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滿池熱水已經把他的身體泡得十分麻痹,腦子也昏昏沉沉,即便有所感觸大概也被癱氣般捂臉斥鼻的熱浪沖淡了。
我想他覺得這是個相當好看的屁股,非同一般,因為他記住了,像攝像機把這一畫面記錄在磁帶上,隻要他願意就能将其一遍遍重放如同陳南燕剛跑過去。
這是一個冷冷的印象,或者說是一個純潔的烙櫻假使說日後這一印象在他心目中有了一些淫穢的味道,并引發了什麼,在當時至多也隻算是被狂犬病狗咬了一日,猛看上去并沒有什麼症狀。
一柱熱水滋到他臉上,方槍槍扭頭一看,張甯生高晉一幹人擠在一起看着他嗤嗤笑。
真無聊。
他獺懶地想。
方槍槍會寫自己名字了。
一筆一劃歪歪扭扭,但寫出來心裡總是痛快,知道這三個字就是自己,一想起自己,不是那張圓臉而是這三個字。
這種簡化有時還會産生錯覺,以為又出現了第三個人——在自己筆下。
大一班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阿姨提前給他們上一些小學一年級的課,教他們認漢字掌握1十1=2這種複雜的計算方式。
有時下雨,不能出去玩,我們大二班的孩子也跟着蹭聽幾節大一班的課,趕上什麼是什麼,這就全憑各人造化了,有心的孩子可以由此早熟。
我照貓畫虎學會了很多平時常說的話怎麼寫:桌子、椅子、吃飯、勞動什麼的。
還有一些蠻抽象的字眼:社會主義、共産黨、國家、革命,因為總聽,習以為常,也當作有實物形狀的名詞不假思索地認識了。
寫的時候腦中一概浮現出一尊高大魁梧的男人身影,以為這都是關于這男人的不同稱呼。
知識的大門這就等于向我們開了條縫,新詞彙瀑布般傾瀉在我們這些孩子頭上,從黑闆、書、歌、阿姨和大孩子的嘴裡一進而出。
那是一個神奇的過程,紛紛揚揚的世界被筆劃繁複的文字重組,每一件形象分明的物體都有一個單線條的縮寫,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頭都有命名,一提便知。
那時我才知自己有多渺小,在人類活動中所占的份額之少,一些詞完全與我無關,寫出來望而生畏,每個字都認識,聯在一起不明就裡。
有這個詞存在,必是有那麼一種行為。
特别是一些動詞,所指一定在每個人的能力内,為什麼對我們來說那麼陌生,我們到底還能幹什麼?這激起了我們極大的好奇心。
我們會唱的第一首長歌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那首歌,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通篇宣讀11條軍紀,一句廢話沒有,完了就完了。
據說這是毛主席當年為改造紅軍戰士煞費苦心想出的高招:譜成流行歌曲。
李阿姨最愛聽我們唱這首歌,一旦有人違反了紀律,她就讓我們全體唱這首歌,違者錐心,聞者足戒,一副藥治百家玻這首歌很好聽,曲調簡單,歌詞易懂,這不許那不許跟不論我們小孩幹的事區别不大。
隻有一條,我們都沒幹過,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意思,所用動詞十分抽象,第七條。
每當我們唱到“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時,都把重音落在“調戲”這詞上,邊唱邊用眼睛互相詢問,意味深長地點頭,微笑,都有點不好意思。
很多女孩紅了臉低下頭,男孩也像自己真幹了什麼壞事似的,一種内疚油然而起。
唱完這歌,我們就懷着強烈的求知欲,坐在一起對這“第七條”東猜西猜。
我認定這是個單一的明确行為,像摔一跤、打一嘴巴那麼隻能用一個動作完成。
這就很難猜了。
打一下不對,罵一下也不對,這都有其它條規定了。
抱一下呢——我問大家。
也不像。
高洋說。
必須婦女還得不高興。
你媽媽是婦女,你抱她一下,她挺高興。
那撞一下呢?張燕生問,不打光撞。
大概吧。
高洋是我們大二班裡學問最大的,已經認了700多字了,都能看報了,什麼都懂,我們有問題問他,全有答案。
我們也都情他,既然他說是,那八九不離十就是走走,調戲婦女去。
我們很興奮地去找正在扔沙包的女孩,一個推一個往她們身上撞。
女孩們齊聲罵我們讨厭。
我仍很得意,果然她們不高興。
對她們說:我們調戲你們呢。
楊丹号召女孩們:他們調戲咱們,咱們也調戲他們,于是女孩們也成群結夥地沖過來撞我們。
我們男一行女一行靠在牆上互相撞,彼此調戲、十分帶勁,樂成一團。
