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玲肩後伸過去,在背後一把揪住馬曼玲的腰帶。
馬曼玲這時正用力拽李烈,沒有想到李烈抛開青鋼刀,空出右手,環過去将她腰帶揪住了。
李烈雙手揪住了馬曼玲腰帶喝聲:“起!” 馬曼玲隻用一隻手,而李烈用雙手,馬曼玲身體淩空,兩腳離開地一尺多高,可是她的左手仍然緊抓李烈的護腰搭膊不放,卻揮新月刀切李烈的手。
李烈見提起了馬曼玲,曲腿将馬曼玲雙腳一勾,再用肩膀向她胸前一撞,已将她扭按在地。
直到這時,馬曼玲才一臉委曲的松手。
吳春牛和二十個弟兄,個個拍手呐喊叫好。
李烈扶起馬曼玲,謙然道:“師妹,對不起!” 馬曼玲就地蹦起,拿刀便刺。
李烈急忙閃開。
馬曼玲滿臉羞紅,怒叱道:“李烈,你的刀呢?拿刀再來分個高下。
” 李烈正想勸馬曼玲止戈和談。
馬曼玲卻突然尖叫道:.“血!” 李烈這才發現,左臂早被馬曼玲刺傷。
他一再手下留情,顧及同門之誼,不料馬曼玲卻任性胡鬧,非得弄得人仰馬翻才肯幹休的。
當下李烈臉色大變,沉吟了半晌,才壓着怒氣道:“師妹,我早已敗在你的刀下,我現在這付狼狽樣子,你看了可得意了吧!” 馬曼玲按刀而立,這才展顔一笑,是一種睥睨一切的笑,也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笑。
“我被你用邪門手法給按倒在地,本不肯放過你。
如今你既然手臂挂彩,咱們便住手了吧!” 李烈笑道:“那麼,你說我還要不要拿花紅羊酒,投紅帖求拜呢?” 馬曼玲菱嘴一噘,佯嗔道:“虧你還冠上什麼“刀客”的名頭,怎麼連這點規矩也不懂?你說,我們剛才戰了這一場,為的是什麼?” 李烈見她有點蠻不講理,本不想敷衍下去,但念及師父馬天龍僅此一掌珠,隻好依她道:“好啦,好啦,你說怎麼行,就怎麼行。
我現在有要務在身,先走一步。
” 這時,夕陽已經完全落下黃土高原。
山坡上一片狼,早引來一大群黑鷹。
黑鷹盤旋天際,隻等人群一散,便下來啄食狼。
馬曼玲道:“現在公事已經辦好啦!李大哥,你還有什麼事要辦?天已經黑了,這一路上豺狼可多得很,如果你不嫌棄,就到寒舍去吧!” 李烈道:“好!” 他也曉得夜裡投宿并非易事,也想趁此去看看這個年輕師妹搞得是付什麼局面。
于是馬曼玲舉起羊角來,波波波的吹了幾聲。
幾十騎人馬,都勒轉馬頭,取道向玉門關内而行。
李烈和吳春牛把創口縛好,跟着馬曼玲一起上馬。
借着晚霞的餘晖,一行數十人,曲折迤逦,穿過了幾條黃土山溝,到了一處棗林。
這時天已全黑,星鬥滿天。
密密簇簇的棗林外,有粟紮成的整齊矮籬,乍看,似是一戶興旺富饒的農莊。
棗林中隐隐約約透出一絲燈光,漸漸移近。
衆人來到了門前。
這扇門的前面有兩棵粗可合抱的大棗樹,門是草編的,看來素而自然。
十幾個俊美侍婢打開大門,燈火大亮。
李烈心中暗暗呐罕:目前陝北遍地災荒,卻在玉門關這種僻處一隅的地方,有這樣的莊園,弄出這種排場,實在不可思議之至。
這群侍婢吱吱喳喳,有人道:“姑娘回來了。
” 馬曼玲道:“今天有貴客。
” 侍婢們又七嘴八舌的道:“從那兒來的客人啊?” 馬曼玲身後的六七十騎,在棗園外已自動解散。
