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賞學士銜。

    公善天文算法,與南懷仁诘論,懷仁為之屈,心甚忮刻,因誣公通東洋。

    上大怒,遣戍黑龍江。

    後赦還,卒于旅邸,人共惜之。

     ◎詩谶 《朝野雜記》記寇萊公“去海隻十裡,離家已萬山”。

    後果貶谪雷州,以為詩谶。

    按餘友畢補垣敦嘗有詩雲“空人浸一江煙”之句,後出仕為開化丞,果溺水斃。

    袁簡齋先生丁巳歲寄餘劄尾雲:“恐從此雁少鴻稀,望長安如在天上矣!”餘訝以為不祥,後不久果下世。

    可見落筆之時,機兆已現,不必待蓍龜始先知也。

     ◎詩龛 蒙古法祭酒式善,榜名運昌,中式時,純皇帝曰:“此奇才也。

    ”賜改今名。

    祭酒居淨業湖畔,門對波光,修梧翠竹,饒有湖山之趣。

    家藏萬卷,多世所罕見者。

    好吟小詩,入韋、柳之室,頗多逸趣。

    家築詩龛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龛中以志盍簪之誼。

    任司成時,惟以獎拔後進為務。

    同汪瑟庵先生選《成均課士錄》,其取售者率一時知名之士,海内遂為圭臬。

    己未春,上疏請旗人屯田塞外事,上以為故違祖制,降官編修,因引疾去官以終。

    先生慕李西涯之為人,訪其墓田,代為葺理,又邀朱石君太傅、謝芗泉侍禦等鸠工立祠,歲時祭享焉。

    先生與餘最善,每相見,勵以正身明道之詞,坐談終日不倦,實餘之畏友也。

     ◎韓貞文先生 韓貞文先生馨,長洲人。

    少時習字,董香光見而悅之,曰:“此子日後必以書法擅名。

    ”年七歲,書“五人之墓”碑碣,人争異之。

    至國初,隐居不仕,惟以習學禅定為事。

    晚年披發頭陀,作出世裝。

    其弟某有習科名者,先生曰:“皇清以義受命,其垂統之誼甚正。

    然吾侪生于季世,食明之粟已久,不可為失節之婦,以為異日子孫羞也。

    ”其沒後,門人私谥曰貞文先生。

    今大司寇封即先生玄孫也。

     ◎仁宦最速 近年仕宦之速者,阮中丞元中式後,未三年即擢少詹事。

    桂香東侍郎中式五年間,擢内閣學士。

    董鄂少司馬恩甯中式七年,官至亞卿。

    盧少司農蔭溥居郎官最久,其擢鴻胪寺少卿至兵部侍郎未期年也。

    皆宦途之最速者也。

     ◎仕宦最久 窦東臯尚書任宗人府府丞二十三年,劉秉權任戶部郎中三十二年,吉通政兆熊任通政司正使十四年,吉大司成善任祭酒二十年,皆仕途中之最久者也。

     ◎兄弟鼎甲 乾隆乙醜,莊少宗伯存與中探花時,其弟狀元公培因寄詩與其兄,曰“他年若使登科第,始信人間有宋祁”之句。

    後果中甲戌狀元,未久即卒。

     ◎神童 乾隆戊辰,純皇帝東巡,濟南張宦家有童子,年七歲,能默誦《五經》及上禦制《樂善堂集》中詩。

    上大喜,欽賜舉人,命後宮遍覽之。

    一時傳為神童,不久即卒。

     ◎諸葛顯聖 嘉慶辛酉,台中丞斐音奏稱,川匪闌入漢中時,犯定軍山。

    其間有諸葛忠武侯祠,賊恍惚見侯綸巾羽扇,率神兵數萬助戰,賊因以敗潰去。

    上命葺祠以報其德。

    事見邸抄。

     ◎線量美人 蔣司農賜,為文肅公孫。

    承先代家世,上頗優眷。

    侍郎乃附和和相,因與其家人劉全等聯為友誼,分庭抗禮,頗自堕其家聲。

    朱文正公曰:“使戟門不趨和相,自守家範,其侍郎固在也。

    今周旋若此,乃終未能改一官階,徒自減其聲價,甚無謂也。

    ”侍郎頗好聲色,以為婦女颀而長者,其交始久。

    故預制墨線,合其度者方為收用,時謂之線量美人雲。

     ◎蒜學士 翰林學士興安,滿洲人。

    中庚戌進士。

    公喜食大蒜,凡烹茶煮藥,皆以蒜伴之,曰:“始可以延年卻疾。

