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署内,搜索非理,楊亦無如之何。

    上習知其弊,即位後,禁抑宗藩,不許交通外吏,除歲時朝見外,不許私谒邸第。

    又将所屬值宿護軍撤歸營伍,以殺其勢。

    故諸王皆凜然奉法,罔敢為矩外之行。

    自今上下安便,皆上之威德所緻也。

     ◎純皇初政 純皇帝即位時,承憲皇嚴肅之後,皆以寬大為政。

    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汰僧尼之诏累下,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吳中謠有“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之語。

    一時輔佐之臣如鄂文端爾泰、楊文定名時、朱文端轼、趙泰安國麟、史文靖贻直、孫文定嘉淦皆理學醇儒,見識正大,故為一代極盛之時也。

     ◎聖祖識純皇 純皇少時,天資凝重,六齡即能誦《愛蓮說》。

    聖祖初見于藩邸牡丹台,喜曰:“此子福過于餘。

    ”乃命育諸禁庭,朝夕訓迪,過于諸皇孫。

    嘗扈從之木蘭,聖祖槍中熊仆,命純皇往射,欲初圍即獲熊之名耳。

    純皇甫上馬,熊複立起,聖祖複發槍殪之。

    歸谕諸妃嫔曰:“此子誠為有福,使伊至熊前而熊立起,更成何事體?”由是益加寵愛,而燕翼之贻謀因之而定也。

     ◎西苑門習射 乾隆初,上每月朝孝聖憲皇後于暢春園者九,因于讨源書室聽政。

    己巳秋,天氣肅爽,上乃習射門側,發二十矢,中者十九,侍從諸臣無不悅服。

    齊侍郎召南曾紀以詩,上賜和其韻,即命镌諸壁上,以示武焉。

     ◎殺讷親 上即位初,以果毅公讷親為勤慎可托,故厚加信任。

    讷人亦敏捷,料事每與上合。

    以清介持躬,人不敢幹以私,其門前惟巨獒終日縛扉側,初無車馬之迹。

    然自恃貴胄,遇事每多刻,罔顧大體,故耆宿公卿,多懷隐忌。

    戊辰春,金川蠢動,張制軍廣泗率兵攻之,因其地勢險阻,不獲克捷。

    上命讷往為經略。

    讷自恃其才,蔑視廣泗,甫至軍,限三日克刮耳崖。

    将士有谏者,動以軍法從事,三軍震懼,極力攻擊,多有損傷。

    讷自是懾服,不敢自出一令,每臨戰時,避于帳房中,遙為指示,人争笑之,故軍威日損。

    有三千軍攻碉,遇賊數十人哄然下擊,其軍即鳥獸散。

    上知其不足恃,然欲其稍有捷音,然後召還,以全國體。

    讷乃毫無舉措,惟日乞增兵轉饷,至有欲乞達賴喇嘛、終南道士為之助戰之語。

    上大怒,立褫其職。

    初尚令其往塞外效力,後因其匿敗事聞,立封其祖遏必隆之刀,即于中途斬之。

    故衆皆悚懼,每遇戰伐,無不緻命疆場,罔敢懷苟安之念也。

     ◎平西域 乾隆初,既命傅閣峰尚書鼐等與準噶爾議和,互通市易。

    甲子歲,噶爾丹策零既沒,不數年間篡弑相仍。

    辛未春,酋長薩喇爾來降,上素谙蒙古語,已悉知其篡弑之情。

    甲戌秋,輝特長阿睦爾撒納款關請降,欲請兵收複四衛拉,時諸耆舊狃習辛亥敗兵事,皆以不納為便。

    上深悉其情,謂“天與人歸,時不可失”,乃内斷于衷,立主用兵(事詳後卷)。

    三載之間,拓地二萬餘裡,天山雪窟,無不隸我版圖。

