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二仙姬連登黃甲 兩公子同入紅塵
關燈
小
中
大
張子受先生到了京中,另行借寓。
一日,來到紅文館中,探望蕊珍、愛娟兩位小姐,并要讨取考作觀看。
兩位小姐都道:“沒有謄真。
”黃順送上香茗,子受略坐片時,起身作别。
小姐送了先生,子受出了紅文館,仍回寓處不題。
到了放榜這一日當晚,各處才女上下人等,俱各不睡候榜。
紅文館中更不必說。
外面仆人呼群覓伴,聚集閑談。
三鼓之後,有的出去探聽消息,有的坐在門前守候。
将及黎明,紛紛報到。
第一名殿元黃蕊珍,第二名亞元陸愛娟。
國瑞芬中了第三名。
紅文館中住的才女一榜盡賜及第,不必細述。
門前高貼報單,家人叩賀道喜。
部中行文知會衆才女,今晚四鼓,齊集朝房,伺候朝見太後。
并傳懿旨,所有上科女學士、女博士、女儒士随後一體入朝。
衆才女得了部文,俱各預備進朝。
此次廷試,共取了八十名。
所有上科的百名才女,有的入山修道;有的随了丈夫出征,戰死沙場;有的夫故殉節,而且出閣的甚多,并有因路途遠不願上京,所以到者更覺寥寥無幾。
且說當晚三鼓向盡,用過了半夜飯,衆才女會齊進朝。
暫息片時,忽聞鐘鳴鼓響,太後登朝。
衆才女上殿謝恩。
太後傳旨:黃蕊珍等前列十名,列于一等,授為女學士之職。
謝文繡等三十名,列于二等,授為女博士之職。
周慶春等四十名,列于三等,授為女儒士之職。
上科取中的才女,凡有女儒士升為女博士,女博士升為女學士,女學士升為女校書之職。
授職加恩,各賜金花一對,仍循曩例,當下傳出懿旨,命膳部大排紅文筵宴。
衆才女濟濟一廷,武太後慈顔大悅。
見那許多才女,容貌超群者十居七八,姿态平等者十之二三,然均楚楚可觀。
太後愈看愈喜,另又頒賜許多大緞異香、文房四寶。
接連賜宴三日。
衆才女天天聚首,呼群結伴,彼此暢談。
非但人人熟識,而且極其親密,每到席終分手,尚是喁喁絮語。
衆才女都道:“我們拜過老師之後,何不揀個寬敞去處,再行暢叙兒日?”于是議定,就在紅文館内大廳之上開筵宴會,取其軒爽高大,個個首肯。
當時訂約而别。
至于谒師參相煩文,也不去題表。
且說紅文館中,才女往來,絡繹不絕。
這日黃蕊珍小姐宴客大廳之上。
排開筵席,不一時衆才女到齊。
美酒盈樽,佳肴羅列,觥籌交錯,暢叙芳情,論古談今,猜枚行令,極盡一時之雅興。
明日又是陸愛娟小姐開筵。
自此,接接連連,今日這幾位才女邀飲,明日那幾位才女留賓,紅文館前車馬盈門,非常鬧熱。
足有二十餘天宴會方畢。
衆才女紛紛請假回籍。
書中單表黃蕊珍、陸愛娟兩位小姐,傳谕蒼頭黃順、家丁陸貴,先去知會了張師爺,一同啟行。
仍舊雇了大船,收拾好了行裝,出了紅文館,兩位小姐升坐魚軒,仆婢登車。
一行人出了京城,會齊了張子受先生,次第登舟,竟向江南道進發。
于路無話。
不一日,船抵姑蘇。
蒼頭黃順先行上岸,到陸府去通報,然後回到府中,禀知老爺、夫人。
兩府各備魚軒,迎接兩位小姐。
且說蕊珍小姐登岸乘輿,蒼頭黃順命人夫搬運行李、箱籠物件,開發舟金。
春香、秋蕙随了小姐回府。
到了府中,拜見雙親。
然後與公子姊弟相見。
老爺便到前廳迎接張老先生,各道寒喧。
随喚廚房備酒接風。
友鞠緻謝子受教誨之功,先生稱賀東翁有女大魁之喜。
彼此歡然飲酒,暢叙不題。
再說裡面,夫人見女兒奪取狀頭回來,十分喜悅,忙問在京考試的事情。
小姐一一告禀太後如何賜宴并頒賞賜,紅文館中大會同年如何歡叙。
夫人聽了樂而忘倦。
到了次日,親朋聞信,紛紛登門道賀。
黃老爺應接不暇。
黃小姐到陸府去問安舅母,陸府夫人也是十分快慰,道:“難得甥女大魁天下。
”蕊珍小姐道:“甥女真是偶然僥幸,其實平時的學問焉能及得姊姊?”陸夫人道:“賢甥女休得過謙。
”愛娟小姐聞得表妹到來,坐上擡身,輕移蓮步,下樓相見。
表姊妹握手言歡,情投意合,自不必說。
黃小姐在陸府盤桓了一日,家人提轎前來,迎接回府。
次日,愛娟小姐也到黃府探望姑爹、姑母,又有一番說話。
黃府、陸府兩處,各自擇了吉日發帖邀客,備辦盛筵,大會賓朋,異常忙碌。
過了數日,方得清閑。
