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誅篡逆新君禦極 表勳勞貴胄封藩

關燈
新。

    工部造成府第複旨,睿宗即召晉王李素、定唐王文菘,賜第安居。

    當下二王謝恩出朝,退歸武安王文芸府内共議。

    當即差遣屬下官員,布置府中器用陳設一切。

    不數日,差官複命,諸事俱已齊備,恭請二位王爺進府過目。

    随喚扈從儀仗啟行。

    一行人到了轅門,旗牌官站立兩旁,伺候王爺大轎直至銀銮寶殿,輿夫方才停下。

    王爺進了銀銮殿,舉目往四下一觀,但見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甚為合意。

     随後王公大臣紛紛來到兩府道賀。

    兩府擇了吉日,備酒請客,大張筵席,先後延賓,接接連連,鬧熱了二十餘天。

    暫且按下慢表。

     再說朝廷起用舊臣,恩诏頒行各道。

    那江南道的緻仕黃華,應調整備進京,便命老家人黃順管理了姑蘇的府第。

    雇定了數号大船,先将那箱籠物件、一切應用的器皿發下舟中,然後帶了夫人、公子、小姐并家人、仆婦、丫環等衆啟行。

    到了大船之上,船主進艙叩見老爺。

    老爺即命起碇開船。

    一路揚帆,直望西京進發。

    船中無事,與夫人談叙家常。

    老爺道:“孩兒年紀尚幼,親事還可緩議。

    獨女兒待字閨中,竟無才貌相當的佳婿可配,奈何?”夫人道:“老爺不必擔心。

    據妾身想來,女兒女試已中狀元,且為學士,到了京師,定有佳婿可擇。

    老爺以為何如?”友鞠道:“夫人言之有理。

    ”一路上綠水青山賞玩不盡,公子、小姐承歡膝下,又極欣慰。

    不知不覺,轉眼之間已抵京師地面。

    者爺便命家人先行上岸擇定了公館,然後右爺、公子、夫人、小姐登輿,一競進了公館。

    隻見堂宇寬敞,後面且有一座園亭,頗覺稱意。

    過了數日,睿宗召見黃華,升授了戶部大堂。

    謝恩退朝,接印任事。

    黃老爺愛這公館舒暢,亦不遷往衙中。

     一日,公餘之暇,正在書房中與公子講書,忽見門丁傳報陸老爺到了。

    看官,你道陸老爺是誰?原來就是黃老爺的妻舅,姓陸名炳,表字繼輝,夫人蘇氏所生一女取名愛娟,武後女試取中第二名亞元,曾經授職女學士,現在江南道本籍,尚未到京。

    陸老爺官為兵部,前次女試時奉差出京查辦案件,後來又因從征突厥,贊畫軍機,如今班師回朝,升授同平章事,公務紛繁,不能分身。

    今日方得稍閑,前來拜會。

    黃老爺連忙迎接進廳,郎舅至親相見,各道契闊。

    随喚家人到後堂請夫人、小姐、公子出來相見。

    家人答應,不一時,夫人、公子、小姐都到堂前,依次見禮,入坐獻茶。

    黃老爺遂命廚房備酒,請陸老爺書房小飲談心,共傾積愫。

    飲酒中間,黃老爺對陸老爺道:“舅兄現在京中供職,何不接取舅嫂夫人與賢内侄女進京,樂叙天倫,以免寂寞?”陸老爺道:“愚兄也有此意,即日修書去接家眷了。

    昨日武安王文芸提及晉王李素斷弦未續,其弟定唐王文菘亦未續膠,佳偶難求,王妃虛左。

    晉王欲求賢甥女為配,定唐王欲求小女作配。

    特來與妹丈商議,尚未回複。

    ”友鞠道:“晉王是金枝玉葉,王室宗支。

    小女蒲柳之質,何堪敵體?”繼輝道:“妹丈也不必過謙,據愚兄看來,此親甚是相當。

    ”友鞠道:“舅兄既如此說,弟當從命便了。

    不知令嫒肯與定唐王作配否。

    ”繼輝道:“妹丈既與晉王願結朱陳之好,弟與定唐王豈有不樂附茑蘿之理?況女大須嫁,得此二王為婿,亦可了卻向平之願。

    ”友鞠連連點首道:“舅兄說的不錯。

    ”當下郎舅二人議定,席散告辭。

    黃老爺與夫人說知,夫人亦甚首肯。

     次日武安王先到陸府,得了陸老爺回音,即行來到黃府,求請蕊珍小姐年庚。

    又央黃老爺與定唐王文菘為媒,求請愛娟小姐年庚。

    黃老爺滿口應承。

    武安王起身告辭。

    黃老爺随喚長班,提轎到陸府,去請了愛娟小姐的年庚,送至文府。

    武安王再三道謝。

    訂定良姻,擇吉先行聘禮,來春再行迎娶。

    于是晉王定了正月十六吉期,定唐王擇了二月初二完娶。

    黃府、陸府聞知,預先置辦小姐的妝奁,說不盡的豐盛。

    陸府夫人、小姐早于十一月初旬抵京,端整小姐出閣喜事,極形忙碌。

    要知以後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