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曰遇十瑞 四嶽共舉舜

關燈
就是美泉,其甘如醴,其生無源。

    大概人君德茂,世界清平,則醴泉溢出,亦難得之物也。

     以上各種,同時并集,所以當時有“一日十瑞”之稱,但是還不止此。

    一日,羲和考察天文,奏知帝堯,說道:“某月某日某時,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聯珠。

    ”這亦是極難得的祥瑞。

     從前天地開辟的時候,逆算起來,這日正是甲子冬至日。

    曾經有過一次,這回才是第二次呢。

    于是大小臣工以及百姓得到這許多嘉祥,莫不對于帝堯讴歌頌祝,但帝堯仍是謙讓不居。

     一日,羲仲來奏,說祗支國遣使來進貢了。

    帝堯忙命照着禮儀招待。

    這次祗支國所進貢的是一隻異鳥,其狀如雞,兩隻翅膀的羽毛脫落殆盡,隻剩了兩隻肉翮,形狀甚為難看。

    帝堯料他遠道來貢,必有特異之處,便問那使者道:“此鳥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異的功能?”那使者道:“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

    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

    它鳴起來,其聲如鳳,一切妖災群惡都遠遠避去,不能為害,實在是一種靈鳥。

    所以小國之君特遣陪臣前來貢獻,望乞賞收。

    ”帝堯道:“它的羽毛尚不完全,哪裡還能捕逐猛獸呢?”使者正欲開言,哪知這重明鳥竟有知認似的,聽了帝堯之言,頓時引吭長鳴,聲音果然似鳳;忽而閃起兩隻肉翅,騰舉空中,繞殿飛了一匝,直出庭中,且飛且鳴。

    那時巢在阿閣的鳳凰和飛集的鸾鳥聽了它鳴聲,亦一齊飛鳴起來,與它倡和,聲音和諧,非常悅耳。

    這時叔均在殿上,看見重明鳥出殿而去,不禁叫道:“啊喲!逃去了!”那使者笑道:“不會不會,就要來的。

    ”歇了一會,果然仍飛回來。

    此時在階上的侍衛,忽然看見空中有無數群鳥向北面飛,非常迅速。

    後來打聽,才知道都是枭鸱之類,大約聽見了重明鳥的鳴聲而逃到絕漠去的。

    從此,重明鳥所在數百裡之内,竟無鸱枭惡鳥,真是奇怪之事。

     且說帝堯看重明鳥如此情形,知道它果是靈鳥了,便問使者道:“它的羽毛終年如此嗎?”使者道:“不是。

    它的羽毛時長時落,此時适值它解翮之時,所以如此。

    ”帝堯道:“那麼它吃什麼?”使者道:“通常它在外面,不知道吃什麼。

    如若人喂飼它起來,須用瓊玉之膏饴之。

    ”帝堯道:“朕素來不寶遠物,不尚珍異。

    念貴國君殷殷厚意,又承貴使者萬裡而來,朕卻之不恭,不能不受了。

    請貴使者歸國代朕緻謝,是所至感。

    ”當下款待使者,優禮有加,報禮亦從厚。

    使者勾留多日,歸國而去。

     這裡帝堯君臣商量留養重明鳥之法。

    帝堯道:“它是靈鳥,與鸾鳳一樣,不可以樊籠屈之,任其來去可也。

    況且養它起來,須用瓊膏,未免太奢,朕哪裡有這許多瓊玉來供給它呢?” 群臣聽了,都以為然,于是就将重明鳥安放在樹林之中,聽其自由。

    那重明鳥從此飛來飛去,總在帝都附近幾百裡之内,所有豺狼虎豹,都給它搏擊殆盡,人民往來,便利不少。

    民間人家偶有妖異或不樣之事,隻要重明鳥一到,妖異立刻潛蹤;不祥之事,化為大吉。

    假使山林川澤猛獸為患,隻要聽見重明鳥的鳴聲,猛獸無不遁逃,因此人人将這重明鳥奉若神明,沒有一家不灑掃門戶,延頸跛足的望它飛來。

    那重明鳥在帝都住了幾時,忽然飛去。

    後來一年之中總來一次,又後來幾年之中才來一次。

    大家盼望得急了,有人想出方法,将木頭雕出一個重明鳥之像,或用金鑄出一個重明鳥之像,安放在門戶之間。

     哪知亦竟有靈,一切魑魅醜類居然亦能夠退服。

    所以後世的人,于每年元旦這日,或者刻木,或者鑄金,或者繪畫一隻雞的形狀,放在窗牍之上。

    這就是重明鳥的遺像故事。

    閑話不提。

     且說帝堯雖則得到如許的嘉樣懿瑞,但是他的心仍舊欿然不自滿足,一定要想求到一個賢人,将這個大位禅讓給他,方才如願。

    一日夜間,做其一夢,夢見果然得到一個賢人了。

    那賢人生得甚長,兩隻眼睛仿佛和重明鳥一般,都有兩個烏珠的。

     帝堯和他讨論治道,覺得他的見識、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