馬曼玲下馬,将繩交出,對待婢道:“你們還在這兒做什麼?快去招呼客人。
” 李烈和吳春牛也下馬。
吳春牛低聲道:“師父,我看這妞兒有點奇怪,我們得小心些才好。
” 李烈點點頭。
兩個侍婢含笑走來,替李烈師徒牽過繩。
一股濃郁的脂粉香氣竄入李烈師徒鼻孔。
一名侍婢,含笑瞄一眼李烈的創口,掩口道:“是被我們家姑娘給殺傷的吧?隻受這一點傷,你們運氣還真不錯。
” 吳春牛怨聲道:“受傷還算運氣不錯,這話怎麼講?” 侍婢笑道:“傷在手臂上,不是緻命的位置,當然是運氣好啊!” 李烈不禁倒抽一口冷氣。
馬曼玲粉面一凜,罵道:“蠢丫頭,誰叫你多嘴,不許在客人面前胡言亂語!” 侍婢們拉着,提着宮燈,嘻嘻哈哈的牽着三匹馬,繞到棗林後面,邊走邊叫道:“你們這些夥計們,快跟上來啊!” 李烈手下的二十個弟兄都望着李烈,等待命令。
馬曼玲道:“李大哥,我知道你心中有許多疑問。
待會兒,你自然會明白。
你快叫你的屬下跟着丫頭們去,自有安頓之所。
我們進裡面坐坐。
” 李烈下達了命令。
自己和吳春牛随着馬曼玲進去裡面。
偌大的棗園中陰沉沉的,秋風帶着涼意。
幾聲羊角在棗園外晌起。
馬曼玲見李烈有些踟蹰,便笑道:“李大哥,你不用擔心,不會有事的。
吹角為号,這表示弟兄們要安歇了。
李烈點了點頭,默不作聲,隻跟着前面的宮燈走。
穿過棗林,忽然前面燈光通明。
在山坡下面,一連排有三個大窖洞。
都是在落地長窗上嵌着明瓦,裡面點燈,光線透過明瓦射出的。
馬曼玲走到窖洞窗前,轉身對李烈道:“李大哥,請稍等一會兒。
” 這幾個窖洞,都有四扇長窗作門,上面還開有氣窗。
兩邊是雕花的木柱,漆着發亮的油漆,外牆都用石灰粉刷過,一片雪白。
說完,和幾個侍婢推窗迤了窖洞。
李烈等了半天,沒聽見什麼動靜,便想上前探看。
這時突然從窖洞裡傳出一陣腳步聲。
長窗開了。
伴随着幾聲咳嗽,推窗而出的,是個銀髯垂胸,身穿白袍的老者。
李烈正想上前招呼這位陌生老者,卻見白袍老者先行開口。
“李烈,你怎麼會來到玉門關,你不是在關西一帶當刀客嗎?”老者見李烈一臉迷惑,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烈,是不是因為師父的裝束改變,胡子又長長了,你才不認得了?” 李烈猛然省悟,慚愧地垂首道:“弟子不肖,請師父原諒!” 語畢,便要屈膝磕頭。
馬天龍扶起李烈,笑得合不攏嘴。
李烈也笑道:“原來是師父隐居在此。
師妹這個玩笑開得真大,把我唬得一楞一楞的。
” 馬曼玲站在窗後,掩着嘴笑。
馬天龍目光如炬,向吳春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陣,問道:“這位好漢是誰?” 李烈連忙對吳春牛道:“春牛,還不快來見過師公。
” 吳春牛,不由肅然起敬,随即上前磕了三個頭,洪聲道:“師公,徒孫吳春牛給您老人家磕頭。
” “實在想不到,”馬天龍感慨地道:“你已經收了徒弟,我也有了徒孫。
唉!三年時間,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
春牛,好生聽着,你是我馬天龍的徒孫,以後,不要丢我們天方派的臉才好。