    ”人争笑其迂,呼為蒜學士雲。

     ◎煙洞山 興京永陵前有案山,高數丈。

    夏秋間,其山洞中嘗出白雲一縷,蓊然嶺頭,終日不絕,土人呼為煙洞山。

    實國家發祥之瑞也。

     ◎神樹 永陵中,原皇帝享殿側,有榆樹一株,高數十丈,蔭庇神殿。

    其樹枝幹诘屈若虬龍狀,樹腰有瘿數百顆,聞土人雲:“每帝後上賓時,其瘿自隕一枚,五朝皆然。

    ”實為國家億萬年無疆之兆,宗周蔔世之祥,未足比也。

     ◎滿洲跳神儀 明堂之制,餘已載諸前卷中。

    凡八旗長白舊族跳神之儀,今書錄之,以為文獻之征。

    宗室、王、公家每祀神,一月前,于神房敬造旨酒,用黍米糟曲如江南造酒式。

    前三日,每日朝暮獻牲各二,名曰烏雲(華言引祀也)。

    前一日,敬制糕餌,用黃黍米以椎擊碎,然後蒸饋,名曰打糕。

    每神前各置九盤,以為敬獻。

    其大祀日,五鼓獻糕于明堂如儀。

    俟其使歸,主人吉服向西跪,設神幄向東,供糕酒素食,其中設如來、觀音、關聖位。

    巫人(用女使)吉服舞刀,祝詞曰“敬獻糕餌,以祈康年”諸詞。

    主人跪擊神版,諸護衛擊神版及彈弦、筝、月琴以和之,其聲嗚嗚可聽。

    巫者歌畢念祝詞,主人敬聆畢,叩首,興。

    司香婦敬請如來、觀音二神位出,戶牖西設龛,南向以供奉之。

    司俎者呼“進牲”,牲入,主人跪,家人皆跪。

    巫者前緻詞畢,以酒澆牲耳,牲耳<耳禹>,司俎者高聲曰:“神已領牲。

    ”主人叩謝。

    司俎者揮庖人進,牲俎,烹畢及熟薦,選牲内之最精者以為醢,供神位前。

    主人再拜谒,巫人緻辭。

    主人叩畢,巫以系馬吉帛進,巫者祝如儀。

    主人跪領吉帛付司牧者,叩,興,始聚宗人分食胙肉焉。

    禁令肉不許出戶庭中,諱言死喪事。

    賓至,主人迎送不出庭門,以志敬焉。

    暮時供七仙女、長白山神及遠祖、始祖,位西南向。

    以神幕隐蔽窗牖,以志幽冥之意。

    其祝詞,舞刀、進牲祝詞如朝儀,唯伐銅鼓作淵淵聲,祝詞聲調各異焉。

    次早設位于庭院神竿前,位北向,主人吉服如儀。

    用男巫緻詞畢,以米灑揚,趨退,主人叩拜。

    其牲肉皆為俎醢,和稻米以進,名曰祭天還願焉。

    再明日,于神位祈福,供以餅餌,以五色縷供神前。

    祝辭畢,以縷系主人胸前,以為受福。

    凡三日祭乃畢。

    其長白滿洲舊族近興京域者,其祀典禮儀皆同,但不于明堂報享焉。

    唯舒穆祿氏供昊天上帝、如來、菩薩諸像,又供貂神于神位側。

    納蘭氏則供羊、雞、魚、鴨諸品。

    其巫用銅鈴系腰以跳舞之,以鈴墜為宜男之兆焉。

    有蒙古跳神用羊、酒。

    輝和跳神以一人介胄持弓矢坐牆堵上以為儀,蓋其先世有劫祀者,故預使人防之,因相沿用,以為制雲。

     ◎滿洲嫁娶禮儀 滿洲氏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問。

    男家主婦至女家問名,相女年貌,意既洽,贈如意或钗钏諸物以為定禮,名曰小定。

    擇吉日,男家聚宗族戚友同新婿往女家問名,女家亦聚宗族等迎之。

    庭中位左右設,男家入趨右位,有年長者緻詞曰:“某家男某雖不肖,今已及冠,應聘婦以為繼續計。

    聞尊室女,頗賢淑著令名,願聘主中饋,以光敝族。

    ”女家緻謙詞以謝。

    若是者再,始定婚。

    令新婿入拜神位前,及外舅父母如儀。

    既進茶,女家趨右位,男家據賓席,或設酒宴以賀。

    改月擇吉,男家下聘,用酒筵、衣服、綢緞、羊鵝諸物,名曰過禮,女家款待如儀。

    男家贈銀于婦家,令其跳神以志喜焉。

