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錄卷一

關燈
本,蓋即姚廣孝、解缙所修初本,繕寫精工,非隆慶間謄本之所能及。

    惜是日匆匆瞻禮,不得從容翻繹,未審是書尚存與否也。

     ◎皇上日閱實錄 列聖于每早盥沐後,即敬閱列朝實錄一卷,自巡狩、齋戒外,日以為常,雖寒暑不間也。

    聞覺羅侍讀榮昌言:“其書皆收貯内閣大庫内,每前一日,中書舍人啟鑰取書,用黃绫袱包裹,外用楠木匣盛貯,次早同奏章送入。

    一日,寓直者偶忘啟鑰,同事以為次早可及,遂不獲開。

    五更時,上已遣小内侍索取,餘是日承值,乃匆匆啟庫取書,未及盛匣,上已催促者再矣。

    ”亦可觇聖主之勤于法祖也。

     ◎喜起慶隆二舞 國家肇興東土,舊俗所沿,有《喜起》、《慶隆》二舞。

    凡大燕享,選侍衛之狷捷者十人,鹹一品朝服,舞于庭除,歌者豹皮褂貂帽,用國語奏歌,皆敷陳國家憂勤開創之事。

    樂工吹箫擊鼓以和,舞者應節合拍,頗有古人起舞之意,謂之《喜起舞》。

    又于庭外丹陛間,作虎豹異獸形,扮八大人騎禺馬作逐射狀,頗沿古人傩禮之意,謂之《慶隆舞》。

    列聖追慕祖德,至今除夕、上元筵宴皆沿用之,以見當時草昧締構之艱難也。

     ◎武官乘轎 舊制,武官一品皆乘轎。

    純皇帝以滿洲大員皆宜夙習勞,不可耽于安逸,故将都統、将軍、提督等乘轎之制,盡行裁革。

    惟領侍衛内大臣例無明文,然向率以諸王、大學士兼之,未有單銜者,故皆因循乘轎。

    惟英誠公阿克棟阿一人初無他官,以家室貧乏,不能豢養輿夫,故獨乘車以行,後超勇王拉旺多爾濟以足疾,喀爾沁貝勒丹巴多爾濟以受重創故,皆特旨賜轎。

    繼其位者為科爾沁郡王索諾木多布齋、科爾沁貝勒鄂爾哲依圖,皆因循坐轎。

    丙子冬,上特旨罷斥,仍交部嚴議焉,自是武臣無乘轎者矣。

     ◎鷹狗處 鷹狗處向在東華門内長街,設總統二人,以侍衛兼之,豢飼禦前鷹狗,以備搜之用。

    其牧人皆以世家子弟充之,許其蟒袍緯帽,為執事人中之品最高者。

    今上壬戌,以其非急務,不宜蓄于禁垣内,因命遷于東安門内長房,其職事為之稍賤,衆視為冗員焉。

    有吾宗室琅岩侍衛薩彬圖者,素好與文士交,及兼鷹狗總統,因書鷹狗處少卿銜帖,投刺于翰苑家,衆争笑之。

     ◎上虞備用處 定制,選八旗大員子弟中之狷捷者為執事人,司上巡狩時扶輿、擎蓋、捕魚、罟雀之事,名曰上虞備用處。

    蓋以少年血氣偾張,故令習諸勞,以備他日幹城侍衛之選。

    實有類漢代羽林之制,而精銳過之,蓋善于寵馭近侍之制也。

     ◎虎槍處 定制,選各營中将校精銳者,演習虎槍之伎,凡巡狩日相導引。

    上大獵時,其部長率伎勇者十人,入深林密箐中覓虎蹤迹。

    凡猛獸出,其部長排槍以伺,虎躍至,猛健先以槍刺其胸仆之,謂之遞頭槍,然後群槍林至。

    其頭槍者賞赉優渥,故人思效命焉。

    純皇帝定制,凡殺虎時為虎斃及被創者,照軍營殉難受傷例賜恤焉。

     ◎禦槍處 乾清門侍衛中選火器精熟者數十人為禦槍處,巡幸時,日相導引。

    其長服黃緣紅馬褂,餘者皆紅緣白馬褂,以為辨别。

    凡上合圍時,皆下騎執火器翼列扈從,以防猛獸奔突,上用禦火槍擊獸時,則争相貳副焉。

    舊時郊行,免其相從,近自癸酉之變後,凡郊社、大祀,皆服蟒袍以扈跸焉。

     ◎善撲營 定制,選八旗勇士之精練者,為角之戲,名善撲營,凡大燕享皆呈其伎。

    或與外藩部角者争較優劣,勝者賜茶缯以旌之。

    純皇最喜其伎,其中最著名者為大五格、海秀,皆上所能呼名氏。

    有自士卒拔至大員者,蓋以其勇摯有素也。

    和相當軸時,令巡捕營将士亦選是伎。

    其後文遠臯甯任金吾時,以其賤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罷之,人稱其識大體雲。