大一班的張甯生高晉看着
我想他覺得這是個相當好看的屁股,非同一般,因為他記住了,像攝像機把這一畫面記錄在磁帶上,隻要他願意就能将其一遍遍重放如同陳南燕剛跑過去。
這是一個冷冷的印象,或者說是一個純潔的烙櫻假使說日後這一印象在他心目中有了一些淫穢的味道,并引發了什麼,在當時至多也隻算是被狂犬病狗咬了一日,猛看上去并沒有什麼症狀。
一柱熱水滋到他臉上,方槍槍扭頭一看,張甯生高晉一幹人擠在一起看着他嗤嗤笑。
真無聊。
他獺懶地想。
方槍槍會寫自己名字了。
一筆一劃歪歪扭扭,但寫出來心裡總是痛快,知道這三個字就是自己,一想起自己,不是那張圓臉而是這三個字。
這種簡化有時還會産生錯覺,以為又出現了第三個人——在自己筆下。
大一班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阿姨提前給他們上一些小學一年級的課,教他們認漢字掌握1十1=2這種複雜的計算方式。
有時下雨,不能出去玩,我們大二班的孩子也跟着蹭聽幾節大一班的課,趕上什麼是什麼,這就全憑各人造化了,有心的孩子可以由此早熟。
我照貓畫虎學會了很多平時常說的話怎麼寫:桌子、椅子、吃飯、勞動什麼的。
還有一些蠻抽象的字眼:社會主義、共産黨、國家、革命,因為總聽,習以為常,也當作有實物形狀的名詞不假思索地認識了。
寫的時候腦中一概浮現出一尊高大魁梧的男人身影,以為這都是關于這男人的不同稱呼。
知識的大門這就等于向我們開了條縫,新詞彙瀑布般傾瀉在我們這些孩子頭上,從黑闆、書、歌、阿姨和大孩子的嘴裡一進而出。
那是一個神奇的過程,紛紛揚揚的世界被筆劃繁複的文字重組,每一件形象分明的物體都有一個單線條的縮寫,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頭都有命名,一提便知。
那時我才知自己有多渺小,在人類活動中所占的份額之少,一些詞完全與我無關,寫出來望而生畏,每個字都認識,聯在一起不明就裡。
有這個詞存在,必是有那麼一種行為。
特别是一些動詞,所指一定在每個人的能力内,為什麼對我們來說那麼陌生,我們到底還能幹什麼?這激起了我們極大的好奇心。
我們會唱的第一首長歌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那首歌,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通篇宣讀11條軍紀,一句廢話沒有,完了就完了。
據說這是毛主席當年為改造紅軍戰士煞費苦心想出的高招:譜成流行歌曲。
李阿姨最愛聽我們唱這首歌,一旦有人違反了紀律,她就讓我們全體唱這首歌,違者錐心,聞者足戒,一副藥治百家玻這首歌很好聽,曲調簡單,歌詞易懂,這不許那不許跟不論我們小孩幹的事區别不大。
隻有一條,我們都沒幹過,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意思,所用動詞十分抽象,第七條。
每當我們唱到“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時,都把重音落在“調戲”這詞上,邊唱邊用眼睛互相詢問,意味深長地點頭,微笑,都有點不好意思。
很多女孩紅了臉低下頭,男孩也像自己真幹了什麼壞事似的,一種内疚油然而起。
唱完這歌,我們就懷着強烈的求知欲,坐在一起對這“第七條”東猜西猜。
我認定這是個單一的明确行為,像摔一跤、打一嘴巴那麼隻能用一個動作完成。
這就很難猜了。
打一下不對,罵一下也不對,這都有其它條規定了。
抱一下呢——我問大家。
也不像。
高洋說。
必須婦女還得不高興。
你媽媽是婦女,你抱她一下,她挺高興。
那撞一下呢?張燕生問,不打光撞。
大概吧。
高洋是我們大二班裡學問最大的,已經認了700多字了,都能看報了,什麼都懂,我們有問題問他,全有答案。
我們也都情他,既然他說是,那八九不離十就是走走,調戲婦女去。
我們很興奮地去找正在扔沙包的女孩,一個推一個往她們身上撞。
女孩們齊聲罵我們讨厭。
我仍很得意,果然她們不高興。
對她們說:我們調戲你們呢。
楊丹号召女孩們:他們調戲咱們,咱們也調戲他們,于是女孩們也成群結夥地沖過來撞我們。
我們男一行女一行靠在牆上互相撞,彼此調戲、十分帶勁,樂成一團。
大一班的張甯生高晉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