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帝堯開鑿堯門山 果老事堯為待中

關燈
了,此中地理小道都深知道的,何處可以洩水,何處可以開路,一經指點,包管半月之内可以成功,請聖天子放心決定吧。

    ”帝堯聽了,頗以為然,便說道:“那麼就請汝作指揮。

    ”當下決定了,共工就去召集民夫,預備工具。

     數日之後動起工來,一切都由張果老指揮,和仲、和叔、共工三人分頭監工。

    赤将子輿本系木工出身,到此亦來修理器具,共同幫忙。

    帝堯和篯铿兩個每日來往,勉勵工人,施以獎勸。

    那篯铿有一項絕技,是善于烹調,無論什麼蔬菜葷腥,一經他親自動手,那滋味即與尋常不同,尤其擅長的是斟雉羹。

     這次他看見山上的雉雞甚多,随時獵獲了,烹調起來,獻與帝堯并且分饷和仲、和叔和那些工人。

    大家吃了,無不口角生津,歎賞不絕。

    便是帝堯向來不貪口味的人,吃了之後亦極口道好,所以特别為它多吃些。

    從此篯铿的雉羹便名聞後世了。

    閑話不提。

     且說帝堯君臣上下齊心,通力合作,不到半個月,那湖中之水果然洩盡,但留了一條流水的通路,就是現在的洽峪水的上源。

    又過了幾日,工程全部完畢。

    從下面上去,遠望山頂,如同開了一扇門一般,後人就叫它做堯門山。

    帝堯就率領衆臣上去一望,隻見裡面一片平原,約有一二裡,水勢新退,沮洳難行。

    幸喜連朝烈日,近邊一帶漸可涉足,于是大衆就緩緩過去。

    走了幾裡,張果老用手北指道:“那邊就是小道的住宅,聖天子肯屈駕過去坐坐嗎?”帝堯聽了答應,遂和衆臣跟了張果老一齊前行。

     約有半日之久,到得一座山,隻見山勢并不甚高,四面群峰攢簇,景色尚佳。

    張果老将衆人領到蒼松翠柏之中,有無數平石,就請帝堯等在平台上坐下,說道:“這就是小道的住所了。

    ”衆人問他住在哪裡,張果老用手向崖邊一指,衆人細看,茂草之中隐着一個山洞,并不甚大,仿佛亦不甚深,衆人都詫異,便問道:“就住在這洞裡嗎?”張果老笑着點點頭。

    篯铿忍不住,跑過去一看,隻見洞裡面方廣不過一丈,高不過一人,蝙蝠矢卻布滿在四邊,就問張果老道:“先生,這裡面可住嗎?”張果老道:“修仙學道之人,居處豈能擇地?飲食豈能随心?若要講究飲食居處,何必求仙?做官去,做富翁去罷了。

    ”篯铿被他這一駁,不覺悚然,默默自去思索。

     帝堯和衆臣略坐了片時,便要起身。

    張果老亦告辭道:“聖天子與諸位先生請便,小道就此失陪了。

    ”衆人聽了,都覺詫異,問道:“何不随帝一同前去呢?”張果老道:“諸位先生都是有職司之人,應該随帝前行。

    至于小道,野鶴閑雲,竄在裡面做什麼?”帝堯聽了,才說道:“道者果肯随朕同行,朕自當加汝以官職,但恐汝不受耳。

    ”那時篯铿是個有心學道之人,赤将子輿又是研究長生術的,遇見了張果老,半月以來談談說說,已成了契密之交,聽他說不肯同行,自然是舍不得的。

    一聽見帝堯将加以官職,都竭力贊成,一面又勸張果老受命,張果老才答應了。

    帝堯就封他以侍中之職,侍中的意思,就是常在君主旁邊,預備顧問或差遣的意思。

    原來帝堯見張果老言詞詭谲,态度恍惚,頗不歡喜他。

    因為他鑿山有勞績,不便決然不用,所以就給他這個沒有事情、無足重輕之職。

    自此以後,張果老就随着帝堯和衆臣一同前行。

     到了橋山之後,隻見黃帝的陵寝建築的非常之雄偉。

    左邊有一房屋,就是當時左徹所住的,下面有崇宏的享殿,是春秋祭祀之所在。

    當下帝堯和衆臣齋戒沐浴,三日之後,谒陵緻祭。

     在那緻祭的時候,帝堯拜畢,又俯伏良久,方才起身,默默如有所祝。

    衆臣都知道他所祝的不是治水之事,就是求賢之事了。

     祭畢之後,帝堯就問共工道:“此地離那洪水發源之地近嗎?”共工忙應道:“甚近,甚近。

    從此北去到了崇吾山上,就望得見了。

    ”帝堯于是就率領衆臣,同往崇吾山而來。

     到得山上一望,隻見東北一帶浩淼際天,俨如大海,一方直接西北,一方直走東南。

    帝堯問共工道:“這個水勢是否向龍門山瀉去?汝前次奏報,調查确實嗎?”共工道:“調查得很确實。

    這個水勢,大半由昆侖山、峚山、鐘山而來;有一小部分從積石山而來,到此潴積為大海,地勢北高南下,水漲的時候,就向孟門山上溢出去,所以冀州、雍州,首受其害,這是臣曆年以來調查得确确實實的。

    ”帝堯道:“這幾年來,下流的水雖則比較好些,但是終究源源不絕,每年被淹沒的民田仍屬不少,照這樣下去,将來人無耕種之地,民有艱食之憂,如何是好?汝奏報中所獻的幾種方法,朕皆一一照準,何以數年以來還不能奠定?這個責任汝不能不負。

    ” 共工被帝堯這一番嚴詞正義的責備,正在惶恐萬分,無詞可答,忽然高樹上有一隻飛鳥,直墜下來,正在帝堯的腳旁。

     大衆一看,隻見那鳥的顔色青而兼赤,其狀如凫,最奇怪的,隻有一隻眼睛、一隻翼翅和一隻腳,仿佛是半隻鳥一般。

    墜下之後,盡管在地上亂竄亂撲亂跳,很不自由。

    大衆正在詫異,忽然樹上又墜下一隻同樣的鳥來,不過一隻是右半,一隻