     ◎向導處 定制,凡上巡狩時,預遣大臣率各營将校之深明輿圖者,往勘程途,凡禦跸、尖營相去幾許,及橋梁傾圮道塗蕪滓者,皆令有司修葺,名曰向導處。

    先是獲是差者,皆為美選,沿路苞苴,肆意征索,稍不滿意,則以修治道塗為名,凡墳墓隴畝任其蹂踐,有司畏之如虎,罔敢稍拂其意。

    後純皇帝知之,将其最暴者懲治數人,然後其風稍斂焉。

     ◎蒙古醫士 定制,選上三旗士卒之明正骨法者,每旗十人,隸上驷院,名“蒙古醫士”。

    凡禁廷執事人有跌損者,鹹命其醫治,限以日期報愈,逾期則懲治焉。

    齊息園侍郎墜馬傷首,腦涔涔然,蒙古醫士嘗以牛脬蒙其首以治之,其創立愈。

    故時有秘方能立奏效,非岐黃家所能及者。

    近最著名有覺羅伊桑阿者,以正骨起家,至于钜富。

    其授徒法,先将筆管钺削數段,令徒包紙摩挲,皆使其節合接如未破者,然後如法接骨,皆奏效焉。

     ◎批本處 國初鑒明季秉筆太監專擅弄權之弊,特簡滿翰林官一員,滿内閣侍讀一員,滿中書舍人六員在内廷行走,專司批發之責。

    凡本章,大學士票拟上,經上批覽畢,即交該處用清字批示,然後交付内閣學士,恭錄聖旨發抄。

    故機宜慎密,從無敢遲滞删改者,實當代之善政,俗謂之“紅本”雲。

    該處行走人員皆許挂珠,用紅雨帽,每遇歲時,内廷賞賜鹹預其列。

    以示榮雲。

     ◎翻書房 崇德初,文皇帝患國人不識漢字,罔知治體,乃命達文成公海翻譯《國語》、《四書》及《三國志》各一部,頒賜耆舊,以為臨政規範。

    及定鼎後,設翻書房于太和門西廊下,揀擇旗員申谙習清文者充之,無定員。

    凡《資治通鑒》、《性理精義》、《古文淵鑒》諸書,皆翻譯清文以行。

    其深文奧義,無煩注釋,自能明晰,以為一時之盛。

    有戶曹郎中和素者,翻譯絕精,其翻《西廂記》、《金瓶梅》諸書,疏栉字句,鹹中綮肯,人皆争誦焉。

     ◎上書房 本朝鑒往代嫡庶争奪之禍,永不建儲,皇子六齡,即入上書房讀書。

    書房在乾清宮左,五楹,面北向,近在禁禦,以便上稽察也。

    雍正中,初建上書房,命鄂文端、張文和二公充總師傅。

    二公入,諸皇子皆北面揖,二公立受之,實從古帝王乞言之制也。

    當時師傅,皆極詞臣之選,故列聖學問淵博,固皆天縱,亦一時師保訓迪力也。

    定制,卯入申出,攻《五經》、《史》、《漢》、策問、詩賦之學,禁習時藝,恐蹈舉業陋之習。

    日課詩賦,雖窮寒盛暑不辍,皆崇笃實之學。

    其較往代皇子出閣講讀,片刻即歸,徒以為飾觀者,真不啻霄壤分也。

    其圓明園書房在勤政殿東,屋凡三進,地宇幽邃,有純皇帝禦書“先天不違”、“中天立極”、“後天不老”三匾額,時呼為“三天”雲。

     ◎南書房 唐、宋優重詞林,最為清秘,凡制诰草麻外,一切機務,皆與商榷,故其品為高要。

    明代設翰林院于東長安門外,視之與部院等,坐耗俸赀,毫無一事,惟以為入閣之階。

    故大拜後,不娴政事,動為胥吏所欺,如周道登不識情面二字,鄭以偉有窮于數行之歎,安問其燮理之道也。

    本朝自仁廟建立南書房于乾清門右階下,揀擇詞臣才品兼優者充之,康熙中谕旨,皆其拟進,故高江村之權勢赫奕一時。

    仁廟與諸文士賞花釣魚,剖晰經義,無異同堂師友,故一時卿相如張文和、蔣文肅、厲尚書廷儀、魏尚書廷珍等皆出其間,當代榮之。

    列聖遵依祖制,寵眷不衰,為木天儲材之要地也。

     ◎如意館 如意館在啟祥宮南,館室數楹,凡繪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裱褙帖軸之諸匠皆在焉。

    乾隆中,純皇萬幾之暇,嘗幸院中看繪士作畫,有用筆草率者,辄手教之,時以為榮。

    有繪士張宗蒼,以山水擅長,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