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以德教化人 舜師事許由

關燈
個偉丈夫,生得豹頭、環眼、虬須、燕颔,氣概不凡。

    後面又跟着四個人,個個張弓挾矢,有的擎着鷹,有的牽着犬,桓桓赳赳,都顯出武勇氣象。

    舜便哽咽着問道:“公等何人,有何見教?”那人道:“某姓伊,名益,亦叫柏翳,字曰隤□,高陽氏之第二子也。

    适因行獵,經過此地,聞足下哭聲悲慘,不由得不前來動問,未知足下有何不平之事?倘可助力,務請直言,定當效勞。

    ”舜拱手道:“原來是帝室貴胄,失敬,失敬。

    某适因家事,有感于衷,故而恸哭,說起來非常慚愧,其他實無不平之事,深感義俠,敬謝,敬謝。

    ” 隤□見舜儀表絕俗,吐詞不凡,亦動容轉問道:“足下高姓大名?”舜道:“某姓虞,名舜,字仲華。

    ”隤□聽了,矍然道:“原來就是仲華先生,久仰,久仰。

    ”說着,棄去了手中的弓箭,重複深深作揖緻敬,道聲“幸遇”,轉身指着一塊大石向舜道:“我們且坐了談一時,何如?”舜一面還禮,一面答應。

    那時後面四個人亦過來行禮招呼。

    一個叫伯虎,一個叫仲熊,一個叫朱,一個叫罴。

    隤□介紹道:“伯虎、仲熊兩位是高辛氏之子,當今聖天子的胞弟。

    ”舜道:“原來就是大家所稱為‘八元’之中的兩位嗎?久仰,久仰。

    ”那虎、熊二人,亦謙遜幾句。

    當下六個人就在石上坐下傾談,愈談愈投契,直到日色平西,隤□等方才别去。

     次日又跑來再談。

    那隤□平日是專門研究動物學、植物學的,所有上下草木、鳥獸、昆蟲等名物形狀,出在何處,性情如何,如何馴養法,皆能洞明深悉,閱曆又廣,走遍名山大川,言之滔滔不絕。

    朱、虎、熊、罴四人與隤□性情相合,亦喜歡研究這種學問,跟着隤□到遊曆,五個人總是在一起。

    但是虎、熊之才勝于朱、罴。

    而隤□又勝過虎、熊。

    當下舜知道隤□是個大有為之人,隤□亦知道舜是個大有為之人,兩相敬重。

    遂在田間訂起交來,足足盤桓了多日,方才别去。

     時光荏苒,倏已冬初。

    舜乘此農隙之暇,收拾了所得的貨物,束裝歸裡,将以省親,兼奉甘旨。

    哪知到了家中,母與弟依舊置之不理。

    其父瞽叟更口口聲聲不許他住在家中。

    舜無奈,恸哭而出,來到秦老家中。

    哪知秦老去世三月,已安葬了。

    不虛在苫塊之中匍匐而出,對舜稽颡大恸。

    舜追念秦老一向提拔保護之恩,亦怆傷欲絕,忙到靈座前痛哭一常然後向不虛吊唁,問秦老病殁情形及時日,不虛一一回答。

    不虛又問舜出外情形,舜亦一一說了。

     不虛道:“四個月前,洛陶來訪你消息,我當時和他說,總在泰山之南,不想說錯了,你恰在泰山之北。

    後來因為先父病重,沒有心情招待他,他亦匆匆而去,想來沒有遇到你。

    ” 舜應道:“是。

    ”于是又談談各種别後事,這日就住不虛家中。

     因見不虛新喪守制,不好多攪擾他,次日即動身告辭。

    不虛問他行蹤,舜道:“現在正是農隙,既不能在家事親,豈敢回到曆山去偷安?我現在想往西方一行。

    我終歲勞動所得,本想獻上二親,無奈二親總不許我開口,并不許我站立,無可上獻,隻好另易些貨物,暫時作為負販生涯,以逐十一之利,且待來春,再往曆山躬耕,你以為如何?”不虛點頭贊成。

    當下舜别了不虛,即向西方而去。

     哪知舜才去了一日,洛陶就到不虛家中,看見不虛,就高聲問道:“仲華來過嗎?”繼而一看,不虛縗麻在身,才知道他丁憂了,慌忙向靈帳行禮,又向不虛吊唁,然後再慢慢談到舜。

    不虛道:“剛才昨日動身,可惜你來遲一步。

    ”洛陶道:“他家中仍舊不能住嗎?”不虛道:“是呀,所以他就走了。

    ”洛陶歎口氣道:“我從你這裡去後,就到泰山之南去找,哪知無論如何總找不着。

    後來沿泰山西麓一問,就有人知道,說他在曆山之下。

    我尋到曆山之下,湊巧他剛動身歸來。

    我急急趕到這裡,又失之交臂,可謂不巧之極了。

    ” 說罷又歎氣。

    不虛道:“他此刻是西行去負販,萍蹤無定,不必去尋他了。

    明年春天,他說仍舊在曆山,那時再訪他吧。

    ”洛陶點頭道:“不錯,不錯,他一定再到曆山。

    他和曆山人感情很好呢。

    ”不虛便問怎樣的好,洛陶道:“那日我到曆山一問,他們聽見了,仿佛和問起他父母一般,對我就非常懇切,又非常親敬,竟叫仲華是聖人,都說沒有聖人指教,他們還離不掉野蠻人的習俗呢。

    現在遠近的人聞風而搬到曆山去住的,竟有争先恐後的情形。

    你想這種感情,豈不好嗎?”不虛道:“仲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使他們感化悅服到如此?”洛陶道:“我當時亦問他們,據他們說,亦說不出一個原故來。

     不過見了他的儀表,看了他的行為,聽了他言論,不由得不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