    其間雖有成功賞赉之費,然視往昔邊防轉饷,十不一二,足見上之贻謀宏遠,非人臣所及也。

     ◎聽報 上自甲戌後,平定西域,收複回疆,以及緬甸、金川諸役,每有軍報,上無不立時批示,洞徹利害,萬裡外如視燎火,無不辄中。

    每逢午夜,上必遣内監出外問有無報否。

    嘗自披衣坐待竟夕,直機密近臣罔敢退食,其勤政也若此。

     ◎重經學 上初即位時,一時儒雅之臣,皆帖括之士,罕有通經術者。

    上特下诏,命大臣保薦經術之士,辇至都下,課其學之醇疵。

    特拜顧棟高為祭酒,陳祖範、吳鼎等皆授司業,又特刊《十三經注疏》頒布學宮,命方侍郎苞、任宗丞啟運等裒集《三禮》。

    故一時耆儒夙學,布列朝班,而漢學始大著,龌龊之儒,自展足而退矣。

     ◎不忘本 本朝初入關時,一時王公諸大臣無不彎強善射,國語純熟。

    居之既久,漸染漢習,多以驕逸自安,罔有學弓馬者。

    純皇習知其弊,力為矯革,凡有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責,或命為羽林諸賤役以辱之。

    凡鄉、會試,必須先試弓馬合格,然後許入場屋,故一時勳舊子弟莫不熟習弓馬。

    金川、台匪之役,如明将軍亮、奎将軍林皆以椒房世臣用命疆場,一代武功,于斯為盛。

    上嘗曰:“周家以稼穑開基,我國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廢武?”再滿洲舊族,其命名如漢人者,上深厭之,曾諄諄降旨,不許盜襲漢人惡習。

    曾有“漢人以鈕钴祿氏為郎者蓋鄙之為狼”之谕,言雖激切,亦深恐忘本故也。

     ◎重讀書人 上雖厭滿人之襲漢俗,然遇宿儒耆學亦優容之。

    鄂剛烈公容安不谙國語,上雖督責,然厚加任使,未嘗因一眚以緻廢棄。

    國太仆柱習為迂緩,當較射禁庭,國褒衣大冠,侍衛有望而笑者,上曰:“汝莫姗笑,彼為儒士,今乃能持弓較射,不忘舊俗,殊為可嘉也。

    ”其優容如此。

     ◎普免天下租稅漕糧 上自奉儉率,深惜物力。

    初即位,不許街市用金銀飾,禁江、浙組繡,代以刻絲。

    禦膳房日用五十金,上屢加核減,至末年歲用僅二萬餘金,近侍雖告匮,不顧也。

    然攸關民間大計者,則豁然不計有無,西域、金川用兵至一萬萬零四千餘兩,河工、海塘以億萬計。

    曾于丙寅、丁酉、乙卯普蠲天下正供租稅三次,辛卯、庚戌、丙辰普蠲五省漕糧四次,每舉率以億萬計,而上初不為之吝惜也。

     ◎善待外藩 蒙古生性強悍,世為中國之患,雖如北魏、元代皆雄起北方者,然當時柔然、海都之叛未嘗罷絕。

    本朝威德布揚,凡氈裘月之士,無不降服,執殳效順,無異世臣。

    純皇恢廓大度,尤善撫綏,凡其名王部長,皆令在禦前行走,結以親誼,托諸心腹,故皆悅服駿奔。

    西域之役,如喀爾沁貝子紮爾豐阿,科爾沁額驸索諾木巴爾珠爾,喀爾喀親王定北将軍成衮紮布、其弟郡王霍斯察爾,阿拉善郡王羅蔔藏多爾濟,無不率領王師,披堅執銳,以為一時之盛。

    其子孫亦屢登無仕,統領禁軍,以為誇耀。

    故上宴蒙古王公詩注“其令入宴者,率皆兒孫行輩”,其親誼也若此。

    故上崩時,諸蒙古部落皆蹙踴痛哭,如喪考妣,新降都爾伯特汗某,幾欲以身殉葬,其肫摯發于至誠,不可掩也。

     ◎土爾扈特來降 準噶爾本元太尉也速後(與徐達戰于通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