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七·臆論

關燈
佛者,有來布施者,從無拒客之禮。

    今富貴家亦有賓館,有客座,原所以待客者也。

    或主人他出,或實在無暇,或适有公事,或偶撄疾病,亦可使主賓之友相陪,問因何事而來,有所言否。

    若拒之,必生衆怨,衆怨一生,便多浮言,殊非處世保家之道。

    豈富貴家反不如釋道耶? ◎兇器 兵者是兇器,人人知所避矣,而不知财者亦是兇器,人人知所趨,何也?财之為物如水火,多不得,少不得,用之得當則為善,用之不得當則為惡。

    非特為惡也,可以殺其身,殺其子孫,至于瓦解冰消而不自知者,故曰亦兇器也。

     ◎驕奢 新城王阮亭先生家法,凡遇春秋祭祀以及吉兇喜慶等事,各服其應得之服,然後行禮;如子弟已入泮者,始易藍衫,其妻亦銀笄練裙,否則終身著布。

    餘五六歲時,吾鄉風俗尚樸素,與王氏頗同。

    不論官宦貧富人家子弟,通稱某官,有功名乃稱相公,中過鄉榜者亦稱相公,許著綢緞衣服。

    今隔五十餘年,則不論富貴貧賤,在鄉在城,男人俱是輕裘,女人俱是錦繡。

    貨物愈貴,而服飾者愈多,不知其故也。

     今富貴場中及市井暴發之家,有奢有儉,難以一概而論。

    其暴殄之最甚者,莫過于吳門之戲館。

    當開席時,嘩然雜Ш,上下千百人,一時齊集,真所謂酒池肉林,飲食如流者也。

    尤在五、六、七月内天氣蒸熱之時,雖山珍海錯,頃刻變味,随即棄之,至于狗彘不能食。

    嗚呼!暴殄如此,而猶不知惜耶! 《新序》謂昌邑王以冠賜奴龔遂曰“今以冠冠奴”,是以奴虜畜臣也。

    按古者奴婢皆有罪之人為之,故無冠帶,所以分貴賤,别上下也。

    《墨子》曰:“君子服美則益敬,小人服美則益驕。

    ”旨哉言乎! ◎醉鄉 時際升平,四方安樂,故士大夫俱尚豪華,而尤喜狹邪之遊。

    在江甯則秦淮河上,在蘇州則虎丘山塘,在揚州則天甯門外之平山堂,畫船箫鼓,殆無虛日。

    妓之工于一藝者,如琵琶、鼓闆、昆曲、小調,莫不童而習之,間亦有能詩畫者,能琴棋者,亦不一其人。

    流連竟日,傳播一時,才子佳人,芳聲共著。

    然而以此喪身破家者有之,以此敗名誤事者有之,而人不知醒,譬諸飲酒,常在醉鄉,是誠何心哉! ◎收成 大凡苗禾豆麥花果蠶桑及一切種作,總須勤健培植,自然蕃茂,然而亦要看後來收成如何。

    于人亦然,任憑富貴功名享盡人間之福祿者,亦要看老年來結局如何。

    如結局不好,不可盡推之命運,而亦由自己之不知止足,不識分量,不會收束故也。

     ◎名利 《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孝經》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

    ”《論語》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可見仁之與名,原是相輔而行,見利思義,以義為利。

    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可見義之與利,又是相輔而行。

    後世既區名利與仁義為兩途,已失聖人本旨,而又分名與利為兩途,則愈況愈遠矣。

     名利兩字,原人生不可少之物,但視其公私之間而已。

    夫好名而忘利者,君子之道也;好利而忘名者,小人之道也;求名而計利、計利而求名者,常人之道也。

    吾見名不成、利不就者有之矣,未有不求名不求利者也。

    若果不求名不求利,不為仙佛,定似禽獸。

     ◎神仙 自昔秦王、漢武,皆慕神仙,求長生之術。

    餘以為生而死,死而生,如草木之花,開開謝謝,才有理趣。

    《列子》雲:“死之與生,一往一反。

    ”若生而不死,僅留此身,有何意味哉?丁令歸來,人民已非,劉、阮出山,親舊零落,至于邑屋變更,無複一人相識者。

    當此之時,方将傷心悼痛之不暇,而尚複能逍遙極樂耶?豈寡情少義忍心害理者,方能為神仙耶? ◎貪巧 貪吏歌于春秋,巧宦目于晉宋,自古已然,不足論也。

    夫貪巧而明于民事者,尚有人心者也;貪巧而懵于民事者,則禽獸之不若。

    何也?虎狼嗜人,吾知其為虎狼也,避之可也;鹦鹉能言,吾知其為鹦鹉也,畜之可也。

    人而至于不能避,不能畜,害及萬民,害及天下,将何以禦之哉?使為堯、舜之臣,豈特流放殺殛而已! ◎雅俗 富貴近俗,貧賤近雅。

    富貴而俗者比比皆是也,貧賤而雅者,則難其人焉。

    須于俗中帶雅,方能處世,雅中帶俗,可以資生。

     ◎培養 大凡一花一木,雖得雨露自然之功,而欲其本根之蕃茂,花葉之鮮新,非培養不能也。

    先君子偶種鳳仙花數十盆,置于庭砌,朝夕灌溉,頗費精神。

    及花開時,幹枝萬蕊,五色陸離,竟有生平未經見之奇者。

    次年灌溉稍懈,仍是單葉常花,平平無奇矣。

    乃知培養人材,亦猶是耳。

    或曰:“每見叢莽中時露好花一枝,則誰為之培養耶?”餘曰:“本根有花,雖不培養,亦能開放;然狂風撼其枝,嚴霜淩其葉,吾見其有花亦不舒暢矣。

    ” 子弟如花果,原要培植,如所種者牡丹,自然開花,所種者桃李,自然結實;若種叢竹蔓藤,安能強其開花結實乎?雖培植終年,愈生厭惡。

     ◎夤緣 每見官宦中有一種夤緣鑽刺之輩,至老不衰,一旦下台,恍然若夢,門有追呼之迫,家無擔石之儲,在此人固自甘心,而其妻子者将何以為情耶?餘嘗有《遊山詩》雲:“踏遍高山複大林,不知回首夕陽沉。

    下山即是來時路,枉費夤緣一片心。

    ”蓋為此等人說法耳。

     ◎順逆 人生順逆之境,亦難言之。

    譬如行舟遇逆風,則舍橹上纖,遲遲我行。

    或長江大河,不能施纖者,惟有守風默坐而已,見順風船過去,辄妒之慕之,未幾風轉,則張帆箭行,逍遙乎中流,呼嘯于篷底,而人亦有妒我羨我者。

    餘嘗有詩雲:“順逆總憑旗腳轉,人生須早得風雲。

    ”然既遇順風,張帆不可太滿,滿則易于覆舟。

    一旦白浪翻天,号救不應,斯時也,雖欲羨逆風之船而不可得矣。

     ◎寬急 或問富者所樂在何處,曰不過一個寬字而已;貧者所苦在何處,曰不過一個急字而已。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