書無緊要,不必細表。
詞中要說到那宋素、文菘兩位公于
一日,來到紅文館中,探望蕊珍、愛娟兩位小姐,并要讨取考作觀看。
兩位小姐都道:“沒有謄真。
”黃順送上香茗,子受略坐片時,起身作别。
小姐送了先生,子受出了紅文館,仍回寓處不題。
到了放榜這一日當晚,各處才女上下人等,俱各不睡候榜。
紅文館中更不必說。
外面仆人呼群覓伴,聚集閑談。
三鼓之後,有的出去探聽消息,有的坐在門前守候。
将及黎明,紛紛報到。
第一名殿元黃蕊珍,第二名亞元陸愛娟。
國瑞芬中了第三名。
紅文館中住的才女一榜盡賜及第,不必細述。
門前高貼報單,家人叩賀道喜。
部中行文知會衆才女,今晚四鼓,齊集朝房,伺候朝見太後。
并傳懿旨,所有上科女學士、女博士、女儒士随後一體入朝。
衆才女得了部文,俱各預備進朝。
此次廷試,共取了八十名。
所有上科的百名才女,有的入山修道;有的随了丈夫出征,戰死沙場;有的夫故殉節,而且出閣的甚多,并有因路途遠不願上京,所以到者更覺寥寥無幾。
且說當晚三鼓向盡,用過了半夜飯,衆才女會齊進朝。
暫息片時,忽聞鐘鳴鼓響,太後登朝。
衆才女上殿謝恩。
太後傳旨:黃蕊珍等前列十名,列于一等,授為女學士之職。
謝文繡等三十名,列于二等,授為女博士之職。
周慶春等四十名,列于三等,授為女儒士之職。
上科取中的才女,凡有女儒士升為女博士,女博士升為女學士,女學士升為女校書之職。
授職加恩,各賜金花一對,仍循曩例,當下傳出懿旨,命膳部大排紅文筵宴。
衆才女濟濟一廷,武太後慈顔大悅。
見那許多才女,容貌超群者十居七八,姿态平等者十之二三,然均楚楚可觀。
太後愈看愈喜,另又頒賜許多大緞異香、文房四寶。
接連賜宴三日。
衆才女天天聚首,呼群結伴,彼此暢談。
非但人人熟識,而且極其親密,每到席終分手,尚是喁喁絮語。
衆才女都道:“我們拜過老師之後,何不揀個寬敞去處,再行暢叙兒日?”于是議定,就在紅文館内大廳之上開筵宴會,取其軒爽高大,個個首肯。
當時訂約而别。
至于谒師參相煩文,也不去題表。
且說紅文館中,才女往來,絡繹不絕。
這日黃蕊珍小姐宴客大廳之上。
排開筵席,不一時衆才女到齊。
美酒盈樽,佳肴羅列,觥籌交錯,暢叙芳情,論古談今,猜枚行令,極盡一時之雅興。
明日又是陸愛娟小姐開筵。
自此,接接連連,今日這幾位才女邀飲,明日那幾位才女留賓,紅文館前車馬盈門,非常鬧熱。
足有二十餘天宴會方畢。
衆才女紛紛請假回籍。
書中單表黃蕊珍、陸愛娟兩位小姐,傳谕蒼頭黃順、家丁陸貴,先去知會了張師爺,一同啟行。
仍舊雇了大船,收拾好了行裝,出了紅文館,兩位小姐升坐魚軒,仆婢登車。
一行人出了京城,會齊了張子受先生,次第登舟,竟向江南道進發。
于路無話。
不一日,船抵姑蘇。
蒼頭黃順先行上岸,到陸府去通報,然後回到府中,禀知老爺、夫人。
兩府各備魚軒,迎接兩位小姐。
且說蕊珍小姐登岸乘輿,蒼頭黃順命人夫搬運行李、箱籠物件,開發舟金。
春香、秋蕙随了小姐回府。
到了府中,拜見雙親。
然後與公子姊弟相見。
老爺便到前廳迎接張老先生,各道寒喧。
随喚廚房備酒接風。
友鞠緻謝子受教誨之功,先生稱賀東翁有女大魁之喜。
彼此歡然飲酒,暢叙不題。
再說裡面,夫人見女兒奪取狀頭回來,十分喜悅,忙問在京考試的事情。
小姐一一告禀太後如何賜宴并頒賞賜,紅文館中大會同年如何歡叙。
夫人聽了樂而忘倦。
到了次日,親朋聞信,紛紛登門道賀。
黃老爺應接不暇。
黃小姐到陸府去問安舅母,陸府夫人也是十分快慰,道:“難得甥女大魁天下。
”蕊珍小姐道:“甥女真是偶然僥幸,其實平時的學問焉能及得姊姊?”陸夫人道:“賢甥女休得過謙。
”愛娟小姐聞得表妹到來,坐上擡身,輕移蓮步,下樓相見。
表姊妹握手言歡,情投意合,自不必說。
黃小姐在陸府盤桓了一日,家人提轎前來,迎接回府。
次日,愛娟小姐也到黃府探望姑爹、姑母,又有一番說話。
黃府、陸府兩處,各自擇了吉日發帖邀客,備辦盛筵,大會賓朋,異常忙碌。
過了數日,方得清閑。
書無緊要,不必細表。
詞中要說到那宋素、文菘兩位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