    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贈妝奁嫁赀視其家之貧富,新婿乘騎往謝。

    五鼓,鼓樂娶婦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絕,謂之響房。

    新婦既至,新婿用弓矢對輿射之。

    新婦懷抱寶瓶入,坐向吉方。

    及吉時,用宗老吉服緻祭庭中,奠羊、酒諸物。

    宗老以刀割肉,緻吉詞焉。

    禮畢,新婿新婦登床行合卺禮,男女争坐被上,以為吉兆,因交媾焉。

    次早五鼓興,始拜天地、神像、宗祠,翁姑坐而受禮如儀。

    其宗族尊卑以次拜谒。

    三日或五日婦歸甯父母,婿随至女家,宴享如儀。

    滿月期,婦複歸宿女家,數日始返,然後婚禮畢焉。

     ◎海超勇 國家撻伐四夷,開辟新疆二萬餘裡,南驅緬夷,西翦金川,唯賴索倫輕健之師,風飙電擊,耐苦習勞,難撄其銳。

    其中勇往絕倫以功名終者,唯海超勇公為巨擘。

    公諱海蘭察,索倫人。

    幼從征西域,以步卒射巴雅爾殪之,純皇帝特賜侍衛。

    其後每經戰陣,以勇力顯。

    生平唯服阿文成公,任其驅使辱詈,聽命惟謹。

    嘗告人曰:“近日大臣中知兵者,惟阿公一人而已,某安敢不為其下?其餘皆畏懦之夫,使其登壇秉钺,适足為殃民具耳!某安能為其送死也?”後南征台灣,福文襄王趨拜下風,公始為之盡力。

    三日攻破鹿洱港,賊人以為天人從空而降,自相踐踏以斃。

    後征廓爾喀,回京未匝月,即以病殂。

    上深悼惜,後川、楚教匪叛,上浩歎曰:“使海蘭察在,此賊不足平也。

    ”公善知兵,每遇戰陣,兵既接,公乃敝衣布帽,騁騎繞自賊隊後,觀其瑕可乘者,然後集兵攻之。

    或以數十騎闌入賊隊,左右射之,使賊隊紊亂,我兵因以緻勝。

    又能枕弓卧地聽之,知賊馬之衆寡,及嗅馬矢知敵去之遠近,皆與古人暗合。

    其長子安祿随征川、楚教匪,殉節川中。

    其次子安成,少年白皙,美如冠玉,喜聲伎,日遊狹巷中。

    然勇幹有父風,癸酉林清之變,餘目睹其殺賊無算焉。

    其婿嶽祥,理藩院郎中,亦以武力稱職,蓋幼禀嶽氏訓也。

     ◎伊犁疆域 國家綏定新疆,戢甯西域,設立職官,星羅棋布,因地制宜,開屯列戍,以為駕馭邊氓之計,既善且備。

    因綜其崖略,以見國家武功之盛焉。

    伊犁乃準噶爾建庭之地,因之定為将軍駐防之所。

    建惠遠、惠甯二城,設将軍一人,參贊大臣一人,領隊大臣五人,分統滿洲、蒙古、綠營、索倫、喜伯、厄魯特、回民諸營,以為邊防厄要之區。

    其漠南去伊犁三千餘裡,曰烏魯木齊,設都統一人,副都統一人,提督一人,掌漠南軍務。

    通北去驿路,實為新疆門戶重地。

    其北近哈薩克曰塔爾巴哈台,設參贊大臣一人,領隊大臣一人,扼外夷要路。

    其地西連哈薩克,北界俄羅斯,為二國郵貢要隘。

    其哈薩克入冬後則遷幕于卡倫内避寒,春夏始驅逐之。

    實為北門關鍵也。

    其山南諸路最要者曰喀什噶爾,設參贊大臣一人,協辦大臣一人。

    其為拔達克山接壤,風俗醇良,土地肥沃,所轄皆二和卓之遺氓,撫綏尤宜得體。

    其北曰葉爾羌,其西南曰和阗,皆設辦事大臣各二人,惟司回民采辦玉石,以為貢獻。

    其地富渥,天時和暖,有類内地,非漠北窮荒瓯脫者比也。

    其南五百餘裡曰烏什,曰庫車,曰阿克蘇,皆設辦事大臣各一人,為回部心腹之區,綏定保障尤加慎重。

    其南吐魯番,設領隊大臣一人。

    其地為古火州,夏時天氣炎酷,焦爍千裡,人皆避入地窖中,至夜間始出為市,歲以為常。

    其北曰古城,設領隊大臣一人。

    其城相傳為唐李衛公建節之所,溫相國福從紀曉岚議,因建城焉。

    其又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