquo我&rdquo是人一一人世間每一個具體的人。
(一)人有靈魂 我首先要說。
人有靈魂。
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而身體具有生命,稱靈魂。
靈魂是看不見的,但身體有沒有生命卻顯而易見。
死屍和活人的區别看得出,摸得着。
所以每個活着的人,有肉體,也具有生命。
上文已經說過,人的生命不是草木、蟲蟻的生命,也不是禽獸的生命,我們稱一條人命或一個靈魂;名稱不同而所指同是人的生命。
下文我避免用&ldquo一條人命&rdquo而采用&ldquo一個靈魂&rdquo,因為在我國文字裡,&ldquo命&rdquo字有兩重意義。
生命(life)稱命;命運(fate)也稱命,例如&rdquo薄命&rdquo、&rdquo貧賤命&rdquo、&rdquo命大&rdquo、&rdquo生死有命&rdquo等。
同一個字而所指不同。
在思維的過程中窯易引起混亂。
導緻錯誤。
靈魂是否不滅,可以是問題;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靈魂。
是不成問題的。
可以肯定說:人有兩部分,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
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認的事 實。
(二)人有個性 人的體質不間,性情各别。
古希臘醫學家認為人的性情取決于這人身體裡某種液體的過剩。
人的個性分四種類型=多血的性情活潑,多痰的性情滞綴,多黃膽汁的易怒,多黑膽汁的憂郁。
歐洲人一直沿用這種分類。
我們所謂&rdquo個性&rdquo,也稱&rdquo性子&rdquo,也稱&rdquo脾氣&rdquo。
活潑的我們稱外向,滞緩的我們稱慢性子,易怒的稱急性子或脾氣躁,憂郁的稱内向。
不過這種分類,隻是粗粗地歸納,沒多大意義,因為每一種類型包含許多不同的性情呢。
急性子有豪爽的,敏捷的,冒失的,也有粗暴的。
慢性子有沉靜的,穩重的,死闆的,也有傻呆的。
反正性情脾氣各人各樣,而且各種類型的區别。
也不能-刀切。
有人内向,同時又是慢性子或急性子。
我隻求說明:體質不同,性情各别。
老話:一棵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人性之不同各如其菌。
按腦科專家的定論,各人的腦子,各不相同。
常言道:一個人,一個性;十個人,十個性。
即使是同胞雙生,面貌很相似,性情卻迥不相同。
個性是天生的,到老不變。
有修養的人可以約束自己。
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約束成慢性子;慢性子也不能修養成急性子。
嬰兒初生,啼聲裡就帶出他的個性。
急性子哭聲躁急,慢性子哭聲悠緩。
從生到死,個性不變。
老話:&ldquo從小看看,到老一半”&ldquo江山易改,本性難移”&ldquo七卡二變,本性難變&rdquo。
塞萬提斯在他名著《堂吉诃德》裡多次說。
老話成語,是人類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韓非子說:&ldquo古無虛諺。
&rdquo《管錐編》下,716頁。
三聯書店2001年版。
他們的話确是不錯的。
我曾當過三年小學教員,專教初小一、二年級。
我的學生都是窮人家孩子,很野。
也很難管。
我發現小學生像《太平廣記》、《夷豎志》等神怪小說裡的精怪,叫出他的名字,他就降伏了。
如稱&rdquo小朋友&rdquo。
他覺得與他無關。
所以我有必要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
全班約四十人。
我在排座位時自己畫個座位圖,記上各人的姓名。
上第一堂課,記住第一批姓名。
上第二堂課,記住第二批姓名。
上第三堂課,全班的姓名都記
&ldquo我&rdquo,當然不指我個人,&ldquo我&rdquo是一切人的代名詞。
如問&ldquo我&rdquo是誰?答&ldquo我&rdquo是人&mdash&mdash人世間每個具體的人。
每個具體的人,統稱人。
這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
具體各别的人,數說不盡,我們隻用一個抽象的&ldquo人&rdquo字,代表一切具體的人。
我經常受到批判:&ldquo隻有具體的人,沒有抽象的人,單用一個&lsquo人&rsquo字,是抹殺了人的階級性。
&rdquo抽象的代名詞,當然不是具體的人,但每個自稱&ldquo我&rdquo的人,都是具體的人,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區域,不同時代的一個個具體的人,都自稱&rdquo我&rdquo,所以可以說:&ldquo我&rdquo是人一一人世間每一個具體的人。
(一)人有靈魂 我首先要說。
人有靈魂。
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而身體具有生命,稱靈魂。
靈魂是看不見的,但身體有沒有生命卻顯而易見。
死屍和活人的區别看得出,摸得着。
所以每個活着的人,有肉體,也具有生命。
上文已經說過,人的生命不是草木、蟲蟻的生命,也不是禽獸的生命,我們稱一條人命或一個靈魂;名稱不同而所指同是人的生命。
下文我避免用&ldquo一條人命&rdquo而采用&ldquo一個靈魂&rdquo,因為在我國文字裡,&ldquo命&rdquo字有兩重意義。
生命(life)稱命;命運(fate)也稱命,例如&rdquo薄命&rdquo、&rdquo貧賤命&rdquo、&rdquo命大&rdquo、&rdquo生死有命&rdquo等。
同一個字而所指不同。
在思維的過程中窯易引起混亂。
導緻錯誤。
靈魂是否不滅,可以是問題;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靈魂。
是不成問題的。
可以肯定說:人有兩部分,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
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認的事 實。
(二)人有個性 人的體質不間,性情各别。
古希臘醫學家認為人的性情取決于這人身體裡某種液體的過剩。
人的個性分四種類型=多血的性情活潑,多痰的性情滞綴,多黃膽汁的易怒,多黑膽汁的憂郁。
歐洲人一直沿用這種分類。
我們所謂&rdquo個性&rdquo,也稱&rdquo性子&rdquo,也稱&rdquo脾氣&rdquo。
活潑的我們稱外向,滞緩的我們稱慢性子,易怒的稱急性子或脾氣躁,憂郁的稱内向。
不過這種分類,隻是粗粗地歸納,沒多大意義,因為每一種類型包含許多不同的性情呢。
急性子有豪爽的,敏捷的,冒失的,也有粗暴的。
慢性子有沉靜的,穩重的,死闆的,也有傻呆的。
反正性情脾氣各人各樣,而且各種類型的區别。
也不能-刀切。
有人内向,同時又是慢性子或急性子。
我隻求說明:體質不同,性情各别。
老話:一棵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人性之不同各如其菌。
按腦科專家的定論,各人的腦子,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胞雙生,面貌很相似,性情卻迥不相同。
個性是天生的,到老不變。
有修養的人可以約束自己。
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約束成慢性子;慢性子也不能修養成急性子。
嬰兒初生,啼聲裡就帶出他的個性。
急性子哭聲躁急,慢性子哭聲悠緩。
從生到死,個性不變。
老話:&ldquo從小看看,到老一半”&ldquo江山易改,本性難移”&ldquo七卡二變,本性難變&rdquo。
塞萬提斯在他名著《堂吉诃德》裡多次說。
老話成語,是人類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rdquo《管錐編》下,716頁。
三聯書店2001年版。
他們的話确是不錯的。
我曾當過三年小學教員,專教初小一、二年級。
我的學生都是窮人家孩子,很野。
也很難管。
我發現小學生像《
如稱&rdquo小朋友&rdquo。
他覺得與他無關。
所以我有必要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
全班約四十人。
我在排座位時自己畫個座位圖,記上各人的姓名。
上第一堂課,記住第一批姓名。
上第二堂課,記住第二批姓名。
上第三堂課,全班的姓名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