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誅篡逆新君禦極 表勳勞貴胄封藩

關燈
漢陽王聞奏大喜,傳旨備宴款待。

    唐敖道:“貧道不食人間煙火久矣,請從此辭。

    ”唐王再四挽留,願求相助。

    唐敖道:“到時輔佐有人。

    ”說着,又打了個稽首,道:“貧道去了。

    ”一轉瞬間,化陣清風而去。

    唐王與諸臣不勝驚異。

     軍師奏道:“唐敖定已成仙,今日來報主公,可預先準備。

    ”唐王點首。

    當下散朝。

    日去月來,暑氣已消,涼風漸至。

    到了八月初一日,漢陽王李旦傳旨,挑選五百名精壯軍士,命大将李貴、袁成緊守城池,自同了軍師徐孝德等衆臣随駕,扮作商賈模樣,陸續啟行,望長安進發。

    不一日已到長安,忙将錦囊拆看,方知早有宋素、文菘在此,遂命軍師徐孝德去尋二人,将唐敖的錦囊密計傳知,會合了行事。

    二位公子應命來見漢陽王,商議停妥。

    先使文芸帶了百名軍士,悄悄的埋伏長安城外,拿捉奸黨,防其漏網。

    其餘四百名軍士并文府中的二百名家将,分作六十隊,暗暗進城,四散埋伏,準備着中秋夜間相機行事。

    此時宮外的炮聲,正是漢陽王李旦之兵伏軍齊起,宋素、文菘并家将們等一齊殺入。

     武三思一聞外面有人殺進,大驚失色,欲往禦苑後門逃遁。

    手中提着寶劍,剛要下樓,适值中宗的太子上樓,方到樓門,不提防三思出來,手起劍落,竟将太子砍死,飛步下樓,慌忙逃出禦苑後門。

    及至天色微明,出了南門,急急奔波約計十餘裡路,忽被文芸撞見,飛步趕上,把武三思拿住,解入城來。

    城内宋素、文菘并漢陽王随駕衆将人等殺入午門,逢人便捉。

     其時武太後年老,已經七十有餘,正在睡覺,起來忽然聽得喊殺之聲,振動天地,大吃一驚,身軀抖戰,登時一交跌倒,竟嗚呼哀哉了。

    韋後見三思已走,慌忙下樓,正欲脫逃,卻被文菘拿住。

     不多時,天色已明,湧出一輪紅日。

    軍馬稍定,各人拿住奸邪前來獻功。

    漢陽王李旦逐一查問,單單不見了一個罪魁禍首的武三思,心中甚是不快。

    忽見午門外走進位公爺,卻是文芸,親自拿住奸犯,正是大逆不道的武三思。

    漢陽王龍心大悅,也不審問,即令開刀。

    并着刀斧手碎剮其屍,隻要留個首級懸在午朝門外示衆。

     當時宋素、文芸、文菘并軍師徐孝德同衆将,皆請漢陽王李旦早正大位。

    漢陽天再三謙遜固辭,衆人固請,然後登金銮殿,即皇帝位,是為睿宗。

    受了群臣朝賀,三呼萬歲已畢,天子傳旨,着禦林軍将韋後綁赴法場,萬碎其屍,以為弑君者戒。

    又将武的屍身扛出枭首,以報母後王娘娘之仇。

    韋後一家不論男女老幼,盡行斬首。

    凡有武三思的羽翼,亦皆斬首号令。

    武氏、韋氏如有漏網在外者,明查暗訪,切實嚴拿。

    畫影圖形,頒行天下,務使盡絕根株,不留餘孽,後文再行細表。

    其餘百官,一概不問,各居原職。

    追贈王皇後為皇太後,立胡皇後為正宮皇後。

    封申妃為貴妃。

    立子隆基為東宮太子。

    封徐孝德為護國軍師,晉秩太尉。

    宋素奏明前事,複姓歸宗,仍為李素,本系親藩,今加封為晉王;已故發妻燕紫瓊追封勇烈王妃。

    封文菘為定唐王;已故發妻田秀英追封義烈王妃。

    封文芸為武安王;妻章蘭英封武安王妃。

    随行将士各加爵賞,大赦天下。

    武、韋二族不在恩赦之例。

    蠲免一年賦稅。

    凡有前日陣亡軍将,及前朝被戮的功臣,俱各加封賜溢,子孫世受爵祿。

    又前朝所有功臣,及削去兵權閑住在家者,各加爵賞,調取入京,量材擢用。

    紅文館原系九王爺的府第,饬匠修造,仍作晉王李素的藩邸。

    武安王文芸本系公爵,當今天子傳旨改造王府。

    文菘賜第,發帑起造定唐王府第。

    群臣叩首謝恩。

    睿宗就令以王禮收殓中宗,擇日安葬。

    散朝之後,衆臣退出。

    李素、文菘仍歸文芸府第暫住。

    過了數日,内府發下帑銀,起造王府,修整藩邸。

    工部奉旨,即饬屬下司員命匠鸠工庀材,大興土木,一面修理晉王府第,一面饬造定唐王府。

    舉凡樓台殿閣,極其闳麗。

    并造花園一所,雕梁畫棟,異草奇花,極盡人間之富貴。

    不上數月,兩處工程俱已完竣。

    巍峨氣象,煥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