” 吳春牛樂呵
馬曼玲這時正用力拽李烈,沒有想到李烈抛開青鋼刀,空出右手,環過去将她腰帶揪住了。
李烈雙手揪住了馬曼玲腰帶喝聲:“起!” 馬曼玲隻用一隻手,而李烈用雙手,馬曼玲身體淩空,兩腳離開地一尺多高,可是她的左手仍然緊抓李烈的護腰搭膊不放,卻揮新月刀切李烈的手。
李烈見提起了馬曼玲,曲腿将馬曼玲雙腳一勾,再用肩膀向她胸前一撞,已将她扭按在地。
直到這時,馬曼玲才一臉委曲的松手。
吳春牛和二十個弟兄,個個拍手呐喊叫好。
李烈扶起馬曼玲,謙然道:“師妹,對不起!” 馬曼玲就地蹦起,拿刀便刺。
李烈急忙閃開。
馬曼玲滿臉羞紅,怒叱道:“李烈,你的刀呢?拿刀再來分個高下。
” 李烈正想勸馬曼玲止戈和談。
馬曼玲卻突然尖叫道:.“血!” 李烈這才發現,左臂早被馬曼玲刺傷。
他一再手下留情,顧及同門之誼,不料馬曼玲卻任性胡鬧,非得弄得人仰馬翻才肯幹休的。
當下李烈臉色大變,沉吟了半晌,才壓着怒氣道:“師妹,我早已敗在你的刀下,我現在這付狼狽樣子,你看了可得意了吧!” 馬曼玲按刀而立,這才展顔一笑,是一種睥睨一切的笑,也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笑。
“我被你用邪門手法給按倒在地,本不肯放過你。
如今你既然手臂挂彩,咱們便住手了吧!” 李烈笑道:“那麼,你說我還要不要拿花紅羊酒,投紅帖求拜呢?” 馬曼玲菱嘴一噘,佯嗔道:“虧你還冠上什麼“刀客”的名頭,怎麼連這點規矩也不懂?你說,我們剛才戰了這一場,為的是什麼?” 李烈見她有點蠻不講理,本不想敷衍下去,但念及師父馬天龍僅此一掌珠,隻好依她道:“好啦,好啦,你說怎麼行,就怎麼行。
我現在有要務在身,先走一步。
” 這時,夕陽已經完全落下黃土高原。
山坡上一片狼,早引來一大群黑鷹。
黑鷹盤旋天際,隻等人群一散,便下來啄食狼。
馬曼玲道:“現在公事已經辦好啦!李大哥,你還有什麼事要辦?天已經黑了,這一路上豺狼可多得很,如果你不嫌棄,就到寒舍去吧!” 李烈道:“好!” 他也曉得夜裡投宿并非易事,也想趁此去看看這個年輕師妹搞得是付什麼局面。
于是馬曼玲舉起羊角來,波波波的吹了幾聲。
幾十騎人馬,都勒轉馬頭,取道向玉門關内而行。
李烈和吳春牛把創口縛好,跟着馬曼玲一起上馬。
借着晚霞的餘晖,一行數十人,曲折迤逦,穿過了幾條黃土山溝,到了一處棗林。
這時天已全黑,星鬥滿天。
密密簇簇的棗林外,有粟紮成的整齊矮籬,乍看,似是一戶興旺富饒的農莊。
棗林中隐隐約約透出一絲燈光,漸漸移近。
衆人來到了門前。
這扇門的前面有兩棵粗可合抱的大棗樹,門是草編的,看來素而自然。
十幾個俊美侍婢打開大門,燈火大亮。
李烈心中暗暗呐罕:目前陝北遍地災荒,卻在玉門關這種僻處一隅的地方,有這樣的莊園,弄出這種排場,實在不可思議之至。
這群侍婢吱吱喳喳,有人道:“姑娘回來了。
” 馬曼玲道:“今天有貴客。
” 侍婢們又七嘴八舌的道:“從那兒來的客人啊?” 馬曼玲身後的六七十騎,在棗園外已自動解散。
馬曼玲下馬,将繩交出,對待婢道:“你們還在這兒做什麼?快去招呼客人。
” 李烈和吳春牛也下馬。
吳春牛低聲道:“師父,我看這妞兒有點奇怪,我們得小心些才好。
” 李烈點點頭。
兩個侍婢含笑走來,替李烈師徒牽過繩。
一股濃郁的脂粉香氣竄入李烈師徒鼻孔。
一名侍婢,含笑瞄一眼李烈的創口,掩口道:“是被我們家姑娘給殺傷的吧?隻受這一點傷,你們運氣還真不錯。
” 吳春牛怨聲道:“受傷還算運氣不錯,這話怎麼講?” 侍婢笑道:“傷在手臂上,不是緻命的位置,當然是運氣好啊!” 李烈不禁倒抽一口冷氣。
馬曼玲粉面一凜,罵道:“蠢丫頭,誰叫你多嘴,不許在客人面前胡言亂語!” 侍婢們拉着,提着宮燈,嘻嘻哈哈的牽着三匹馬,繞到棗林後面,邊走邊叫道:“你們這些夥計們,快跟上來啊!” 李烈手下的二十個弟兄都望着李烈,等待命令。
馬曼玲道:“李大哥,我知道你心中有許多疑問。
待會兒,你自然會明白。
你快叫你的屬下跟着丫頭們去,自有安頓之所。
我們進裡面坐坐。
” 李烈下達了命令。
自己和吳春牛随着馬曼玲進去裡面。
偌大的棗園中陰沉沉的,秋風帶着涼意。
幾聲羊角在棗園外晌起。
馬曼玲見李烈有些踟蹰,便笑道:“李大哥,你不用擔心,不會有事的。
吹角為号,這表示弟兄們要安歇了。
李烈點了點頭,默不作聲,隻跟着前面的宮燈走。
穿過棗林,忽然前面燈光通明。
在山坡下面,一連排有三個大窖洞。
都是在落地長窗上嵌着明瓦,裡面點燈,光線透過明瓦射出的。
馬曼玲走到窖洞窗前,轉身對李烈道:“李大哥,請稍等一會兒。
” 這幾個窖洞,都有四扇長窗作門,上面還開有氣窗。
兩邊是雕花的木柱,漆着發亮的油漆,外牆都用石灰粉刷過,一片雪白。
說完,和幾個侍婢推窗迤了窖洞。
李烈等了半天,沒聽見什麼動靜,便想上前探看。
這時突然從窖洞裡傳出一陣腳步聲。
長窗開了。
伴随着幾聲咳嗽,推窗而出的,是個銀髯垂胸,身穿白袍的老者。
李烈正想上前招呼這位陌生老者,卻見白袍老者先行開口。
“李烈,你怎麼會來到玉門關,你不是在關西一帶當刀客嗎?”老者見李烈一臉迷惑,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烈,是不是因為師父的裝束改變,胡子又長長了,你才不認得了?” 李烈猛然省悟,慚愧地垂首道:“弟子不肖,請師父原諒!” 語畢,便要屈膝磕頭。
馬天龍扶起李烈,笑得合不攏嘴。
李烈也笑道:“原來是師父隐居在此。
師妹這個玩笑開得真大,把我唬得一楞一楞的。
” 馬曼玲站在窗後,掩着嘴笑。
馬天龍目光如炬,向吳春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陣,問道:“這位好漢是誰?” 李烈連忙對吳春牛道:“春牛,還不快來見過師公。
” 吳春牛,不由肅然起敬,随即上前磕了三個頭,洪聲道:“師公,徒孫吳春牛給您老人家磕頭。
” “實在想不到,”馬天龍感慨地道:“你已經收了徒弟,我也有了徒孫。
唉!三年時間,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
春牛,好生聽着,你是我馬天龍的徒孫,以後,不要丢我們天方派的臉才好。
” 吳春牛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